1创造性人才的心理学分析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2困惑与思考3困惑一为什么中国公民没有得过诺贝尔奖?4平均数犹太人28意大利人日尔曼人法国人1.64.46.3华人朱长超:诺贝尔奖得主的摇篮——犹太文化的奥秘,《文汇报》1998年10月2日结论:高智商并不等于高创造5困惑二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考试成绩很高,却缺乏创造力?6010203040506012131415年龄平均分英国中国中英青少年科学创造力发展趋势的比较(胡卫平林崇德申继亮)结论:高知识不等于高创造7困惑三如何解决李约瑟悖论?8东方科技的没落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量子理论相对论信息理论DNA的双螺旋结构地球板块结构构造模型宇宙大爆炸假说发电机汽油内燃机广播电台抗菌素集成电路多媒体电脑9缺乏创造性人才是问题所在!!思考一思考后的结论: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要加快知识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关键在人才,必须有一批又一批的创新人才脱颖而出。10思考二检讨教育的失衡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我们通过中英青少年科学创造性能力的比较研究看到了我们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式与英国都有差距。思考后的结论:只能从教育创新入手。11思考三实施教育创新,培养创造性人才将关系民族的前途命运。思考后的结论: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创造性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创新拔尖人才。12前言1、创造性定义: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接下页132、创造性实质:主体对知识经验或思维材料高度概括后集中而系统的迁移,进行新颖的组合分析,找出新异的层次和交结点。概括性越高,知识系统性越强,减缩性越大,迁移性越灵活,注意力越集中,则创造性就越突出。前言接下页14一、创造性人才的心理学研究阶段第一阶段(约1869-1907年):1869年,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F.Galton)出版了《遗传与天才》一书,公布了他所研究的977名天才人物的思维特征,是国际上研究创造性的第一部文献。在这一阶段,出版或发表的文献,大都是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并对“创造性”的“先天”与“后天”关系问题展开了辩论,但这阶段没有实验研究。15第二阶段(约1908-1930年):心理学家把创造性心理学划入“人格心理学”中,对创造性进行个性心理的分析。这个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S.Frend)和华莱士(G.Wallas),其主要特点是,采用传记、哲学思辨的方法研究文艺创作中的创造性,并将这种创造性作为人格或个性的表现。一、创造性人才的心理学研究阶段16华莱士(1926)的四阶段模式:准备阶段、酝酿阶段、明朗阶段和验证阶段。王国维关于做学问的“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创造性人才的心理学研究阶段17第三阶段(约1931-1950年):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开始研究创造性的认识结构和思维方法。代表人物是韦特海默(M.Wertheimer)。一、创造性人才的心理学研究阶段18第四阶段(约1950-1970年):此阶段以吉尔福特(G.Guilfort)1950年在美国心理学会年会的一次题为《创造性》的讲演为起点。他指出了以前对创造力研究太少,号召必须加强创造力的研究。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的上天,成为刺激美国加强创造性研究的一个动力。一、创造性人才的心理学研究阶段19第五阶段(1970年以后到现在):创造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国心理学界和教育界的重视,研究方法也越来越多,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也提到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议程上来了。创造性教育就是在这个时期提出来的。一、创造性人才的心理学研究阶段20二、我们所从事的研究课题第一,创新拔尖人才效标群体的研究(金盛华张景焕等人)第二,创造性的脑机制研究(白学军王益文胡清芬等人)第三,创造性量表的研制(沃建中韦小满蔡永红等人)21第四,青少年创造力的跨文化研究(申继亮胡卫平,菲利普等英美两国学者)第五,创造性的理论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教授,如郑金洲石中英等人)第六,创造性学生培养的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如莫雷张卫陈英和等人)22第七,创造性与心理健康(俞国良罗晓路等人)第八,信息技术与创造性的培养(何克抗先生和余胜泉等人)23三、创造性人才的构成心理因素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24创造性人才思维(智力)表现:1.活动新颖(novelty)、独特(original)、有意义;2.思维(thinking)加想象(imagination);3.灵感(inspiration)的出现;4.分析思维(analyticthinking)与直觉思维(intuitionalthinking)的统一;5.发散思维(divergentthinking)与辐合思维(convergentthinking)的结合。5.发散思维(divergentthinking)25发散思维(divergentthinking)=创造性思维(creativethinking)创造性思维包括:变通性(flexibility)、独特性(originality)、流畅性(fluency)26创造性人才的人格(非智力)表现吉尔福特(J.Guilfort)(1)高度的自觉与独立性;(2)旺盛的求知欲;(3)强烈的好奇心;(4)知识面广,善于观察;(5)工作中讲求理性与严格;(6)丰富的想象,敏锐的直觉,广泛的爱好;(7)幽默感,出色的文艺才能;(8)意志品质出众。斯滕伯格(R.T.Sternberg)(1)对含糊的容忍;(2)愿意克服障碍;(3)愿意让自己的观念不断发展;(4)活动受内在动机的驱动;(5)有适度的冒险精神;(6)期望被人认可;(7)愿意为争取再次被认可而努力。林崇德(1)健康的情感(强度、性质和理智感);(2)坚强的意志(四个品质);(3)积极的个性意识倾向性(需要形态:兴趣、动机和理想等);(4)刚毅的性格;(5)良好的习惯。27习惯28由我主持,由金盛华教授和张景焕、王静两位博士完成(2005年)的子课题“创新拔尖人才效标群体的研究”,发现:自然科学创新人才(主要由两院院士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二等奖的青年科学家构成)心理特征包括:内部驱动的动机,包括有理想有抱负、积极进取、内在兴趣和工作中的愉快感。问题导向的知识构架,包括专业素质与功底、研究技能与策略、知识广博、愿意尝试和发现问题的能力29自主牵引性格,包括勤奋努力、乐于交流与合作、坚持有毅力、独立自主和自信。开放深刻的思维与研究风格,包括包括开放性、思想独特新颖、思维灵活变通、富于洞察力、系统的研究风格。强基础智力,包括一般智力水平、综合思维水平、分析思维水平、联想能力。30金盛华、王静对社会科学和艺术领域的创新人才的心理特征研究揭示,与自然科学创新人才相比,他们的心理特征突出表现在人格方面,具体为:社会科学与艺术创新人才人士自评人格特征可以分为纯正向特征、偏正向特征和偏负向特征三个层次;自评的核心人格特征主要有四种类型,分别为独立、积极自我状态和有效心理功能、可靠外界结合与成熟自我把握及满足,其中独立的倾向性最强,意足的特征的倾向性最弱;良好的自我状态在其自评人格特征中具有重要地位。31四、创造性人才的发展接下页各个年龄段都有创造性的表现婴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初期32创造性表现在风华正茂的青年期各类人才最佳创造年龄数学家30一34化学家26一36物理学家30一34哲学家35一39发明家25一29医学家30一39植物学家30一3433各类人才最佳创造年龄心理学家30一39生理学家35一39作曲家35一39油画家32一36诗人25一29军事家50一70运动健将30一34接下页34为什么创造性表现在风华正茂的青年期?35在国际心理学界,创造性学习一般认为是西方两种心理学理论的产物,一是布鲁纳(J.S.Bruner)的发现学习;二是上述的吉而福特的创造性思维。这两种理论都产生于50年代末的美国。如前所述,原因是美国意识到国力竞争的关键在人才的培养上,为了改变当时美国的科学技术状态,其途径就是大力培养创造性人才,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前提是关于创造性的理论和实验的研究。五、创造性学习接下页36创造性学习(creativelearning)一词直接地来自创新学习(innovativelearning)“创新学习”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牛津、纽约等五家出版社于1979年出版的《学无止境》(NoLimitstoLearning,作者是JamesW.Botkin,MahdiElmandjra,MirceaMalitza)一书中,它是针对全球存在的环境问题,能源危机等而提出来的。接下页37创造性学习是与传统的学习方法——维持学习(maintenancelearning)相对立的一种学习。它是能够引起变化、更新、改组和形成一系列问题的学习。它的关键目标是在充足的时间内扩大观念的影响范围;预期和参与构成创新学习过程的概念框架,创新学习需要创造性的工作。到80年代初,学术界重视使用“创造性学习”概念,探讨学生创造性学习,是为了促进创造性人才的成长。38五、创造性学习西方模式东方模式知识面宽创造力适应性独立性实践能力逻辑思维知识深度理解水平统一规范集体主义接下页(一)创造性学习是创造性教育的一种方式我对创造性教育的看法——培养T型人才391、创造性学习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2、创造性学习提倡的是学会学习,重视学习策略。3、创造性学习者擅长新奇、灵活而高效的学习方法。4、创造性学习来自创造性活动的学习动机,追求的是创造性学习目标。五、创造性学习(二)创造性学习的特点40除了在个性上创造型学生有独特之处外,他们在行为表现上也是与众不同的。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E.P.Torrance,1974)对87名教育家做了一次调查,要求每人列出五种创造型学生的行为特征,结果如下(百分数为该行为被提到次数的比例):(三)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行为特征接下页41(1)好奇心,不断地提问;38%(2)思维和行动的独创性;38%(3)思维和行动的独立性,个人主义,自足;38%(4)想象力丰富,喜欢叙述;35%(5)不随大流,不依赖群体的公认;28%(6)探索各种关系;17%(7)主意多(思维流畅性);14%(8)喜欢进行试验;14%(9)灵活性强;12%(10)顽强、坚韧;12%(11)喜欢虚构;12%(12)对事物的错综复杂性感兴趣,喜欢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复杂的事物;12%(13)眈于幻想。10%接下页42由此可见,创造型学生其行为特征多是:好奇、思维灵活、独立行事、喜欢提问、善于探索等等。这与实际情况是吻合的。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