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福州大学管理学院郑礼光课程介绍《会计学原理》是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该课程主要阐述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重点放在帮助初学者掌握好“三基”,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奠定坚实基础。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基本概念链接第一节第二节会计目标链接第二节第三节会计对象链接第三节第四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链接第四节第五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链接第五节第六节会计核算方法链接第六节第一节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核算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的定义包括五层含义1.体现了会计本质:一种管理活动2.体现了会计对象: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资金活动)3.体现了会计的基本特点: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核算监督的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4.体现了会计的职能:核算和监督5.体现了会计的目标: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一)会计的产生会计的起源: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人类要生存,就要进行生产活动,必然会产生所费(人力、物力的耗费)与所得(劳动成果),便产生了专门记录和计算经济活动过程中所费与所得的会计。萌芽:“刻木记数”、“结绳记事、记数”、被称为会计发展史上的原始计量与记录时代(会计的萌芽已经产生)。文字产生以后,会计必就产生了。在我国,最早记载会计一词是西周的《周礼》,并设置了会计官员---司会。清代的学省焦循对其会计定义为:”零星算之为计,总和算之为会“。会,总和计算,岁会计,零星计算,月计记账、算账(二)会计的发展会计方法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出版了《算术、几何与比例概要》一书,系统地介绍了威尼斯的复式记账法,并给予理论的阐述。这本书的问世,被认为是近代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股份制的出现: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导致传统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标志着现代会计的开端。二、会计的本质我国对会计本质的认识主要有两大观点:管理活动论信息系统论管理活动论:在80年代初,由我国会计学家杨纪婉、阎达五两位教授为代表提出的这一观点。认为:会计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它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促使人们权衡利弊、比较得失,讲求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信息系统论80年代初,由我国会计学家葛家澍教授为代表提出的这种观点。认为:会计首先是一个系统,会计的功能是将输入的数据转换为信息,这种信息论让货币表现为财务信息。这是一种侧重于会计程序而得出的结论。三、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职能监督职能核算职能提供会计信息转换报告输出确认输入记录计量特点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价值形式)既反映过去,又反映未来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会计监督职能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特点货币监督根据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对特定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二者的关系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没有会计监督,会计核算就失去存在的意义;没有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就失去存在的基础。会计的派生职能:会计职能不是一成不变。除所将的基本职能外,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功能。链接第一章第二节会计目标会计目标是指会计活动应达到的境地或标准。会计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会计的基本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具体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会计目标的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谁是会计信息使用者?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哪些信息?会计如何来提供会计信息?会计信息使用者1、投资者会计信息使用者外部信息使用者内部信息使用者债权人政府机构征税部门证券监管部门社会公众董事会经理计划部门财务部门供销部门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信息2、信息使用的需要的信息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链接第一章第三节会计对象会计的一般对象: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一般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一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会计的具体对象:以工业企业为例,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的程序可分为资金投入,资金循环与周转和资金退出三个基本环节。(包括筹资活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框架。企业价值运动示意图。G(货币资金)销售过程W(产成品资金)P(生产资金)W(储备资金)程过应供会计的具体对象资金运动资金投入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债权投入的资金资金循环与周转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资金退出偿还债务上交税金分配利润会计内容的具体化——会计要素1什么是会计要素语词性定义:构成会计客体的必要因素。实质性定义:对会计事项所确认的变化项目所作的归类。(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变化项目归类并命名会计事项会计项目会计要素2可以归纳为哪些会计要素会计要素静态要素对价值运动某一时点呈现的会计项目所作归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动态要素对价值运动显著变动状态呈现的会计项目所作的归类,包括:收入、费用、利润会计要素资金运动相对静止状态(特定日期财务状况)资产资产负债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显著运动状态(一定时期经营成果)收入收入费用费用利润利润会计等式会计等式资产概念: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和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特征:资产是由于过去交易或者事项所产生形成的。资产是企业拥有和控制的。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分类:(按变现期限的长短分,以1年或1个营业周期为界)资产的分类资产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其他资产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长期资产负债概念: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特征:1、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当前的债务。2、企业将来要清偿的义务。3、需要企业在将来以转移资产或提供劳务加以清偿。分类:(按偿还期的长短分,以1年或1个营业周期为界)分类负债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预提费用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所有者权益概念: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特征:1、所有者仅对企业净资产享有所有权,净资产是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2、所有者权益不是一个独立的要素,其非独立性表现在其确认、计量要依赖于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链接要素收入收入概念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特征:日常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收入的形成伴随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兼而有之。收入分类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大,发生频率高。销售产成品、自制半成品、提供工业性劳务等。其他业务收入:比重小,偶尔发生。工业企业销售材料、出租固定资产、提供非工业性劳务等。费用概念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出。特征: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费用的发生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兼而有之费用分类(按费用与产品的关系分)费用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计入产品成本制造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从当期损益中扣除利润v概念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表现为收入减去费用的差额。(如果是负数就是亏损)v组成:v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链接要素会计等式(一)会计恒等式(会计要素之间平衡关系的一种表达式)1、权益概念(权力和利益;债权人和所有者权益)2、资产和权益的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3、等式注意的几个问题(1)等式的顺序不能颠倒。(2)资产和权益是总额的对应,而非逐项一一对应。4、等式的意义:反映了会计静态要素的数量关系,是复式记帐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5、经济业务发生不会打破平衡性(1)经济业务类型a、资产内部的一增一减b、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一增一减c、资产和权益同增d、资产和权益同减(2)经济业务的九种情况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资产内部一增一减2+—负债内部一增一减3+—所有者权益内部一增一减4+—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5—+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6++资产增加,负债增加7——资产减少,负债减少8++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9——资产减少,所有者权益减少九种情况对应实例从银行提出现金2千从银行借款偿还欠款10万资本公积转增资本50万元甲企业要求代为偿还所欠货款30万元,作为其投资的减少乙企业代我企业偿还借款1笔10万元,作为对我企业的投资向银行借款1万元,存入银行以银行存款归还银行借款20万元收到甲企业投入的设备1台,价值40000元,当即投入使用丙企业收回投资200000元,以存款支付结论:1、2、3、4不会引起等式两边总额的变化,6、7、8、9中情况要引起等式两边总额的变化,但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会打破会计等式的平衡性。(二)、会计等式的扩充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动态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之间的关系。链接第一章第四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又称会计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原则。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会计主体1、定义: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2、要点:(1)实质上是规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2)不同于法律主体,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并不一定是法律主体)(3)可分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企业等会计主体。持续经营1、定义:会计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将破产清算。2、要点:(1)会计核算内容的前提条件:如固定资产按历史成本入帐与提取折旧,资产划分为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等;(2)以“非清算基础”为基本前提。会计期间1、定义:为了定期反映企业生产管理活动,人为地将企业持续经营的会计活动划分为若干首尾相连的会计期间,以便于清算帐目,编制报表。2、要点:(1)利于确定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是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基础;(2)我国会计期间按公历年度(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划分: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货币计量1、定义: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2、要点:(1)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内容为外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择一种外币为记账本位币,但编报表必须采用人民币;(2)要求币值稳定。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关系¶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链接第一章第五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对会计核算提供信息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具体会计业务的基本依据,是在会计核算前提条件制约下,进行会计核算的标准和质量要求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共有十三条。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分为三大类: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原则修正性原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客观性原则客观性相关性原则相关性一贯性原则一贯性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及时性原则及时性明晰性原则明晰性客观性原则定义: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对会计工作的要求:1.会计核算应当真实反映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