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案教学设计3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教案教学设计3篇【导读】这篇文档“高中化学教案教学设计3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高中化学教案教学设计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钠是碱金属中的典型代表,是学生在高中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把它编排在高一教材中第三章讨论,是因为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中已经介绍了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等钠的化合物的知识,为高中钠元素的系统学习奠定了基础,可以使学生感觉相对更简单,有利于减轻学生在高中学习初期的不适应感;还有利于复习巩固第一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知识,通过对钠元素的学习,总结出学习金属元素的学习方法和模式,这将有利于今后其它金属元素的学习。二、学情分析刚进高一的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金属元素(如铁),同时还学习过钠的某些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一些知识,他们也有进一步探究更多金属元素的求知欲和兴趣,这使得他们对于钠的学习将更轻松;另外,在初中他们已看过教师的演示实验,也做过一些简单的学生实验,具有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这些都会成为本节课教学的有利支撑点。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金属钠的主要物理及化学性质;2、了解金属钠的保存方法及用途;3、掌握钠的氧化物的重要性质,了解它们的用途。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让同学们体会怎样运用观察法进行实验探究;2、通过对钠跟氧气的反应及过氧化钠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小组探究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精神和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学习的协作精神;2、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金属钠和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2、金属钠的氧化以及与水反应的原理。难点1、初步学会以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中的运用,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2、钠在空气中加热的实验现象的解释五、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观察法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实验仪器:小刀、镊子、滤纸、三角架、酒精灯、烧杯、火柴、坩埚、坩埚钳、盖玻片实验药品:钠单质、酚酞、稀硫酸铜溶液、蒸馏水、盐酸七、教学过程八、板书设计九、课后作业1、钠的物理性质:颜色_________,熔点________(高、低),密度________(大、小),硬度________(大、小)。2、把小块金属钠投入到饱和石灰水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A、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物B、有金属钙被还原出来C、反应过程中钠浮在液面熔成小球D、钠熔成小球在液面上迅速游动十、教学反思化学教学论教案2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概念的含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互相转换的条件(2)溶液的稀浓与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这两组概念的区别。(3)溶解度的概念、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和意义。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和团队间的合作精神,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基础上的分析能力与思维能力。(2)提高实验设计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潜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实验的分析,培养学生沿着提出问题、实验论证、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难题。二、教学重点:(1)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的概念。(2)分析溶液的“稀”与“浓”与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这两组概念之间的区别。(3)掌握溶解度的基本计算方法。三、教学难点:(1)利用实验与数据相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2)正确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区分溶解性与溶解度在概念上的不同。(3)掌握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五、教学过程通过前面对溶液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溶液的概念和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为了对溶液作进一步的了解,我们需要对溶液加以分类。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疑问:(1)在一定量的水中物质能不能无限溶解呢?(2)改变溶剂的量或者溶液温度时,溶液的饱和状态会改变吗?演示实验9-8与9-9目的:通过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有助于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强调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玻璃棒的用途以及实验药品的存放方式,以便加深学生在正确使用实验仪器的印象,增强实验操作方面的能力。)结论:(1)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2)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溶质可以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2疑问:为什么在提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时,要强调“在一定温度下”和“一定量溶剂”呢?目的: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实验结果的分析,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1)只有在指明“一定温度下”和“一定量溶剂”的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才有意义。(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换关系加入溶质或者改变温度饱和溶液加入溶剂或者改变温度不饱和溶液3疑问: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采用的“稀溶液”和“浓溶液”是什么意思呢?它们与我们这节课所提到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有什么关系呢?难道“稀溶液“就是“不饱和溶液”,“浓溶液”就是“饱和溶液”吗?分析: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而日常生活中为了方便,人们为了粗略表示溶液中溶质的含量是多少,在不给定条件的情况下把溶液分为“稀溶液”和“浓溶液”。因此饱和、不饱和溶液与稀、浓溶液没什么必然联系。4提供数据: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不同物质的质量:硝酸铵:192克碳酸钙:0.0013克食盐:36克氢氧化钙:0.17克目的:为了溶解度概念的建立做好铺垫。结论:当温度确定,溶剂量确定时,某溶质的饱和溶液表示溶质溶解的最大值。课堂练习:1.某硝酸钾溶液在20℃时,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该溶液为溶液,把该溶液升高温度到100℃,则100℃时该硝酸钾溶液是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2.下面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含有溶质很多的溶液B.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C.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D.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3.饱和溶液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A.溶质的质量B.溶剂的质量C.溶液的质量D.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4.在一定温度下,向KNO3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KNO3固体后,溶液中溶质的质(),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填“不变”、“增加”或“减少”)5.在一定温度下,向KNO3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6.下列关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D.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7.在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溶有少量氯化钠经降温、冷却析出晶体余下的液体()A.只溶有氯化钠B.只溶有硝酸钾C.可以是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但一定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D.可以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但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8.20℃时,往50g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硝酸钾晶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晶体未溶解.稍加热后,晶体全部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饱和溶液B.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加热后一定是饱和溶液D.加热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2、溶解度(1)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经常用易容、可容、微溶和不溶来表示物质的溶解性。1疑问:溶解性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结论: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和溶剂、温度等因素有关。(没有给定条件,可以类比稀浓溶液)2疑问:如何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大小?视频中的实验操作:结论: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大小应满足两个条件:a.在相同温度下b.在等量溶剂中(2)固体溶解度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解里的溶解度。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B.100克水溶解了36克食盐达到饱和,所以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C.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D.20℃时,100克食盐溶液中含有36克食盐,所以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理解溶解度需要注意:a.在一定温度下b.标准:100克水中c.状态:饱和d.单位:克(3)溶解度与溶解性之间的区别物质的溶解性,即是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它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这种溶解能力即取决于溶质的本性又取决于它与溶剂间的关系。而物质的溶解度,它是按照人们规定的标准来衡量物质溶解性的一把“尺子”,在客观上反映了它们溶解性的区别。20℃时:溶解度大于10克易溶物质溶解度大于1克可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1克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克不(难)溶物质(4)溶解度曲线1疑问:溶解曲线所代表的含义是什么呢?引导并且讨论:目的培养学生识图、用图的能力,学会从图中获取相关的信息并加以分析。A.溶解度曲线的意义:①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②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溶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此时,溶液必定是饱和溶液。③通过溶解度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或者某一温度范围内溶解度的大小。两条曲线的交叉点表示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在该温度下,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④在溶解度曲线的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液是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⑤在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液是该物质的过饱和溶液,也就是说,在溶液中存在未溶解的溶质。练习:NaNO3在各种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温度/℃10203040506080溶解度/g808896104114124148在60℃时将66gNaNO3固体和75g水混合后新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若要使该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要用哪些方法?请通过计算回答。B.溶解度曲线变化的规律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一般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硝酸钾;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表现在曲线的“坡度”比较“平缓”,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的“坡度”下降,如熟石灰。(5)气体溶解度阅读38页的讨论1疑问:气体溶解度的定义是什么?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呢?目的:让学生通过学习固体溶解度,了解其特性来类比推出气体溶解度的概念。结论:a.某气体在101千帕,在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数。b.气体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注意:a.101千帕b.在一定温度c.1体积水d.饱和状态f.无单位课堂练习:1.某温度下,对于某固体溶质的饱和溶液,下列有关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B.溶解度100g溶解度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C.溶解度溶解度溶质质量溶液质量2.(1999年西安中考题)KNO3在60℃时的溶解度为110g,该温度下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999年安徽中考题)现有某温度下的质量分数相同的两份KNO3溶液100g,甲学生把其中一份蒸发掉2.5g水后恢复到原温度,析出2g晶体;乙学生把另一份溶液蒸发掉5g水后,恢复到原温度,析出4.5g晶体,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__。化学教学个人工作总结模板3化学教学工作需要与生活实际,结合学科知识,使学生感受化学对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19化学教学个人工作总结模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2019化学教学个人工作总结模板一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