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情况汇报(精选4篇)【导读】这篇文档“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情况汇报(精选4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林业扶贫情况汇报【第一篇】全县林业行业扶贫工作汇报(2017年7月)近年来,在省林业厅的鼎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我县紧紧抓住林业生态扶贫的有利时机,始终坚持“所有林业项目贫困户优先实施、所有林业劳务贫困户优先承担、所有林业资金贫困户优先享受”的“三优先”政策,创新举措、多管齐下,充分发挥林业生态资源的聚合、撬动效应,林业行业扶贫取得显著实效。尤其是今年以来,省厅多位厅长、处长多次莅临卢氏调研指导生态扶贫工作,提出了很多指导性意见和建议,为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下面,就卢氏林业行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作以简要汇报。一、林业扶贫基本情况我县作为全省林业大县,林业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和责任。截至2017年底,我县仍有未脱贫贫困户13379户40073人,贫困发生率12.03%,脱贫攻坚工作任务繁重,压力逼人。为充分发挥林业行业资源扶贫优势,我县按照省林业厅《关于加快推进林业扶贫攻坚工作实施意见》的总体要求,积极探索林业行业扶贫的新思路、新举措,创新开发“护林抚育工”,全力做实“国储林、林下经济、退耕还林”等“一工三林”林业生态扶贫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我县脱贫攻坚全局工作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二、林业扶贫“一工三林”主要举措1.护林抚育工。积极拓宽林业生态公益性岗位渠道,2018年,1我们把省厅下达我县的23.38万亩森林抚育项目做成劳务带贫项目,把森林抚育资金、生态护林员资金和部分天保公益林护林补助费捆绑使用,开发护林抚育工这一林业扶贫公益岗位,选聘3000多名贫困户担任护林抚育工,通过自身抚育劳务和护林补助,获得各3000元以上的双份收入,9月份前两项收入可达到6000—10000元以上,带动本户稳定脱贫。目前,全县选聘的3000多名护林抚育工正在上岗开展抚育和护林,直接兑现劳务补助,达到了快速增收、当年脱贫这一实实在在的效果。现在,我们正在谋划开发更多林业扶贫公益岗位,把所有林业项目都做成扶贫项目,让所有林业整合资金继续用于林业和林业扶贫,让所有林业劳务让贫困户承担。初步计划再开发以下岗位:一是造林扶贫工3000个,人均工日40-90个,人均年收入4000-9000元以上,每年助贫总金额1200-2700万元,主要承担国储林造林、生态造林、天保造林、外资造林、核桃造林等造林劳务;二是修剪治虫工500个,人均40-90个工日,人均年收入4000-9000元以上,每年助贫总额200-450万元,主要承担核桃产业发展和国储林项目的核桃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低效林改造、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劳务;三是贫困护林员500个,护林关键期11月至次年4月共6个月,每月发放护林补助费500元,每人年收入3000元,助贫总额150万元,主要承担天然林和公益林管护劳务。2.国家储备林。一期建设项目以发展核桃和花椒等经济林为主,全县涉及15个乡镇,总投资4.9亿元,建设规模7.2万亩,其中改培核桃4.4万亩,新造林2.8万亩(核桃1.8万亩,花椒21万亩)。目前,注册成立了清新林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公司),项目顺利通过国开行评审,正式签署了PPP项目合同,同步授信获得贷款,预计7月份资金将陆续投放到位。项目实施上,前期已高标准完成项目建设总任务的50%。在带贫模式上,初步探索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即:公司牵头负责保本付息还款,合作社组织实施,农户流转林地、直接参与劳务获得土地租金和劳务薪金,盈利部分共同分红,并为就近贫困户提供大量的劳务增收渠道。在经营模式上,尝试推行“农户保底分红,公司保本盈利”经营机制,即:农户地租为基础收入不变(保低),净盈利(除去地租、生产支出、年分摊本金和利息)分红按农户:公司(含经营者)=5:5;公司按期收回年分摊本金和利息(保本),净盈利分红收益,该机制符合市场规律,可以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旨在通过国储林项目健康动作,形成“公司带动,合作社组织,农户参与,基地承载”的长效发展、生态利益联动机制,助推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3.林下经济。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积极培育“以林下种植食用菌和中药材为主,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和森林景观利用为辅”的林下经济产业布局,实现以短养长,并与林果采摘、休闲娱乐、田园观光相结合,发挥综合林业生态效益。2017年,我县被认定为国家林下经济及绿色特色产业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全县发展林下经济总面积95.5万亩,总产值19.5亿元。其中林下种植户2589家60万亩,产值9.5亿元;林下养殖户671家9.5万亩,规模9.8万头(只),产值1.5亿元;林产品采集835户10万亩,加工量3600吨,产值1.2亿元;森林景观利用3面积16万亩,年接待游客107万人,产值7.3亿元。尤其是食用菌林下种植,在常规种植的基础上,有效克服气温差异,成功探索棚栽反季香菇种植,实现年发展1000万袋左右,鲜品总产量达1.6万吨,年产值约9000万,带动贫困户近千户,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如,顺林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洛河滩林地,占地100余亩,因地制宜发展反季香菇300万袋,建设有生产加工车间、食用菌出菇大棚、产品深加工车间,实行“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通过进社务工、土地入股、盈利分红等形式共带动贫困户53户,6月30日举行合作社分红仪式,全村53户贫困户喜获分红6.2万元;**核桃生态观光园规划建设面积3500亩,林下种植油葵、芍药等经济作物共计1500亩。基地建成后,林下种养、核桃管理、核桃采收等项目可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解决200余户易地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4.退耕还林。自2016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启动以来,省厅结合我县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2017年下达我县2万亩,占全省总任务5万亩的40%,2018年下达1.92万亩。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关于加快推进我省2017年新一轮退耕还林计划任务落地到户工作的通知》要求,采取“先实施退耕、后核实认定、再调整建档”的办法,加快退耕还林规划落地实施工作。截至目前,全面完成2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任务,规划12乡镇62个行政村6420户农户实施,其中贫困户1250户4050亩,贫困户直接收益565万元;5年期内每亩补助1600元,投入资金6272万元,贫困户还将通过直接补助实现增收。在发展模式上,采取四种模式。一是农户自愿自行组织实施;二是由公司、合作社+农户组织实施,合作社统一栽植和管理,农户土地入股,效益分成,粮食补助由原农户享受,如**镇**村,4依托大峡谷景区,由四川客商在该村流转土地近500亩,建设桃树基地,农户土地入股,采取效益分成,四川客商即有管理技术,又有销售渠道,粮食补助归农户,真正达到“双赢”目的;三是由公司、大户租赁、承包流转土地进行经营,种苗补助用于基地建设,粮食补助归农户,或抵顶土地承包费;四是有经济实力的农业种植公司,如金秋果业公司,向农户提供金秋黄梨苗木,保护价回收黄梨产品,解除种植农户后顾之忧,提高群众种植黄梨积极性。通过近几年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带动了我县花椒、核桃、连翘、梨等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群众致富增收开辟了新路径。下一步,我们将在省林业厅的大力支持下,继续做好林业扶贫各项工作,给省厅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林业应有的贡献。林业局生态建设工作汇报【第二篇】林业局生态建设工作汇报在全县人民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刻,我们迎来了市人大领导及代表对林业工作视察。我代表林业局全体干部职工,对参加这次视察的各位领导和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20xx年以来生态建设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一简要汇报。一、依托两大工程建设,扎实推进生态建设1、大力植树造林,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三年来,全县新增林地近10万亩,森林面积达到64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XX%。20xx年,青龙湖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同年县镇双龙桥村还被省绿化委员会授予“省绿化模范村”。20xx年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全国木材战略储备县”,同年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荣誉称号。生态环境明显变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后花园”。2、认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认真做好工程质量自查,严格督查各乡镇退耕还林补助发放,通过“一卡通”发放惠民资金XX.X万元。3、认真实施天保二期工程。营造生态公益林2万亩,完成天保工程二期编案,全县30.97万亩公益林实现生态补偿。完成了森林抚育4万亩,实现森林资源循环增长,全县活立木蓄积已达到234万立方米。二、以资源保护为中心,加强森林资源监管牢固树立抓保护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严格依法监管资源,取得了显著成绩。1、森林病虫害防治加强。森林病虫害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建立了以县森防站测报点为骨干,以乡镇测报点为基础的预测预报网络体系,三年来,森林病虫害防治用仿生类药物120吨,出动防治机具1200台次,出动人员5XX人次,森林病虫害防治成灾率有效控制在3‰以下。20xx年,被省人事和社会保障厅授予“森林病虫防治先进集体”。2、森林防火工作加强。安装了寺森林火警报警了望台。在重点林区,设立森林防火标示碑、牌。在重点节假日,实行联防巡查,三年来,森林火灾损失率有效控制在0.1‰以下,全县实现了无特大森林火灾,无重大人员伤亡事故的目标。3、林业执法力度加强。林业局先后制定了《林业行政执法责任制》、《林业行政执法错案追究制》、《林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以制度规范执法,强化案件的查处力度。三年来,林业稽查大队依法查处了178起违法案件,森林公安局依法查处了299起违法案件,遏制了乱砍滥伐现象。三、以富民增收为目标,不断壮大林业产业坚持“围绕林农增收抓林业产业”的理念,重点打造以竹笋、珍稀树木、森林生态旅游、林下种养业为主的四大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1、珍稀树木。以国道212线为重点,充分利用民间资金在全县发展了珍稀林木2万亩,面积大,机制好名列全市第一,并成立了市第一个珍稀树木发展专业合作社——张家店珍稀树木农民专业合作社。2、竹产业。在全县发展竹产业面积已达6万亩,在、建成1万亩有机竹笋示范园。今年,全县竹笋产量达到8000吨,产值6XX万元。天盛竹业荣获省龙头企业,“竹娃娃”系列产品获省著名商标。3、林下经济。全县以槐树片区为重点的林下种养业面积已达3万亩,发展农户1000多家,年产值5XX万元,“充国槐树禽蛋”成功注册为全省著名商标。4、森林旅游。在高速沿线37公里营造彩叶林5000亩,在县城至故里公路沿线营造十公里经果林长廊,在栽植樱花2万株,打造樱花幽谷,在村打造“中华银杏文化园”,在故里发展玫瑰20xx亩,打造玫瑰花谷,在20xx栽植彩叶树10万株,打造多彩,在寺栽植银杏3000亩,打造寺森林生态旅游,在大全、仙林栽植雷竹3000亩,打造“仙林仙境”,国家湿地公园进行湿地保护建设,栽植栾树1000亩。另外,在祥龙发展核桃6000亩,打造省有机核桃第一乡,在发展西凤脐橙5000亩,努力增加农民收入。通过这些年的努力,20xx年,林业局被省林业厅评为“全省林业工作先进单位”。各位领导:我们坚信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市林业局的正确指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关心支持下,林业人一定不负众望,乘关怀而奋起,努力拼搏,为建设生态经济强县做出新贡献。林业生态县工作汇报【第三篇】渑池县创建省级林业生态县工作情况汇报渑池县人民政府(2010年10月11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今天,省林业生态县核查验收组莅临渑池检查指导工作,这是对我县林业生态建设的鞭策和鼓励!在此,我代表县四大班子,对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省委、省政府和省林业厅多年来对渑池林业生态建设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一、渑池概况渑池地处豫西丘陵,是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发祥地,辖5镇7乡,235个行政村,国土总面积1368平方公里。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