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的12个需求及其实现全球著名的管理咨询顾问公司盖洛普公司曾经进行过一次关于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作场所的调查,所谓良好的工作场所必须是这样的地方:1、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2、员工还要有良好的业绩。研究人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让员工回答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与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对工作场所的要求有关。最后,它们对员工的回答作了分析和比较,并得出了员工的12个需要。这些需要是薪酬和福利待遇以外的需要,它们集中体现了现代企业管理中员工管理的新内容。这些需求是:1、在工作中我知道公司对我有什么期望;2、我有把工作作好所必须的器具和设备;3、在工作中我有机会做我最擅长做的事;4、在过去的7天里,我出色的工作表现得到了承认和表扬;5、在工作中我的上司把我当一个有用的人来关心;6、在工作中有人常常鼓励我向前发展;7、在工作中我的意见一定有人听取;8、公司的使命或目标使我感到工作的重要性;9、我的同事们也在致力于作好本职工作;10、我在工作中经常会有一个最好的朋友;11、在过去的6个月里,有人跟我谈过我的进步;12、去年,我在工作中有机会学习和成长。从上述需要可以看出,在员工满足他的生存需要之后,更加希望自己得到发展并有成就感。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员工的规范化管理及人性化管理来实现上述目标。1、明确岗位职责和岗位目标明确岗位职责和岗位目标可以让员工明白公司对他的希望和要求。但在许多时候,岗位职责和岗位目标与员工的实际工作并不相符,这种陈旧的职责和目标比没有这些东西更加可怕,它会给员工的工作带来误导,并且损害了公司规章制度的严肃性,所以人力资源部门要及时根据公司的变化及时对岗位职责和目标进行调整,使其真正能够发挥作用。2、做好设备和办公用品的管理每个员工进行工作时都要有相应的设备和办公用品。之所以在这方面出现问题,往往不是设备和办公用品的数量不足,而是管理不善,在需要的时候物品往往找不到。对物品的管理应该由行政部门安排专人负责,借用和领用都应有相应的登记管理制度。3、加强管理沟通让每个员工去做最擅长的事情,是管理的高境界,但我们在很多时候并不能作到这些。了解员工,不但要观察员工的工作行为,还要注意多与员工进行沟通,特别是管理沟通,认真听取员工对公司管理和部门管理建议,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并让员工自己对自己进行工作评价,以便统一员工与直接上级对工作的认识。4、建立意见反馈机制在具体工作中,员工难免会对公司或部门的一些管理行为产生意见,从而影响工作情绪。而这些意见并非都适合直接告诉直接上级。从公司的管理流程上讲,应该有这样一个第三方来收集员工的意见,并将这些意见整理、归类,然后直接反映给最高层或公司管理部门,这也是对各级管理人员的一种监督方式。这种意见反馈应该是书面式的和正式的,并且要纳入公司的规章制度中,要明确进行意见反馈是一个正常的工作内容。5、进行书面工作评价很多公司都有对员工的工作考评,在工作考评后不仅要有及时的考评沟通,还要有书面的工作评价。工作评价可以每半年进行一次,在工作评价中要诚恳地对员工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在员工拿到自己的工作评价时,对自身的情况会有一个客观的了解,并且会感觉到公司在时时刻刻的关心着自己的成长。6、完善职务升迁体系职务的晋升是对员工工作的肯定和嘉奖。但如果将晋升只局限在行政级别的提高,则会出现管理上的混乱,因为每个部门部门经理只有一个。所以职务晋升要注重专业职务和行政职务并重,使员工即可以向专业深度发展也可以向管理发展。如一个软件开发人员,既可以按开发小组长、开发经理、技术总监的管理方向发展,也可以向程序员、高级程序员、资深程序员、主任程序员等专业技术深度发展。完善职务升迁体系是为了使每一位员工都感觉到在公司工作有发展前途。如何提高员工工作效率根据国外一项管理研究报告显示:员工实际的工作效率只有他们能达到的40%至50%。提高员工工作效率,除了要有明确的工作岗位和良好的激励政策之外,管理方法也很重要,下面就是六个非常实用的管理方法:1,选择合适的人进行工作决策在对工作进行决策时,应该选择有相当技术能力或业务能力的员工进行决策。一些员工由于技术或经验的欠缺,在进行决策时,会对工作造成错误的指导。如果方向错了,做再多的工作也没有意义。2,充分发挥办公设备的作用许多工作,可能是因为电话,传真机等办公设备出现故障而耽误下来。有的公司没有传真机,收发一份传真需要走很长时间的路,这样自然无法提高工作效率。3,工作成果共享有时我们会发现,自己做的工作可能是其他员工已经做过的。有时查找一些资料,辛辛苦苦查找到了,结果发现另一位员工以前已经查找过了,如果当初向他咨询,就不必费这么大的劲了。将员工的工作成果共享,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员工较多的公司,这一点尤其显得重要。管理者可以利用部门内部的办公例会让大家介绍各自的工作情况;另外,对一些工作成果资料要妥善的分类和保管,这些都能达到工作成果共享的目的。4,让员工了解工作的全部让员工了解工作的全部有助于员工对工作的整体把握。员工可以更好的将自己的工作与同事的工作协调一致。如果在工作中出现意外情况,员工还可以根据全局情况,做一些机动处理,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5,鼓励工作成果而不是工作过程管理者在对员工进行鼓励时,应该鼓励其工作结果,而不是工作过程。有些员工工作很辛苦,管理者可以表扬他的这种精神,但并不能作为其他员工学习的榜样。否则,其他员工就可能会将原本简单的工作复杂化,甚至做一些表面文章,来显示自己的辛苦,获取表扬。从公司角度而言,公司更需要那些在工作中肯动脑子的员工。所以,公司应该鼓励员工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达到自己的工作目标。总之,工作结果对公司才是真正有用的。6,给员工思考的时间公司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如果决策层没有认真地进行思考,这件事情就不会干得非常出色。员工工作也是如此,如果管理者不给员工一些思考的时间,也很难让他们作好自己的工作。管理者要鼓励员工在工作时多动脑子,勤于思考。用大脑工作的员工肯定要比用四肢工作的员工更有工作成绩。知识型员工的素质根据彼得·德鲁克的定义,知识型员工属于那种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从这个概念出发,当前的很多中层经理、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都属于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并不是指单纯学习了很多知识的人,而是指能通过知识进行创新工作的人。知识型员工对公司的价值在于他对公司的贡献是一种创新型的贡献,可能是技术创新,市场创新或管理创新。知识型员工应具有以下六大素质:1,职业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是所有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也是越来越多的公司最看重的素质。由于知识型员工掌握着公司大量的技术或其他资料和信息,如果职业道德素质很差,对公司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现在有些公司,在招收知识型员工的时候,要求他们有原辞职单位的工作表现证明,以证明他以往工作中的职业道德素质水平。2,人际交流素质知识型员工大多是团队作业,需要员工有较强的交流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如果在工作讨论中,沉默寡言或固执己见都会影响工作效率。由于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这要求团队本身是一个开放型的不断学习的组织,如果员工不愿将自己的知识拿出与他人分享,会影响整个团队的进步。3,专业技术素质员工要有适合本岗位工作所需要的技术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员工要有较强的自学习能力,否则会被飞速发展的技术所淘汰。4,基本管理素质知识型员工要掌握一般的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在工作团队中,没有专业的管理者,根据项目的不同,每个员工都可能成为临时的管理者,来负责团队成员工作的协调。由于自主管理和平等协作的管理模式的引入,就要求员工有这方面的基本素质。5,身体素质不论是身体健康还是心理健康,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论工作有多繁重,也要善于调节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它们是未来能够更好的工作的基石。6,思维素质知识型员工应该有交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判断较为准确。另外,要有系统思维的观点,并掌握一些良好的思维方法,这些对自己的工作都会大有裨益。员工谈话及其缺点在员工管理环节中,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员工的想法包括:对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看法,对公司人力资源政策的看法,对公司的期望,对公司软硬件环境的满意度等等。一般来讲,公司人力资源部门会通过员工个别谈话来了解相关情况。这种办法比较直接,并能对员工的一些建议进行直接的沟通和反馈。但是,这种员工个别谈话的方式也有它显而易见的缺点。1,主观性强谈话者会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引导谈话内容,有时甚至会被被谈话者所引导。谈话双方可能会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充分的沟通,而忽视了其他内容的了解。另外,谈话者的主观印象,也会对被谈话者的某些观点产生不客观的评价。在交谈过程中,谈话者以公司的名义来发表自己的一些个人看法也是有可能的。2,耗费时间和精力如果公司人数不多,对公司每位员工谈话是有可能的。如果是一个员工众多的公司,进行这样的谈话不太现实。如果非要这么做,也不会有很好的结果。假设每位员工的交谈时间是1个小时,如果每天人事主管用4个小时与员工谈话,对于200人的公司,这项工作需要两个月的时间。3,数据统计性差谈话过程中,由于受环境影响制约较大,人事主管不能保证每位员工都提问了相同的问题,也不能保证对每位员工的回答记录都是准确的。另外,出于对谈话者的信任程度,员工对谈话者的诚实程度也不尽相同。这一切都为数据统计带来了困难。人力资源部门很难对从员工那里了解到的情况进行客观的量化或分析。管理的穿透力一、什么是管理的穿透力管理的穿透力是指透过管理者的部署,使下属主动完成工作的能力,实际上就是管理者对下属的真实领导力。管理的穿透力强调下属工作的主动性,强调管理者对下属领导力的真实性。现代的人员管理理论,更加强调对员工自身能力的深层次挖掘,这是一种尊重个性、因才施用的开放型管理模式。从管理穿透力的角度来理解和评价管理者的管理素质无疑是符合上述观点的。二、达成的主要目标强大的管理穿透力能够在管理活动中达成三方面的主要目标,它们是:1、强大的团队向心力和明确的团队方向性团队的向心力和方向性是团队管理者是否有管理穿透力的最主要体现。一个没有向心力和方向性的团队不会是一支优秀的团队。一个团队是否有向心力和方向性,是否能够目标一致的完成任务,这并非管理者的几条行政命令所能解决的,完全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穿透力。2、员工的自我提高需求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只有当员工主动工作时,才会出现员工有自我提高的需求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强大的管理穿透力可以使员工对工作的态度由要我工作变为我要工作。3、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出于员工自我提高和克服困难的需求,并且整个团队具有强大的向心力,自然会体现出团队合作精神。三、增强管理穿透力的四个方面管理者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的努力,提高管理穿透力:1、增强威信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是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如情绪控制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等等。其中最只要的是增强自己的威信,让下属信服你的管理能力。强大的威信会使下属团结在你的周围,形成向心力和战斗力。2、信息共享信息共享有助于民主决策。传统的管理中管理者之所以具有决策能力,很大程度上在于信息独享。信息共享让员工更清楚周边的实际情况,有利于他们认清工作的目标,从而调动工作的积极性。3、沟通平等管理者与下属平等沟通,有助于管理者与下属换位思考。如果管理者在与下属沟通时能够站在下属的立场来理解他们,体会下属的辛苦,这更能增强下属对工作、对管理者的认同感。4、相互信赖管理者必须首先信赖下属,这是相互信赖的的前提。信赖能使下属相信,跟随你是有价值的;信赖会减少工作协调时的磨合。管理者的团队合作能力随着知识型员工的增多,及工作内容智力成分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团队(TEAM)合作来完成。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和团队协作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团队更加强调团队中个人的创造性发挥和团队整体的协同工作。如何协调个人成长与团队成长的关系,使他们能够相互作用、共同发展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团队协作模式对个人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除了应具备优秀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应该有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这种合作能力有时甚至比你的专业知识更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