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内战与长征•中共武装斗争的开展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红军反围剿作战的失利和被迫长征一中共武装斗争的开展和革命根据地的开辟1武装起义1)南昌起义和八七会议●南昌起义(1927.8.1):1927年8月1日,周、贺、叶领导。2万余名起义军经过几小时的战斗,全歼守敌,胜利占领南昌城。●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树立了坚持革命斗争的旗帜。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曾就读天津南开中学,后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在天津参加五四运动,组织觉悟社。1920年至1924年先后去法国和德国勤工俭学,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4年回国后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1927年3月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8月领导南昌起义。1933年和朱德一起领导第四次反“围剿”战争,取得了重大的胜利。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路线,为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36年12月任中共方面西安事变谈判全权代表。建国后,历任政府总理、外交部长(兼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政协主席等职。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主要著作编为《周恩来选集》。贺龙(1896~1969)湖南桑植人。人1914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1926年北伐战争后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1927年8月1日,与周恩来、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南昌起义,任总指挥。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7月任中国工农红军二军团总指挥兼第二军军长。1935年11月从桑植出发,开始长征,任第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0师师长。解放后,任西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三书记。1954年6月,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9月任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诬陷,1969年6月9日被迫害致死。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彻底平反。叶挺(1896~1946),广东人。1919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1年任孙中山大元帅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1924年赴苏联学习。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北伐战争中,率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在湖北汀泗桥和贺胜桥等战役中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1927年8月参加领导南昌起义,同年12月参加领导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失败后,因受到中共广东省委领导的责难和共产国际某些人的冷遇而消沉,与党脱离关系,流亡欧洲,后到澳门隐居。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新四军军长,指挥部队挺进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1946年3月4日获释。出狱后立即要求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被中共中央批准。4月8日因飞机失事遇难。●八七会议(1927.8.1)会议主要解决了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坚决地纠正了陈独秀右倾错误,撤销了陈独秀在党中央的领导职务,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第二,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最主要任务,决定在湘、鄂、赣、粤等地发动秋收起义。●意义:八七会议在革命的危急关头纠正和结束了中共党内的右倾错误,明确了党在新时期的斗争方向,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的新阶段。瞿秋白(1899-1935),原名瞿霜,江苏常州人。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前往莫斯科,以《晨报》记者身份写了大量通讯,向国内介绍俄国十月革命。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中共中央八七会议上,任中央临时政治局主席。期间犯了严重的“左”倾盲动错误,使革命力量遭受进一步的损失。1931年1月,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受到王明等人的打击,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此后在上海同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1935年2月,在福建被捕。6月18日,国民党宣布枪决。2)各地武装起义的大发展●湘赣边秋收起义(1927.9.9)领导人毛泽东;攻打长沙,敌强我弱而失败;江西永兴三湾改编,确立了部队中的党代表制度(党指挥抢);进入井冈山。●广州起义(1927.12.11)领导人张太雷、叶挺、周文雍、叶剑英等;一度占领广州,后失败;余部转移。•广东海陆丰起义(1927.4-10)•广东琼崖起义(1927.10)•鄂东北黄麻起义(1927.11)•赣东北弋阳横峰起义(1928.1)•陕中渭华起义(1928.3)•湘东北平江起义(1928.7)•广西百色起义(1929.12)2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和武装割据路线的形成1)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7年10月,秋收起义余部进入井冈山,成功地改造了井冈山原有的袁文才、王佐领导的旧式武装力量,建立了工农民主政府。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暴动组成的农军到达井冈山,与毛会师。5月4日,两支部队组成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为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下辖3个师6个团共约万人。在打败湘赣两省敌军的围攻中,形成了红军的游击作战原则,即“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方针。●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1929年1月,为打破湘赣敌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反复“会剿”及解决红军给养问题,红四军主力主动出击赣南闽西。1931年1月,根据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在宁都成立中央苏区中央局,赣南闽西根据地遂改称中央革命根据地。1933年8月,中央红军组成红一方面军,毛泽东任总前委书记兼总政治委员,朱德任总司令。●湘鄂赣革命根据地1928年7月平江起义后,起义军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军长彭德怀。随后,红五军在湘鄂赣三省交界各县开展游击战乡。1930年,湘鄂赣与湘赣两区联成一片。7月,组成红三军团,彭德怀任总指挥,滕代远任政治委员。此时,湘鄂赣区已包括三省交界10多个县的大部或一部,成立了湘鄂赣苏维埃政府。●闽浙赣革命根据地1928年6月,方志敏领导的弋(阳)横(峰)起义军改称中国工农红军江西独立团。1930年夏,江西独立团攻占景德镇,扩大了赣东北根据地,扩编为独立师,方志敏任赣东北苏维埃政府主席。1931年春,赣东北根据地发展为包括20多个县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1927年11月黄麻起义后,建立了鄂东北革命根据地。1929年5月和11月,又相继创建豫东南和皖西革命根据地。1930年3月,中共鄂豫皖边区特委成立,部队合编为红一军,军长许继慎。红一军乘国民党军中原大战之机,大举出击,使根据地扩大到30余县。鄂东北、豫东南、皖西等三块根据地联成一片,形成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洪湖湘鄂西革命根据地1928年1月鄂西湘北“年关暴动”后,开辟了湘鄂西根据地。1929年12月,洪湖游击总队改编为工农红军独立第一师,不久扩编为工农红军第六军,开辟了洪湖根据地。1930年7月,扩编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总指挥贺龙,政治委员会周逸群。红二军团的编成,促进了湘鄂边革命根据地和洪湖革命根据地的融合。●右江革命根据地1929年12月广西百色起义后,成立了邓小平和张云逸领导的红七军和右江苏维埃政府,开辟了右江根据地。1930年2月,爆发龙州起义,成立红八军。不久,红八军被敌军打败,并入红七军。•2)武装割据路线的形成1928年10月,毛泽东论证了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五个必要重要条件:(一)中国是一个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各派军阀的分裂和战争为红色政权的发生和坚持提供了可乘之机;(二)北伐战争的影响在中国,尤其是南方地区还广泛存在;(三)引起中国革命的内部矛盾(土地、阶级斗争)一个也没有解决,需推进;(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领导的正确。之后,毛又论述了红色政权的内容,即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的结合。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毛泽东又把红色政权理论进一步完整地发展为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3中共六大与李立三左倾路线•1)中共六大召开(1928年6月18日-7月11日)•在莫斯科召开的原因,苏联便于对中共中央的左右,对之前陈独秀、瞿秋白等知识分子领导中国革命的不满,希望培植工人出生的领袖。(向忠发因之成为中共领袖)•2)立三路线•向忠发担任总书记期间,实际工作由周主持(向虽善于讲话,但文字水平有限)。1930年,周到莫斯科汇报工作,向将中央工作委托李立三主持(笔杆子)。6月,中共中央制定了以夺取武汉为中心的城市起义和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冒险计划,声称会师武汉,饮马长江。冒险盲动主义招致了失败。革命力量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红军损失惨重。二红军反围剿作战的失利和被迫长征1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1)第一次围剿与反围剿(1930年12月-1931年1月)•实力对比:国民党军8个师10万人(鲁涤平为总司令)中共红军两个军团3万余人(毛、朱领导)•结果:消灭国民党军1.6万人,师长张辉瓒被活捉,后枪毙;缴获武器1.2万余件。国民党军失败。•2)第二次围剿与反围剿(1931年4月-6月)•实力对比:国民党军20万人(何应钦为总司令)中共红军3万余人(毛、朱领导)•结果:15天连胜五仗,消灭国民党军3万人,缴获枪支2万余;国民党军失败。•3)第三次围剿与反围剿(1931年7-9月)•实力对比:国民党军30万人(蒋介石亲自率领,以德、日、英军事顾问策划,何应钦为总司令)中共红军3万余人(毛、朱领导)•结果:消灭国民党军3万余人,扩大了红色根据地。•4)第四次围剿与反围剿(1932年7月-1933年2月)•实力对比:国民党军63万人(蒋介石任总司令,陈诚、顾祝同为总指挥,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全面围剿)中共红军(红四军4.5万,红一军7万人,由中共中央委托周、朱领导)。•结果:互有胜负,蒋对鄂豫皖、湘鄂西围剿得手,但对中央苏区围剿失败。1933年,中央红军发展到10万人,赤卫队达20万人,全国红军发展到30万人,达鼎盛时期。红军取得反“围剿”战争胜利的原因:•1、在战争实践中,形成一整套科学的适合红军作战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战略上积极防御;作战中实行“诱敌深入”的方针和集中兵力的原则;作战形式上采取运动战、速决战、歼灭战等。“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2、苏区根据地积极开展红军建设,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从“三湾改编”到“古田会议”。(※编制方面军:中央苏区红、湘鄂赣方面军;湘鄂西为红二方面军;鄂豫皖为红四方面军)•3、根据地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直接参战,增强了红军的作战力量。红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加强了军民关系的团结;军民共建根据地,为反“围剿”准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小小黄安,人人称赞;锣鼓一响,四千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1)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时间:1933年9月GMT:100万军队200架飞机•布局:蒋亲任总司令,蒋鼎文为前敌指挥。•西路-何键•南路-陈济棠•陈调元为总预备队•方针:“层层筑堡、逐步推进”2900座碉堡。•苏区:主力8万余人,指挥:博古、李德(1933.9到瑞金)•过程:由于中共采取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阵地战策略,损失惨重。艰苦奋斗一年,终无法打退敌人的进攻。2)红军长征(1934.10——1936.10)序幕:1934年7月,红七军团(红一方面军)6000余人,在军团长寻淮洲,参谋长粟裕带领下改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后失败。1934年8月,红六军团(红二方面军)9000余人,在任弼时率领下离开湘赣,向西突围。军团长肖克,政委王震,后与贺龙、关向应会合。开始:1934年10月中旬,红一方面军主力一(林)、三(彭)、五(董振堂)、八(周昆)、九(罗炳辉)共5个军团,和教导师,连同中央机关共8.6万人,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等地出发开始长征。1934年10月—12月1日,通过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仅剩3万余人。遵义会议:背景(湘江战役红军损失过半,通道会议毛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