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汇集4篇】【导读】这篇文档“吉林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汇集4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义务教育【第一篇】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高投入性、普及性的特点。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这一规定符合我国当下的国情,是适当的。但是,现在有一些人又提出要把幼儿园也纳入义务教育当中去,这当然是不合理的,我方对于这个立场持坚决否定的态度。下面,我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论述:1.从个人的观点上来说,把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的同时,它包含的强制性破坏了我们独立选择的权利。对于仍旧处于幼儿期,心智发育尚不完全的小孩子来说,我们没有办法准确的了解到他们有什么特殊之处,是不是在某些方面有什么天生的才华,又或者他会不会在某一些方面有着先天的不足,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把这些孩子一锅端,强制性让他们进入幼儿园,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课程,是不是这样子会造成所谓的教育不公呢?我们提倡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相结合,我们可以选择性的因材施教。儿童心理发展学告诉我们,0~6岁的孩子还没有很好的辨别能力,没有很好的选择能力,他需要我们的家长做出适当的引导,比如说我们可以选择不让孩子去读幼儿园,而是先去涉及一些孩子有兴趣爱好而幼儿园不能完全满足的东西。但是这个时候幼儿园义务教育化的出现限制约束住了我们,我们不想让乳臭未干的孩子接受不适合他的教育,但是我们更不想因为孩子接受了更适合的教育而让父母成为一名罪犯2.而从社会的大的背景上来说,把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同样是难以实行的。现在的事实是,我国大部分的幼儿园仍旧是私立而非公立的,政府还是没有办法将义务教育延伸到幼儿园教育中去。我方不是因为有如今这样一个社会现象就否认了那样一个倡导,只是我们在了解了中国教育在近几年发展后发现,在教育经费投入尚未完成“到20世纪末不少于GDP的4%”的既定目标的情况下,要全面实现全国范围内12年免费教育的目标是不是有点勉为其难了呢?据悉,中国甚至还有27个县仍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试想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我们的政府还有能力去面对费额庞大的幼儿园义务教育吗?现在的事实是我方并没有吉林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第二篇】吉林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试行稿)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吉林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试行)》的通知吉教基字[2009]29号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县(市、区)教育局,教师进修院校(教研室):为加强和改进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们根据《义务教育法》、《吉林省义务教育条例》和有关规定,研究制定了《吉林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试行)》(以下简称《教学常规》),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并认真贯彻执行《教学常规》。《教学常规》是落实法律法规有关教学规定的重要保证,执行《教学常规》是加强中小学教学管理,实现义务教育内涵发展的内在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要切实把执行《教学常规》作为加强义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认真抓紧抓实抓好。二、认真开展培训,推动各地各学校执行《教学常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将《教学常规》纳入教育行政干部、校长和教师培训内容,通过培训加深对《教学常规》的理解和把握,进一步增强执行《教学常规》的自觉性。三、结合实际,完善规章制度,保证《教学常规》的执行。各地、各中小学校要对现行有关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清理,根据《教学常规》进一步明确各项管理要求,落实管理职责,强化管理责任,努力构建学校教学管理的长效机制。四、强化监督检查,建立执行《教学常规》的激励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建立激励机制,把执行《教学常规》情况作为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各级教育督导机构要将执行《教学常规》情况作为相关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吉林省教育厅二○○九年十二月十四日吉林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改进义务教育教学管理,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规范化,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常规。第二条教学常规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具有规范教学行为、维护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制度保障作用。第三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义务教育学校应严格执行省定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教师应当按照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第二章教学目标第四条教学目标的确立要保证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和学生个性的主动、全面、和谐发展。第五条确定教学目标应当依据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结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学习状态和教学条件等具体教育教学实际。第六条教学目标应当具有全面性、阶段性和可操作性。每学年、每学期、每个单元及每个课时的教学活动均应有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第三章教学计划第七条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期教学计划,内容包括:(一)教学目标。即本学期教学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达到的基本标准和要求。(二)教学资源分析。即教材的基本结构、内容体系及重点和难点分析、其它必需的和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分析。(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即学生及学生集体的基本发展状况、发展需要和可能达到的发展程度分析等。(四)教学方法设计。即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和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等情况,预设相应的教学方式、策略、方法与手段。(五)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即根据课程计划和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按计划列出授课时数,不得随意增减课时。(六)教学评价方案。即确定教学目标达成度及教学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和方法。第八条教学计划应当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审核备案,保证在学校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第九条教学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做适当修改或调整,修改和调整情况须报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备案,并在教学计划的备注栏中详细记录。第四章备课第十条应当依据学科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明确课程性质、目标和实施方式,准确把握教学方向。第十一条准确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及其内在联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应当根据学科教学内容与教学特点,合理确定德育目标。第十二条根据学生发展程度和个性特点,确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方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十三条应当预备或开发教学必需的资源,合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学校设施、设备及实践基地的作用,重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第十四条实行集体备课制度,教师应当按照要求参加学校教研组、年级备课组或区域联片教研网络组织的集体备课活动。第十五条教师应当依据学科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编写教案,注重提高教案的实效性。每课(专题)的教案一般应列出教学目标、课时分配、教学内容及其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教学步骤、练习与作业、板书设计等。没有教案或教案不完备,不得实施教学。第五章上课第十六条教师应当根据教案组织教学,合理利用教学时间,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应当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教案,把预设与生成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第十七条教师应当重视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运用的灵活性,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教学手段、方法的合理选择和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教学效率。第十八条在教学中应当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多向、互动的信息交流。教师应当营造积极互动的教学氛围,把学法指导寓于教学之中,为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提供充分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学习。第十九条教学应当面向全体学生,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关注学生学习的整体状态和个体差异,指导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二十条教师应当按照规定实施演示实验教学,认真指导学生做好分组实验,重视探究性实验。第二十一条教师教学须使用普通话、书写规范字。教学语言应当简明、准确、规范。第二十二条教师应当参加校内外的听评课活动,加强相互交流。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15节,教研组长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30节。第六章作业与辅导第二十三条应当坚持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原则,严格控制学生的课外作业量,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作业。小学一、二年级各学科和其它年级当天没有教学任务的学科不得留置书面课外作业。严禁布置惩罚性作业。根据教学需要留置的课外作业,每天的单科书面课外作业时间,小学三、四年级不超过15分钟,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各年级不超过20分钟。第二十四条作业设计应当重视实效性,在内容上应当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在难易程度上应当符合学生实际。作业形式应当灵活多样,除书面作业外,应当适当安排口头性、活动性、实践性及探究性作业。应当针对学生个体的认知差异,设计分层次作业、选择性作业。应当从巩固和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能力及创新思维等目标出发,对每次作业设计的目的、内容、形式和预定效果等进行论证,未经充分论证的不得留作学生作业。凡留置给学生的书面作业,教师均必须提前做。第二十五条学生书面作业由任课教师本人及时、认真地逐一批改。作业批改应当符合学校统一的规范要求,评语应恰当,具有激励性。要求学生重做的作业,教师要复批。对于活动类作业,教师应当及时给予检查和点评。教师应当通过作业批改,总结教学得失,对于出现的共性问题要及时进行讲评。第二十六条教师对学习有困难和缺课的学生,可进行个别辅导。应当增强辅导的针对性,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第二十七条学生上自习课期间,在可能的情况下任课教师应到场巡视,解答学生疑问。教师不得利用学生自习时间讲课或进行集体辅导。第七章教学评价第二十八条教学评价以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和教学效率为基本指标,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目的。第二十九条教学评价的手段包括课堂提问、课堂观察、作业、课后访谈、考试、作品或成果检查等。课堂提问、课堂观察、作业、作品或成果检查等属于平时考查,由任课教师组织。期中考试、期末考试须由学校统一组织。第三十条考试命题应当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及教学计划要求,全面考查学生的素质提高情况。应当突出考试的激励、反馈、调整和改进功能,科学把握试题的难度、区分度和考试的信度、效度,不出偏题、怪题。考试命题要进行论证,未经充分论证的命题不得用于考试。第三十一条教师应当通过口试、开(闭)卷考试、实验(实践)操作评价、综合性学习考查等多种考评方式,了解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全面评价学生发展状况。第三十二条对学生学业的评价结果应以等第形式呈现为主,评价结果应反馈给学生个人。学校和教师不得按考试分数的高低给学生排序,不得公布学生的评价名次。第三十三条应当重视对评价结果的分析,从中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时提出补救对策。第三十四条应当重视指导学生正确进行自我评价,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的学习状态,正确评价自己,主动调整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第三十五条教师应当重视教学反思,对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其个性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客观评估教学活动所取得的成效,找出存在的问题,研究改进措施与手段。第三十六条教师应当将学生在校的学习态度、课堂学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学习能力提高情况、考试成绩等学习基本信息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向学生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通报。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家长协同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第八章执行与监督第三十七条学校领导和教学管理人员应当经常深入课堂等教学活动现场,及时掌握教学动态,加强教学指导与监督。学校领导、教导主任每学期每人听课时数不得少于30节。第三十八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定期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检查,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