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供参考1/18《大道之行也》教案精编4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大道之行也》教案精编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大道之行也》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3、背诵并默写全文。能力目标1、重视诵读,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3、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德育目标好文档,供参考2/18《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教学重点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1、联系《桃花源记》,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相比,有无相似之处?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教学方法1、朗读法。这是1篇著名的文章,半个世纪以前的中学生差不多能背诵如流,今天的中学生也应如此,必须读得烂熟,才能较好领悟我们先人所追求的这个理想社会的实质,并感知这段文字的美好。要保证至少读10遍,课堂上时时有琅琅书声,营造浓浓的学习氛围。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关于文意的理解,可让学生自主阅读,讨论交流完成。对于与《桃花源记》好文档,供参考3/18的比较阅读,教师可稍作点拨引导。学生讨论,生生互动;教师点拨,师生互动,这样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3、探究创新法。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题目供学生思考探究,鼓励他们敢于异想天开,并为自己的奇思妙想而努力学习。●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已选好的一张科幻VCD、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理清文章整体思路,指导学生诵读;探究性思维训练,促进学生内化课文内容,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全班同学齐背《桃花源记》……那个美、乐、奇的世界大家还记得吧,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大道之行也》,也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理想社会,不妨让我们一同去感受感受。(板书文题)好文档,供参考4/18二、朗读课文,粗知文意1、教师播放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2、学生大声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如有疑难,小组自行解答。教师提示需重点掌握的词语: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音jǔ)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指老而无妻的人。音guān)男有分(fèn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货恶其弃于地也(wù厌恶、憎恨)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用作动词,以……为亲,以……为子,分别译为“奉养”“抚养”)外户而不闭(用作动词,从外面合上。用门闩插门)是故谋闭而不兴(杜绝)3、理清文章整体思路,具体指导朗读。(1)提问:全文文字,共5句话,根据文意,可以分为几层?学生明确: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好文档,供参考5/18“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2)教师分层指导朗读。第一层: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天下”三句当用分列语气读。第二层:本层全用排偶句式,共有四组,应读出层次感。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的“人”“使老有所终……”中的“使”,这些字后均当作一顿。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读至“不必为己”,要作稍长停顿,收住这一层文字。第三:“是故”用承上作结的语气读。“是谓大同”是全文结论,要读得字字分明、语气肯定。(3)教师范读或选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其余学生循声低和。(4)全班齐读课文。三、讨论下列问题,形成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1、提问:“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选一位学生回答,明确:“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好文档,供参考6/18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学生齐读第1句,速背。2、提问: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学生明确:课文第二层有三句话,大概是从三个方面吧。教师点拨:这三句话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1)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2)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3)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好文档,供参考7/18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学生齐读第二层,按照行文思路,尝试背诵。3、提问: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明确:文章第三层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学生齐读第三层,尝试背诵。4、多媒体显示板书设计,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全文。四、探究性思维训练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好文档,供参考8/182、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3、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教案2教学目标1.翻译并背诵课文,掌握相关文言词2.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教学重点:背诵课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1.讲授大道大同两个概念2.指导背诵课文教学步骤导入《桃花源记》给我们描述了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理想社会画卷。今天,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1篇《大道之行也》。整体把握好文档,供参考9/18范读课文,学生仿读并思考: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研读理解自由朗读,掌握文言词知道学生翻译课文1.自主探究理解翻译2.小组合作学习,翻译全文3.全班交流探究讨论: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什么特点?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指导朗诵理清文章脉络,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文章内容。本文分三层一.总领全文二.阐述大同社会基本特征三.总结全文指导单独朗读,注意停顿教师总结: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他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一份宝贵的财富,两千年来一直好文档,供参考10/18被许多思想家追求,其思想意义极为深远作业:1.思考大同社会与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之处?2.背诵并默写全文《大道之行也》教案3一、预习检测:1、正字音选贤与能()睦()鳏()恶()矜(原读jīn,在文中读)幼有所长()男有分()二、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过程与方法:1、重视诵读,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三、自主学习,互助探究好文档,供参考11/18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2、学生大声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如有疑难,小组自行解答。3、重点掌握的词语:选贤与能:矜、寡、孤、独、有分:-废疾者:货恶其弃于地也: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兴:4、提问:“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5、提问: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6提问: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四、展示训练,评价推进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2、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3、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然后选小组长为本组代言人,阐述本组看法,全班交流。好文档,供参考12/18五、拓展延伸,反思提升一个儒家的理想的社会,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以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的目标。你知道有哪些历史人物为此而呼吁过、奋斗过?六、达标测试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字故人不独亲其亲(故:)废疾者(废疾:)女有归(归:)谋闭而不兴(兴:)盗窃乱贼而不作(作:)大同(同:)故外户而不闭(闭:)3、写出下列句子的通假字及其意义选贤与能: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4、《大道之行也》选自()。这是()家经典之一,是西汉()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5、翻译句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好文档,供参考13/186、你认为大同社会会实现吗?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是大同社会吗?《大道之行也》教案4教学目的1、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3、背诵并默写全文。教学重点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教学方法1、朗读法。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3、探究创新法。课时安排好文档,供参考14/18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美好的生活谁都想过,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大道之行也》,就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理想社会,不妨让我们一同去感受感受。(板书文题)二、简介作者及背景。参照课本178页。三、朗读课文,粗知文意。1、教师播放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教师提示需重点掌握的词语:不独亲其亲(用作动词,以……为亲)男有分(fèn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货恶其弃于地也(wù厌恶、憎恨)是故谋闭而不兴(奸邪之心。闭:闭塞,这里作杜绝)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外户而不闭(用作动词,从外面合上。用门闩插门)好文档,供参考15/183、通假字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guān”,指老而无妻的人。)4、教师具体指导朗读5、全班齐读课文。四、翻译课文。1、根据课下注解翻译课文。2、划出自己不能解释的字词。3、小组讨论解决。4、课堂交流翻译的情况。5、同位交流检查翻译的情况五、合作探究,讨论下列问题。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照应此句的哪句话?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2、提问: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同”(“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