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的古诗【最新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大雪的古诗【最新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大雪的古诗【最新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大雪的古诗【第一篇】1、江寒水不流,鱼嚼梅花影。——释敬安《题寒江钓雪图》2、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3、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陈羽《从军行》4、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杜甫《悲青坂》5、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马戴《出塞词》6、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祖咏《望蓟门》7、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曹雪芹《残菊》8、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杨载《到京师》9、造化可能偏有意。——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10、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郑燮《山中雪后》11、百花头上开,冰雪寒中见。——辛弃疾《生查子重叶梅》12、花似雪,东风夜扫苏堤月。——方以智《忆秦娥花似雪》13、雪里已知春信至。——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14、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15、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16、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罗隐《雪》17、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张孜《雪诗》18、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19、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20、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崔道融《梅花》参考资料,少熬夜!21、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李白《独不见》22、飞雪带春风,裴回乱绕空。——刘方平《春雪》23、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王十朋《红梅》24、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卓文君《白头吟》25、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赵嘏《喜张沨及第》26、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祖咏《终南望馀雪》27、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毛泽东《沁园春雪》28、似和不似都奇绝。——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29、雪向梅花枝上堆。——吴淑姬《长相思令烟霏霏》30、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毛泽东《沁园春雪》31、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王安石《壬辰寒食》32、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孔夷《南浦旅怀》33、林下积来全似雪,岭头飞去半为云。——律然《落梅》34、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35、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36、背窗雪落炉烟直。——李清照《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37、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毛泽东《沁园春雪》38、已随江令夸琼树,又入卢家妒玉堂。——李商隐《对雪二首》39、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曹雪芹《咏白海棠》40、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41、门外东风雪洒裾。——苏轼《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42、欲舞定随曹植马,有情应湿谢庄衣。——李商隐《对雪二首》参考资料,少熬夜!43、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岑参《送崔子还京》44、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韦应物《调笑令胡马》45、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妆。——李商隐《对雪二首》夜作【第二篇】大雪节气白天短,夜间长,古时各手工作坊、家庭手工就纷纷开夜工,俗称“夜作”。手工的纺织业、刺绣业、染坊到了深夜要吃夜间餐,因而有了“夜做饭”“夜宵”。为了适应这种需求,各种小吃摊也纷纷开设夜市,直至五更才结束,生意很兴隆。赏玩雪景【第三篇】大雪时节,人们在冰天雪地里赏玩雪景。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曰:“禁中赏雪,多御明远楼,后苑进大小雪狮儿,并以金铃彩缕为饰,且作雪花、雪灯、雪山之类,及滴酥为花及诸事件,并以金盆盛进,以供赏玩。”这段生动的文字,描述了杭州城内王室贵戚在大雪天气里堆雪人和堆雪山的情形。雪后初晴,大地山河宛若琼楼玉宇,高瞻远眺,饶有趣味。观赏封河【第四篇】“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到了大雪节气的时候,河里的冰都会被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大雪进补大雪是“进补”的最佳时机,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在这个时候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在人的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大雪节气前后的时候,柑桔类水果大量上市,像南丰蜜桔、官西柚子、脐橙雪橙都是当家水果。大雪时北半球各地日短夜长,因而有农谚“大雪小雪、煮饭不息”等传统的说法,用以形容白昼短到了农妇们几乎要连着做三顿饭的程度。可以注意些姜枣汤来抗寒;吃桔子、用薄荷油防治鼻炎,消炎止咳。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