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5篇)《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第一篇】学习目标:1、凭借初读,学生能够了解“瑞恩的梦想是什么,是怎么实现的”。2、读懂课文内容,懂得梦想的力量是什么,感受梦想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3、在列举选材时,通过选材比较,明白只有关注全面性才有说服力。4.能够感悟瑞恩的这种为实现梦想,努力奋斗的精神品质。学习重点:了解“瑞恩的梦想是什么,是怎么实现的”学习难点:体会题目的含义,理解“梦想的力量是如此巨大”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过程:一、补充阅读,引入情境1、图文并茂,介绍非洲缺水情况在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疾病肆虐。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之外的一个水塘,而这仅有的一个水塘,水里也长满了寄生虫。村庄里,到处可以看到腆着大肚子的儿童,那是因为他们的肠道里充斥着寄生虫。四分之一的孩子患有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疾病。五分之一的孩子在5岁前就离开了人世。2、读着这些文字,你最想说的是什么?(通过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并自然的导入新课)3、揭题:梦想的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题目就是《梦想的力量》,请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梦想的力量》齐读课题:梦想的力量二、浏览阅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这是略读课文,我们先来看阅读提示,谁能从中很快的找出我们学习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围绕课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这就是我们学习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把它们再认真地默读一遍!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梦想的力量是什么?读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相互交流一下。还可以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我们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解决以上这些问题。(这样的设计,能很大程度的锻炼学生自己质疑的能力,并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有目的的学习)三、初读课文,概括梦想1、快速浏览课文,划找描写瑞恩梦想的句子。如果能快速地浏览,寻找到有用的信息,是一种能力的表现。30秒钟,直接描写瑞恩梦想的句子。计时开始——2、汇报预设1: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预设2:我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3、读着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预设1:梦想十分坚定。预设2:梦想越来越大,不断地生长,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4、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实现了)请你读一读这段话。课件出示:20xx年,“瑞恩的井”基金会正是成立。一年以后,“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为非洲的8个国家打了30口井。(1)、学生自读。(2)、指名读。过渡语:瑞恩在他通往梦想的路上,经历了怎样的过程?5、默读课文,梳理“瑞恩的梦想实现之路”瑞恩的梦想实现之路1、挣足70元钱2、挣足2000元钱3、筹钱买个钻井机4、打出第一口井5、打出30口井梦想实现,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使学生知道人不仅仅要有梦想,还要要一直坚持下去,只有这样梦想才会成真)四、板块探究,理解题目含义学生自学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实现的,然后交流。(一)激励自己有些同学特别关注了一个自然段课件出示: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哥哥和弟弟都出去玩了,瑞恩干了两个多小时。妈妈“验收”后,往饼干盒里放了两元钱。几天后,全家人去看电影,瑞恩一个人留下来擦了两个小时窗子,又挣了两元钱。爷爷知道了瑞恩的梦想,雇他去捡松果;暴风雪过后,邻居们请他去帮忙捡落下的树枝;考试取得好成绩,爸爸给了他奖励……瑞恩把得到的所有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1、快速浏览,快速地圈一圈:瑞恩一共做了哪几件事?:吸尘,擦窗,捡松果,捡树枝,考考成绩得奖励可以抓住最关键的词。2、就这样,瑞恩为实现“挣足70元钱”这个梦想不懈努力着。同学们,这是瑞恩为了挣足70元钱做的所有事吗?(不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省略号里)(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想一想:瑞恩还有可能在做什么事情?为什么不把这些事情都罗列出来?3、比较:假如选择“瑞恩扫地、洗碗、擦窗、洗衣服、洗袜子”这几件事情来写好不好?哪种选法好?预设:全是家务活师:只有选择不同类型的典型事例,才会使文章更具说服力。我们写作文时,千万不要全写出来,要选典型事例,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4、你觉得瑞恩累吗?从哪里看出来了?这么累他为什么还要干呢?5、小结:有了梦想,就会不断地激励自己,可见梦想的力量可真巨大。《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第二篇】设计意图:本文是略读课文,文中瑞恩的爱心、决心和执着,感染着每一个人。要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美好的心灵以及产生的巨大力量。教育学生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我主要围绕“梦想”与“力量”两个主题展开设计。教师以学定教,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力求在内容理解、情感感染与语言感悟上达到理想的效果。学习目标: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4.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梦想的力量是如此巨大”,感受“爱的力量”的巨大。课前准备:阅读江菲发表在《中国青年报》的原文《梦想的力量》;收集主人公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理解梦想(一)板书“梦想”。谈谈什么是“梦想”。1、教师:“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己梦想的实现作出努力。2、现在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二)激情入文教师: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位主人公叫瑞恩。他因为自己的一个梦想而改变了非洲一部分孩子的命运。正是这位小男孩用一颗金子般的心帮助了那些急需帮助的人们,让我们深深感动。二、感知梦想(一)请走进课文,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准确,圈出自己认为最关键的词语并读一读。(二)说话练习,整体感知1、出示文中重点词:非洲水井额外水泵钻井机瑞恩的井攒钱募捐流泪放弃簇拥辛辛苦苦指名读词、纠音——齐读!2、说话练习要求:自由选择五个以上词语,把他们连成一句通顺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梦想。(三)教师小结:是的,瑞恩有这样一个梦想——课件出示: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我一口井,好让他有干净的水喝。(齐读)教师:瑞恩的梦想也在不断地变大,从挖一口井到——课件出示:我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齐读)三、追寻“梦想之因”过渡语:瑞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让我们走近瑞恩,走近非洲。(一)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二)说说瑞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三)找出文中老师说的话并读一读,重点读好“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说话:我觉得这里的孩子,因为。(预设:可怜、悲惨、艰苦……)请你再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句话。(课件出示)(四)现在,让我们跟随摄影师的镜头去看一看非洲人们的生活片段。1、出示非洲孩子生活的状况资料。(图片或录像)同时教师感情述说: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外的一处池塘。这里常年有1/4学生患有霍乱、伤寒和其他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疾病。3.1万多居民,却没有一名医生,1/5的孩子在5岁前就死掉了。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11亿人口缺水,而南非洲就有2/3的农村和1/4的城镇近3.3亿人口缺水,整个非洲缺水人口达4亿,占非洲总人口的66%。近年来,非洲旱灾频发,因饮用不清洁水引发的各种疾病,每年都要夺走数以百万计非洲人的生命。有关专家估计,非洲缺水问题还有可能继续恶化和蔓延。2、拓展想象:在这么一个缺水的环境中,非洲的孩子会过着怎样的生活呢?3、教师:怪不得一位老人这样说道:——“对于我们来说,水,就是生命。”(课件出示,齐读)4、正因为非洲的孩子是这样的可怜,正因为水对于非洲孩子是这样的重要,所以瑞恩才会有这样的梦想——课件出示: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我一口井,好让他有干净的水喝。(再次齐读)四、走进“梦想之路”过渡语:瑞恩又为他的梦想做了些什么呢?(一)自由学习3——13自然段,从文中找找相关的语句,划一划,读一读,感受感受。(二)学生自由讨论,师适时点拨梳理。(预设如下)1、为筹齐70元钱,瑞恩所做的努力。(1)在课文中找出瑞恩做家务活的句段,大声朗读。“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瑞恩把得到的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2)逐句朗读,想象自己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身影。(3)除这些外,瑞恩还会做哪些劳动?(想象省略号的内容)(4)好玩是孩子的天性,瑞恩还是一个6岁的孩子,是什么使他放弃玩耍的机会,做那么多的家务活?(对非洲孩子的爱心和同情心、为了心中的梦想)(5)师小结:整整4个月,为了这70元,他不怕辛劳;为了这70元,他不畏严寒;为了这70元,他不断地努力……他的心中只为了实现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齐读(课件出示:“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2、当听到需要2000元时,瑞恩的表现。交流后出示:(1)“瑞恩还小……那我再多干些活挣更多的钱吧!”读,想象,他为了筹齐2000元,可能会做些什么?(2)“尽管如此,瑞恩并没有放弃。”他不放弃的是什么?(预设:干活挣钱、对梦想的追求、努力……)(3)他的这些努力只为了实现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再齐读(课件出示:“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3、当听到需要一台钻井机的时候,瑞恩的表现。(1)出示瑞恩的话读一读,你读出了什么?(预设:瑞恩决心很大、瑞恩的坚定、瑞恩的执著、瑞恩的永不言弃……)(2)师:瑞恩付出了很多,他义无反顾地付出,只为他的心中那一个坚定的梦想!——再齐读(课件出示:“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三)体会他人的帮助1、过渡语:一个梦想可以感动身边的人,一个梦想可以感动一座城,一个梦想可以感动一个国家,一个梦想可以感动一个世界。大家都被瑞恩的梦想所感动,都伸出了援助之手,献出了温暖之心。请同学们找出有关的句子用心读一读。(1)妈妈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执著感动了,她决定帮这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于是她把瑞恩的事写成文章,登在当地的报纸上。(2)一周以后,瑞恩受到了一张25元的支票……瑞恩筹齐了打一口井的钱。(3)瑞恩的老师没想到……使瑞恩和同学们跟非洲的孩子们通上了信。2、有感情地朗读这三段话。你觉得是什么使瑞恩的梦想成真?(1)交流讨论(2)教师小结:一个不小的数目,之所以能在短短的2个月时间里筹集到了,是因为瑞恩的力量感染并带动着大家的心,这就是同心协力的力量!实现梦想不仅仅是钱,更是人们的同情心和爱心。3、瑞恩终于梦想成真,这些从井里流出的生命之水使非洲人们疾病得到控制,健康得到保障,生活也从此得到改善。我们说——课件出示:“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当一个梦想,成为65个国家千千万万人们共同的愿望的时候,我们说——“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五、延续梦想的力量(一)梦想在延续。朗读最后一自然段。教师介绍:两年以后,基金会有七十多万加元,已经在非洲挖了七十多口水井。(二)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文中的瑞恩被评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还做客我们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瑞恩和他的妈妈通过《实话实说》节目与中国广大观众见面。在节目即将结束时,瑞恩说:“我要为取得干净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个年纪。”(三)课堂小练笔。如果瑞恩被推选为“感动世界”十大人物,向全世界征集颁奖词时,要求你为瑞恩写颁奖词,你该怎样去写?现在就让你心中涌动着的敬意和感动喷薄而出吧!练笔—交流!六、总结课文,升华认识师总结:梦想,给安格鲁的孩子们送去了关爱。送去了健康,令安格鲁的村民感激不尽,而安格鲁村民们的表现,也令瑞恩和父母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幸福,更是增进了加非人民的友谊。与其说是瑞恩筹钱挖井,还不如说是瑞恩在凝聚加非人民的心。这正是梦想的力量!广告说得好:心有多宽,天空就有多远!心有多大,舞台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