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影响因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探析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影响因素作者:李和风,LiHefeng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北京,100864刊名:中国科学院院刊英文刊名:BULLETIN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年,卷(期):2007,22(5)被引用次数:1次参考文献(6条)1.李和风中国科学院五十五年人才工作实践[期刊论文]-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02)2.白春礼杰出科技人才的成长历程20073.李画眉20世纪诺贝尔物理学奖统计分析[期刊论文]-浙江大学学报1999(04)4.李和风科研机构人才工作中若干关系的思考[期刊论文]-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04)5.李和风年龄结构分析对科技人才工作的管理学意义[期刊论文]-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04)6.施尔畏关于研究所管理2007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王辉.牛栋.王雪梅.熊永兰.张志强.WANGHui.NIUDong.WANGXue-mei.XIONGYong-lan.ZHANGZhi-qiang国际地学和环境/生态学领域优秀人才成长因素分析-高等理科教育2010,(1)优秀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建设的核心力量,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文章基于ESISpecialTopics网站对地球科学、环境与生态学领域的高被引作者的访谈资料,分析总结国际上地学与环境/生态学领域优秀人才的成长规律,为我国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经验.2.期刊论文傅维.任祖华.赵爱荣.张定志基金奖:人才成长的助推器-中国科技奖励2005,(7)侯祥麟石油加工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基金奖)是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祥麟先生出资并倡导设立的.侯祥麟先生早年毕业于美国卡乃基理工学院,获科学博士学位;他1950年回国,曾任石油部副部长,是中国石油、石化科学技术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著名的科学家,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专家.1997年初,他把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奖中的50万元捐赠出来,设立专项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积极响应,分别向侯祥麟基金管理委员会捐赠人民币200万元、200万元和50万元.1997年7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指导和帮助下,设立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侯祥麟专项基金,基金数额为人民币500万元.每年将基金增值部分作为开展奖励活动费用.3.期刊论文王美萃.WANGMei-cui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才成长环境建设-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7(2)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以自然资源见长的企业,走高技术化的成长道路,是应对未来竞争的战略选择,而这一战略能否顺利有效地实施,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当然是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针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才资源不足、利用率低和流失严重等现状,应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才成长环境的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主要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用市场化的观念指导人才开发和人才吸引的政策和措施等.4.期刊论文陈佳洱.CHENJiaer关于促进我国基础研究人才成长的建议-科技导报2009,27(2)基础科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基本规律认识的知识体系.它以探索未知、揭示客观规律和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使命,是科学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有赖于基础研究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和高层次的领军人物.为此就要力求做到人才优先培育,超前部署.即按照2015-2020年时的国际发展情况来部署今天的人才培养计划.这对于迅速提升我国基础研究的整体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平稳协调地持续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乃至在本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至关重要.5.期刊论文李晓轩.马颜.龚旭.赵学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我国青年科技将帅人才成长的作用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国基础科学2002,(3)本文通过建立我国青年科技将帅人才库和基于人才库信息所开展的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初步探讨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青年将帅人才的成长所发挥的作用、将帅人才的成才因素与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6.期刊论文吴殿廷.刘超.顾淑丹.张若.蔡春霞.WUDian-ting.LIUChao.GUShu-dan.ZHANGRuo.CAIChun-xia高级科学人才和高级科技人才成长因素的对比分析--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例-中国软科学2005,(8)高级科学人才如科学院院士是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成就的学者;高级科技人才如工程院院士是在工程技术方面做出重大的、创造性成就和贡献的专家.二者虽都是高级人才,但工作性质不同,成材的影响因素也可能不同.本文以2002年以前评选出的800多位科学院院士和600多位工程院院士为考察对象,从二者的对比分析入手,努力寻找其中的差异性,探讨高科技人才成长因素的深层次规律.高级科学人才和高级科技人才成长有共同的规律,但二者的差别也是明显的.培养高级科学人才主要靠重点综合大学和大师,培养高级科技人才主要靠重点理工科大学和社会实践.7.期刊论文刘超.吴殿廷.顾苏丹.张若.蔡春霞高级人才成材因素的初步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成材背景的统计分析-人文地理2004,19(5)中国科学院院士时空分布的主要特点是:(1)空间上以水域广阔、特别是水域面积/山地面积较大的地方为多,主要是东南沿海地区,尤其是江浙一带;(2)时间上以20世纪初出生者最多,这主要是教育、历史及院士增选过程的原因.以上特点是自然地理环境、经济水平、教育水平、家庭背景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系统地考察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成材的背景,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我国高级人才的分布规律,指出自然因素、经济-文化因素和教师、家庭等对高级人才成长的影响机制,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和依据.8.期刊论文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知识创新工程中的继续教育创新-继续教育2003,17(4)为提高综合国力,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建立知识创新体系,党中央批准中国科学院率先进行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中国科学院是全国最高的学术机构和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研究基地,拥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然而,面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的层出不穷,整体创新环境和创新人才队伍综合素质水平的不足日益显现.深刻认识和把握人才成长的特点和规律,拓展有效的人才开发途径,提高创新人才的革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保持持续的创新活力,成为继续教育工作当前面临的新课题.9.学位论文周四根青年科技人才职业生涯管理的研究——以中科院上海分院为例2007职业生涯管理理论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有效地开展职业生涯管理,不仅有利于个人职业生涯目标的成功实施,也有利于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将职业生涯管理理念引入中科院上海分院研究所,特别是针对青年科技人才的职业生涯管理,是一种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探索的结果,是区别于以往的人事管理的创新。论文主要分四个部分,对青年科技人才职业生涯管理这一论题进行阐述。第一章是绪论。这一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问题的背景、意义、主要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同时阐述了实施职业生涯管理对于研究所的重要性。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对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随着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三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所的人力资源也加速了流动和重新配置。从某种程度来说,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职业生涯管理的研究是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青年科技人才自身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第二章是职业生涯管理理论与实践。首先阐述了职业生涯管理的基本内涵。职业生涯管理是指组织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结合员工的能力、兴趣、价值观等,确定双方都能接受的职业生涯目标,并通过培训,工作轮换、丰富工作经验等一系列措施,逐步实现员工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其次,介绍了职业生涯管理的主要理论。职业生涯管理领域有代表性的理论,包括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帕森斯的职业--人匹配论、佛隆的择业动机理论、霍兰德的职业性向理论、施恩的职业锚理论,包括职业锚的涵义、职业锚的类型和作用。另外,简要介绍了我国学者在职业生涯管理领域有关观点。然后,介绍了美国、德国、日本的科研机构在青年科技人才职业生涯管理方面的实践,为我们更好地开展青年科技人才职业生涯管理提供借鉴。第三章是青年科技人才职业生涯管理现状分析研究。首先简要介绍中科院上海分院的研究所及主要研究领域等情况。其次,运用大量的数据对比分析青年科技人才职业发展现状,特别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历结构、学位情况及专业技术职务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青年科技人才职业生涯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然后采取了针对青年科技人才的问卷调查,论文介绍了问卷的设计思想、被试等,并运用大量图表对问卷进行分析,从职业生涯管理相关的生活现状、价值观、组织支持、愿望等四个要素进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对研究结论进行了原因分析。第四章是青年科技人才职业生涯管理的对策。这一部分主要是针对前一部分提出的几个问题,阐述了针对青年科技人才职业生涯管理的对策,主要是:从生活现状上,以人为本,更好地关爱青年科技人才;从价值观上,引导青年科技人才树立正确的科技价值观;从组织支持上,更好地发挥组织在青年科技人才职业生涯管理中的作用;从愿望上,更多地设计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通道,营造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氛围。总之,合理、系统地开展青年科技人才职业生涯管理,有利于提高青年科技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青年科技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对中科院上海分院研究所而言,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研究所的可持续发展,在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做好青年科技人才的职业生涯管理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0.期刊论文尚智丛.SHANGZhi-cong中国科学院中青年杰出科技人才的年龄特征-科学学研究2007,25(2)通过对227名中国科学院50岁以下杰出科技人才的统计分析,研究其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年龄特征,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自己培养的博士已成为杰出科技人才的主体部分.这一年龄特征与国际科技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一致,但是,在完成博士研究工作并进入职业科研活动方面,稍晚于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引证文献(1条)1.王晓燕.吴艳萍.余光辉关于青年科学基金与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思考[期刊论文]-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12)本文链接:授权使用:西南交通大学(wfxnjtdx),授权号:5fb730f3-32fc-48f2-b14d-9e0300bb8c34下载时间:2010年10月2日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