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篇【导读】这篇文档“《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3、通过分析重点段落和词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4、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教学重点1、在阅读中理解长城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播放介绍长城的纪录片,激发兴趣,整体感知1、播放课件学生欣赏:欣赏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2、老师激情导入课文题目: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儿女的骄傲。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这节课我们继续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以及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二、图文对照、远看长城、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1、出示图片明确作者的观察点:想一想作者是从哪观察的?2、请同学们一边看图,一边默读第一自然段,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又理解了哪个词语。3、全班交流。板书:气势雄伟4、下面谁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气势读出来。5、齐读第一自然段,读出长城的雄伟气势。三、图文对照、近看长城、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1、过渡:长城之长在世界建筑上也是罕见的。长城的气势雄伟令人赞叹。那么长城还有什么特点令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呢?从哪里能体会到长城的特点?同学们一边看图,一边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把相关的词句画出来。2、全班交流。相机板书:高大坚固3、结合图片让学生认识射口、垛子、城台及作用。4、明确观察点,总结观察方法: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进行观察的。5、下面我们按照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扮演小导游同桌互相介绍近处的长城。四、抓重点句体会情感1、过渡:每一个到过长城的人都会为它的存在而惊叹。每一个到过长城的人都会为它的不朽而沉思。作者也被长城的雄伟气势所震撼。当作者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产生联想。下面自由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并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的读一读。可以把自己的体会标出来。2、全班交流体会,相机出示重点句子。3、出示重点句子:站在长城上,踏着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为中国有这样的长城、有这样的劳动人民而感到自豪。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并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4、出示重点句子: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引导学生从“多少”“才”“智慧”“血汗”能体会到什么?整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让我们饱含对劳动人民的敬意齐读这句话。5、师生合作读。五、整体把握全文、升华认识1、过渡:这样气魄雄伟、高大坚固的建筑却是无数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成的。我们怎能不为之自豪和骄傲呢?齐读最后一段。2、质疑。3、小组讨论: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联系整篇文章和收集的有关资料来谈。4、全班交流,教师指导。六、学习写作方法你觉得这篇文章写的怎么样?作者运用了什么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根据看到的产生联想。)七、齐读名人的话,总结全文板书设计远看气势雄伟条石长城近看高大坚固方砖伟大的奇迹联想血汗智慧城台教学反思1、根据不同的段落特点设计教学内容:第1、3自然段设计了开放性的问题。能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使课堂充满活力。第2自然段设计了让学生扮演小导游向游客介绍近处的长城。学生既积累了语言,又学到了表达事物的方法由整体到部分。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提高。2、本课对长城的描写比较具体,其中包含了很深的感情:教学时,能够充分地运用语言、文本、学生的朗读、相关资料等多种策略。把激发学生的情感融入到文本的感悟和有感情的朗读之中。3、本文是看图学文:教学中把看图和学文结合起来。通过图文结合使学生对长城的长和雄伟壮观、高大坚固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借助看图学生很轻松了解长城的各部分名称及作用。在教学中渗透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4、教学中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注意学科之间的渗透。评析教学目标体现了认知、智能和情感的多元统一,挖掘了《长城》课文的科学和人文内涵。教学重难点突出,教学过程的七个环节严谨细密,条理清晰,易于操作,贯彻了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理念。教学过程渗透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特别是图文对照,直观形象的地感受到了长城的,雄伟气势及高大壮观,落实了由远到近,由面到点的观察能力训练,对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是个典型的示范。《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4篇)如果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请在搜索更多其他《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颂。2、初步学习体会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3、通过网络,查找有关长城的资料,并产生了解中国其它的“世界遗产”的兴趣。二、教学过程:1、打开自己计算机中收藏的长城的资料,同学间互相查看。2、与同学交流,谈谈自己收索资料的收获。3、上堂课,同学们读了这一课,你们想登长城吗?看例子,做组词,造句练习。登长城:旋智4、说说长城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5、我们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自由练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出感情来。交流,再齐读。6、是啊,面对这气魄雄伟的长城,你最想说的是什么?请大声地说一说。在电脑中记录下来。7、激情朗读让我们一起为我们的长城,预备!读—长城啊长城!你向人们描绘着中华山河的锦绣,你向人们诉说着中华文明的悠久,你向人们展示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今天,我终于登上了长城!我站在崇山峻岭的高峰之巅,我站在气魄雄伟的城楼之上,向着群山,向大海,纵情高呼:我爱长城!我爱中华!《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后面为你推荐更多《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1、让学生自学,了解课文结构及作者的观察顺序,运用热键自学生字词,能流利朗读课文(第一课时)。2、学生自由选择学习主题,在协作环境中在网上搜索有关长城资料,感受长城的雄伟及坚固。3、在图片与文字相结合中感悟作者的观察方法,让学生在不同情景下进行知识外化。4、品读训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学生特征分析1、学生在第一课时已学习了课文的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及作者观察顺序。2、按四年级的学生年龄特征以形象性、直观性思维为主,通过课文认识长城的特点,理解长城是劳动人民智慧及血汗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并由此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学生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经验,能独立进行阅读、查找资料、选择资料等,具有借助计算机软件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学过程〖教学目的〗1、通过图像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能在网络中查阅有关长城的资料,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理解长城的雄伟、高大坚固。〖教学难点〗感受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室,课件,磁带。〖教学过程〗一、导入(调动学生情感)1、看长城录像,思考:这是什么?2、指导读课题。二、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感受长城的雄伟及高大坚固1、学生观看学习软件,听读课文,了解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内容。2、自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小组合作学习:找出课文描写的长城景物,感受长城特点。3、指导朗读。三、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默读课文,思考:1、了解长城是怎样建成的?2、想象古代劳动人民在建长城的过程的情景。3、理解文中“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教育,深化学生的爱国情感。4、品读课文。四、自拟学习目标,上网了解长城的课外资料1、网上阅读长城的有关资料,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并说出自己的感受。2、指名汇报,并作全班展示。3、到长城论坛上传阅览资料或发表感受。五、找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读一读,再次体会情感并抒发六、小组讨论“长城”电子报的设计模式及设计内容七、教师总结〖板书设计〗长城远:雄伟长城近:高大坚固伟大的奇迹联想:古代劳动人教学体会学生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加大了信息量,增加了课堂学习内容密度、强化学生思维整合度,对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起了积极作用。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讨论,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思考讨论,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更多地获得积极思考的空间,把抽象概念具体化,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因而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在拓展学习研究《长城》的过程中,学生在汇报、交流时,都能较深刻的认识到这是封建社会民族冲突的结果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同时也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保护长城的深刻意识。研究中,学生体验到了解决问题,主动建构知识的乐趣。特别是成果交流阶段,大家通过相互交流、提问、反思、发表意见,逐步积累综合学习的能力和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发挥了小组的学习主动性,实现了对知识的再次建构。学生在不断的体验、建构中,加深了对长城的了解,升华了爱国主义的情感。应该说,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深刻的。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得到深刻的体验,包括情感的体验、方法的体验以及整个过程的体验。学生的理解是独立而深刻的,这充分说明学生在丰富的网络信息中体验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并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研究专题自主的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帮助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学会从不同的侧面全面地理解课文。在传统课件设计中,教学目标是高于一切的,它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归宿。通过教学目标分析可以确定所需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还是检查最终教学效果和进行教学评估的依据,所以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课件及cai素材只担当被演示的角色。但是在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课件设计通常不是从分析教学目标开始,而是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课件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导,总之,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要从服务于这一中心,都要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对知识的意义建构。《长城》的第二课时是由若干知识点组成的,而各个知识点的重要性是不相同的,同时,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对所遇到的困难,问题都不一样,学生可自由利用网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的多种情境中,自主探索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随时进入其中任一种情境中去学习。在教学中对于应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为学生设计出一套可供选择并有一定针对性的补充学习材料和既能反映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又能适应不同学生要求的练习,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建构还待进一步研究。《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教学目的: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长城的雄伟气势。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雄伟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3、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教学重点:体会长城的高大坚固、雄伟气势,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难点: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民族自豪感。一、复习导入,设疑激趣。1、今天这节课继续学习《长城》,学生读课题,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板书:远看、近看、联想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长城给你留下了什么时候印象?作者怎样评价长城?板书理解:气魄雄伟、伟大的奇迹。二、研读课文,体会长城的气魄雄伟。1、学生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勾画体现长城气魄雄伟、伟大的奇迹的句子。2、引导研读长城的“蜿蜒盘旋”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