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李新荣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医学教育已呈全球化发展趋势,医学教育模式改革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正在借鉴国际标准,建立自己的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实现与国际医学教育的接轨,就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2008年正式颁布: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国本科医学教育认证办法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与国际医学教育的接轨。2009年11月8日至12日汕头大学医学院作为教育部《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公布后第一所进行专业认证的医学院校,接受了教育专家组的认证。专家组组长:澳大利亚悉尼大学MichaelField教授成员: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医学院WeiSHI教授、北京大学程伯基教授、王宪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赵士斌教授、杨立斌教授、复旦大学鲁映青教授、中南大学易露茜教授等为专家组成员,教育部观察员高斌、秦建增认证委员会观察员蔡景一我院何时进行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认证?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改变传统的医学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与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接轨。培养适应我国21世纪社会需要的、符合国际医学教育标准的高层次医学人才。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功能性课程整合医学主干课程按器官系统进行整合汕头大学医学院实施以系统整合为基础的全新教学模式浙江大学医学院以疾病为中心融合多学科的机能学大实验复旦大学:PBL教学工作小组出国培训师资教学计划网站中南大学,四川大学等都在系统开展PBL教学教学改革内容研究型本科教学体系;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课程内容、方法与体系改革;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习、实践、研究、探索相结合的教学模式。A.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B.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C.课程改革与实践D.特殊项目与其它项目大学教改指南大学教改指南A01宽口径大类培养A02复合型交叉培养A03产学研联合培养A04国内国际联合培养A.模式创新与实践A01宽口径大类培养按照“加强通识基础、拓宽学科基础、凝练专业主干、灵活专业适应”的思路,形成以通识基础、学科基础、专业主干为主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宽口径人才培养方案、大类学科基础课程平台、通识课程平台构建等方面寻求新的突破。大学教改指南A02复合型交叉培养以当前科学技术综合化发展要求为背景,研究并借鉴国外交叉学科发展态势和改革的成功经验,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借助学科互补特性,寻求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大学教改指南跨院系跨专业联合培养模式;转专业模式的新途径探索;改进完善主辅修专业培养模式;关于双学位培养模式与管理机制研究。大学教改指南研究内容A03产学研联合培养探索产学研联合培养创新人才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建立国内外产学研合作基地;创建能适应和推动产学研合作的课内外一体的教学体系和管理制度,鼓励采取‘四进’模式(进实验室、进项目组、进科技园区、进实习基地);促进学校与企业和科研单位的结合、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要途径。大学教改指南A04国内国际联合培养国内国际联合培养的目的是共享优质办学资源,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增强学生国际交流能力等。主要内容是:与国际国内著名大学制定联合培养教学计划、师资培训和交流方式、教材课件共享机制、联合培养中的学分互认和学籍学位问题等。大学教改指南A05长学制培养本、硕、博连读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应从培养方案修订着手,将学习与研究并重的教学模式贯穿于长学制培养的全过程,整合课程、实验与教师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期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上取得突破。大学教改指南B01研究型教学模式B02创新性教学模式B03实践实验教学模式B04自主创业教育大学教改指南B.教学学模式改革与实践B01研究型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上,我校坚持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学三元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先进教育理念引导下,通过独特而丰富多样的课型设计和活动载体,在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研究活动之间建立有效通道,使课内学习很好地向课外研究延伸和拓展,构建学生自主、教师主导下的学习、研究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大学教改指南研究内容教学模式的中外比较;研究性教学模式主客观要素及制约因素;课内外一体、学研并重的教学模式探索;新课型拓展研究与实践。大学教改指南开放式教授论坛新生研讨课综合项目研讨课多科类综合课B02创新性教学模式通过对各种类型课程(通识教育基础课、大类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与跨学科选修课以及实践实验课等)相关环节中传授创新意识和提升创新能力的教学,探索出新时期我校各专业、各课程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模式。大学教改指南研究内容教学过程中培养学习创新意识的方式方法;专业教学中融合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毕业设计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基础课程或专业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载体研究;考试模式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等。大学教改指南传统的培养目标:聚焦于疾病的诊治,忽视预防与保健关注知识传授,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课程隔裂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主轴;以学科为中心,课程门数与教学内容不断增加,而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少,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的养成。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注重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沟通与协作意识的养成。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打破传统的“分段式”培养,分系统按科目顺序进行教学的课程体系基础课程与基础课程、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临床课程与临床课程优化组合。改变以非“问题引导”的实验课程加强基本技能训练与临床技能与思维能力培养,改革实验体系,打破学科界限增加以疾病为中心的综合性实验。教学方法改革PBL(ProblemsBasedLearning)是针对老师提供的临床病例,学生就其发病机制、发病进程等,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现场辩论并作出最后结论,整个过程有老师在现场参与指导。PBL课作为系统教学的辅助手段,以临床病历讨论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系统的熟练程度和整体性理解,并与临床相联系,扩展了学生们的学习视野和思维广度,受到学生们的欢迎。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式教学法主要内容是:学生可以以分散形式或集体形式自行设计学习方案,选定学习内容、方式、时间,进行有目的学习。方案设计常以小组形式围绕“问题”展开,如大作业、研究项目、综合设计等。方案的评审和讨论则由指导教师、部分学生来共同进行,此过程既使学生接受了帮助和指导,又促进了学生独立思考、构建、相互交流、表达的能力的培养。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医学院校必须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注重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沟通与协作意识的养成。教学方法包括教与学的方法,鼓励应用引导式、问题式、交互式等模式。进入生物医学课程、临床医学课程教学阶段,鼓励采取小班、小组方式教学。B03实践实验教学模式本项目应在广泛调研和中外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吸收国外知名大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的成功经验,提出能体现我校办学特色的现代开放的实验教学模式,并适时应用于实践教学,以期在探索研究型教学、基于问题的学习、综合设计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大学教改指南B04自主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是大学专业教育的延伸,其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意识,教会学生创业所必须的知识、技能,鼓励和引导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本项目的目标是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将培育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纳入专业教育之中。大学教改指南研究内容构建新型实践实验教学模式,使学生早进实验室,早具备实践基本能力;探索基于学科综合的实验研讨课程的开设,逐步使其由课内过渡到专题实验,尝试实验室与课堂有机结合;总结、深化、推进SRTP项目的实施;实践教学与管理的全面开放,包括:课内课外开放、实验课题来源开放、实验研究群体开放、实验场所开放等。大学教改指南C01双语教学C02平台课程C03通识课程大学教改指南C.课程改革与实践C01双语教学提出符合我校特色的双语教学模式,并建立“教-学-评估”三位一体的双语教学评估体系;开展双语教学单门课程或系列课程建设。大学教改指南研究内容双语教学教师队伍建设与师资培训模式;课程体系与立体化建设;双语课程质量评估体系;双语课程网站建设和资源共享机制;国外著名教材与目前使用教材的对比研究;国外知名大学同类课程借鉴与应用教材研究。大学教改指南C02平台课程平台课程建设是实施大类培养的重要基础;优化现有平台课程,建立新的大类平台课程,如文法类、经管类、医学类等;平台课程的建设重点在于整合教学内容,有效利用资源,探索管理体制。大学教改指南C03通识课程目前,我校通识课程在类型、数量和质量上都需要寻求突破;本项目鼓励对人文社科艺术类、经管类、自然科学类、工具科学类等通识课程的探索与实践,鼓励开设更多高质量的系列选修课程。大学教改指南学校优先资助的项目跨学科、跨专业复合交叉人才模式研究与探索某专业长学制精英式教育研究与探索研究型教学的内涵、环节、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有效提升双语课程教学质量研究与实践某课程考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某平台课程深化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与研究某类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研究与实践专家建议部分立项项目医学人才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措施与方法研究与实践;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管理体制研究与实践;本科生中学生学术研究型和实际应用型人才分类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基于问题学习(PBL)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在医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生物工程与临床医学专业实行学习型和研究型导师制的探索与总结;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课程设置重组和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专家建议部分立项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一般课题基本条件:1.符合新时期高等教育理念,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前瞻性。2.具有厚实的教育教学改革基础,具有创新意识。3.研究目标明确,研究思路清晰,有整体的研究设计方案,有明确的预期成果。4.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可操作性。重点课题基本条件1.前瞻性:对我国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有明确的认识,着力研究当前及新时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2.先进性:课题研究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其总体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3.创新性:理论研究有突破,实践探索有新招,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有重要作用。教改课题申请与完成认真阅读指南、选题课题实施填写教改申请书与认定书年度小结中期检查结题教材、课件论文发表研究报告结题报告课程评价课程大纲谢谢!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