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员工与人才备份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80/20效率法则”与核心员工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知识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正成为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人力资源管理也随之成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如何有效地实现对员工的管理,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法宝。将80/20效率法则用于员工管理实践上,将大大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关键词:80/20效率法则;核心员工;管理80/20效率法则(the80/20principle),又称为帕累托法则、帕累托定律。在19世纪末,帕累托研究英国人的收入分配问题时发现,20%的人占有80%的财富,而20%的人只占有财富的20%。经济学家把这一发现称为“帕累托收入分配定律”,认为是“帕累托最引人注目的贡献之一”。“80/20效率法则”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即在投入与产出、努力与收获、原因和结果之间,普遍存在着不平衡关系。关键的少数,往往是决定整个组织的效率、产出、盈亏和成败的主要因素。实践表明,将“80/20效率法则”所蕴涵的理念和规律同样存于组织人力资本管理活动之中。一个组织的生产效率和未来发展,往往决定于少数关键性的人才,即通常所说的核心员工。因此,如何构建“80/20效率法则”的组织人力资本管理制度就十分有意义。一、精挑细选,发现“核心员工”对一个现代企业组织而言,从董事会的角度考虑,核心员工一般包括以下人员:ceo、cfo等高级的管理人员,开发、生产、营销、人力资源等重要部门经理或项目负责人;高级研究与开发(r&d)人员;具有创造发明高级技能型人力资本的技术、工艺及制度设计人员;其他极具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员工。所谓发现“核心员工”,实际上是要发现“核心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无色无味、无形无态、无影无踪,本来就难以“发现”,更何况是对特定组织具有关键作用的核心人力资本?为了找到合适人选,许多组织不仅要支付发现成本,而且还得冒因“招聘失败”而导致价值损失的风险。一般而言,所选人员职位越高,所付成本或所冒风险越大。招聘ceo、cfo等“最关键”的高级管理人员,可以委托专业“猎头公司(headhunter)”进行。尽管费用不低,但对组织来说还是比亲自操作来得方便、保险、便宜。ceo、cfo等以下层次“核心员工”,主要以组织中的人力资源部门在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发现”为主。有多种方法与技术可供参考,申请表考察、测试、面谈是三种常见的方法。能力测试、操作技能测试、身体技能测试、人格测试、兴趣测试、成就测试、工作样本测试等,是常用的测试类型。招聘面谈需要经过准备、实施、评估三道程序。面谈的方法有非结构化、半结构化和结构化等多种类型。然而,即使经过了多道程序、使用了多种方法与技术精挑细选,也不能保证每次招聘均万无一失,更不能保证所甄选的员工日后个个称心如意。保证“核心员工”的甄选质量,除了依赖正式规则,还需要注意避免认识上的误区。举例来说,像高才出自名校、选人用人唯名校是举,就是目前许多企业和事业组织深陷其中的误区。广开才路,招贤纳士,才是寻获“核心员工”的正确选择。二、千锤百炼,打造核心成员团队发现“核心员工”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把“核心员工”整合起来,建立决策、管理、创新工作团队(teams)。建立团队,就是要把“每个人的能力、经验、态度和价值交织在一起,创造出一个内容丰富的结构。”团队结构具有紧密、完整、协调特征,通常可以产生大大优于离散个体或松散群体之和的效率或力量。因而,在日趋激烈和国际化的竞争环境中,团队正逐步成为经济和社会活动主流的工作方式。三、锻炼培训,提高“核心员工”的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组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必要条件。竞争环境的变化,要求组织不断调整和强化核心竞争力。组织的核心竞争力,表面上看,是体现在产品开发、性能改进和生产成本节约等一系列过程中的领先技术与工艺,但实际上,应该是创造、掌握和(或)运用技术与工艺的人,即组织中“核心员工”所具有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有自学习功能和使用的价值增值性。但是,人力资本的自学习活动,并不一定沿着组织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使用价值的增加也不一定能够满足组织发展的需要。因此,为了保持、扩大或者赢得生存与发展空间,组织必须采取措施,不断提高“核心员工”组织专用性人力资本的竞争力。专用性人力资本,可以通过挑战性实际工作的“锻炼”和专用性技能的“培训”两条途径来获得。在锻炼与培训过程中,应该注意发挥“皮格马力翁效应(pygmalioneffect)”的作用,即要相信、鼓励、支持、肯定受训员工。在锻炼与培训过程中,更应该注意成本—收益分析,争取收益最大化。如果人力资本产权关系确定、边界明晰、使用权和收益权的实现有保证,就可以放任“马太效应”,即使强者更强;如果组织对于其所投资人力资本的使用权、收益权实现没有十分把握,那么,就应该在强化人力资本产权关系的同时,注意采取分散投资策略,避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把锻炼与培训的机会集中于某一位或某几位员工。因为人力资本质量越好、品位越高,越容易成为“猎头公司”的目标,流失的可能性越大。而一旦流失,将使组织的投资付诸东流。而且,还有可能发生泄露组织技术或商业秘密的情况,使组织蒙受更大损失。投资“核心员工”的人力资本是必要的,但需要建立有效的收益权实现机制,完善人才流失风险防范机制,防止人员流失所带来的损失。在目前的条件下,投资方与被投资方自愿选择,签约投资(与接受组织安排的出国进修、在职专向技能培训的成员事先签订合约),履约使用,违约赔偿,应该是组织维护收益权的最佳选择。四、有效激励,强化“核心员工”的工作动力按照人力资本产权理论家的观点,组织通过市场交易招募到员工,是获得了在合约期内以一定代价使用员工人力资本的权利。获得了使用权,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人力资本,就能够享受到人力资本带来的效用。人力资本由唯一的主体(载体本人)直撩控制、具体操作,任何载体之外的权利主体(包括所有权主体),只能间接利用。要想比较充分地利用人力资本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必须使得载体本人感受到有强度的激励,产生努力工作的动力。激励根源于需要。当行为主体的需要未满足时,就会出现心理紧张,进而在身体内产生内驱力,去寻找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目标一旦找到,需要得到满足,心理紧张即告消除。然而,人的需要是无限的,旧的需要得到满足,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就会产生。需要的层次越高,满足的难度越大(经理人财务管理沙盘实战模拟演练课程),激励的因素越复杂。“核心员工”的需要非同一般,按照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yofneedstheory),应该是达到最高和次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和尊重需要。因此,只有提供满足这两种需要的条件或机会,才可能产生有效激励。这些条件或机会主要包括:获得荣誉、提升地位、受到尊重;分享决策权、管理权;进修、提高业务水平;确定的、令人满意的个人职业发展计划;发挥潜能、实现个人价值。五、优胜劣汰,动态管理“核心员工”成员团队对组织中的“核心员工”和由“核心员工”构成的团队,要实行动态管理,即实行优胜劣汰制度。保持组织员工的流动性十分必要。有二位美国学者,从理论上对员工流动的必要性作了较有说服力解释。一位是心理学家勒温(k.lewin)。他提出了“场论”,认为个人的工作绩效b,是个人的能力和条件p,以及个人所处环境e(个人的“场”)的函数:b=f(p,e)。个人与环境之间一般总有一个从相互“适应”到“不适应”的发展过程。由于个人无法左右环境,环境通常也不会因为少数个人而发生改变,因此,当适应程度下降至不适应程度时,新的环境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组织都是最佳选择。另一位是卡兹(katz)。他在大量调查统计的基础上提出了“组织寿命学说”。他发现,1.5~5年是科研组织的最佳年龄区。期间,科研人员之间信息沟通水平最高,成果最多。之前,“新面孔”之间交流有限;之后,“老相识”之间“老话”连篇。信息沟通水平下降,组织成果必然减少。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人员流动。数年流动一次,一生流动7~8次是合理选择。“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绩效考核为依据,对“核心员工”成员群体和核心成员团队实行末位淘汰制或者按比例淘汰制,同时,不断发现、引进优秀成员。这是维持组织人力资本活力,并进而保持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用尽量少的投入获得尽量大的收入,这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取胜的法宝。把“80/20效率法则”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本管理中,将使企业用最少的管理成本而取得最大的收益,从而在竞争中处于优胜。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