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胡淑玲一、我国电大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近20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的在实践中尝试改革总结经验,使我国电大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随着电大规模的扩大,我国的电大教育呈现出了具有自己个性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争创特色。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科的交叉和渗透,电大正在逐步改善教育结构,教育质量也有所增强。但我国电大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取得成就同时,我们也感到电大教育的改革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一些多年积淀下来的深层次的、关键性的问题已为阻碍电大教育改革的“瓶颈”。1、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转变的力度不大,改革层次不深任何事物的改革都需要观念先行,电大教育改革也不例外。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改革是先导,是电大教育改革能否成功的前提。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更新不足,宣传、讨论力度和深度不够。虽然广大教育工作者都意识到需在更新观念,转变思想,但长期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仍顽固的束缚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头脑,严重的制约着电大教育改革思路的形成和实现。在指导思想上,过分强调社会本位价值观,导致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功利主义倾向,重共性要求,忽略人的发展。在人才培养上忽视对个性发展需求的认可和引导,实行由中央电大统一制定专业目录,并因此导致了各省电大制定了统一的培养目标,统一的培养规格,统一的专业教学计划,形成统一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电大教育在思想上的偏颇及人才培养上单一化,致使我国的电大毕业缺乏个性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也不能适应当今世界迅速发展的新形势的需要。2、教育体制改革速度过慢,手段不硬,配套措施不够教育是一个系统,包括若干个子系统,任何一个子系统的滞后,都会影响整个教育系统的改革。电大教育体制改革也如此,需要各个方面都随之进行相应的改革,同是也需要与之相协调配套的外部环境。任何一方面如果力度不大、手段不硬、速度不快都会影响整个电大教育体制的改革。目前,电在内部管理体制革力度不大,外部又缺乏与之相协调的配套措施,已严重阻碍了电大教育浅谈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49教学发展的进程。体制改革关系到各方面的切身利益,想要改革得彻底必须在考虑各方面利益的同时,从大学的根本任务——培养人才这个共同大目标出发,顾全大局,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一套管理体制已严重制约了有利于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进展。电大学生就业体制的改革,则从外部制约了有利人才的个性发展。我们现在运行的教学制度主要是学年学分制,按招生计划,二或三年成绩合格即毕业。成绩不合格的由可以弃学,但学习成绩优异者提前毕业就非易事了,即使学分满了,也要等三年才可以发文凭。而中央电大的注册视听生的必修课,成绩一般要在考后三个后左右才有,即使成绩全部合格,办理一个毕业证书大概也要半年左右,太死板了,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和升学机会。3、教学方式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电大应培养怎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这是在电大教育教学中经常探讨的问题。教育的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我们现行的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制定的,它兼顾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两个方面,应该说是比较完善的。但是我们在具体贯彻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往往过分强调社会需求,忽视个人需求,某种程度上将“全面发展的人”狭隘地理解为“基本相同的人”。在我们电大教育实践中,总以为让学生单一地达到了毕业标准就完成任务了,但是这些同一模子铸造出来的教育产品至少是以牺牲了部分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特长等换来的。实际上这是与电大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相悖的。如果说工业经济需要的是千篇一律的标准化的人才的话,那么知识经济需要的则是有个性、能创新的人才。如对比尔·盖茨而言,你非让他按部就班地读完本科四年,可能也就没有今天的微软公司和世界首富了。抑制个人需要,忽视个性培养的后果将严重削弱受教育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是我国电大教育需要进行深层次思考和改革的问题。在大学里,教学工作是主旋律,提高教育质量是永恒的主题。当代教学论发展的趋势之一是强调个性培养、增强创新意识。但当今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定的欠缺。这主要表现在:传统教育学派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中形式主义、机械主义的负面影响仍占有一定的市场,在相当多的电大教学中“注入式”教学方法仍占主义地位,很少主义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市级县级电大教师以外聘教师为主,本校专职教师为辐,外聘教师对教学精力投入不足,教学积极性下降,把相当精力放在个人的本职工作中,且教师职称评定、评优升级及课酬与教学质量联系不紧密、不具体,挫伤了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热情;现行的教学方式,采用的教学方法,提供的教学条件,不能满足当代电大学生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造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跟不上发展变化,不能满足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能力、注重实践等方面的要求;教学管理体制僵化单一、学分制浮于表面,不能落到实处,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造成“凑学分”等现象。分析我国电大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就和问题,我们可以看到,注重对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不仅优紧迫的现实意义,而且优深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论文集150的历史意义。正如原教育副部长周远清所说:“现在,人类已经进入到以知识经济和信息为特征的现代社会,社会发展对人的主动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学校一定要从这以高度出发,把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作为重要的教育思想,并通过各种教学环节得到落实”。二、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对策思考1、西方国家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发达国家的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方面有如下几个发展趋势。(1)加强文科与工科的相互渗透和结合,重视工科人才经济管理素质的培养。发达国家大学的工科专业其管理类课程要求占总学分的5%以上。文理渗透的教学方式有:大量开设选修课、提高课程弹性的MIT模式;以开设学群和学类形成综合性教学组织的日本筑波模式;把技术与管理类课程相融,开设复合课程的牛津模式等三种。(2)加强学生终身学习或再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此,课程内容不仅直接着眼于学科知识,而且应着眼于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能力和综合能力。(3)加强基础课教学,大量开设选修课,加强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弹性如日本名古屋大学选修课要求分占学分50%,法国选修课程占49%—60%,美国引进新课程。只有这样才能跟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的步伐。对比我国人才培养现状于国外总趋势,可以发现比较差异。应该承认,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这种与国外的差异是无可厚非的。事实上,计划经济时代我国人才起到了建设四化的关键作用,其培养是成功的。然而,二十一世纪各开放国家都将面临着同一种经济形式——知识经济的挑战,面临着世界范围内的平等竞争,经济竞争力将最终取决于人才这一知识载体的竞争。而我国工科人才培养现状与国外总趋势的差异说明了我国对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所需人才要求的忽视,若不进行培养模式的深度改革以缩小这一差距,竞争的优胜劣汰机制必将引发我国的人才危机。因此,缩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差异,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顺应国际潮流,加强我国工科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管理素质的培养力度,是世纪之交电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2、加快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对策(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度综合素质的人才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标,高校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创新原则,遵循务实方针,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方式和工作方法。另外,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大学生心理素质层面应该加强预防性研究。既要对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和产生的原因、现状、对策进行广泛的研究又要对大学生心理的发展、心理隐患的预防进行广泛的研究。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对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行为学等进行广泛的涉猎,运用多学科知识的整合,为构建“和谐的环境”、“愉悦的氛围”、“自由的空间”提供有理论、有借鉴的说服力,使电大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2)实施创造教育模式的课程改革浅谈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51课程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所建构的各学科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我国电大原有课程体系设置在指导思想上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失误:如过弱的文化陶治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底蕴不够;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科视野受到限制;过重的功利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和扎实的基础训练受到影响;过强的共性制约使个性抑制。因此,必须实行课程改革。①在指导思想上要大力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满足其个性化的发展。从认识过程的实质特点来看教与学的关系: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能够决定教什么、如何教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以如何学的指导,但能否学好、在多大的程度上学好,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教育除了要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之外,更要促使学生自身作为个体的人的全面发展。②在课程外延上要充分调课程设置的开放性的课程结构的整个性。一是可根据现代科学文化发展的趋势,适当地设置一些综合课程,促进各学科、专业之间的“门户开放”和大融合。二是可以根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和要求,重建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主要方法是减少必修课中专业基础课程数量,适当增加人文、自然基础课的数量,增加选修课和必选课的容量,开设辅修专业,使学生能够根据个性发展需要、兴趣以及社会要求自主选课程。③在课程内涵上要进一步突出并大力强化创新机制和创新意识。在通向现代社会的进程中,传统的维持性和冲击式学习形式,已由过去的成功变成了现在的无效和失败,因而人类和社会在未来新情况面前接受挑战的最好学习形式只能是创新性学习,其实质就是人们“潜在的内心深处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进行开发,即有效地培养和发展人的潜在创造力。(3)从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电大教育中的应试教育倾向表现在:电大教育的学生来源于不同程度的应试教育环境,大学生的学习以其效果评价带有应试倾向,所谓“高分低能”正是对这种应试倾向最辛辣的风剌和最严厉的控诉。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它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基础教育。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创造教育模式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首要目标,严格把握考试的工具性作用并通过各种方式防止其异化,大力张扬高等教育的专业性、开放性、前瞻性和科学性等特点,依据大学生的先天素质和个人爱好、特长将其培养为“有独特个性的人”和“有创造能力的人,”以有效保证并实现个体发展目标与社会期待目标的统一。李岚清副总理在谈到关于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问题时指出:“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都热爱祖国,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应该成为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目标。(4)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其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一般来讲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科学是一种体系,有依托于科学知识之上的科学思想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论文集152和信仰;科学是一种研究活动,有贯穿于其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审美能力;科学是一种社会功能,有与之相关的科学伦理准则。科学素质教育就是从以上三个方面出发而设计的。“人文”泛指社会的各种文体现象。所谓“人文素质”,一般地指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教育可表述为: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教育过程,使之内化为人的人格、气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哲学思想素质、审美素质和文字表达素质。新的教育方式应该是使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两者相互融合,即通过交融的形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浑然一体的关系,形成整合。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两翼,只有两翼健劲,方能腾飞。电大要通过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间的深刻对话,达到沟通、整合,以使学生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引导,使理性与情感意志、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方面都得到和谐发展。在具体操作上,这种“整合”的教育,应当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