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学术人才的培养刘曙光2007-8-14《云梦学刊》2007第4期高校是学术人才的汇聚地,也肩负着培养学术人才的重任。高校既造就“名师”,又培养“高徒”。因此,高等教育在学术人才的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无庸讳言,由于历史与现实各方面的复杂原因,当前高校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术人才的培养,亟待改进的方面还很多。一、高校应回归“以学术为本”就目前大家所达成的共识来看,普通高等学校的主要功能应该包括相辅相成的三个方面:教书育人、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其中,学术研究是其根本和基础,因为,只有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开展自由的学术研究,才能做到以科学的精神、先进的文化、高尚的情操教书育人,才能以一流的成果、一流的人才服务社会。或者说,学术研究是大学的基本功能,而其他功能则是其延续和引申。要真正使高校成为学术人才培养的重镇,就必须强调和回归到“以学术为本”。高校“以学术为本”,这早已不是什么新观点。北京大学首任校长严复就要求在学术上采取一种非功利的纯粹态度。入主北京大学的蔡元培,继承和发扬了严复的这一办学理念。他强调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①,“所谓大学,非仅为多数学生按时授课,造成一毕业生之资格而已也,实以是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②。在他看来,不仅大学教师要研究学问,学生在校求学也要以研究学问为本位,“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③。当然,不管是严复还是蔡元培,在倡导大学以学术为本的同时,并没有否定大学所具有的教书育人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并没有否定学术研究要满足社会现实需要的价值取向,他们所反对的是大学、学术研究中的个人主义狭隘眼界和急功近利的倾向。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市场经济浪潮的强烈冲击,高校似乎越来越不以学术为本了,学术似乎也越来越功利化了,大学、学术似乎都越来越偏离或迷失自己的方向了。不仅部分教师不以学术研究为己任,只把教职作为自己身份的象征,作为自己在社会兼职中可以讨价还价的资本,即使从事学术研究也只是装腔作势、沽名钓誉;而且,部分学生特别是研究生也不把学术研究作为自己学业的目标,他们只把大学生活看成“镀金”的过程,作为日后“升官发财之阶梯”。二、学术以自由为本高校与政府、社会的关系问题是近些年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伯顿?克拉克的三角协调理论一直被奉为经典。他把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分为三种模式:国家体制、市场体制和学术专业体制。他认为,高等教育管理的任何一种体制模式都是一个社会各种影响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合力作用的结果,其形成是国家权力、学术权力和市场影响的一种有机整合过程。的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已经成为高校活动的基本调节力量。在高校的招生、人才培养、资源配置和科研活动中,市场都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市场模式的主要优点是它可以不断地刺激学院和大学,使其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和社会状况。”④正是因为市场的积极引导和参与,正是因为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使得各高校由封闭走向开放,努力适应社会和时代的要求,形成自己的学科优势、学术专长,使自己的价值得到社会和时代的承认,从而更多地获得社会的关心和支持,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然而,市场机制也有其缺陷。纯粹依靠市场机制,各高校无法自发地平衡其发展规模和学科结构,必然导致高等教育的盲目性。因此,只有把市场参与和政府宏观调控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更加完备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政府宏观调控高等教育的运行,是为了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政府要转变职能,由对学校的直接行政管理,转变为运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管理。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可以看作是政府对高等教育特别是学术研究进行有效引导的一种手段。它把竞争机制更深入地引入到高校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体制之中,引导高校学术研究要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服务,发挥高校“人才库”、“思想库”的作用。重点研究基地已经成为汇聚人才、培育团队的有效载体。在社会化、国际化大背景下,基地采用了“开放式”管理模式,借助市场竞争机制,面向世界、面向社会优化学术梯队资源配置,广开才路,广揽人才。在基地建设过程中,人才流动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频繁。政府对高校的宏观控制,并不一定阻碍学术的繁荣与发展。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史,我们会发现:完全放任不管,大学并不一定就会出现生机勃勃、学术繁荣的景象,相反,有可能变得死气沉沉、无所作为;通过国家宏观管理和积极引导,大学学者完全有可能写出名垂青史的论著。当然,学术自由是高等学校的灵魂。各国政府应以制度的形式保障学术自由,为学术的繁荣与发展、为学术人才的成长提供相对宽松的环境。蔡元培素来强调学术以自由为本。他指出:“对于学说,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⑤正是由于“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方针的实施,造成了“五四”前后北京大学自由探讨、百家争鸣、砥砺学问的良好局面,使得一批青年学者在自由的学术环境中迅速成长起来。学者是社会的良心。作为学者,不仅应当在为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时坚持自己应有的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而且应当具有面向未来、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献身真理的学术批判精神,以其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文化在引导社会前进中发挥作用。面向未来的学术研究往往是前瞻性的,是超越当时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如20世纪50年代马寅初发表的《新人口论》,分析了中国人口增长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了要控制人口的正确主张。马寅初虽遭错误批判仍然坚持自己的学术观点。20世纪80年代中期,学术界在我国东西部发展问题上出现了争论:一派专家学者提醒要注意东西部发展差距的拉大,另一派则提出了所谓的梯度发展理论。遗憾的是,一度占上风的梯度发展理论贻误了涵养西部、开发西部的时机,致使西部的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等比东部慢了十年⑥。毋庸讳言,当前高校的学术研究、学术选题,来自市场和社会的功利性太强,诱惑力过大,迎合社会上的市侩俗风过多,致使学术批判精神不够,神圣的学术殿堂沦为追求金钱的学店⑦。作为学者,应当有勇气面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的复杂问题自由选择研究课题,并以科学的精神进行大胆探索。当然,能够自由选择研究课题,是需要相当深厚的学术功力的。在学术研究中,意识形态性是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无法回避的问题。“研究无禁区,宣传有纪律。”这就要求严格区分“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不要把两者混为一谈。三、构建合理的考核与评价体系高等学校必须遵循教育与人才成长规律,形成完善的体制和机制,构建全面、科学的学术人才考核与评价体系以及与此配套的分配机制、激励机制等,营造有利于学术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和氛围。现在我国高校普遍实行岗位聘任制,但是,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应当说这种聘任制与真正意义上的岗位聘任制还相差甚远,还存在不少弊端和困难。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岗位聘任制,必须建构一个合理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坚持考核与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着眼于短期与长效相结合的激励机制,破除职称评聘上的论资排辈、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持续提升学术人才的科研水平。现在,有的高校在职称评定时以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获得课题经费的多少作为主要的衡量标准,在岗位聘任中采用合约管理,即担任教授职务的教师可签订无固定期限合约,其余教师在所规定的有限次晋升中没有晋升到高一级职务者“非升即走”或“非升即转”。这种管理制度对于打破教师终身教职、与国际接轨具有积极作用,但由于体制不完善,考核的监督、激励与导向作用难以发挥,也带来一些消极后果:(1)大家都想方设法去晋升教授职务,甚至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使考核工作失真或出现评价不当,破坏了程序上和实质上的公正性,有时候评定的结果往往是打击先进、保护后进,导致“评一次职称,流失一批人才”现象出现。(2)有的教师一旦晋升教授职务成功,就不是力求在自由探索中做出更大贡献,而是长长舒了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担,没有了进取心,在学术上止步不前,甚至学术生命就此结束。有的教授干脆来了个“工作重心转移”,热衷于办自己的“文化产业”、校外兼职、讲课挣外快,转向能够提高身价的社会活动或其他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工作。这样,就与教授职业保护的初衷相背离。(3)还不是教授的教师肩负着职称的压力,往往是为了职称而学术,不是着眼于学术的长远目标而是短期效应,不是研究学术而是“经营学术”,不是创新学术而是制造泡沫,导致了在学术上急功近利、弄虚作假、规范失常、道德滑坡。甚至有的教师本末倒置,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学术研究上,而是去拉关系,搞帮派。在教学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是爱岗敬业而是敷衍塞责。当然,大部分高校认识到了学术人才考核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开始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改革,如,统一评价标准,对个人所提交的反映其业务水平和学术能力的材料实行严格的审查,加强同行专家评议工作,实行投票专家“实名制”,接受群众的公开评议,完善监督功能,等等,来确保职务评定与聘任的公正性与公平性。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在科研经费的投入方面,不仅要向那些已经做出成绩的专家学者倾斜,更要关心那些具有较大潜力、暂时还没有做出斐然成绩的中青年学者;不仅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要避免再度出现老一代科学家所说的“急需经费时无分文,不需经费时支助多”的现象;应当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投入到最有潜力的科研项目上去。这就要求科研管理部门慧眼识英才,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特别是要关心和爱护那些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者,努力为他们创造条件,使他们能早日脱颖而出。四、对人才的分类管理和使用人才应当进行分类,要区分学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不能把学术人才当管理人才使用,也不能把管理人才当学术人才使用;不能用学术人才的标准要求管理人才,也不能用管理人才的标准来要求学术人才。只有对人才进行分类管理和使用,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但是,在当前高校中,人才的分类是模糊的,人才的使用也是混乱的。似乎只要进了高校,就都是学术人才。不管是教师,还是机关职员,大家都在做科研。评职称的时候,不管是教师,还是机关职员,都强调科研成果。研究员序列本来是专职科研岗位,为专职科研人员而设,结果,在高校中却变成了一个为机关职员而设的岗位。板凳要坐十年冷,做学问是需要积累的。有的学者经过多年努力,在相关学科领域崭露头角,小有名气,本来是在做学问方面很有潜力、有望成为名家或大师的。可是,就因为小有名气,往往被学校“委以重任”,走上了行政管理岗位,过早地退出了学术圈子,荒废了业务,他们的学术天才就这样被扼杀了。相反的情况在高校也屡见不鲜。本来是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同志,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被安排到学术部门变成了“学术带头人”,出现用行政管理手段代替学术管理、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如,重点研究基地的主任、副主任应该是相关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不仅要具有深厚的学术底蕴和深邃的学术眼光,对本领域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而且,要有高超的管理水平和高尚的师德。他们既要为基地的长远发展做好规划,又要甘为人梯,为本学科的发展培养接班人。他们不仅应该是业务上的先行者,而且应该是团结合作的表率,能够带领基地稳步发展。如果让一位不熟悉该学科领域的行政领导担任基地负责人,往往不利于学科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重视科研体制改革、重视学术人才培养已经成为高校、社会和政府的共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加快建设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由此看来,遵循教育与人才成长规律,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科学的人才观,对高等教育体制进行全面改革,还任重而道远。注释:①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载《蔡元培文集》教育卷上,第360页,台湾锦绣出版社1995年。②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载《蔡元培文集》教育卷上,第483、484页。台湾锦绣出版社1995。③蔡元培:《我在教育界的经验》,载《蔡元培文集》教育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