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大学高层次人才支持湖州新农村建设挂职工作简报第37期中共湖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浙江大学赴湖州挂职工作组2008年7月6日“湖州模式”辐射西部初显成效2007年10月,在广西南宁“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浙江大学、湖州市人民政府与宜州市人民政府三方签署了《浙江大学—湖州市合作共推宜州蚕丝业发展协议书》。这标志着浙江大学—湖州市合作共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的“湖州模式”开始有目标、有计划、系统地向西部地区的广西宜州市辐射和推广。同年12月,在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曦和湖州市委书记孙文友的高度重视和直接指导下,浙江大学、湖州市与广西宜州市“两地三方”共同启动了“东桑西移—浙桂行动计划”,一项以蚕丝业为纽带、加强东西部互动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创新创业实践全面启动。“东桑西移—浙桂行动计划”,简称“128行动计划”。重点市校合作2是打造“一个城”:中国蚕桑城;构建“两个平台”:宜州现代蚕业科技推广中心、宜州丝绸工业园;实施“八项工作”:蚕丝业体制机制创新、蚕丝业技术体系创新、蚕丝业种质资源创新、蚕丝业现代园区建设、蚕丝业资源综合开发、茧丝绸加工能力提升、蚕丝业专业人才培育、蚕丝业文化旅游互动。为使“128行动计划”真正落到实处,今年初,湖州市农科院副院长费建明同志受市委组织部的派遣,赴广西宜州市挂职市长助理。在“两地三方”党委和政府的关心和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费建明的挂职工作十分顺利,很快与当地领导干部建立了融洽的工作关系,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市校联手支持宜州建立“蚕桑科技区域创新服务平台”宜州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市,桑蚕是该市的第二大主导产业。优良的自然资源和区位条件,使宜州市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桑蚕茧原料生产基地。为了整合资源,共享浙江大学和湖州市在蚕丝业方面的科技和人才优势,全面提升宜州市蚕丝业水平,去年建立了“宜州现代蚕业科技推广中心”,计划通过若干年建设将该“中心”打造成为广西乃至中国西部现代蚕业科技推广的中心。为此,我们将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与湖州市农科院、经作站等单位共建的浙江省湖州蚕桑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科技成果与实践经验逐步向宜州市“克隆”和“嫁接”。在河池市和宜州市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宜州市建立了由市科技局牵头,联合广西自治区蚕业指导总站、河池学院等单位合作共建“广西宜州蚕桑科技区域创新服务平台”,并向自治区科技厅提出了立项申请,目前正在自治区3审批中。与此同时,宜州市科技局联合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宜州市蚕桑首席专家朱良均等教授,申报了自治区科技厅和河池市科技局的蚕桑重大科技项目。市校企合作共建“宜州市桑蚕业循环经济示范区”蚕沙污染有望得到根本解决。蚕沙不仅容易导致蚕病高发,对宜州市桑蚕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巨大威胁,而且污染了生态环境及水源,造成蚕沙对人、畜的危害,已成为宜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隐患。为尽快使蚕沙得到综合治理,防治环境继续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变废为宝”,近几年宜州市委、市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直坚持不懈地治理蚕沙公害,但是收效甚微。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曦高度重视和关注这项工作,亲自两次赴宜州视察,多次指示浙大教授要将蚕沙处理项目作为推进浙大与宜州合作的切入点,并要求重点推进,抓紧落实。通过前期大量的调研、联络和协调,治理和开发利用蚕沙的难题有望得到解决,目前已经形成了“政府重视、政策支持;大学参与、科技支撑;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攻关思路和工作机制。宁波市余姚化工厂有限公司陈卿总经理和海宁凤鸣叶绿素有限公司沈凤鸣总经理在浙江大学石伟勇教授、闵思佳博士和朱祥瑞博士(宜州蚕桑首席专家)等的带领下,先后三次自费赴宜州实地考察,市校企三方经过充分讨论与协商,对解决宜州蚕沙危害并作为资源利用已经找到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宁波市余姚化工厂有限公司已经决定在宜州投资办厂,利用蚕沙生产有机肥、叶绿素等产品,已经订购了德国最先进的翻堆设备和提4取设备,计划第一期投入3000万元,第二期投入7000万元,年处理蚕沙30万吨,生产有机肥20万吨,提取叶绿素1000吨,企业产值10亿元。目前设计、资金、人才都已准备就绪,现正与宜州市政府商议蚕沙收集方案,即如何建立政企结合的蚕沙收集网络,以保证企业长期所需的生产原料。以此项目为起点和基础,浙江大学石伟勇教授已经制定了“关于建立浙江大学宜州市桑蚕业循环经济示范区的方案”,争取上级政策的扶持和资金的投入,在西部乃至全国树立起桑蚕业循环经济的典范。此外,利用宜州数量巨大的废弃桑枝资源来引资办企综合开发桑枝木业这一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中。这些项目对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三方协调共推蚕丝业高大好项目落户宜州国家提出“东桑西移”的战略方针,给西部桑蚕业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和很多的优惠政策。广西宜州瑞德茧丝绸有限公司是注册宜州市的一家利用外国政府资金的企业,是宜州乃至广西第一家获得国家批准,并立项支持,列入国际资金贷款的第一个茧丝绸生产企业。2006年,该公司从筹建开始,以高起点、高标准的办厂理念,建设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略和相关优惠配套政策支持的茧丝绸加工企业,已成功地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当年利用北欧投资银行450万欧元贷款建设年产1500吨优质茧丝、1000万米丝绸生产线的外国政府贷款备选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将对加快宜州市桑蚕业的发展,提升宜州市茧丝绸行业的层次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增5强地方经济发展后劲,提高蚕丝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度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该项目在当地未能通过实施。为此,市长助理费建明结合自己赴宜州挂职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职责要求,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调研,与浙大教授共同探讨项目的可行性方案,一致认为这是一个“高、大、好”项目,而且还是一个国家重点支持和保护的项目,于是费助理积极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并向上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作专题汇报和建议,要求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从而使耽搁一年半时间的国家重大项目重新启动,在宜州市真正落地运作。费建明在积极推进以“桑”招商提升宜州蚕丝业的同时,还为宜州旅游经济发展热心牵线搭桥,积极促成宜州市刘三姐山水人文旅游项目的实施。目前,湖州市红卫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柏森先后两次去宜州实地考察,对宜州市刘三姐山水人文的原生态旅游资源表现出了极大兴趣。通过两轮商谈,已初步达成意向,红卫实业有限公司将在宜州市投资水上旅游项目。蚕药生产和供应是蚕桑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由于目前宜州乃至整个广西自治区还没有一家正式蚕药生产企业,而湖州市第一蚕药厂与浙大动科学院已有20多年的产学研合作历史,所以如何加快落实湖州市第一蚕药厂到宜州办厂生产与销售绿色环保蚕药是一项双赢和多赢的举措。为此,我们在企业选址和生产经营合作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协调和调研工作。目前,厂址还在进一步洽谈和落实中。6两地互动,推进三方紧密型区域协作关系宜州市政府聘请的四位蚕桑首席专家之一的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院长鲁兴萌教授今年已两次去宜州考察指导养蚕与蚕病控制技术;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研究员何克荣赴宜州考察指导小蚕共育、自动化催青和蚕沙无害化处理等设施及技术;广西自治区蚕业指导总站的专家也多次来宜州一起调研蚕种和蚕桑生产技术以及蚕药经营市场。通过联络沟通与考察交流,广西自治区蚕业指导总站已把宜州确立为全区的蚕桑示范点,从而为进一步加强市校合作、市所合作等科技交流,做大做强宜州桑蚕产业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今年3月15日以来,宜州组织了市科技局、农业局、旅游局、建设局和教育局及市政府有关领导共四个考察组来湖州及浙大开展科技项目合作、平台建设方案完善和蚕桑综合利用、刘三姐旅游项目等考察活动。6月份广西河池市派出20名干部到湖州长兴县、安吉县乡镇挂职交流。这些交流互动工作,使两地三方增进了了解,密切了合作,促进了发展。总之,市校合作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将新农村建设的“湖州模式”辐射西部、服务宜州,把“东桑西移—浙桂行动计划”变为一项实实在在提升宜州蚕丝业发展的富民行动、强市计划,这仅仅是一次新起步、新实践、新探索,随着工作的不断推进、不断深入,东西部互动发展和高校服务地方发展一定大有作为、一定能结出丰硕的果实。7水产业发展的“活水源”——记长兴洪桥镇挂职博士周凡来自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的周凡博士,挂任洪桥镇镇长助理职务。他的研究方向是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洪桥镇河港、湖泊较多,水产养殖业比较发达,这为周博士发挥自身所学,施展才能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挂职工作以来,他先后走访了辖区内大部分的自然村以及镇“漾荡”牌中华绒螯蟹养殖合作社,制做了洪桥镇水产养殖业调查表,深入一线,广泛了解中华绒螯蟹的生产(养殖设施、饲养管理、疾病防控)、包装、销售等实际情况,询问养殖过程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掌握了比较翔实的数据资料,结合自身的专业背景,撰写了《中华绒螯蟹生态高产养殖技术》、《中华绒螯蟹的人工繁殖技术》和《洪桥镇中华绒螯蟹品牌发展思考与建议》等技术指导文章和调研材料,得到镇领导和养殖大户的一致好评。虽然每个月在洪桥镇的工作时间只有一周左右,但在工作期间,周博士总是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借助身后强大的技术平台和智力支持,积极为洪桥镇的水产养殖做一些实事。他将洪桥镇的中华绒螯蟹产品发布到农博网上,参加2008年浙江省农博会农产品展销活动;配合浙江电视台公共农村频挂职动态8道,录制拍摄洪桥镇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专题片,加大中华绒螯蟹的对外宣传力度;购买了最新的养殖技术书籍和光盘,供合作社社员学习参考;邀请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水产养殖与营养学专家邵庆均教授,为养殖户开展专题技术讲座。这些举措对于进一步提高广大蟹农的养殖技术,打响“漾荡”品牌,扩大中华螯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目前,周博士正在积极开展中华绒螯蟹幼蟹人工高效配合饲料的课题研究,希望通过自身努力,解决当地中华绒螯蟹养殖中存在的营养与饲料问题,更好地为洪桥镇的水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长兴县委组织部)送:省委组织部、省委人才办领导,浙江大学党政领导,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县(区)分管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