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义教课改转变育人模式交流内容•一、教育普及后的不适应•二、基础教育的转型•三、义教课改的要义及建议一、教育普及后的不适应•(一)普及时代的快速到来•2010年全国各学段入学率99.7%98.70%87.3%83.3%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入学率浙江省•2013年各学段入学率浙江省基础教育发展年表•1986年,普及小学3年教育•1990年,普及小学6年教育•1997年,普及9年义务教育•2004年,普及15年基础教育准备不足•认识上的不足行动上的不足整齐划一的育人模式•高度统一的课程•基本一致的教学要求•划一的评价标准•学习经历单一导致的厌学和没有想象力不愿学——学习经历单调小学生寒假作业:上帝缺班主任吗?•上帝缺手机,于是乔布斯去了;•上帝缺保镖,于是李小龙去了;•上帝缺歌手,于是张国荣去了;•上帝缺杀手,于是本拉登去了;•上帝缺舞者,于是杰克逊去了。•万能的主啊,你缺班主任不?缺的话就把我们班主任带走吧!•语文老师批语:亲爱的宝贝,上帝不缺这个,上帝自己就是老师!就缺几个不听话的孩子做学生!•当美国杰斐逊高中学生,在做卫星,做飞机,做潜艇研究的时候,我们最聪明的孩子都在做题。•当英国伊顿公学的学生在运动场上流血流汗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们在做题。•当法国中小学生在周三游览各个博物馆的时候,我们的孩子还在做题。•当韩国孩子在雪地里光身子魔鬼训练的时候,我们的孩子还在做该死的题目。二、基础教育的转型•第一,教育任务的转变•从甄别人才到人人成才•全面普及的基础教育→个个成才•学生潜能的多样性→教育的多样性•教育的多样性→增加学校教育的选择性•→学校课程体系多样化→学校办学多样化第二,教育哲学的转变•由全班当一个人教转变为每个人都当全班教•由差距的教育转变为差异的教育•教师由园丁转变为土壤第三、育人模式的转变•从“标准件”到“基础+个性”•育人模式:从整齐划一到全面而有个性•关键:增加教育的选择性三、义教课改的要义和建议•(一)要义•基础•选择•特色•个性1关于基础•基础教育的价值定位:•内在价值: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工具价值:为未来职业生活做好准备•研究型人才培养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分类2、关于选择国际上一个阶段教育普及后的变化•第一,减少必修课程,降低学术要求,让所有学生达成基本要求(关注能学什么)•第二,增加选择性,增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发展学生个性(关注想学什么)三个阶段的定位•小学:补短•初中:现长•高中:扬长•小学:基础课程85%、拓展课程15%•初中:基础课程80%、拓展课程20%•高中:必修课程66.7%、选修课程33.3%•选择包括:•基础课程的分水平选择•拓展课程的自主选择拓展课程的方向•小学:丰富多彩的尝试——兴趣•初中:有目的的尝试——发现长处•高中:学会选择——职业方向3、关于特色与个性特色•课程特色是学校最大的办学特色•特色项目、学校特色、办学特色个性•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个体之间发展差异的表现(二)建议•1做好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课程特色不是拓展课程数量的简单相加,而是学校办学定位在课程结构上的具体显现•分析:学校历史传承、原有优势、社区特点、学生和教师的特点•定位:学校办学定位及特色•结构:知识拓展、体艺特长、实践活动杭州市饮马井巷小学——五群三环的课程体系•目标:培养有人文素养的快乐学子•五群:语言、科学、健康、美学、社会课程群•三环:每个课程群•第一环为核心课程即国家课程•第二环为选修与必修结合、既有知识拓展,也有体艺特长培养的拓展课程•第三环为实践活动类为主的辐射课程2、抓好课程开发•应在课程框架下开发课程•鼓励教师团队合作开发课程•善于利用社会资源开发课程•学生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如社团、展览等)•建立区域选修课程共享机制3、加强课程整合•建议重点抓好德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整合,例:杭州市天长小学•“德育综合课”是把“品德与社会”课、少先队课、行为规范达标活动以及语文等学科中的德育内容有机结合•“实践综合课”是把信息技术、劳技、“我与杭州”地方课程、校本活动等,以主题模块的形式加以整合4、初中尝试分层走班教学•依据学生学习能力分层•学科教学目标不变,设计与学生学习能力相适应的学习过程•学生自主选择层次,定期流动•最近发展区•如杭州六中、杭州开元中学5、改革教学管理制度•现行教学管理制度:行政班“齐步走”•新的管理制度: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课程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质量管理等等•核心:如何建立个性化学习制度6、课程实施安排及保障•学校应规划适合自己的课程安排表按规定开齐开好基础性课程知识拓展类课程比例不得超过30%三四年级每学年不少于5天、五至九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时间探索长短课、大小课、跨年级、多学期等课时安排方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