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目录一、指导方针二、发展目标(一)人才发展总体目标(二)人才队伍建设目标三、重点任务(一)突出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二)突出重点领域人才开发(三)突出重点区域人才开发四、政策措施(一)实施人才投入优先保证政策(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三)加强人才引进与交流(四)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五)完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六)促进人才队伍协调发展(七)推进人才工作基础建设五、重大项目2(一)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二)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三)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能力提升计划(四)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五)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六)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七)高技能人才振兴工程(八)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养计划(九)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十)大学生基层培养计划六、组织实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二)健全规划体系(三)加强监督检查(四)营造良好环境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湖南推进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第一推动力。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以来,提出了一系列加强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人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素质明显提高,人才结构得到优化,人才环境逐步改善,党管人才工作新格局基本形成,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人才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人才资源开发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人才队伍整体实力有待进一步增强。未来十年是我省深入实施“一化三基”战略、加快富民强省的关键时期,也是人才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人才资源开发步伐,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不断开创人才辈3出、人尽其才的繁荣局面。根据中央提出的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要求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纲要》),着眼于建设人才强省,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制定《湖南人才规划纲要》。一、指导方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发展规律,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扩大对外开放,开发利用省内外各种人才资源,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1.服务发展。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科学发展目标确定人才队伍建设任务,根据科学发展需要制定人才政策措施,用科学发展成果检验人才工作成效。2.人才优先。确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3.以用为本。把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来培养、引进人才,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引导人才更好地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4.创新机制。把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作为推动人才发展的根本动力,破除一切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探索人才工作新思路,推出人才发展新举措,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5.高端引领。培养造就一批善于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干部,一批经营管理水平高、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优秀企业家,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一大批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一大批职业化、专业化的高级社会工作人才,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经济4社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6.整体开发。加强人才培养,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培育拼搏奉献、艰苦创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心人才成长,鼓励和支持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行行出状元。统筹省内外人才市场,推进城乡、区域、产业、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人才资源开发,实现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二、发展目标(一)人才发展总体目标根据富民强省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立足我省人才发展的现实基础,2010-2020年我省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实现人才实力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人才体制机制与人才发展要求相适应,确立我省在中部地区的人才竞争优势,进入全国人才强省行列。到2015年,全省人才总量达到630万人左右;到2020年,达到780万人左右,比2008年增长76%。(二)人才队伍建设目标1.党政人才队伍建设目标。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核心,以厅局级和县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创新、勤政廉洁、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进一步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培养选拔力度。到2020年,全省党政人才总量从严控制在33万人左右,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干部占党政干部队伍的85%,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结构更加合理。2.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目标。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应对市场竞争的需要,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核心,以战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打造一支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到2015年,全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93万人左右;到2020年,达到117万人左右。3.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目标。适应建设创新型湖南的需要,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到2015年,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282万人左右;到2020年,达到350万人左右,其中高层次人才占10%左右。4.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目标。适应我省新型工业化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高级技师为重点,造就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到2015年,全省高5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02万人左右;到2020年,达到139万人左右,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占20%左右。5.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为重点,建设一支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数量充足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到2015年,全省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20万人左右;到2020年,达到141万人左右,每个行政村主要特色产业至少有1-2名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带头人。6.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目标。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建设一支能满足人民群众服务需求的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2015年,全省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8万人左右;到2020年,达到13万人左右。三、重点任务(一)突出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1.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创新型湖南建设,制定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依托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一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充分发挥“两院”院士的作用,以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等为依托,加强领军人才、核心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形成科研人才和科研辅助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的合理结构。加强产学研合作,重视企业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培养,推动科技人才向企业集聚。鼓励和支持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完善风险投资政策,加大对中试环节的投入力度,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加大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发现、使用和资助力度。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权责明确、评价科学、创新引导的科技管理制度,健全有利于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评价、使用、激励措施。加大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投入力度,对高水平创新团队给予长期稳定支持。健全科研院所分配机制,注重向科研关键岗位和优秀拔尖人才倾斜。倡导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宽容失败、团结协作的创新精神,营造科学民主、学术自由、严谨求实、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促进创新型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2.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加强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具有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创新评价选用机制,加大面向市场选聘国有企业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力度。完善国有企业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年薪制度、协议工资制度和股权激励等中6长期激励制度。建立企业家人才库,省委直接掌握和联系一批优秀企业家。3.高层次党政领导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和“三个不吃亏”的用人导向,按照政治坚定、具有领导科学发展能力、能够驾驭全局、善于抓班子带队伍、民主作风好、清正廉洁的要求,选好配强厅局级党政正职领导干部,进一步提升厅局级领导干部素质,着力抓好县委书记队伍建设。加强领导干部党校(行政学院)轮训、国(境)外学习培训、实践锻炼,不断改善党政领导人才的素质结构。加大领导干部跨地区跨部门交流力度,推进党政机关重要岗位干部定期交流、轮岗。健全选拔任用机制,推行和完善党委讨论决定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进一步扩大选人用人中的民主。健全权力约束制衡机制,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管理监督。4.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健全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水平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完善以业绩贡献为导向、与技能等级相联系、能够激发责任感和创造活力的高技能人才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尊重劳动创造、崇尚技能成才、鼓励技能创新、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发展的社会环境。制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办法。建立高技能人才绝技绝活代际传承机制。完善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进一步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二)突出重点领域人才开发1.新型工业化人才开发。围绕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提升人才竞争力为核心,以新型工业化“四千工程”人才开发为引领,加强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开发和轨道交通、钢铁、有色、石化、纺织、轻工、汽车、物流、金融等产业人才开发,调整优化高等院校学科专业设置,重点扶持适应市场需要的跨学科、跨专业复合型新兴专业,加大急需研发人才和紧缺技术、管理人才培养力度。大规模开展新型工业化人才知识更新培训,培养造就一批掌握前沿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工程技术人才。建设一批工程创新训练基地,提高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化、国际化水平。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引进一批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和高端金融专业人才。制定人才向重点产业集聚的倾斜政策,引导和鼓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向重点产业流动。依托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以及重大科研项目、建设工程,聚集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产业专家和技术带头人。2.宣传文化人才开发。按照建设文化强省要求,结合深化宣传文化领域改革,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文物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