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上岗证复习_第5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岗位基础知识培训复习资料_第5章2010年6月12日(1)地表水:指存在于陆地表面的各种水域,如河流、湖泊、水库等。(2)水污染源:凡对水环境质量可以造成有害影响的物质和能量输入的来源统称为水污染源。(按产生和进入环境的方式分:点源、非点源;按污染性质分: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酸碱污染物、热效应)(3)我国常用水环境质量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2.《地下水质量标准》;3.《渔业水质标准》;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5.《生活饮用水源水质标准》;6.《海水水质标准》。(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分类依据: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划分为五类(P130)(5)《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适用范围: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记忆:适用于地下水作为淡水利用的情况,不适用于地下水作为矿物资源利用的情况)分类依据: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类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P130)监测频率:设立监测点定期监测,每年不得少于二次(丰水期、枯水期)评价方法:1.单项组分评价;2.综合评价单项组分评价的原则:1.按标准指标划分为五类,代号与类别代号相同;2.不同类比的标准值相同时,从优不从劣。(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标准内容:按照污水的去向,分年限规定了69种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适用范围:1.现有单位水污染的排放管理;2.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设计;4.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排放管理。(记忆:涉及到达标排放的都适用)标准分级:1.(3-2=1)排入GB3838III类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和GB3097II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一级标准;2.(5-3=2)排入GB3838IV、V类水域和排入GB3097III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3.(有管有厂执行三级标准)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三级标准;4.(有管无厂按1和2的规定)排入未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必须根据排水系统出水受纳水域的功能要求,分别执行1和2的规定;5.(最严要求)GB3838中I、II类水域和III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GB3097中的一类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现有排污口按水体功能要求,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以保证受纳水体水质符合规定用途的水质标准。污染物分类于控制方式(不允许稀释后排放):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要求,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标;第二类污染物:在排放单位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标。(7)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水排放标准的区别1.水环境质量标准先执行综合性标准,再执行行业标准2.污水排放标准先执行行业标准,再执行综合性标准(8)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思路(展开见P132)1.明确环境质量目标;2.界定污染源强;3.进行水环境影响预测;4.优化污染源控制方案;5.得出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结论(9)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任务1.明确工程项目性质;2.划分评价工作等级;3.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4.建设项目水污染源分析;5.建设项目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提出控制水污染的方案和保护水环境的措施。(10)确定评价等级判据的原则1.判据能反映项目所在地的水环境特征(受纳水体的规模和水质要求);2.判据能体现项目水污染源的排放特征(排放量,污水水质特征);3.判据容易获取、形式简单。(11)评价等级划分依据(两类四条,两类与判据依据对应,详细规定见P135)1.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2.建设项目污水水质复杂程度;3.受纳水体规模;4.水环境质量要求(12)评价等级划分原则1.污水排放量大,水质越复杂,评价等级越高;(从污染源排放特征出发)2.水域规模小,水质要求严,评价等级越高。(从水域水环境特征出发)(13)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调查的内容:1.环境水文条件;2.水污染源;3.水环境质量调查的方法:(以资料收集为主,现场实测为辅)1.搜集资料法;2.现场实测法;3.遥感遥测法。调查的范围:1.应包括项目排污可能达标的范围,并考虑评价级别要求,评价等级越高,评价范围越大;2.拟定调查范围附近有敏感水域时,调查范围应适当扩大至敏感水域边界。调查的时间:(1,2,3对应3,2,1)1.一级评价——丰、平、枯三期调查,至少平、枯两期;2.二级评价——平、枯二期调查,至少枯一期;3.三级评价——枯一期调查;4.特殊情况,气候异常,水库放水、冰封期、面源污染(丰水期水质劣于枯水期)(14)水文调查与测量调查原则:1.一般在枯水期进行调查;2.在能准确求得水文特征值及环境水力学参数的前提下,尽量精简测定的次数和天数;3.水文特征值满足水文状况分析和水质预测需要即可。(枯水、精简、满足需要)河流水文调查特征参数(7个):河宽、水深、流速、流量、糙率、坡度、弯曲系数(1.3)。调查方法:1.收集资料法;2.现场实测法;3.判读地形图。(14)水污染源调查——点源调查原则:1.搜集资料为主,实地调查为辅;2.根据评价等级及其现有污染源与建设项目的关系决定调查繁简。调查内容:1.排放特征(位置、方向、形式);2.排放数据(排放量、排放浓度、排放速度、变化等);3.用排水状况(取水量、用水量、循环水量、排水总量等);4.废水处理状况(处理设备、处理效率、处理水量等)(15)水污染源调查——非点源调查原则:搜集资料,不实测调查内容:1.概况(堆放位置、面积、形式、遮盖、保洁等);2.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与处理情况(汇集、漫流、直排、处理后排、单排、共排等);3.排放数据(排放量、排放浓度、排放季节、排放时期等);4.其他非点污染源(初期雨水污染物等)(16)水环境质量调查调查原则:搜集资料为主,实地调查为辅调查因子:1.常规水质因子(pH,DO,COD,BOD,凯氏氮,非离子氨,酚、氰化物、As、Hg、Cr6+、TP、水温);2.特征水质因子;3.其他方面因子(水生生物,底质)(17)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评价原则:文字分析与描述辅以数字表达(两种:单项水质参数评价;多项水质参数综合评价)评价依据: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2.相关法规及当地的环保要求评价因子:1.工程废水排放的主要特征污染物;2.对纳污水体污染影响危害大的水质因子;3.国家和地方水质管理要求严格控制的水污染因子。参数确定:1.极值法;2.均值法;3.内梅罗指数法。(P145计算公式掌握)评价方法:单项水质参数评价——将各个污染因子单独进行评价,利用统计得出各自的达标率或超标率、超标倍数、统计代表值等结果,能够客观地反映水体的程度,清晰判断出主要污染因子、主要污染时段和水体的主要污染区域,能较完整的提供监测水域的时空变化。(P145-P146的计算公式掌握)(18)水体自净概念:水体中的污染物在没有人工净化措施的情况下,它的浓度随时间和空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的特性即称为水体的自净特性。从机制方面可将水体自净分为物理自净、化学自净、生物自净三类,它们往往是同时发生而又相互影响的。(强调记住)物理自净:紊动扩散作用(浓度梯度),移流作用(水流推动),离散作用(流速不均)化学自净:氧化还原反应生物自净:水中微生物食饵、水中微生物氧化分解(19)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预测原则:1.对于已确定的评价项目,根据导则及当地环保要求进行水环境预测,并加以考虑叠加性水环境影响;2.对于季节性河流,根据当地环保部分所定水体功能,结合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特性进行预测;3.对于预测水域存在敏感区时应简要分析;4.采用通用易达的预测方法。预测方法: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类比分析法、专业判断法预测范围:与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相同或略小预测点位:1.在预测范围外但有可能受到影响的重要用水点;2.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点;3.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和水质突然变化点;4.河流混合过程段(当需要预测该段水质时加密预测点);5.最大亏氧点(拟预测水中溶解氧时);6.超标水域(确定超标水域范围)。【1.与现状监测点位吻合;2.所有水质敏感点都要预测】预测时期:施工期(满足3个条件:1.地面水水质要求高,III类以上;2.可能进入水体的堆积物多或土方量大;3.施工期长,1年以上)、运营期(正常排放,非正常排放)、服务期满(水土流失、废渣、废矿污染物)预测时段:自净能力最小、一般、最大三个时段,对应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特殊情况下如冰封期、面源污染严重的丰水期可视为自净能力最小时段。一、二级预测自净能力最小、一般两个时段;三级预测自净能力最小时段(二级有个特例,评价时间较短时)。预测水质参数筛选:1.数目既要能说明问题又不能过多;2.一般应少于环境现状调查水质参数的数目。(污染物排序指标ISE计算公式,要求掌握,P151)河流简化:1.河流可简化为矩形平直河流、矩形弯曲河流和非矩形河流;2.水文特征或水质急剧变化的河段需分段预测;3.三级评价无视江心洲、浅滩;4.人工控制河流根据水流情况视为水库或河流,分段预测。污染源简化:1.排放形式简化(点源,面源);2.排放规律简化(连续恒定排放,非连续恒定排放)(P153简化规则:分排入河流、湖库、海湾的情况视排放口间距进行合并或分开考虑+当成面源的两种情形)充分混合段:当断面上任意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的5%时,可以认为均匀分布,满足此条件的河段称为充分混合段。使用数学模式:一维模式、零维模式(一般);大、中河流一、二级评价且排污口下游3~5km以内有集中取水点或其他重要的环保目标时,采取二维模式(特殊)。混合过程段:排放口下游达到充分混合以前的河段。(混合过程段计算公式P154)使用数学模式:弗-罗模式(大中河流、B/H≥20简化为矩形河流,预测水质断面至排污口距离x≥3km)超标水域:在排放口下游制定一个限定区域,使污染物进行初始稀释,在此区域内可以超过水质标准,这个区域称为超标水域。(三个要素:位置、大小、形状)混合区:指工程排污口至下游均匀混合断面之间的水域,它的影响预测主要是污染带分布的问题,常用混合过程段长度和超标水域范围两项指标来反映。零维水质模式适用条件:1.河流充分混合段(包括假定瞬时混合的情况);2.持久性污染物;3.河流为恒定流动;4.废水连续稳定排放计算公式P155(质量守恒)S-P模式(一维模型)适用条件:1.河流充分混合段(包括假定瞬时混合的情况);2.非持久性污染物;3.河流为恒定流动;4.废水连续稳定排放计算公式P159(两个公式绑定在一起)常用河流一维模型适用条件:1.河流充分混合段(包括假定瞬时混合的情况);2.非持久性污染物;3.河流为恒定流动;4.废水连续稳定排放计算公式P161二维稳态水质混合模型(P163)二维稳态水质混合衰减模型(P163)模型参数率定率定方法:实验室测定法、公式计算法、物理模型法、现状实测法、示踪剂法上、下断面两点法计算公式(P164)(20)面源的环境影响预测面源主要类型:水土流失面源(矿山开发项目等)、堆积物面源(火力发电等漏天堆放原料、燃料等)、降尘面源(大气降尘等)面源预测的时期:施工期、一定时期年全部降雨产生的影响,一次降雨产生的影响(初期雨水)(21)水环境污染控制管理水环境容量:水体在环境功能不受损害的前提下所能接纳的污染物的最大允许排放量。水环境容量估算方法:1.接纳开发区污水的水体应计算水环境容量;2.污染因子包括国家和地方规定的重点污染物、开发区特征污染物和受纳水体敏感的污染物;3.分析受纳水体环境质量状况和水质达标程度;4.利用水质模型建立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