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劳动关系概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劳动关系学案例:•吉林省政府通报通钢打人致死事件•吉林通钢集团通化钢铁股份公司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总经理遭围殴致死第一章总论•劳动关系的概念和特征•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劳动关系系统及其系统运行•劳动关系的历史演进第一节劳动关系及其特征一、劳动关系的内涵1、定义: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力的提供者与劳动力使用者双方以及组织为实现劳动过程所构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统称。2、内涵:基础主体实质劳动关系简化图劳动者雇主工会3、劳动关系的相关概念劳资关系劳工关系劳使关系雇佣关系员工关系产业关系二、劳动关系的特征1、个别性与集体性2、平等性与隶属性3、对等性与非对等性4、经济性、法律性与社会性三、劳动关系的层级结构工会会员工人雇主劳动关系的层级结构劳动关系狭义广义个别劳动关系集体劳动关系社会劳动关系个别劳动关系集体劳动关系三、劳动关系的层级结构1、个别劳动关系——基础2、集体劳动关系——核心3、社会劳动关系——总体第二节劳动关系的理论研究劳动关系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关系理论新保守派的劳动关系理论管理主义学派的劳动关系理论新制度学派的劳动关系理论自由改革主义的劳动关系理论激进派的劳动关系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关系理论•形成与发展历程•恩格斯:1844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845年《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7年《哲学的贫困》•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主要特征•是一种冲突式的阶级利益关系。•是对当时的英、法、德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早期的劳资关系的一种抽象概括。•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阶级利益关系。•是为当时的工人运动服务的。•思考与讨论: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关系理论已丧失其当代价值?新保守派的主要观点:•劳动关系两主体之间的关系完全是自由和公平的交换关系。•劳动关系双方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力量始终是均等的。•劳动关系双方形成“双赢”格局。•工会或劳工运动对市场机制的运行和发展具有副作用或反面影响。•市场化是解决效率和公平两大问题的最佳途径。管理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建立员工对组织高度认同、管理方和员工之间相互信任的管理模式,是实现效率和公平的最佳途径。•企业管理者要特别重视和理解员工的需求,提高员工的满足感。•对工会的态度是模糊的。日本模式的特点:•企业更像“家族”成员的组织。•日本企业将其员工当做“成员”而不是“资源”。•日本雇主更愿意对其雇员进行投资。•实行公平主义工资政策。新制度学派的主要观点:•工人需要联合起来以抵制雇主的专横和某些不合理行为。•政府与社会应该实现经济体系中对效率的追求与雇佣关系中的公平、公正的追求两个目标之间的均衡。•尽管管理方和员工之间的共同利益是主要的,但依然有冲突。自由改革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在就业组织中管理方凭借其特殊权力处于主导地位。•提出了“结构不公平”理论。•工会的存在和集体谈判的开展是非常必要的。•对经济效率的追求,只是人们追求更好生活的手段,不应该将其作为一种终极的价值判断标准。激进学派的主要观点:•在经济中代表工人的劳动利益,与代表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资本的利益,是完全对立的。•其他学派提出的“和谐劳动关系”只是一个假象。•只要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不发生变化,工会的作用就非常有限。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理论1、邓洛普:1958年在《产业关系系统》中提出劳动关系系统论,使劳动关系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桑德沃:1987年在《劳动关系:过程与结果》中,分析了影响劳动关系及其管理动作的各项因素。认为环境因素包括经济因素、技术因素、政治与法律因素和思想意识因素。3、克雷格:1988年在邓洛普的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产业关系系统。二、影响劳动关系的环境因素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三、全球化背景下劳动关系的环境变迁趋势及影响全球化背景下劳动关系环境变迁的主要趋势全球化背景下的环境变迁对劳动关系的影响第三节劳动关系的动态维度一、劳动关系系统的内涵劳动关系系统是指以劳动关系为基本关系所构成的包括劳动关系的内部构成和外部环境因素交流互动的有机整合体。政府经营者劳动者意识形态规则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二、劳动关系系统的运行含义:是指劳动关系系统的组织构成、权利分配以及关系处理及作用发挥的过程和方式。形态:冲突与合作三、劳动关系运行的规则劳动关系的规则网络法律权力传统道德程序规则实体规则1、劳动关系运行的程序规则:个别劳动关系处理规则、集体劳动关系处理规则和劳动争议处理规则2、劳动关系运行的实体规则:个别劳权与集体劳权第四节劳动关系的历史演进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自由竞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二战后•思考与讨论:维权屡遭“马拉松”,谁来维护劳动者权益?工伤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一是增加了及时报告制度。原条例规定工伤认定的申请时效为1年,征求意见稿规定,用人单位在发生较严重工伤事故后应当在24小时内报告。•二是取消了行政复议前置程序。原《条例》规定:在工伤争议处理程序中,提起行政诉讼前必须先进行行政复议。为了便于工伤职工尽快享受待遇,征求意见稿规定,在发生工伤争议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三是简化了存在劳动关系争议的工伤认定程序。征求意见稿规定,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的不予受理决定,可以不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和行政复议程序,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四是明确了再次鉴定和复查鉴定的时限。征求意见稿规定,劳动能力再次鉴定和复查鉴定的时限按照初次鉴定的时限执行。通过上述简化程序规定,最多可缩减程序30%左右。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