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9/19成绩评定:1、课堂考勤成绩10%2、作业成绩10%3、理论考试成绩80%22019/9/19《员工流动管理》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员工流动与员工流动管理概述1员工流动的内涵2员工流动必要性的理论分析3员工流动的模式选择第三章员工流动的过程管理1员工流动的基础--人力资源计划2管理员工的流入3管理员工的内部流动4管理员工的流出第四章员工的国际流动管理第五章员工的流失管理1员工流失的影响因素和结果2员工流失的控制和管理32019/9/19参考书书目谢晋宇《雇员流动管理》南开大学出版社迈克尔.比尔等《管理人力资本》华夏出版社姜秀丽《员工流动管理》山东人民出版社42019/9/19一、员工流动管理必要性员工流动对企业来说是管理的常态•麦当劳员工的离职率超过100%。•可口可乐销售部门的员工在两年内基本换了一遍•从2004年下半年至今,广州SONY已经暗中“换血”三四遍,人员流动率高达70%左右,几乎将全身的血换了个遍。•在普华永道“每年进千人、出百人,滚动下去,足以培植一个庞大的内生客户源。”第一章绪论52019/9/19知识经济下,深化了员工流动管理的必要性•员工的岗位寿命不断降低,企业间员工的流动不断加快,企业内部的轮岗与流动更加频繁。•企业的商业秘密、核心技术掌握在一些关键员工手中,这些员工的流失直接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使企业在处理员工的流动时不得不考虑员工的合法权益;62019/9/19二、员工流动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员工合理流动能保持组织活力和组织效率,防止组织僵化和官僚主义,提高组织创造力。对员工流动进行正确管理,使雇员的流入和流出与企业的战略决策相匹配,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员工流动管理能够保证企业所需人力资源的可获得性,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章绪论72019/9/19一、员工流动的含义二、员工流动的种类三、员工流动的条件四、员工流动的机制第二章员工流动的内涵82019/9/19狭义:指员工与企业彻底脱离工资关系或任何法律承认的契约关系的过程。这与传统的流动定义基本一致。广义是指员工从一种工作状态到另一种工作状态的变化,工作状态可以根据工作的岗位、工作的地点、职业的性质、服务的对象及其性质等因素来确定。一、员工流动的含义92019/9/19员工流动又称为劳动力流动,根据工作状态确定因素的不同,可以分为劳动力的地理流动、劳动力的职业流动和劳动力的社会流动等。按照流动范围:分为国际和国内两种,在国内流动中,又可分为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两种。按照流动的意愿:分为自愿流动和非自愿流动。按照雇员流动的社会方向: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两种。•我们将要重点讨论的流动形式:在企业层次的流动,分为流入、流出和内部流动三种形式.二、员工流动的种类102019/9/19一、国家之间的劳动力流动据国际劳工组织的预计,全世界约有1.4亿人在国外工作,每年全球劳动人口流动达6000万人,而且在不断增加。按照经济学原理,劳动力要素总是从报酬低的地区或行业流向报酬高的地区或行业。当前,劳动力流动主要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权衡国际人力资源流动的成本—收益:•一种观点迁出国可以从中获得很大的收益•另一种观点迁出国造成智力流失。二、员工流动的种类112019/9/19二、国家内部劳动力的流动(一)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流动(二)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流动(三)劳动力在不同职业间的流动(四)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五)雇员的社会流动二、员工流动的种类122019/9/19(一)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流动劳动力在产业部门之间的流动大致经历这样的过程: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首先是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部门流动;当工业化基本完成的时候,劳动力开始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流动,同时,伴随着大量的在产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的流动.132019/9/19(二)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流动由经济不发达地区向相对发达地区的流动由经济学发达地区的流动向经济不发达地区流动经济收益的差异是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主要因素,其他因素还包括家庭团圆\入学\退伍\退休.142019/9/19(三)雇员的社会流动社会流动: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转变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形:社会的水平流动指的是没有直接发生社会地位变化的流动;社会的垂直流动指员工在企业内社会阶梯位置上发生的变化。一般用语中,意指向上移动或社会地位的改善。向上流动能带来人们在收入、名声和权利方面的好处,是人们希望并努力追求的,向下流动一般出于无奈。152019/9/19(四)劳动力在不同职业间的劳动所谓职业流动,是指劳动者在不同职业之间的变动,是劳动者放弃又获得劳动角色的过程。职业流动的特点:1、与人力资本投入成反比。受教育和训练的时间长,人力资本投入大的劳动者,一般从业于职业地位高、声望高、收入高的职业,流动的数量少、频率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者,投入低、适应工作能力低,流动的数量多、频率快。2、与年龄成反比。3、男性多于女性。4、市场竞争是主要的决定力量,非竞争因素影响比较小:市场就业机会越来越均等,以素质、能力为本位,与家庭背景的相关因素影响变小。162019/9/19(三)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含义:指在一个用人机构(主要是企业)范围内,以管理和惯例来调节劳动力供求的资源配置机制。企业内部特有的习惯与传统作为非正式规则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征:•1、长期雇佣•2、存在着职业生涯的阶梯•3、内部晋升,在晋升时以年功或绩效为标准•4、报酬后置,随职位的上升而上升工作阶梯进入口172019/9/19(六)对企业员工流出的分类按照员工与企业之间隶属关系来划分:一种流出是员工与企业彻底脱离工资关系或雇员与企业脱离任何法律承认的契约关系的过程;还有一种流出是指员工虽然未与企业解除契约关系,但客观上已构成离开企业的事实的行为过程,这一种流失在我国目前的国有企业中十分突出。按员工流出企业的意愿来划分:员工流出分为自愿流出(如辞职、停薪留职、第二职业等)非自愿流出(如解雇、开除和结构性裁员等)自然流出(如退休、伤残、死亡等)。182019/9/19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人们关注的重点领域是由制度、管理、个体决策因素或经济因素等导致的自愿和非自愿员工流出。人们把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对自愿流出的研究上。由于自愿流出对企业所带来的特殊的经济损失,研究者常常将这种流出称为雇员流失。其实,被迫流出虽然对企业近期的影响和后果不十分明显,但从长远看,不论对个人、企业及社会都会产生影响,对此也不能忽略。192019/9/19三、员工流动的条件一、雇员流动的条件从社会角度(1)劳动力具有个人所有权。(2)社会存在具有竞争压力的劳动力市场。(3)职业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4)劳动能力专业化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专业化。从员工角度(1)劳动者的个人偏好(2)是否具有专业特长(3)专业及工作技能的适用性(4)劳动力市场对专业的需求度202019/9/19(一)员工流动的市场性机制一般来说,市场性的劳动力流动的主要特点有:(1)社会上存在着保证劳动力流动的条件。(2)劳动力在职业、地区、行业和企业之间的流动是本着利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原则进行的。这里的利益不仅包括有经济性的收益,还包括非经济性的收益,如工作的稳定性、工作环境的舒适性等。四、员工流动的机制212019/9/19流动决策模型伊兰伯格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表述了员工的流动决策,将员工自愿流动当成一种投资看待,即劳动者为了在未来一个时间段内获得收益而在流动时承担这种投资的成本。该模型认为流动是否产生取决于两个先决条件:一是目标工作状态能提供比目前工作状态更大的收益;二是目标工作与目前工作的收益差足以抵偿人才流动的直接成本。满足这两个条件,流动便产生。222019/9/19如果将目前工作状态所提供的效用看作是员工流动的机会成本,那么员工流动的个体决策就可以用表示如下001FSJFJFSJFJCVVCVVF其中:VFJ为目标工作状态所提供的效用,VSJ为目前工作状态所提供的效用,CF为人才流动的直接成本。1、当流动收益大于流动成本(包括机会成本和直接成本)时,即VFJ-VSJ-CF0,人才个体就会作出流动决策。2、当流动收益小于流动成本(包括机会成本和直接成本)时,即VFJ-VSJ-CF0,人才个体就会作出不流动决策。232019/9/19计划性的劳动力流动的主要特点有:(1)劳动力的流动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劳动力个体的自主行为,而是国家实施经济计划的直接和间接结果。(2)流动是由社会预期收益和社会成本的比较而决定的,劳动力个体的收益和成本对流动的影响很小。(3)在计划机制的作用下,劳动力也会在职业、产业、地区和企业之间有一定的流动,但比市场性的劳动力流动要低得多。原因主要在于制度因素,即劳动力市场主体双方缺乏选择权和自主权。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的流动是以计划性流动为主要控制机制的,使得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力流动率过低,不利于国有企业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二)员工流动的计划性机制242019/9/19第二章员工流动的理论分析与模式选择第一节研究员工流动的视角第二节员工流动必要性的理论分析第三节员工流动的模式选择252019/9/19第一节研究员工流动的视角从研究的层面上看,可以有社会的宏观层面,长期以来的计划体制阻碍员工流动的发生,对我国企业和员工的发展造成了许多影响,我国目前对企业人员流动的研究更多地是一种能够看到流动的好处的研究。企业的微观层面,不少企业已经为雇员的高流失率所困扰我们侧重于从企业微观视角,在立意上不以鼓励员工流动率的提高为目的,相反以控制员工流动为目的。262019/9/19从学科角度角度看,我们研究员工流动的视角主要是管理学视角。第一节研究员工流动的视角272019/9/19第一节研究员工流动的视角管理员工流动从企业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由于个人和社会都会对企业的流动决策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因此,管理者除了组织这一视角外,还要考虑组织所依靠的单个员工以及组织存在于其中的社会的利益。282019/9/191.员工角度•组织在制定流动政策时,需考虑员工的职业生涯,当员工在众多职位、部门和层次中流动时,由于组织为个人提供的可利用和发展个人能力的机会不同,个人会获得不同的发展。•个人职业生涯需要与组织发展需要之间的持续匹配的过程,就是一个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流动政策和进行管理实践的过程。292019/9/192、组织角度员工流动管理越来越具有战略性,要从战略的高度来进行员工流动政策的制定。有效的流动政策应该带来以下成果:•在短期和长期中,具备所需才能的雇员的的可获得性•发展出企业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才能•开发雇员感觉到的,与其自身需要相一致的进步和发展机会•雇员感觉到的,由他们本身不能控制的因素造成被解雇的可能性下降•雇员认为筛选\安置\晋升和解雇决策都是公平的.•有关员工招聘\筛选\晋升和解雇的政策都是组织可以用来塑造管理理念的工具,也是公司形成自己文化的间接方法第一节研究员工流动的视角302019/9/192.社会角度社会的变革使员工改变了自己的价值观今天的劳动者不再把工作当成生活的唯一重要的事情,而是指导工作当成生活中许多方面的一部分。员工不再无条件地接受雇员认为对其发展重要的工作安排,蓝领工人不再把加班作为一个既成事实来接受。外部机构对企业施加的影响力度加大。教育和培训机构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流动政策产生一定的影响。政府以立法和行政手段对组织施加影响。第一节研究员工流动的视角312019/9/19第二节员工流动必要性的理论分析一、勒温的场论二、卡兹的组织寿命学说三、库克曲线四、目标一致理论322019/9/19一、勒温的场论勒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