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劳动关系的类型比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劳动关系的类型比较第一节劳动关系类型比较一、劳动关系类型的内涵类型是指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所形成的种类;劳动关系类型是指劳动关系的不同类别。二、劳动关系类型的种类1、根据劳动关系双方利益关系的性质与处理原则划分:利益冲突型、利益一体型、利益协调型。2、根据管理方与劳动者的力量对比划分:均衡型、倾斜型和政府主导型。3、根据不同的经济体制划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关系、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关系。4、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划分:公有经济的劳动关系、混合经济的劳动关系、私有经济的劳动关系。5、根据所涉及的范围和主体划分:个别劳动关系、集体劳动关系、社会劳动关系。第二节劳动关系的体制比较一、计划经济条件下中国劳动关系状况1、劳动关系以城乡分割为基础2、僵化的劳动关系3、行政式的冲突解决方式4、虚拟代理人二、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关系的特点1、劳动关系类型的单一性2、劳动关系主体利益的一体性3、劳动关系内容的国家计划性4、劳动关系存在和运行是政治原则的体现和注释5、劳动关系调控的行政化三、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变化的内容1、劳动关系双方由政府附庸向独立法律关系主体转换2、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由主管机关主权向自主平等谈判、“三方原则”转换3、劳动关系调整特优由行政命令向法制化、规范化转换四、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关系的特点1、劳动关系类型多样化2、劳动关系主体利益明晰化3、劳动关系的形成合同化4、劳动关系运行的市场化5、劳动关系规范的法制化6、劳动关系的国际化五、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的特征1、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的一般特征社会主义公有制下新型的三方利益格局买方约束性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关系类型的多样化、复杂化2、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的特征过渡性劳动关系的主体尚未形成由两种利益主体构成的经济利益关系。劳动关系在相当程度上运用行政手段调节。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尚未明显分化。企业劳动关系的具体调控手段上法制化还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复杂性人们的认识上存在对主人翁地位的困惑。一些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给劳动者权益的保障带来更加复杂的局面。不同企业的经营状况决定企业劳动关系的基本善及其管理的难易程度。3、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的特征不平等性不稳定性契约不完全三方机制不健全思考与讨论:江苏省镇江市国企改革中职工劳动关系的调整资料:改制企业群体性事件频发折射职代会功能缺失•林钢事件:濮阳市国资委副主任被工人软禁90小时评论:近日,全国总工会发出了《关于在企业改制重组关闭破产中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中强调“改制重组关闭破产企业工会要监督企业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在改制重组关闭破产中严格履行民主程序。”但是,就在《通知》发布的第二天,新华社就报道了“河南濮阳林钢工人对改制不满,400人聚集围堵干部”的消息。面对这种情形,工会、职工代表大会如何在企业改制中发挥作用的问题再一次被推向了风口浪尖。在我国现有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工会和职代会的地位一直比较尴尬。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工会不像欧洲各国的工会那样强势,可以通过对劳动力的垄断与资方形成对抗。相反,我国的工会在企业内部承担的更多是生活和文体娱乐等方面的功能,而这些对于一个企业组织来说显得相对边缘化。所以,在企业内部的一些重大决策方面,工会的作用就有点流于形式,这正是我国工会一直遭受诟病的根源所在。而对于职工代表大会而言,在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中,比如《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工会法》和《公司法》等,赋予它的权利非常多,它可以决定企业的工资调整方案等涉及职工福利的重要规章制度,能评议监督各级行政领导,提出奖惩和任免建议,甚至还有权审议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但是,职工代表大会的运作机制却往往使这些“纸上的权利”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因为职工代表大会实质上也是个代议机构,所以职工代表的产生和组成就决定了其在企业的民主管理中到底能起到怎样的作用。我国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中规定,“职工代表中应当有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领导干部和其他方面的职工。其中企业和车间、科室行政领导干部一般为职工代表总额的1/5”。《国资委建立和完善央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指导意见》中也强调,“职工代表的结构应以一线职工(包括一线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主体”。但是在现实的操作中,能够当选为职工代表的大都是企业的管理人员,而这些人员往往又是企业并购重组中受益的一方,比如在通钢改制过程中,媒体调查的个别有20多年工龄的老工人,每月只有300元的收入,而中层和高管的薪酬却翻了好几倍。所以,这样的职工代表大会很难真正代表绝大多数职工的利益,而这最终毁掉的则是职代会自身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林钢以及与之类似的群体性事件之所以不时发生,工会和职代会在功能上的缺失显然是重要原因之一。如何破解这个难题,还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和创新。摘自《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9月8日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