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团体活动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团体活动设计体验式团体活动一.活动目的1.体验团队合作的力量与快乐,释放学习压力。2.在游戏中感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验个人对团队的信任与责任,构建团队观念和集体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二.活动时间1.每个活动大约需要5-15分钟三.活动道具:节奏感较强的背景音乐和节奏舒展的背景音乐(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活动)四.活动场地:室内、室外均可团体活动1:破冰活动(组建团队)什么是破冰?也称热身运动,即通过一些大家共同参与的定型操练活动或一些简单的趣味活动,打破交流的思想顾虑和防备心理,使学员彼此熟悉接近起来,创造一种和谐、宽松、便于交流的学习氛围,以启动学员的学习过程。这种方法一般是运用于活动的开始阶段。(一般为新的班集体刚刚组建)第一部分:组建团队一.成员在小组内两两介绍。二.推荐或自荐队长一名。三.为团队命名。队名要形象、有意义。四.提出队训。要求文字简练、朗朗上口、具有震撼力。五.设计队徽。要求全体队员共同创意,队徽简单、蕴意深刻。六.创作队歌。可自编曲,也可原曲填词。七.选定队呼。第二部分:团队介绍01全体队员上讲台列队或摆造型02开场问好鞠躬03介绍队名、展示队徽并解释其含义04全队成员演唱队歌、高呼队训,用队呼为自己庆贺05结束致谢06掌声鼓励全体队员上讲台列队或摆造型团体活动2:欢呼口号一、活动目的:明确小组的行动口号,鼓舞士气。二、活动时间:5分钟。三、活动程序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在2分钟之内确定一句欢呼的口号。确定好之后,小组起立,把右手放在一起,集体展示一遍。口号的要求是,八个字,可以两个字断句,例如:“学习、健康、快乐、成长!耶!”也可以四个字断句,例如:“团结一心,勇争第一!耶!”团体活动3:一只蛤蟆参与者围成一圈,面朝中央。主持人念“一”,顺时针下一位念“只”,再“青”再“蛙”再“跳”再“进”再“水”再“中”再“扑通”;接着“两只青蛙跳进水中扑通扑通”……依此类推,跟不上节奏或出错者出列。出列者向大家自我介绍,并出一小节目。团体活动4:说字成组1.学生在场地中间围成一个圆圈,绕圈走动。2.老师一次说一句话或是一个词,学生需要根据老师所说的话的字数进行分组,听到几个字就必须几个人组成一组。例如老师说:“天气真好”,学生就必须迅速找到另外三个同伴,组成四人一组(四个人手拉手组成一个圆圈,或抱成一团);如果老师说:“一只狗”,则学生需要每三人组成一组。3.可以不断地增加字数,增加难度。团体活动5:同舟共济1.根据现有的小组,每组人数8-10人。2.给每个组一张报纸,要求小组所有的成员都站在报纸上,身体的其它任何部位不能接触报纸以外的地方。坚持10秒钟算成功地生存下来。3.成功的小组,可以把报纸折叠成原来的1/2、1/4再试。或者可以用比赛的形式。4.交流:小组成员是怎样达到动作一致,出色完成任务的?好主意是怎样产生的?注意事项1.游戏过程要注意安全。3.合理的做法是保持好重心和平衡,通过背、挂、拉等保持平衡的手段。团体活动6:抛气球1.给所有成员每个人发一个气球,每个小组多发1到2个气球。2.要求每个人把气球吹起来,吹得比自己的头大一点,然后打个结,保证气球不漏气。每个小组多吹一到两个气球。3.老师明确活动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围站成一个圆圈,当听到“一”的口令后放第一只气球上天;当听到“二”的口令后放第二只气球上天;依此类推,至到把小组所有的气球全部抛向天空。小组的气球不能落地,哪个小组的气球落地了,哪个小组就算输了。4.开始之前,给各小组一分钟时间做准备。5.开始实施。分享活动结束后,请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分享:①你们是怎么样完成这项任务的?②如果气球没有掉下来,你们是怎么做到的?③如果气球掉下来了,为什么会掉下来?是什么原因?④通过这个活动,你有什么体会?教师点评1.如果一个人抛一只气球,基本上没有什么难度;但是如果一个小组的人每人一个气球,放在一起抛,难度就增大了。这是因为相互之间有影响。2.我们增加了一到两个气球,主要的目的是增加难度,让大家学会团结合作,怎么样才能在完成自己的任务的情况下保证集体的任务也能够很好地完成,这就需要明确分工,相互合作,共同努力。3.气球为什么会掉下去?团体活动7:气球列车•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实施,组员排成一行,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或双手抱头),在每两个人的腰间放一个气球。老师发布“开始”命令后组员必须夹着气球从起点走至终点,途中若有气球掉下来,必须回到起点重新开始。•老师先给每个小组3到5分钟的时间练习,而后以比赛的方式组织进行。团体活动8:解“手链”1.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10——12人,让每组成员手拉手围站成一个圆圈,记住自己左右手各相握的人。2.在节奏感较强的背景音乐声中,大家放开手,随意走动,音乐一停,脚步即停。找到原来左右手相握的人分别握住。3.小组中所有参与者的手都彼此相握,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手链”。节奏舒展的背景音乐中,主持人要求大家在手不松开的情况下,无论用什么方法,将交错的“手链”解成一个大圆圈。四.第一轮由于每圈人数不多,较快就完成了任务。第二轮把两个小组的成员合并,形成一个大圈,按第一轮的操作重复进行一次。五.第三轮将第二轮中两个圈的成员合并成一个特大的圈,这时也就是全班成员围成一个大大的圆圈。按第一轮的操作重复进行一次。六.全班交流,分享感受。六、注意事项一.根据人数要有足够的空间,而且要有清晰的背景音乐烘托气氛,产生静动分明的效果;二.强调记住自己左手、右手相握者,不要搞错;三.当出现“手链”非常复杂,有人想放弃时,主持人要暗示、鼓励,一定可以解开“手链”。解“手链”过程中,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如跨、钻、套、转等,就是不能放开手。团体活动9:雨点变奏曲1、学生在培训师的指导下完成表现“小雨”、“中雨”、“大雨”和“狂风暴雨”的动作。“小雨”:两手食指相互敲击;“中雨”:右手食指和中指敲击左手掌心;“大雨”:大力鼓掌“狂风暴雨”:鼓掌跺脚老师说:“现在开始下小雨,小雨渐渐变成中雨,中雨变成大雨,大雨变成狂风暴雨;”“狂风暴雨减弱成小雨,大雨变成中雨,又逐渐变成小雨……最后雨过天晴。”团体活动10:乌鸦与乌龟○学生围成一个圆圈,每个人的右手手掌伸平放在他右边学生的左手食指上方;同时,他的左手食指朝上顶住他左边学生的右手手掌。○教师会讲一个故事,在听故事的过程当中,学生听到“乌鸦”和“乌龟”这两个词的时候,要迅速去抓右侧人的食指,同时避免自己的左手食指被抓。○教师在讲述故事的过程当中,使用适当的断句和夸张的语气会让学生更能体会紧张和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感觉,学生的情感体验会更强烈。故事材料:森林里有一间小小的城堡。里面住着可怕的巫婆和她的仆人乌鸦。突然,有一天,天上慢慢飘来一片片乌云。转眼间就乌黑乌黑的,什么也看不见。在狂风暴雨中,巫婆听到有人在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一只乌贼还有一只乌龟。它们要求巫婆让它们进屋。巫婆同意了,可是乌鸦不同意,它和乌龟是多年的夙敌。雨越下越大,大家也越吵越凶。乌贼指着乌云对巫婆说:“雨这么大,乌鸦却不让我们进去,我和乌龟都会生病的。再不开门,我一定会让你的城堡变得乌烟瘴气。”没多久,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乌云也散了。巫婆和乌鸦这才打开门。看见乌龟已经冻得缩成了一团。注意事项一.教师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应该尽量语音清晰、主事缓慢。此外,如果你在朗读那些以“wu”音开头而又不是“乌龟”和“乌鸦”的词语时,如果故意回忆速度或加重语气,可能达到更好的游戏效果。二.教师请2-3名抓住别人三次以上的人分享当时的感受,然后问大家在游戏中和现在的感受,体验到了什么情绪的变化。团体活动11:采访明星1.每个小组坐成一个U字型,选一个代表当明星坐在U字开的中间,面向大家,将A4纸卷成圆筒状当做话筒,接受每个成员的采访。2.每个人向明星提一个自己想知道的关于他的问题。3.提问的人提的问题不能涉及政治宗教的问题;如果涉及个人隐私明星可以拒绝回答;明星用两三句话、三四句话(不超过五句话)回答完毕,不得讨论问题。4.第一个人被关注完后,所有的人起立,向左移动一步,第一个人把话筒交给第二个人,继续关注第二个人。所有的人都要坐到中间明星的位置上被关注一遍。分享请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在大组中分享两个内容:1、当你拿着话筒坐在中间被关注的感觉怎么样?;2、做完这个活动后,你们小组有什么变话没有?六、老师点评一.每个人都希望被关注,所以我们应该多去关注他人。引出人际交往的黄金规则:“我们希望别人怎么对待我们,我们就怎么去对待别人!”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好一点,所以我们首先要对别人好一点;我们希望在我们有困难的时候能够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要主动地去帮助别人。○引出反黄金规则,错误的人际交往的理念:“我对别人怎么样,别人就必须对我怎么样!”“别人对我怎么样,我就对他怎么样!”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自我暴露是人际交往敏感的探测器。”我们要想交到比较好的朋友,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一定要有良好的自我开放成度,要做必要的自我暴露。团体活动12:石头剪刀布一.相邻的两个小组面对面各站成一排,比赛。二.老师先演示石头、剪刀、布的动作要领:1.石头:半蹲,两手握拳于胸际;2.剪刀:成弓步,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两臂交叉于胸前;3.布:两腿分开,两臂展开。三.宣布赛的游戏规则:1.比赛采取五局三胜制或三局两胜制,每一局形如之前,各组有30秒钟的准备时间,商量本局要出的内容。2.老师统一下口令,“石头剪刀布!”“布”字一出来,各组的动作必须做出来。(3)赢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石头赢刀、剪刀赢布、布赢石头;第二,看各小组的整齐一致程度,如果小组内有人和其他人不一致,则判定该小组输,没有出错的小组赢。3.赢了的小组围成一圈,喝小组欢呼的口号;输了的小组也要围成一圈,给自己的小组加油,呼喊:“*组,加油!”接着商量下一局要出的内容;平局则直接商量下一局要出的内容。4.比赛结束后,双方成员相互握手,赢的一方向输的一方表示感谢,输的一方向赢的一方表示祝贺。团体活动13:“松鼠”搬家一.活动目的1.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竞争和被淘汰的残酷,感受合作的力量。2.开拓学生思维方式,在竞争中体验双赢的快乐。二、活动时间大约需要10分钟。三、活动道具无。四、活动场地室内、室外均可以。二.注意事项1.要有足够大的活动空间,便于“小松鼠”、“樵夫”跑动变化。2.本活动是人数越多效果越好,出现无家可归的“小松鼠”和没有“小松鼠”的“小木屋”均被认为是淘汰。3.主持人要关注多次被淘汰的“小松鼠”和“樵夫”,可以请他们表演节目或交流被淘汰的原因及心理感受。活动程序1.参与者每三人为一组,其中两人双手举起对撑搭成一个“小木屋”,另一个人扮“小松鼠”,蹲在“小木屋”里。2.根据主持人的口令进行变化,如:“松鼠搬家”——“小松鼠”调换到其他的“小木屋”。“樵夫砍柴”——搭建“小木屋”的两个人分开,寻找新的“樵夫”搭建新的“小木屋”。“森林大火”——“小松鼠”可以变成“樵夫”,“樵夫”可以变成“小松鼠”。3.主持人可以不断变化着发出口令,大家作出相应的变化。在活动一开始安排2只无家可归的“小松鼠”充当竞争的角色,这样在变化中必然会有新的“小松鼠”或“樵夫”被淘汰出来。4.集体分享活动的感悟。活动点评“松鼠搬家”游戏是在快乐的笑声中进行。在激烈动荡的“森林大火”中,机灵的“小松鼠”很快找到了新的家;勤劳的“樵夫”不仅搭好了新“屋”,还热情地呼唤着“小松鼠”进“屋”,形成了和谐的“松鼠之家”。假如“小松鼠”和“樵夫”没有主动交往的意识,没有积极合作的态度,没有有效竞争的能力,被淘汰是必然的。活动一开始主持人就安排了两只以上无家可归的“小松鼠”,所以按一间木屋一只“小松鼠”来安排,一定有“小松鼠”或“樵夫”被淘汰出来。但主持人发现,有的小木屋里住着两只“小松鼠”。是强行登陆还是友情邀请?这时就得请出两只“小松鼠”问个明白。原来一只“小松鼠”无家可归时,温馨的“松鼠之家”热情地邀请它加盟,接纳与包容使“小松鼠”感动万分。3.学生感言•虽然游戏开始之前就有不少人已经商量好,互相调换“小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