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序言》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快速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理解作者思想、观点,明确课文中心意思。2.在教师指导下能对课文内容进行一定的阐发、评价和质疑,并能理解故事中无知山谷知识的小溪的象征意义和先驱者守旧老人这两个形象的典型意义。学习重点1.指导学生琢磨、领悟课文中蕴涵丰富哲理的语句的含义。2.明确本文在构思和表现手法上的特点,并能从中受到启发,从而借鉴、吸收。(解说:这是很有特色的序言,指导学生自读本文,一定要紧扣本单元教学重点。本文在构思上的创新和表现手法上的新颖,也是值得品味和学习的,教学时一定要牢牢抓住这一点。)自读程序1.读课文后思考回答:这篇序言与以前学的序言有什么不同?(笫一册学过汪曾祺的《胡同文化》)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2.课文在形式上有两个显著特点,请问是哪两个显著特点?3.在明确了步骤2后让学生用给各部分加小标题的形式快速理清课文思路。4.在理清思路基础上,指导学生依据自读提示和课文注释(1)讨论,交流明确课文中心意思。5.请学生找出自已认为蕴涵丰富哲理的句子,并作适当分析、评价。之后,教师作补充说明。6.如何认识故事中先驱者和守旧老人这两个形象的现实意义?7.教师.总结全文,指出课文在写法上值得借鉴吸收的地方。8.布置思考练习题。(解说:自读程序8个步骤之间基本上是按从内容到形式,又从形式到内容的逻辑关系构成的,在认识上是由浅到深,由整体到局部又到整体逐步深化的。这样设计比较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也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尤其是对学生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有较好帮助。)自读点拨1.背景介绍与课文中心意思。威廉·亨德里克·房龙,荷裔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1882年出生于荷兰鹿特丹市,后在德国和美国读大学并获博士学位。他善于用极其轻巧俏皮的`语言讲述历史故事,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他的作品大多成为美国畅销书,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代表作《宽容》、《人类的故事》、《发明的故事》、《圣经的故事》、《房龙地理》、《房龙论人》等早已有了中文译本并为无数青年读者所喜爱。《宽容》是一部很能体现作者.写作风格的书,在这本书里,作者用生动的文笔讲述着人类思想发展史,他积极倡导思想自由,赞美对异见的宽容,谴责反动势力镇压新思想,表现了他进步的思想。在《〈宽容〉序言》这篇文章中,作者以丰富的想像和联想给读者讲述了一个创新与守旧两大势力斗争的故事,并通过对无知山谷村民们生活状态的描写和先驱者守旧老人形象的塑造,含蓄而深刻地揭示了本文的中心,即《宽容》一书的精髓:人类思想要健康发展,人类社会要文明进步,人类必须具有能接受异己意见的宽容的胸怀。2.课文分析序言用散文诗的形式,用蕴涵丰富哲理的语言,凭借丰富的想像和联想,为我们讲述一个寓意深长的寓言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漫游者(即后来的先驱者),他不满足于无知山谷的生活状态,冒险去寻求新的生活,最后受到了守旧老人的处罚被村民们杀死。序言在形式上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以散文诗的形式讲述寓言故事,二是各部分之间都用*隔开,而各部分之间又都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可用以下小标题表示:①无知山谷;②孤独漫游者;③理想家园;④悲剧;⑤灾难降临;⑥可怕的冬天;⑦投奔新世界;⑧重建新家园;⑨纪念先驱者。3.课堂小结在.写作上,这篇课文有以下两个地方值得借鉴和吸收。整篇序言中作者没有提到一次《宽容》,但处处都在写宽容,在揭示《宽容》的精髓,这种用生动形象的讲故事的形式揭示深刻道理的写法显示了作者丰富的想像和联想力以及在构思上的别具匠心和在表现手法上的大胆创新。在语言表达上,语言如诗,含义隽永,富有哲理也是本文在.写作上的一大特色。无知山谷知识的小溪深邃破败的溪谷缓缓地流着都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山谷为什么无知?因为它封闭、古老,象征着保守不开放;小溪为什么是知识的?因为在无知山谷里只有它保持着与外界的联系,它是流动的,象征着创新与开放;而溪谷又为什么深邃破败?因为它有千年历史,有古老的律法,但随着新生事物的崛起,它被冲涮得一天一天走向衰败了。当然,新生事物在兴起之时总是比较弱小的,尤其是面对强大的保守势力,所以小溪只能缓缓地流着。课文中像这样耐人寻味的句子很多很多,在教学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去分析、理解,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解说:在分析课文时紧紧围绕和抓住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以领会课文大意和课文在表现形式上的特点为突破口,一一解决课文在内容和形式上的重点、难点,并以此带动对其他问题的理解,把对语言的理解重点放在课后思考题上。这样处理,既有重点,又顾及全面,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自读思考1.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这句话出现在第一部分开头和结尾,之后在笫八部分结尾作者又写道人们又过着幸福的生活。请问:宁静是一种什么状态?在文中是什么意思?第一部分中提到的幸福和第八部分结尾提到的幸福是不是一种幸福?为什么?2.无知山谷里的村民们既然过着幸福的生活,大家都和睦相处,为什么恐惧总是陪伴着人们呢?3.人们举起了沉重的石块。/人们杀死了这个漫游者。作者为什么要写人们杀死了漫游者,而不写守旧老人呢?4.对这件事我们的确很内疚,不过,假如当时我们知道的话,当然就......。人们想说什么?作者为什么不让他们说出来?5.这篇课文讲述的故事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在熟读和理解课文之后,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要求至少从三个角度回答)6.请用三种不同的表达方式阐述谦虚是一种美德的道理。(解说:自读思考训练题应遵循宜精不宜多、注重实效的原则,重点放在对语言的理解和思维的训练上。这样,既检查了学生自读的效果,又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达到了借鉴吸收的教学目的,可谓一石三鸟。)参考答案1.宁静本是指环境、心情安静,在这里是指无知山谷里村民们的那种封闭、守旧的生活状态。前后的幸福不是一种幸福,前面的是指村民们安于饮毕牲口,灌满木桶,便心满意足地坐下来,尽享天伦之乐的生活现状。这种现状对于愚昧落后的村民来说是幸福的,但不是真正的幸福。后面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那是用先驱者的生命换来的,在物质和精神上都让人感到真正满足的一种生活。2.宁静、幸福是表面的。人们一方面怀疑祖先的智慧,另一方面又怕遭到正人君子的冷落和惩罚,所以恐惧。3.突出人们在守旧势力的统治下的愚昧,又通过这种愚昧来反衬守旧势力的强大,同时加深了悲剧的效果。4.想说不会杀死他了。悲剧巳经发生,说后悔的话又有什么用呢?重要的不是后悔、内疚,而是将来不要再后悔、内疚,这句话有揭示全文中心的作用。例如:①创新是需要付出代价的。②创新需要勇气与自信。③宽容是一种美德。6.略《〈宽容〉序言》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