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篮球专项化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探究实施分层教学法应遵循“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高中篮球专项化教学以新课程、新教材为依据,重点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发展。在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能让每一位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可以促进不同层次学生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也满足所有学生情感与技能同步发展的需求。实施分层教学应根据学生的现实水平与兴趣爱好,设计出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和愉悦性的学习活动,以“技”育“能”,以“动”养“志”,激发学生篮球运动潜能,助推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高中采用分层教学法的实施原则实施分层教学法应遵循“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运动技能水平、认知能力、潜力倾向及个性发展等特征,结合教学实际要求,将学生合理分成水平相对接近的学习小组;再根据制定的分层教学目标有序开展教学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拥有同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得到最大化的锻炼和提升;还应注重开展组合技术的学练,合理设置运动负荷,促使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技能水平得到同步提升。高中篮球专项化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一)甄选适合的教学内容,确定分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满足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且相对符合各层次学生的基础水平。制定学习目标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技能差异、个性需求的实际出发,合理设置分层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及时给予各层次学生不同的指导与帮助,以促成学习目标有效地达成。例如,建平中学高一年级篮球“传切配合”的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篮球基础和运动能力存在的客观差异,将学生大致分为基础“较强”“一般”与“较弱”三个不同层次的学习小组。经过同步讲授“传切配合”的相关技术要领后进行分组学习,教师集中精力辅导“较弱”小组,重点教会学生摆脱防守切入的动作技术,该组的学习目标可制定为初步掌握摆脱防守切入的动作方法。“一般”小组则需要掌握切入后侧身跑动接球的动作技术,尝试体验切入弧线跑动接球投篮的练习。“较强”小组在顺利完成切入侧身跑动接球有效投篮的前提下,在比赛中尝试运用“传切配合”战术,提高战术配合意识。适当降低教学要求和动作技术标准的难度,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获得参与篮球运动的情感体验,逐步掌握篮球最基本的技术与技能。(二)制定各层的学习目标,注重学生运动体验学习目标应紧密围绕教学整体目标合理分层制定,才能有效实现个体发展与整体提高。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学习目标搭配相应的学练内容,还需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体验中。科学制定各层次的学习目标,采用合理与有效的教学手段,能让更多学生主动参与篮球运动,积极体验运动快乐,感受成功喜悦。例如,在高一年级篮球“突分配合”的教学中,针对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学主要围绕学生学会持球突破的技术动作,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运球摆脱防守的动作方法,并不断激发他们对篮球运动的学习兴趣。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要围绕突破后的分球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养成配合意识,分享合作学习的喜悦。对技术水平较高的学生,要围绕突分配合战术的综合运用展开学练活动,鼓励学生在比赛中大胆尝试与勇于挑战,感受比赛带来的运动乐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不断激励各层次学生主动参与学练实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相互合作学习意识。(三)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合理调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包括多个教学环节,是师生通力合作、携手努力实现教学目标的动态过程。在各教学环节中采用的教学手段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教材特点、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等综合因素科学合理选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基础与需求,选用适宜各层次的学练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达成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的进展,对部分学生可以合理增加或降低技术动作标准与学练要求,必要时还可以适时调整学生学练的节奏,适当增添教学过程的趣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例如,在高一年级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投篮”的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和篮球运动水平的高低,将学生大致分成A、B、C三个小组,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小组参与学练活动。A组是篮球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要学会交叉步突破运球的动作方法;B组是篮球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掌握交叉步转体探肩及侧身运球的技术动作;C组要熟练掌握交叉步转体侧身探肩,快速运球超越对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学练情况及时调整学练节奏和要求。当大部分学生都能基本完成该组教学任务时,可进一步要求他们在中速运球中巩固交叉步突破运球的技术动作,提高组合技术的连贯性。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根据学练实际情况调整学习任务,不断促进学生在篮球运动能力提高的同时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四)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提供个体发展平台教学情境是教师主动创建且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为满足并作用于学习主体来达成教学目标而创设的学习环境。实践证明,所有学生都愿意将自己的特长和有价值的一面展示给自己的同伴,也期待得到同伴的认可与赞美。教师精心创设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学习活动情境,让学生处在真实的活动或比赛情境时,能合理运用结构化的知识和所掌握的运动技能快速有效解决学习实际问题时,则可激发学生更多的求知欲。例如,在高二年级篮球“掩护配合”的教学中,选用的多媒体视频应呈现更加真实、直观的比赛场景,在学练过程中可设置不同的学习情境,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也要提供可选择且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练方法。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异质分组,并指定一名具有一定组织能力且篮球水平较高的学生担任组长。学习任务则要求组长利用自身技能优势,并带领小组成员通过集中观看视频、集中讨论达成共识,组长指导并解决组内出现的问题。教师重点关注各小组学练的进展情况,巡视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帮助组长解决。这样,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得到有效保护和维持,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也能提升课堂学习的效率。(五)关注课余的体育锻炼,培养良好健身习惯体育锻炼有利于高中生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和心理健康发展,增加有机体的社会适应能力。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将课内教学与课外锻炼进行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体育特长的机会,同时也要不断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学生经常性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就会有意识地制订自我锻炼计划,逐步养成良好健身习惯,有效促进自身运动技能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平时的篮球专项化教学中,教师通过课上时间或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播放篮球比赛项目的精彩视频,通过实际赛事让学生逐步了解篮球的有趣之处。众所周知,篮球比赛是学生课余开展体育锻炼的一种很好的形式,也是培养良好健身习惯的绝佳动力源泉。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将所学的篮球运动知识与技能运用到课外体育锻炼中。结合分层教学的要求,教师可根据学生现有水平差异,经常组织不同形式的篮球比赛活动,燃起学生积极参与篮球运动的热情。教师还需关心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针对篮球水平较好组别的学生,教师在课后应传授学生更多的篮球知识、技能和技巧,帮助他们取得新的突破。而对于篮球基础和运动能力都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平时应给予更多关心与帮助,积极引导他们参与到课余活动中。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组建课余篮球训练小队,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余篮球训练中来,帮助学生养成健身的良好习惯。(六)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科素养形成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明确指出:在学习与评价的过程中,应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并依据学业质量标准,构建内容多元、方法多种、主体参与的评价体系。完善的评价体系,能够让体育成绩更加科学、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当学生不断关注体育课的学习过程时,就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运动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学科核心素养的不断形成。例如,在我校篮球专项化教学的评价中,教师既要参照学生体能基础和运动能力的评价标准,也要参考学生的进步幅度,还要适当考虑学生个体本身存在的差异,进行综合评定。此外,教师还应为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评价方案,促进所有学生的体育知识与技能掌握水平有所提高。教师既要关注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与身体素质的变化,又要关注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和意志品质的塑造。而对于体育意识和体育品德等隐性内容,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态度、情谊呈现和行为表现来进行观察和记录,让学生的隐性能力在不断转化为显性表现的同时,使评价内容更具有可观测性和可操作性。结语在推进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背景下,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应秉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在实施分层教学时,则应聚焦教学目标、对象、内容与评价等要素,重点要关注学生的参与体验和成就感获得,以期通过体育教学来促进学生体能素质与健康水平的综合提升,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