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道德与法治的学科实践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新课标背景下道德与法治的学科实践新课标强调学科实践,并不是要否定学科知识的价值,也不是要走向只重实践的另一个极端,而是要改变学科教学中“重知轻行”的现状。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当前,学科实践成为教育热词,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所谓学科实践,是指具有学科意蕴的典型实践,即学科专业共同体怀着共享的愿景与价值观,运用该学科的概念、思想与工具,整合心理过程与操控技能,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一套典型做法。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要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学科实践,一方面是注重“做中学”,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体会学科思想方法;另一方面是加强知识学习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从本质上来讲,学科实践是一种有效整合学科教学与实践的学习方式,是实现学科育人价值的有效路径。具体到道德与法治课程,《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教学建议部分,也提出要丰富学生实践体验,促进知行合一。道德与法治教学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强课内课外联结,实现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结合。在未来落实新课标的进程中,学科实践是教师理解新课标的关键视角,也是改进教学的重要突破口。按照新课标中教学建议部分的要求,基于实践经验,总结提炼出道德与法治学科实践的三条实施路径,如图1所示:前学科实践路径、准学科实践路径和真学科实践路径,三条路径围绕“实践”这一核心,形成由外向内的同心圆。需要指出的是,三条路径的划分只是依据教学与实践的关系远近,并不存在高低优劣之分,三条路径互相配合,共同实现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在内的核心素养培育。一、注重案例教学,生成学科之知新课标强调学科实践,并不是要否定学科知识的价值,也不是要走向只重实践的另一个极端,而是要改变学科教学中“重知轻行”的现状。教师既要重视学科知识的学习,又要突出实践行为的转化,实现学科知识与学科实践的良性互动。所以,强化学科实践的重要前提就是打牢基础知识,抓住核心概念,教师可以案例教学为突破口,生成学科之知。案例教学是教师以具有鲜明代表性的案例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在情境中掌握理论知识总结规律,并创造性地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找到更多的实际生活范例或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由于此时的教学是通过案例拉近与实践的距离,我们可以称这一路径为前学科实践路径。一是要重视案例选择。案例教学是道德与法治课程常用的教学方式,选择什么样的案例,直接决定了教学的实践意蕴。在新课标中,对于教学案例的选择,提出了四条标准。首先,正面为主。教学要传播正能量,如果确有必要使用负面案例,要慎而再慎,加强正面引导。其次,贴近现实。案例要具有时效性,应该紧扣时代主题,反映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回应学生关切。再次,典型性强。案例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学生能够据此举一反三,实现知识和经验的迁移。最后,符合认知。案例要适应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能调动学生的思考,引发情感共鸣。面对海量的教学素材,教师可以按照这四条标准择优选取和呈现案例,更好地服务教学内容。二是要加强问题设计。选取了好的案例,并不一定就保证了教学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如何围绕案例展开分析和探讨,这就涉及问题的设计,围绕问题进行的师生互动正是知识生成的过程,所以基于案例设计问题就成了案例教学的关键。在问题的设计上,要坚持三个原则。首先,要有指向性。既要结合案例素材,又要链接教学内容,指向学科知识的渗透与学习,而不能仅仅就事论事。其次,要有开放性。提出的问题要有讨论的空间,要让学生有话可说,通过对话,让学生自然而然生成自己的观点;最后,要有层次性。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符合学生的思维逻辑,在不断推进的设问中深化认知。有了好问题,学生就能够调动自身经验来分析,基于案例来学习。三是要建构知识体系。当前案例教学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每节课的案例都不少,讨论也很热烈,但一节课下来,学生往往只记住了案例,却对教学内容不甚了了,究其背后原因,还是缺少了系统性、结构性思维。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备课时,加强系统性设计和思考。首先,要抓住大概念。大概念是学科知识的核心,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确定大概念,落实重难点,案例教学的方向就会更加清晰。其次,要设计问题链。每一个案例后的教学问题设计,都应该放到整堂课、整个单元的大背景下去思考,这样既能梳理不同案例之间的关系,又能整体上建构问题链。最后,要形成知识树。知识学习的散点化一直为人诟病,结构化的知识才更有利于学生的消化和吸收,基于大概念,依据问题链,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结构化的知识树,也便于学生日后对知识的同化顺应和迁移应用。二、引导活动探究,深化学科之悟学科实践的另一条路径就是借助探究活动,落实课程标准。探究教学是上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理念,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同与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但也显现出问题,特别是虚假探究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探究教学实质上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从其内涵可以看出,学科探究教学天然地要体现学科特点,以本学科的特有方式开展探究,探究要体现出学科味道,这也是新课标一再强调学科实践的原因所在,就是要实现原有自主、合作、探究的转型升级。学科探究活动主要是借助探究,模仿学科知识的生产过程,我们可以称这一路径为准学科实践路径。一是要明确探究目标。要解决学科探究中泛学科化、去学科化的问题,教师必须从一开始就明确学科探究的初衷和目标。一方面,要回归探究初衷。学科探究不是摆形式、装门面,要求探究才探究,为了探究而探究,这样的探究活动是没有意义的。真正的学科探究,是立足真实的生活情境或社会情境,带着学生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学科知识概念,体会学科思想方法,感悟学科价值魅力,它是一种“做中学”的途径和方式。另一方面,要确定探究方向。教师要根据所教内容、学生基础、教学环境等因素,综合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探究式教学,以及探究的问题点、价值点和突破点,这样才能真正让探究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服务,为培育核心素养服务,而不致沦为可有可无的虚假探究。二是要优化探究任务。探究任务是驱动学生深度参与的载体,教师通过采用议题式、体验式、项目式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学科探究方法,生成、建构学科知识结构。在探究任务的设计上,要始终把握好三个原则。首先,任务要与学习目标相符合。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始终要对标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预判其对目标的实现程度和达成效果,这样既能检验任务质量,又能落实效果评价。其次,任务要与核心问题相匹配。每次探究,教师都应该预设希望突破的核心问题,任务的完成过程应该是核心问题的解决过程,因此,要确保其与核心问题的匹配和关联。第三,任务要与学生水平相对应。好的探究任务,应该在任务价值感和学生胜任度之间实现平衡,既能让学生有探究的欲望,又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实现学生想探究、能探究的有机统一。三是要突出价值引领。活动探究的过程,不仅是学科知识的运用过程、学科能力的提高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科价值观念的感悟过程,尤其是对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更是要在学科探究中突出价值观念的引领。首先,探究目标要凸显价值引领。依据课程核心素养、总目标和学段目标,确定探究活动学习目标,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其次,探究过程要突出方向指导。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及时进行指导,对错误观念等进行纠正,确保探究的方向正确。最后,探究评价要强化全面评估。探究活动结果的评价,既要关注有形的产出,比如报告、方案、建议等,又要关注无形的变化,比如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的演变。三、开展社会实践,强化学科之行不管是前学科实践路径,还是准学科实践路径,都是在教学中通过案例、模拟等方式实现学科理论与生活实践的关联,但由于学生尚未真正进入社会实践,所以学科实践还需要第三条路径,就是开展社会实践。教师带领学生走入真实的社会大课堂,面对真实的情境,做出真实的判断、选择和行动。实践是检验学科教学成效的最后一关,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做出全面的评估。正如新课标要求,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知识运用于社会,服务于人民,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社会实践是投身真实社会的育人方式,我们可以称这一路径为真学科实践路径。一是要整体统筹开展。社会实践对课时、组织和管理都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整合设计,统筹实施。首先,整合学科内容实施。立足课标、教材和学生实际,统整相关内容,形成社会实践单元,充分利用学科实践活动的课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开展社会实践学习。其次,协同相关学科开展。这也符合课程改革的方向,与其他学科教师通力合作,选择联系紧密、学科交叉的内容主题,合作开展社会实践,既能保障活动所需的时间,又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三,统筹其他资源落实。每学期,学校都会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比如志愿服务、生产劳动、研学旅行等,教师要懂得借力而为,为我所用,这也符合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政策要求。二是要精心规划设计。不论社会实践是以上述何种方式开展,教师都应该提前做好规划,精心设计,避免学生漫无目的地跟着走、看热闹,切实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价值。首先,明确主题。主题是社会实践目标和内容的集中体现,高质量的社会实践应该是聚焦某一主题的深入体验和行动,所以教师要提前规划,明确活动主题,为后期实施提供方向。其次,做好预热。在活动开展前,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实践相关的背景资料,引导学生自主搜集了解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做好准备,完成活动预热。第三,提供支架。这里的支架,指的是配套的问题或任务,要让学生带着问题或任务进行实践活动,清楚在活动中具体要做什么,注意力应该集中在哪些方面,这也能为后期的活动总结和评价做好准备。三是要落实知行合一。社会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行动,所以,要特别关注学生行动的过程和质量,关注学生的整体表现,做好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反馈。首先,做好过程观察。核心素养只有在做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真实表现,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反应和心理状态,初步诊断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转化和落实。其次,评价综合表现。活动结束后,基于过程性观察和任务完成情况,科学评价学生的行为表现,全面评估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第三,开展课内回应。实践是应用、检验认识的过程,也是生成新的认识的过程,教师应该立足社会大课堂的实践,在思政小课堂进行回顾,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提炼和升华,完成从行到知的反哺过程。深化道德与法治学科实践,是落实新课标的关键举措,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种变化和挑战,一线教师需要从理念和行为两个方面实现突破。首先,在理念上,要深刻领会学科实践的基本旨趣和科学内涵。在深入学习新课标的基础上,明确学科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知行结合的学习方式,它并不是要推翻之前课改的一切经验和做法,而是就其中的弊端提出针对性举措,要解决的是学科教学脱离实践的突出问题,需要从这个意义上完成教学经验的继承与创新。其次,在行为上,要不断优化学科实践的基本路径和实施方式。对案例教学、活动探究和社会实践这三条学科实践的基本路径,道德与法治教师并不陌生,在日常教学中也会经常采用。但在新课标背景下,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完成路径的优化升级,特别是与新课标所提倡的议题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相结合,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中不断摸索。总之,学科实践强调学科学习来源于实践、根植于实践、服务于实践,教师要能够借助案例教学、活动探究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把课上出“道德与法治”的味道来。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