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国特色的人才强国之路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走中国特色的人才强国之路(权威论坛)《人民日报》(2011年09月01日22版)展翅高飞今年6月,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在大连市世界博览广场开幕,千余名海外学子参加了创业周活动。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人才竞争正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加快人才发展是各国的共同选择。取得显著成就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高度重视发挥人才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了一系列加强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培养造就了各个领域的大批人才。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分别于2003年、2010年先后两次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颁布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我国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一、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皆可成才、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深入人心。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日益浓厚,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逐步成为社会共识。二、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截至2008年底,全国人才资源总量已达1.14亿人;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4600多万、居世界第一,研发人员总量超过195.5万人年、居世界第二;两院院士共有1400多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20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8万人。三、人才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公务员法》颁布实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组织制度创新全面推进。中央出台了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人才队伍建设、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等一系列政策。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许多配套性政策。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完善公务员制度、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国有企业人事管理制度,对各类人才实施分类管理。改革完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加强人才市场体系和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充分发挥作用。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有各类人才服务机构4.9万家,其中公共人才服务机构5384家,公共就业服务机构2.5万多家。五、党管人才工作格局基本形成。2003年中央成立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对全国人才工作进行战略规划、政策研究、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党委全部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或协调机构,各级组织部门普遍建立了专门人才工作机构,基本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基本理念思路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加快人才发展是各国的共同选择。党和政府认真分析国内国际形势,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坚持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促进科学发展的人才思想理念。第一,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以往的发展主要依靠廉价自然资源、环境资源,尤其是低成本的体力劳动力资源参与全球生产分工,现在这方面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弱化。科技和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最有力的支撑,是可持续开发的发展要素,也是一种越用越多的资源。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人才优势是我国科学发展最需培育、最可依靠的优势。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一个十亿人的大国,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都比不了的。第二,人才强国是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随着科技和人才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逐步确立的。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并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列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战略,同时将人才强国战略写入党章。为什么要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摆在如此重要的地位?一是人才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真正强大起来,关键靠人才。二是国际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世界主要国家为谋取长期发展优势,抢占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都在加紧制定实施人才战略。如果我国在人才发展上落在后面,就会在国际竞争中陷于被动。第三,人才优先是跨越式发展的基本路径。从历史经验看,较之于优先积累物力资本的国家,优先开发人才资源的国家不仅发展速度更快,而且发展质量更高、后劲更足。当前,我国各地各部门对人才越来越重视,但对投资人才的价值还认识不足,重视物质投入轻人才投入、重资源开发轻人才开发、重项目引进轻人才引进的现象仍比较普遍。要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实行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重点是要加大政府对人才发展的投入力度,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要由目前的10.75%达到2020年的15%。第四,党管人才是党执政兴国的政治安排。实施好人才强国战略,关键在党。我们党提出,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人才工作水平。为了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党中央专门成立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担任,成员单位有中组部、中宣部、中央统战部、人社部、国家发改委等20个部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中组部,中组部抓人才工作,不是要包揽人才工作的方方面面,而是要重点做好“四个一”的工作:倡导“一个理念”,即科学发展的人才观;落实“一个规划”,即国家人才发展规划;推进“一个计划”,即“千人计划”;建立“一个体系”,即党管人才的领导体系。未来发展战略2010年,党和政府制定实施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明确了我国今后10年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指导方针、重大政策和重大举措。第一,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国家人才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同时,我们还从四个方面对这个目标作了进一步界定:一是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人才资源总量从现在的1.14亿人增加到1.8亿人,增长58%,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提高到16%,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二是人才素质大幅度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43人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人才的分布和层次、类型、性别等结构趋于合理。三是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明显增强,竞争力不断提升。人才规模效益显著提高。在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金融财会、生态环境保护、新能源、农业科技、宣传思想文化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建成一批人才高地。四是人才使用效能明显提高。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环境基本形成。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15%,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3%。第二,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确立了我国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这24字指导方针是国家人才发展的“灵魂”。服务发展、人才优先,确立了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定位,就是把为科学发展服务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才优先发展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用为本、创新机制,明确了人才发展的改革方向,就是以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为主线,创新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明确了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就是突出高端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第三,以政策创新带动体制机制创新。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从我国人才发展的现实情况看,“用”是突出问题:人才不够用、不适用、不能充分使用。人才“不够用”主要是指结构性短缺,高端人才和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人才严重不足。比如,第二产业高技能人才缺口巨大,我国工人队伍中高级技工仅占5%,而发达国家占35%。人才“不适用”主要是指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脱节。人才“不能充分使用”,就是许多人才缺乏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和条件。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要树立以用为本的理念,把用好用活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第一位的任务,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国家人才发展规划采取以政策创新带动体制机制创新的渐进改革思路,从一项项具体政策改起,由点到面、逐步推进。遵循这个思路,针对我国人才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国家人才发展规划提出了10大政策创新任务。比如,为解决人才发展投入不足的问题,提出实施促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税金融政策;为解决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提出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人才创业扶持政策、实施有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和创新政策、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和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等。第四,依托重大工程推动人才队伍建设。从总体上看,我国已经是世界人力资源大国,但还远不是科技人才强国,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主要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特别是一流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短缺,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够强,人才的培养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不够合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人才发展规划按照“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方针,围绕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一是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努力造就一批世界一流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二是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三是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国家人才发展规划把实施重大工程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按照引领性、创新性、示范性原则和少而精的要求,从国家层面设计了12项重大人才工程。这些重大人才工程分别由国家有关部委牵头实施,年内将全部启动。(本文由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提供)千人计划(链接)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又称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为了吸引以我留学人员为主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2008年底中央批准实施“千人计划”,重点是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在中央、部门、地方分层次、有计划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其中中央层面计划用5—10年时间,引进200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各地各部门以及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也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力争全国引进上万名高层次人才。截至目前,“千人计划”已分6批共引进1510人,其中,创新人才1161人,创业人才349人,绝大多数为留学回国人员,并有数十名非华裔外国人。他们积极承担国家和地方的重大科技项目,带领团队进行技术攻关,部分已担任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校院系或企业研究部门负责人,在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机制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版图片均来自人民图片参与国际竞争引领中国转型(权威论坛)王辉耀《人民日报》(2011年09月01日22版)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人才建设滞后于国家发展,所以我国经济规模达到全球第二,核心竞争力却不是高新产业与知识经济,不是人才的创新与创意,而是廉价的劳动力与土地以及低端制造业。当今中国亟须新的转型,而人才战略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驱动力。从世界发展的潮流来看,全球化在经历了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之后,现在又开始进入第三阶段,即人才的全球化流动。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制定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并突出拥有知识技术和资本的人才在生产要素的核心作用,以推动产业向创新经济转型升级。自中央的“千人计划”2008年出台以来,中国正由“人才流失国”向“人才回流国”逐渐扭转,中央和地方的最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