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党建评论汇编(12篇)目录1.做实做细经常性纪律教育............................................22.施郑言:将斗争精神发扬到底....................................53.高扬团结奋斗之帆......................................................134.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高校课堂的三重路径..........185.从一个“行”到两个“行”的深刻要义...........................226.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267.大力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308.在科学理论指引下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34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3810.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4211.以党建品牌汇聚红色动能..........................................5112.成长有支撑创新有舞台奋斗有回报......................55做实做细经常性纪律教育发表时间:2022-12-07陕西深入开展以“严守纪律规矩,加强作风建设”为主题的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月活动,以学知纪、以考督纪、以案明纪;海南举行“家庭式”廉政谈话会,督促新提拔和进一步使用的省管干部筑牢廉洁从政的思想根基,管好家属子女,严守党的纪律;贵州省铜仁市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典型案例展进乡镇活动,以案释纪释法……各地坚持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分级分类开展党章党规党纪教育,不断筑牢广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防线。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加强纪律教育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中共中央纪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通知》明确要求,开展经常性纪律教育,严格执行党的各项规章制度。“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用纪律管全党、治全党,就要加强纪律教育,有规在先、抓早抓小,引导党员干部增强纪法意识,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更好发挥纪律建设治本作用。融于日常、做在经常,实现常态化。纪律教育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要开展经常性纪律教育,把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党校、干部学院和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必修课,通过集体学习、党规党纪学习测试、廉政谈话、警示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等多种形式把纪律要求刻印在党员干部心上。把“纪律教育周、教育月”等主题性活动和日常教育结合起来,既润物细无声式做实日常教育,又抓住节点,集中一段时间开展主题活动,巩固学习成果。将纪律教育和党性教育、廉洁文化教育贯通起来,正面引导和警示教育结合,推动党员干部夯实党性根基,把他律要求转化为内在追求,不断增强遵规守纪的自觉。增强针对性,提高纪律教育实效。具体才能生动,生动才能深入。纪律教育要注重分层分类实施,菜单化、精准化提供内容,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坚决防止“大呼隆”“走过场”“一锅煮”。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督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在遵守和执行纪律上走在前、作表率,从而带动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把纪律严起来、把规矩立起来。紧跟时代发展,创新教育形式,通过网络新媒体途径,努力提供沉浸式、场景化体验,不断增强纪律教育实效性感染力。把加强纪律教育与严格纪律执行密切结合起来。严格执纪,是最有力的纪律教育。没有严格执纪作保证,纪律教育就缺少内在“刚性”。必须把纪律教育有机融入监督执纪问责全过程,以从严执纪的惩戒震慑强化教育效果。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的基调,强化日常监督执纪,深化运用“四种形态”,发现苗头就及时提醒纠正,触犯纪律就立即严肃处理,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使纪律始终成为带电的高压线。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教育一方。不断健全完善党内法规体系,把制度的篱笆扎得更紧,以有纪可依、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的有力行动,推动全党形成遵规守纪的浓厚氛围。施郑言:将斗争精神发扬到底发表时间:2022-12-05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作出深刻阐释:“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这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顽强斗争之决心与意志的坚定表达和庄严宣示,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政治智慧和精神指引,是增强斗争本领、不负使命的时代要求。将斗争精神发扬到底,必将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坚定“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意志新时代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将伴随实现伟大复兴全过程,我们必须发扬斗争精神,迎难而上,越是艰险越向前。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对坚持斗争精神作出了最新的战略判断和深刻阐述,为全党全国人民指明了方向。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绚丽华章的伟大号召。七十多年前,为了建设新中国,毛泽东同志在“进京赶考”前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今天,为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和践行“三个务必”,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困难和挑战是躲不开也绕不过的,全党必须做好进行更加艰苦卓绝斗争的准备。这是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发出的新的伟大号召,是百年大党的执政智慧、战略自觉与历史清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原则。在当前的历史条件和国内外形势下,中国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国内外都在高度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牢牢把握五个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将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作为五个重大原则之一,这是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规律的深刻把握,也是对斗争精神的深刻认识,充分说明了发扬斗争精神的极端重要性。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内在要求。革命是斗争的高级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打铁必须自身硬。”必须切实加强党员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把广大领导干部锻炼成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增强“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斗争智慧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等的多重叠加下,面对各种挑战和考验,我们更要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和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斗争智慧,做到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迷于现象、不拘于个人、不困于眼前,“不畏浮云遮望眼”。坚持斗争精神的理论清醒。理论上愈是清醒,行动上就愈是坚定有力。对于和平年代,特别是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还要不要做好斗争准备,还要不要坚持斗争精神?我们党一直有着深邃的思考。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大论断;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惕厉全党;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要求“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全党坚持斗争精神、保持理论清醒,绝不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提供了根本遵循。坚持斗争精神的哲学智慧。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和哲学智慧的集中体现。矛盾与斗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双方的统一与对立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命题,我们党始终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为真理而斗争,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而斗争,为美好生活而斗争。顽强斗争是创造奇迹的精神密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永不过时的精神底色,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更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坚持斗争精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就是要在斗争中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斗争促进统一,实现矛盾的积极转化,引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坚持斗争精神的历史传统。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恩赐的,而是通过不断斗争取得的。”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以顽强斗争的不屈精神和钢铁意志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击退了敌对势力一次又一次疯狂进攻、攻克了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险关要隘。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靠的就是顽强斗争。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靠的还是顽强斗争。新征程上,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精神底色,还要继续坚持斗争精神。中国共产党通过顽强斗争创造历史、走到今天,也必将通过顽强斗争赢在当下、赢得未来。练就“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斗争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讲求斗争艺术、善于斗争。毛泽东同志说,胜利的信念是打出来的,是斗争出来的。新征程上要在不断斗争中增进必胜的信念,在钢铁般的信念指引下坚持顽强斗争。不断强化党的理论武装。思想理论的优势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优势。先进思想一旦武装群众,就会转化成强大的斗争力量。顽强斗争不是拼命蛮干,而是先进思想理论指导下的坚定行动,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有机结合,是斗争勇气胆识、艺术策略与决心意志的集中体现,包含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必胜决心和斗争品格。实现新时代党的中心任务,我们必须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在入脑入心上下功夫、在做实见效上下功夫,科学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斗争形势、制订斗争策略,为顽强斗争提供思想指南、注入真理力量。保持危机意识和忧患精神。《孟子》有云,“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古今中外的历史告诫我们,丧失忧患意识、放弃斗争精神,必将付出国灭家亡的惨重代价。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警示我们,意识形态的斗争是争夺现有阵地的斗争,更是争夺未来的斗争,来不得半点马虎,既要寸步不让,更要见微知著。我们处在一个既充满挑战也充满希望的时代,我们的事业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