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实用4篇】【导读】这篇文档“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实用4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大班音乐教案《音乐小屋》及教学反思[优秀]【第一篇】大班音乐教案《音乐小屋》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习歌曲中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演唱,初步学唱歌曲,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师生与生生之间合作学习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音乐《音乐小屋》含反思教案吧。活动目标:1.初步学唱歌曲,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情绪。2.学习歌曲中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演唱。3.体验师生与生生之间合作学习的快乐。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教学准备:1.歌曲《音乐小屋》原唱及伴奏CD;歌曲《郊游》;2.多媒体课件;3.邀请卡一张。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二、导入课题:1.小朋友,今天老师的心情特别好,为什么呢?因为我收到了一张邀请卡,里面写了什么呢?我打开来,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好吗?2.教师读邀请卡内容,提问:“你们有信心战胜困难吗?(有)那让我们出发吧!”三、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学习节奏与主要乐句。(一)碰到第一个困难,引导幼儿通过努力解决。1.一条小河挡住去路,怎么办?2.出示节奏图XX|XX0|XXXX|X0||,引导幼儿学习。3.幼儿学习节奏。4.克服困难,划小船继续前进。(二)遇到第二个困难,鼓励幼儿共同克服。1.大石块挡住了去路,怎么办?2.出示乐句:音乐小屋|在欢迎|你欢.迎|我0||。3.幼儿学唱,着重练习欢.迎的唱法。4.成功移走三块大石块,继续前进。(三)遇到第三个考验,请大家一起努力。1.出示三个敲门声:(1)53|530||(2)42|420||(3)50i0||2.师幼一起按门铃。3.音乐小屋终于开门了。四、完整欣赏歌曲,用多种形式学唱歌曲。1.欣赏后提问:这首歌一共有几段?第二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一样?来到了音乐小屋,你觉得快乐吗?歌曲里面是怎么唱的?(引导幼儿学唱:我们的快乐都在里面装)。2.引导幼儿完整学唱一段歌曲,根据幼儿的学唱情况,教师小结指出问题。3.完整地学唱歌曲。4.以对唱的形式师幼共同演唱歌曲。5.幼儿分组对唱歌曲。6.家长与幼儿对唱歌曲。五、结束:出现神秘人——海宝。教学反思:歌曲《音乐小屋》是一首儿童歌曲。歌曲风趣、轻松、愉快。旋律以三度下行的音程起句,构成起伏的旋律,和着舒展的节奏,给人以柔和的感受。描绘了“叮咚”作响的音乐小屋给人们的快乐,抒发了热爱音乐的孩子们的愉快心情。整堂课我以“去游玩音乐小屋”为主线,首先我让学生模唱“音乐小屋”的门铃声,来解决了难点节奏,这个环节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了难点,并且自然的了解了音乐知识点“四分休止符”。也引起了学生想去看音乐小屋的好奇心,使我能顺利的进入下一个环节,走进音乐小屋来学习歌曲。然后学生走进音乐小屋之后,我设计了各种接唱的小游戏来让学生学唱歌曲,并加入身体的律动体验。最后在学生掌握歌曲后,就引导学生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乐。整堂课学生仿佛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快乐地体会音乐带来的无线乐趣。当然在该堂课中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在歌曲学唱中,学生对于音乐的完整感受体现地还不够深刻,我让学生分句学唱歌曲,破坏了歌曲本身的整体性。2、创编打击乐节奏的时候课堂纪律显得有点乱,教师没有调控好学生的课堂纪律。3、教学语言还欠生动活泼,导致教学的每个环节衔接地不够自然、流畅。本文扩展阅读: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活动,其媒介是按时组织的声音。音乐教案旋律音乐教学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掌握有关三和弦的基本知识,并能听辨感受大小不同的和声色彩。2、通过《月光》欣赏初步感受和声色彩变化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3、激发学生对外国优秀音乐作品的热爱。4、培养学生音乐的感受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听辨大小三和弦,体会其不同的和声色彩。2、尝试在歌曲的旋律中配置三和弦。教具准备:录音机、投影机、自制幻灯片、视唱谱等。教学模式流程:导入感知理解运用《森林深处的杜鹃》吹奏讨论探索发现认识新知《月光》《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激发体验创造教学过程:一、导入:激发:引言: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学生:春天。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到春天大森林去聆听杜鹃叫声(出示幻灯)感受一下作曲家是如何描绘森林的寂静和幽深的。二、体验:1、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1)乐曲介绍:这首乐曲选自法国作曲家圣桑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第九首,钢琴轻柔优美的音响,描绘了寂静山林,单簧管逼真地模仿着杜鹃叫声,仿佛把人们带进了幽深的莽莽森林。(2)同桌交流,作曲家用了上节课什么知识来表现森林寂静和幽深的。学生:和声(3)吹奏一组三度的和声音程:并请一位同学写到黑板上。(4)一半同学吹,一半同学选择适宜色彩来标记和声色彩。要求:两组交换,并请一个同学标到黑板上。2、引出课题:三和弦(1)要求:学生按上行、下行再吹奏一遍,老师加进第三声部。(2)设问:这次吹的听上去跟刚才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回答:多了一个音;和声音响更丰富了,立体感更强了等等。(3)教师弹奏,并请同学把老师加的音写出来。(4)介绍各音的名称:五音三音根音(5)出示表格并讨论:(幻灯二)结构色彩要求:a、教师为七组音按上级数标记。b、学生按小组讨论寻找七组音的组合规律及和声色彩(6)学生回答:(7)教师出示表格(幻灯三)并归纳。结构色彩名称大三度十小三度明亮大三和弦小三度十大三度暗淡小三和弦(8)学生说说三和弦的特点。(9)揭示课题《三和弦》三个音按三度音程关系叠置起来所构成的和声音响效果就叫三和弦。3、听辨大小三和弦:要求:大三和弦用手心表示,小三和弦用手背表示。4、再次体验,欣赏《月光》导入:老师请你们欣赏一段音乐,它就是用了今天所学的知识点通过和声色彩变化来描绘一种特定的意境,请同学闭起眼睛听一听,这是一个怎样的音乐意境呢?(1)学生欣赏音乐《月光》中教师拉上窗帘(出示幻灯四)设置夜景。(2)暂停音乐,让学生突然感到身临其境的感受。(3)简介乐曲。这就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所写的《月光》,乐曲通过各种表现手法,特别是注重和声的各种轻淡,浓重的变幻,绘声绘色地描绘了月光色彩变化。(4)继续欣赏:要求:用绘画,文字或肢体语言等表现音乐中月光的变化。(5)同学把感受到的月光讲给大家听。(6)教师小结:和声音响效果的明暗浓淡之分,具有渲染音乐色彩的作用。流程说明初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决定了音乐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的主动探究,教学关键是教师恰当引导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有意识由和声音程逐渐引入到三和弦,通过学生的吹吹看看、听听、议议等一系列自主活动探索并发现新知三和弦。最后通过《月光》欣赏,进一步体验和声色采在塑造音乐形象中所起的作用。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和优美的情感体验中巩固了新知识的理解。三、创造:1、出示乐谱2、分高低声部吹奏。3、为歌曲再配置一个声部。4、借助口琴学习吹奏第三声部。5、吹奏创编的第三声部。6、同学分三个声部吹奏。7、请同学说说加了一个声部后音响效果有什么不同?8、小结:这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要求: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小结三和弦的知音乐教学案例送别优秀教案【第三篇】《送别》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本节课中了解什么是和弦2、运用和弦为作品简单编配伴奏教学重难点:歌曲伴奏编配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实践教具:电脑、多媒体、作曲软件上课礼仪。导课: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首作品吧:点击打开链接作者简介:李叔同,学堂乐歌代表人物。于1905年编印出版的供学校教学用的《国学唱歌集》,即从《诗经》、《楚辞》和古诗词中选出13篇,配以西洋和日本曲调,连同两首昆曲的译谱而成的。《送别》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这些歌曾在全国范围内广为传播。曲调带着强烈的外来色彩,歌词带着浓重的旧体诗词的韵调,这便是最初的,也是宣告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的歌。李叔同用这样的歌完成了启蒙者的历史任务。这首作品非常的好听是吧,我们来看一下这首作品的谱子。1/6谱面看起来很简单,我们再来唱一遍。同学们说我们唱的和刚来老师给大家播放的音乐有什么区别?——缺少伴奏这节课就让老师带着大家来学习简单的乐曲编配。2/6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和弦。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即构成和弦。和弦有三和弦、七和弦之分,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三和弦。和弦是建立在调式音级基础上的,旋律中一些音总是围绕着某一个音运动,这个音是主音,以主音为中心按一定的关系组织起来就构成了调式,调式中的各音称为调式音级。和弦与和弦按一定的规则连接起来,就形成了和声。我们来看一下C大调的正和弦有Ⅰ:135;Ⅳ:461;Ⅴ:572同学们根据作品里出现的音来试着给作品写上正确的伴奏和弦。3/6在钢琴上演奏的时候可以根据作品的需要运用不通的伴奏音型比如分解和弦就是比较简单的一种。4/65/6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是不是觉得创作课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啊?让我们行动起来,创作属于你们自己的音乐吧~~6/6音乐教案音乐欣赏教学教案【第四篇】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大班音乐欣赏摇篮曲,这首歌曲有三段,这是一首东北民歌,曲调优美,节奏缓慢,歌曲有三段歌词其中渗透着妈妈对宝宝的无限疼爱和殷切希望。教材所含的知识点是:摇篮曲的节奏特点及情绪色彩。由于大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欣赏音乐作品的基础,能完全较为正确的来辨认音乐作品的情绪及节奏特点。因此只有掌握了摇篮曲具有的缓慢轻柔的节奏特点,优美抒情的情绪色彩。才能更进一步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内容,为教学地顺利开展做好铺垫准备。这一知识点的掌握在整个知识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音乐教学的意义中所提到的:对幼儿来说音乐活动的意义决不应局限于音乐本身,它同时也要有益于发展幼儿的智力和体力,陶冶幼儿的情感、品格,形成幼儿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个性,使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1、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浓浓的母爱、享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2、发展幼儿的音乐理解力、想象力及表现力,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良好习惯。3、引导幼儿了解摇篮曲的性质特点,知道这是一首东北民歌,启发幼儿运用语言、动作表达对歌曲内容的理解。教学重点是:引导幼儿注意倾听,正确理解歌曲的内容。制订的依据是: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形象是通过各种表现手段如旋律、节奏、速度等而塑造出来的。而音乐又是一门时间艺术,是在时间中流动的,稍不注意就会流失过去,作为歌曲的欣赏幼儿可以借助于歌词来理解歌曲内容。大班幼儿注意力的发展比较好,也具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只有聚精会神地倾听正确理解歌曲的内容,才能使幼儿与歌曲产生共鸣。教学中的难点是:引导幼儿运用语言、动作表达情感体验与联想。难点制定的依据是:欣赏音乐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幼儿的认知程度具有感性大大超过理性的特点。因此在音乐感知的基础上,产生情感体验及联想从而达到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对幼儿来说及具挑战性,就象一个跳一跳就够得到的果实,借助于教师的引导帮助,幼儿通过努力是可以完成的。二、教学方法针对教材内容和分析依据纲要的精神:音乐教育不是用说理的方法,而是通过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感受,陶冶情操,丰富幼儿感情,启迪幼儿智慧,培养良好的个性。我主要运用了欣赏法、启发联想法和情绪感染法进行教学。第一种欣赏法,这是音乐欣赏教学不可缺少的方法。在欣赏法中又分为完整欣赏和分段欣赏两个层次。整首欣赏,其目的就是保持作品的完整不割裂,给幼儿一种完整的感受。分段欣赏的目的是引导幼儿进一步深入地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感受摇篮曲的性质。因此教学中的第一遍欣赏是完整欣赏,给幼儿初步的音乐印象;然后再分段欣赏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再完整欣赏,这是幼儿对摇篮曲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赏析。在运用欣赏法时为幼儿创设安静温馨、有利于倾听的教学环境,借助于动感的多媒体课件、教师声情并茂的的演唱。在听觉和视觉上给幼儿积极的刺激,使幼儿对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情绪有充分的感受,激发幼儿爱妈妈的美好情感。第二种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