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0618聪明人容易落入的职场陷阱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职场进化论聪明人容易落入的职场陷阱方奕晗《中国青年报》(2013年06月18日11版)核心提示不论什么行业、什么工作,个人职业发展的路径大致都是一样的:从最开始的新鲜、不适应,到后来的熟悉、提升,再到平台期的倦怠、退缩和煎熬,只有经过长期积累,才会迎来接下来的又一次提升。那些念叨着“不过如此”的聪明人,往往是在快步冲上平台期之后,先于其他人迎来了职业倦怠,而过于强悍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容易向外归因——他们更习惯说“这工作如何如何”,而不是反思一下“我到底是怎么了”。很多时候,阻碍我们前进的,正是我们自己。反倒是那些对每件事都怀有敬畏心的、看上去有些笨拙的人,在缓慢地一步步接近最终目标。职场上,没有人不喜欢聪明的人。理由显而易见:脑子好,上手快,只需大致嘱咐几句动作要领,交代的工作就能基本完成,几乎不会出现大的偏差。和同样站在起跑线上的其他竞争者相比,反应快的人无疑更容易在最开始阶段占据先机。但职业生涯拼的不是起跑速度——它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开始时的有利位置固然重要,但笑到最后的,却很可能另有他人。成为反应最快的那一个脑子聪明,反应快,这是同事们对刘艺的一致评价。当年求职面试,小组讨论环节的主题是模拟一个营销方案。其实大家都提前有所准备的,但拿到任务单的时候,还是有些发懵。刘艺第一个反应过来,率先发言,几句话就把方案的目标、现有的资源、面临的困难、可能的机会等梳理了一遍,为后面的讨论定下基调。她的话并不多,也没有让人印象特别深刻的闪光点,但正是因为敏捷、恰当的第一反应,让她在这一环节脱颖而出。首先发言的人其实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容易给人留下过于强势的第一印象。而且一旦思路出现偏差,就很可能成为“炮灰”,或者干脆把后面的讨论引入歧途——前不久看到一则趣闻,英国“北部马拉松”比赛中,由于领先者跑错了路线,导致5000名参赛者中只有1人完成了全程。刘艺的高明之处在于,她没有扎在设定情境里论述具体的设计方案,而是第一时间站出来帮助团队搭建了很好的讨论框架。对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来说,这样的反应能力和大局观是很难得的。凭着这股聪明劲儿,她顺利地拿到了入职通知书。刘艺是个学习能力很强的姑娘。她不是那种需要人手把手指点的“办公室婴儿”,组长布置的工作,无论是打印报告还是做会议记录,她只需要一个范本和几个问题,就能做到不失水准——她的最大优势就是,擅于发现每一项工作的要点是什么,应该着重把精力放在何处。在同一年进入公司的新人中,刘艺很快脱颖而出。在那批人里,她第一个进组跟项目,第一个被组长带出去见客户,在别人还在干“脏活儿”的时候,她已经可以尝试着独立做方案了。聪明人的聪明之处在于擅长总结方法,而这其实更是一种经由后天养成的思维习惯,而非天赋:把杂乱的过程变成简洁清晰的操作步骤,在诸多线头中拎出主干和枝节,认清重点、分好层次,在操作的过程中逐渐将总结出的方法内化,并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精力和时间配比,尽可能使其变得更简单。这个过程说起来未免空泛,但它却实实在在体现在每一件事情中。糊信封、印文档、回复邮件、整理名片……在做这些看似简单枯燥的小事时,试着摆脱思维定势,想想有没有更适宜的途径、更优化的配置,可以事半功倍。先于别人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你就会成为反应最快的那一个。聪明不是成功的必备品质那天朋友突然抛过来一个问题:一个头脑聪明但不怎么努力的人,一个反应稍慢但足够用功的人,二选一,你更倾向与谁合作?这是她面临的现实选择。聪明的那个,交回来的活儿水平不差,但你清楚地知道,他明明可以做得更好。但他不。在他的价值体系中,这样的常规工作轻松拿到80分足矣,为了那20分的提升空间花费更多时间、精力,得不偿失。作为合作者,你知道他身上还有巨大的潜力,至于这潜力什么时候释放、究竟能不能释放,却毫无把握。用功的那个,对他的现状你并不满意。一个简单的调研,别人研究3家,他恨不得找来10家挖数据。你眼看着他做无效劳动,却拉也拉不回来。这人有时候木讷得恨不得让人踹上两脚,但那股刻苦劲儿却让你不忍心放弃。在他身上,你能看得到未来,虽然不那么完美,但清晰可见。如果是刚工作的那几年,我肯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聪明伶俐,一点即通,作为合作者,至少他能提供一种平均水准之上的安全感。但年龄渐长,也陆续见过一些职场人士的下落,于是越来越觉得,聪明从来都不是成功者的必备品质,反而是那些看上去有些笨拙的人,在职场上走得更远。同学曾经带过一个女实习生,和其他年轻人比起来,她的脑子真的算不上灵活。但她特别用功,起早贪黑,每次在公司见到她,都是盯在电脑前,不是在整理文案,就是准备外围材料,或者实在闲了,就翻翻以往做过的成功案例。她干活并不快,很多时候还特别执拗,只要是她认准的事情,谁说都没用。同学讲起这个“极品实习生”的时候,语气里充满了无奈。但几年过去了,那天忽然又聊起了这个当年的傻丫头,我发现她现在过得并不差,职业发展的每一步走得稳健而坚定,在一条可以预见的路径上不断向前。而那些曾经在实习生界叱咤风云的少男少女,反倒在一次接一次的跳槽中,不知去向了。头脑聪明的人往往容易落入这样一个陷阱,他们在做事时习惯性地不断优化解决方案——如何找到一个更好的方法,花更少的时间、更少的精力达到同样的效果。这当然无可非议,但你要知道,那些节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绝少会被用在提升工作质量上。因为擅于总结方法,聪明的人在起跑阶段很容易获得领先,如潮的好评也会进一步强化他们这种自我认知: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不用费太大力气就能完成得八九不离十。换句话说,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在许多事情上得到80分,但很少拿到哪怕是一个100分。对他们来说,在一件事情上从80分提升到100分的过程,远不如换个地方再拿个80分来得划算。小心脑子里的“不过如此”一档正在进行的选秀节目里,一个女孩的出场引发了评委间的争论。虽然没有接受过正规训练,但她唱得还不错,更重要的是,她看上去足够聪明,反应迅速,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于是有人力挺她晋级,因为“她很聪明,有很大提升空间”;但也有人当即画了叉,“我讨厌她的不认真,自信得爆棚”。这恰恰是很多聪明人容易遇到的另一个陷阱。从业绩到口碑,职场上他们一路走来积累了太多的正面评价,自信心提升的同时,很容易产生一种“不过如此”的轻浮态度。一个朋友,毕业之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审计。两年之后他跑来诉苦:这职业也太无聊了,就那么点儿东西算来算去的,还天天加班,其实真都没什么难的,不知道他们怎么那么慢!不久之后,他转行去做销售。开拓市场阶段还见他斗志昂扬,等业务量稳定了又来抱怨:“我每个月也就随便跑两天,业绩都能进前三,那些同事天天在客户那耗着还签不下单子,真服了他们。”后来他去做市场营销,觉得“团队其他人跟不上自己的思路”,转行做设计,发现“这行业在国内起点实在太低”。兜兜转转了将近10年,现在的他赋闲在家,以炒股为生。每次说起这个朋友,我们都会替他觉得可惜。明明是才华横溢的一个人,却因为专注力不足以及缺乏对每个职业的基本尊重,成了“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句话的最好注脚。聪明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擅于总结经验。谁都难免犯错误,但同样的错误一再出现,就是能力的问题了。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职场上的成功人士往往有这样的习惯:在每一次失误中寻找原因,不轻率地将问题归咎于“马虎”,而是从方法上、流程上加以改进,杜绝类似错误的发生。同样是交学费,越是擅于总结经验的人,收获越大。但事情也有另一面——过于依赖既往经验,很可能会被束缚住手脚,放弃尝试新机会和突破现有格局的勇气。就像一个在赛场上严重骨折过的足球运动员,即便伤愈,下次再遇到同样的激烈拼抢场面,他的本能反应多半是躲开,而不是像当初那样迎上去死磕。不论什么行业、什么工作,个人职业发展的路径大致都是一样的:从最开始的新鲜、不适应,到后来的熟悉、提升,再到平台期的倦怠、退缩和煎熬,只有经过长期积累,才会迎来接下来的又一次提升。那些念叨着“不过如此”的聪明人,往往是在快步冲上平台期之后,先于其他人迎来了职业倦怠,而过于强悍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容易向外归因——他们更习惯说“这工作如何如何”,而不是反思一下“我到底是怎么了”。很多时候,阻碍我们前进的,正是我们自己。反倒是那些对每件事都怀有敬畏心的、看上去有些笨拙的人,在缓慢地一步步接近最终目标。万花筒《中国青年报》(2013年06月18日11版)人所以不快乐,就是因为有分别心。当你碰到一件事,觉得它不好,是因为你用自己的喜好,把事情分开了。但任何事情都有两个向度,你现在认为的好,其实结果并不一定好。比尔·波特不要由于别人不能成为你所希望的人而愤怒,因为你自己也不能成为自己所希望的人。——托马斯·曼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一定很可爱。而且,假如你老了十岁,我当然也同样老了十岁,世界也老了十岁,上帝也老了十岁,一切都是一样。——神之右眼好的人生就是这么回事儿吧,这一边,荷尔蒙、虚荣和欲望,宛如烈火,至死燃烧;那一边,悲悯、善与爱,人格修行,也可以永无止境。——李海鹏一个人什么最宝贵?性情——喜欢真性情。真性情就是随性,就是喜怒形于色,不需遮蔽自己的缺陷,将自己敞开、暴露给他人。一个人其实不需要隐藏自己,隐藏、遮盖的结果,往往是扭曲自己,很累,也是对自己的伤害。——朱伟从心中有爱到有能力去爱谭洪岗《中国青年报》(2013年06月18日11版)男人当上父亲并不难,但是要成为充满爱心、懂得爱孩子、能独自撑起整个家庭的父亲,那可是一大段艰难成长的历程。根据真人回忆改编的电影《男孩们回来了》(TheBoysAreBack),男主角乔便经历了这样的挑战和成长。乔的妻子年纪轻轻就病逝了,乔在悲痛中决定自己来抚养和照顾5岁的儿子阿蒂。这个选择有一些前因:这是乔的第二段婚姻,当年他离异再娶时,把五六岁大的儿子留给了前妻。这一次他意识到,5岁的儿子刚刚失去妈妈,不能再失去爸爸。他本人也不想再一次错过与孩子共处的机会了。这时即将进入青春期的长子也来到乔的身边。在只有一个父亲、两个男孩的三口之家,乔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焦头烂额。丧妻之痛还没有过去,他就要一个人为了工作和家庭两头奔波,要出差时,找不到人来暂时代他照顾孩子们……不要说别人,乔自己都会深深怀疑他能否胜任这样的角色。从心中有爱,到真的有能力去爱,你需要走出许多观念的限制。比如多数人都认为,女性才能照顾好年幼的孩子,包括乔自己。当长子对乔有了信任感,当面说出当年父母离婚时其实他希望爸爸能带他一起走,乔震惊不已,只能无力地喃喃说道:“那时候你还那么小,我以为小孩子得跟着妈妈……”这当然只是一个观念,然而你若不加检视就把这样的观念当成理所当然的现实,便看不到自己的感受,也看不到你关爱的人的情感需求了。随着人的成长成熟,许多观念都会改变。例如作家韩寒曾发微博称:以前以为男人下厨有损男子气概,后来才发觉那是自己无知狭隘。他做了父亲之后更成熟,愿意动手为心爱的女儿准备吃的,想法自然不一样了。细看下来,许多人认为“作为父亲能挣钱养家就算尽职尽责,不用再管其他”,“家务和照看孩子一概是女人的事情”,“带孩子这事儿劳心费力,付出多而所得少”……如此种种,都只是想当然而已。值得反思的是:我们习以为常的这些观念,是出于爱,还是只求表面上的安全安稳?这些观念会赋予我们力量,还是会限制我们的力量?要有力量去爱,先要有勇气去承担、去担当。乔在妻子过世后决定自己照顾幼子,那是一个父亲的担当。他出差在外时,家里差一点出事,前岳母指责他不是称职的父亲并带走了阿蒂,长子也回到妈妈那里,这时乔没有停留在自责中,没有怀疑和犹豫自己到底能不能兼顾家庭与工作,而是当即选择尽力把两个孩子争取回来。他能面对、有担当、有力量,才在一系列磕磕碰碰之后,成就了越来越亲密、也渐多欢笑的三口之家。生离死别非我们所能决定,然而在经历生离死别之后,逃避还是面对,是一蹶不振还是带着爱重建生活,这从来都看各人的选择。怎样做父亲,本身也是一项选择。曾有朋友感慨:世上最难的事,是做父母。这话很有道理。上一代的父亲们可能根本无须操心家务事和孩子,他们中的多数人辛苦挣扎在生存线上,能把几个孩子拉扯大已经很不容易,压根儿顾不上考虑其他。听说有老一辈人,家里有6个

1 / 4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