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也伤情的黄土地优美的随笔给人不一样的感受,不同的随笔文章更是令人陶醉,一起来欣赏一下网友为大家精编的优美随笔吧!温情也伤情的黄土地1千百年来,黄河从黄土高原挟着大量泥沙,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了黄河下游地区,填海造陆,汇聚沃野,改造良田,成为人们赖以生存和繁衍生息的基本土壤。记得很久以前,在某部文学作品里看到了这样的黄河风俗——“穿沙土”。每当黄河流域有新生儿的降临之时,他们的母亲便会拿出早早为孩子们准备的沙土裤。实际上这是一个带着领口的布袋,领口两边是肩部,可以打开。把选来的黄河细沙炒熟,待放凉变温后,把宝宝轻柔放进去,让他躺在温热的沙土上。母亲一手抓领口,一手托底,来回上下地摇匀,整个裤内就温热起来。这时的小宝宝只把头露出在外边,在里面自由自在,既暖和又快乐。当时看到这样的描写的时候,就很是令人动容。想来,黄河不仅给了流域周围人们的灌溉粮食的水源,更是养育每一个新生儿的土壤。给我了温热的黄土味道,虽然我不曾亲眼见过黄河的声威,但是它的一切,包括泥沙都是我神往的所在。那一定、一定是很踏实很华夏的味道,是我以后去异国求学时最亲切的母河。这次所看的电影《黄土地》,也是真真切切与黄土相关的,但却又并不是给予养育的温暖那么简单。《黄土地》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陕北农村贫苦女孩翠巧在受到新思想的启发下,逃离强迫下的婚姻,却最终走向了死亡的故事。导演也许只是在千里走陕北之后想讲述一个见闻:在一种残酷生存之道下,梦想是如何被唤醒、又是如何死亡的。让人情感上难以接受的是:杀死梦想的,正是养育你的黄土地。它在养育你的同时;它也禁锢着你,甚至杀害了你。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宿命式的深沉悲哀。故事进行之中,有一个新思想的载体,那就是革命者顾青,而在黄土地深深扎根的封建旧思想,与之相比,新的显得那么的脆弱。他一面鼓励着少女追求自由自主,另一面,他却不敢承担责任,以免对她父亲和对组织交代的麻烦,从这一点看,他又是十分懦弱的。虽然故事的最后,翠巧之死,给人绝望的沉重,但是她的弟弟憨憨的“反常”之举又给人了新的希望。旧的挣扎虽以失败告终,但新生力量绝不会轻易被阻断。电影之中有一个让我印象特别深的镜头,就是占据了镜头四分之三的地面,而人的头是不见的了。这仿佛是在告诉人们,父亲、翠巧、憨憨这样的典型人物永远是黄土的小小一角,他们被压迫着,亦是被迫着向生活妥协。结尾之时,画面构图又有了改变,黄土地仅是画面的四分之一,天空占据了它别的部分。在我们看来,天空往往给人以舒心的希望。这正是在说别新事物入侵的黄土地也有所改变了。这样不规则的构图确实给人带来了新鲜之感,突破了传统陈规,却不免缺少了些美感,显得有些刻意和僵硬。但这创新之举确是值得赞赏。原来,黄土地不仅再是那给予新生儿的温床,更是扼杀新思想之地。愿我们能好好珍惜她的好,也让她真正成为我们的希望之地。假如时间就是生命2我们常常说,时间就是生命,其实这只是一句比喻的说法,没有人的时间等同于自己的生命。可是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手中的时间真的变成了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那将会是怎么样的一种光景?我一直都比较喜欢看电影,几乎每周都要看好几部电影。虽然看了无数的电影,却唯独有一部电影,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至今难以忘怀。电影是科幻题材的,讲的是未来的某个阶段,人类社会不再以金钱作为交易媒介,而是时间。那个时候的人们,除了一段基础的时间作为生命之外,上班挣的是时间,下班消费,花出去的仍然是时间,所有的'交易都是时间。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就是拥有时间多少的差别。时间越多,这说明:第一,你的社会地位很高,就好比我们现在社会的的富豪一样;第二,拥有的时间越多,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代表了永生。而那些普通的人,除了开始的基础时间之外,要拼命工作来换取时间。随着物价上涨,一个月本来能挣2000个小时的工资,就会缩减成1800个小时,这样一来,挣近来的时间少,花出去的时间多,导致入不敷出,所以大街上总是横七竖八的躺着好多尸体。你会看到,每天都会有好多人,因为用完了时间而而死掉。好端端的一个人,上一秒还在大摇大摆地走路,下一秒就直接死掉了。整个电影用一种非常不可思议的方式向我们传达着一个理念:时间就是生命。当时看完这个电影,那些情节深深的刻在我的脑海,我的心中滋生出一阵一阵的惊讶与不可思议。于是我偷偷的向老天祈祷:人类社会千万不要往那个发展,因为太不美妙了。虽然我们一直都在大声疾呼,时间就是生命,可是有谁是真正的像珍惜生命一样去珍惜时间。现在的年轻人,谁不是用生命在刷着朋友圈,看着微博,逛着淘宝,打着游戏,聊着没意思的天……不知不觉几个小时就这样过去了,尴尬的是我们没有一丁点的负罪感,但凡有人站出来指出这个问题,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会以为别人不体谅自己为由怒怼对方,甚至有些人认为自己年龄尚小,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再说了,年轻的时候不风流潇洒,难道要等到年老的时候吗?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不禁替他们汗颜。古往今来,多少名人志士在警示我们时间的宝贵。庄子有云: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莎士比亚说: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本山大叔说: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不争,这一辈子就过去了。细细想来,道理可不就是这样浅显吗?人生就是一个单向路程,路的长短上天早已注定,我们可能没有办法,但是路的宽度却可以由我们自己决定。每个人都是向死而生。明天和意外到底哪一个会先来光顾,谁晓得?与其纠结,不如尽可能的把握手中的时间。未来永远都是姗姗来迟,现在总是像箭一样飞逝,而过去却永远静止不动。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得到24个小时,1440个小时,86400秒,可是每个人最终取得的成就却不一样,准确的说,简直千差万别,人才会有三六九等之分,不是吗?只有当我们明白了,时间一去不复返,事业一纵永无成,谁把握住了时间,谁就会取得辉煌的事业乃至辉煌的人生,而那些荒废了时间的人,最终荒废的也是自己的生命。如果我们的生活真的变成了电影中那样,那么我们每个人是不是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一种迫切感?是不是每个人自打生下来就会对时间产生一种敬畏感?是不是每个人都会争分夺秒?我想答案都是必然的,因为时间就是生命。节约一分钟,就会多活一分钟,就会多一分的希望,也许这一分钟就可能赢得鲤鱼跳龙门的机会,也许一不小心就成了永生,谁说没有这个可能性呢?那时候的人们,穷其一生无非,不过是为了多活一分钟而已。有人说这个电影荒诞得可笑,有人说这个电影真实得令人害怕,我不想去评价,自有专业的影评人来评说。吸引我的,是导演的这种表现手法,看似离经叛道,却一步步对我们当头棒喝:你看吧,时间就是生命。花开有道3长在角落里的仙人掌,我没浇过一滴水,也没施过一回肥,那一身的刺,让我望而生畏,也没有打理过一回,今天它却开放了。黄色的花朵,娇艳美丽,惹人怜爱。想起以前,好几次栽种仙人掌不成功的经历,让我感慨万千。每天精心浇水施肥,它反而长得不好,总是烂了根。让我认识到:有时过分关爱也是一种伤害,这种伤害还有隐蔽性。我关爱你还不好吗?确实不好,而且关爱越深,伤害越深。你说不是吗?这让我想起韩愈的《马说》,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视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文中“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句话启发了我:养马要“以其道”,那么养花也要“以其道”,育人更要“以其道”了。因为我不熟悉花性,经常好心办坏事,反而误了卿卿性命。看别人养花好看,自己也买来养,结果养死了不少花,什么夜来香、吊兰、绿萝、水仙……现在只剩下花盆了。家里现在只有生命力顽强的花草了,如万年青、大叶兰、仙人掌……也让我想起好几次为了孩子喜欢,买了小金鱼回来养,结果没几天小金鱼就一命呜呼了。花鸟虫鱼虽是小事,但警示我做事要有负责任的态度,光有热情还是不行的,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更要有过得硬的专业技能。干一行要专一行,这不就是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吗?做事不能凭“我以为……”去做,更不能有“没有功劳有苦劳”的思想,因为这样,有可能你已经伤害了别人。花开有道,人亦如此。想到我们教育学生,不禁让我出了一身冷汗。面对不同的学生,应该因材施教,这是所有教育者都知道的道理。可有谁能够做到呢?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检测,更有人喜欢全校强行入轨,整齐划一。这样还是因材施教吗?“人无再少年”,面对单纯幼稚的学生,怎能不让我慎重又慎重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呢?希望他们都能适时绽放,而不至于夭折在我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