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因职场受挫引发的严重心理问题的咨询报告摘要:本文是一例由职场受挫引发的严重心理问题的咨询报告。求助者职场受挫错误归因,担心自己的发展前途,产生悲观情绪,内心紧张不安,失眠头痛,食欲不佳。自觉情绪与想法均有失常态,内心痛苦矛盾。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况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经过短期咨询,求助者情绪基本稳定,躯体问题得到改善,工作热情开始恢复,咨询取得了一定效果。关键词:严重心理问题认知行为疗法一、一般资料1.人口学资料李某,女,24岁,未婚。本科学历,经济状况良好,与父母同住。无宗教信仰。2.个人成长史资料李某出身干部家庭,父母均为机关干部。有一妹妹,父母对其从小管教严格,性格内向要强。从小学习用功,成绩优秀,朋友很少,学习、生活均较顺利。有一男友,亦为机关干部。家族无精神病史,本人亦未患过重大疾病,父母身体健康。3.目前状态精神方面:情绪低落,焦虑烦躁,意向下降,感知觉正常,思路清晰。身体方面:入睡困难,食欲下降,偏头痛,消瘦,面部多发痤疮。工作与社会交往方面:感觉不适应目前的工作环境,不能胜任工作,害怕上班。4.心理测试结果及分析a..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标准分60分,提示可能有中度焦虑。b.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标准分56分,提示可能有轻度抑郁。二、主诉与个人陈述主诉:烦躁头痛,饮食和睡眠困难等三月余。个人陈述:去年大学毕业后未找到合适的工作,在亲戚介绍下到区检察院做辅助工作,大家对我的工作能力评价很高,今年经过自己的努力通过了公务员考试,加之父母动用社会关系,使我进入法院工作,父母一再讲在这个单位工作有前途、锻炼人。可是这个单位工作压力大,对专业知识要求很高。我大学里学的不是法律专业,以前在检察院都是用纸笔记录,没有练习用电脑过记录,来到这个单位后,根本没有接受任何专业方面的训练就上岗工作了。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比较照顾我,开庭记录尽量安排简单的案件让我记,开庭过程中多次重复、归纳要记的内容,我勉强能跟着记下来。后来一个女书记员因为生孩子歇了产假,现有人员非常紧张,就没法照顾我了。在记录一件复杂案件时出现了在重要语句上把意思记颠倒的情况,还有很多重要的话记不下来,造成一定影响。事后被通报批评,影响了所在部门的荣誉,我也被庭长严厉批评,感觉特别难堪,同事们因此也瞧不起我,在后来的工作中故意刁难我。我心里越是着急出错就越多,现在不仅害怕做记录,早晨醒来根本不愿意去上班。父母希望我好好表现,能够出人头地,我原本也踌躇满志想干出些成绩来,可一开始就搞砸了,以后不可能再有发展了。现在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太难,换单位又不现实。想到这些我就烦闷,心跳很快,白天没有胃口,晚上头痛,睡不着觉,脸上起了大片痤疮,用药也不见效。以前的同事对我的工作能力评价很高,现在我感觉自己象变了一个人。男朋友鼓励我来进行心理咨询,我也希望恢复原来的积极和自信。三、观察和他人反映1.咨询师观察到李某衣着得体大方,面色晦暗,情绪低落,躯体语言显示她目前悲观消极。交谈时思路清晰、言语谨慎、表达准确。能接纳咨询师的友好热情,有求助意愿,对咨询表现出一定的信任与合作态度。2.李某父母反映李某最近精神倦怠,经常说头痛,有时下班后到家就睡觉,饭也不想吃。以前经常主动约上好朋友去逛街,现在也很少去,总说没什么意思,烦躁得很。3.男朋友反映李某近期很少约他见面,见面时也是情绪低落,话很少,更不愿提到现在的工作。4.原单位的同事认为李某对自己要求高,工作能力强。四、评估与诊断诊断:严重心理问题。诊断依据:1.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可知李某主客观世界同一,精神活动内外协调,个性相对稳定。无幻觉和妄想等症状,对自己的症状有很好的自知力,主动求医,可排除其重性精神障碍的可能。2.根据相关资料,李某无家族精神病史,本人无重大疾病史,可排除器质性病变的基础。3.李某由于工作失误被通报批评和被领导训斥,自认为工作能力差,引发一系列心理与行为问题,其矛盾冲突具有现实意义,持续时间超过2个月,不足半年,不良情绪有一定的泛化,对社会功能有一定的影响,而且经检查无器质性的病变,符合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鉴别诊断:1.与抑郁症相鉴别:李某的情绪低落和兴趣缺失现象并不严重,且非持续不断,亦无自罪自杀倾向,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可以排除抑郁症。2.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李某虽有担忧、烦躁和心跳加快等焦虑情绪体验,但其焦虑的对象明确、症状表现不严重,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3.与神经衰弱相鉴别:李某虽有睡眠障碍和头部不适等心理生理表现,但没有典型的精神和情绪症状,可以排除神经衰弱。4.与一般心理问题相鉴别:李某的症状持续时间超过2个月,不良情绪有一定的泛化,对社会功能有一定影响,可以排除一般心理问题。五、咨询目标根据咨询目标的七项原则,与李某共同协商达成口头协议,初步确定:1.近期目标(具体目标):(1)改变错误或不合理的认知观念,正确面对挫折。(2)改善焦虑和抑郁的情绪。(3)改善睡眠和进食。2.长远目标(终极目标):促进李某心理健康发展,完善其人格;学会自我心理调控,构建合理的认知模式。六、咨询方案1.主要咨询方法和适用原理咨询方法:认知行为疗法。咨询原理: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件事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过去事情的评价,对当前事件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发生事件的预期。认知是行为和情感的基础,错误的认知和观念是导致情绪与行为问题的根源,而一旦对这种观念和认知过程加以纠正,就可以改变不适应的情绪与行为。认知行为治疗就是通过改变求助者的错误思维方式和观念,并教会求助者一些适应环境的技能,以帮助他们改善不良的情绪和行为,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因此,治疗的着眼点是探寻并纠正导致不良行为和情绪的观念和认知过程。引起李某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1)生物因素:不明显。(2)社会因素:工作中遭遇挫折,无积极有效的应对方法。(3)心理因素:存在错误或不合理的认知因素。①因为自律严格且工作能力强,所以工作中出现失误纯属外因所致。②工作出现失误即代表“能力低下”。③一次出现失误就失去了发展的机会。④还有其他一些主观臆测和糟糕至极的非理性观念。以上由生物因素、社会因素、认知因素引发的问题行为互为因果,相互交错,加重了李某的负面感受,给她带来精神痛苦。及时采取干预,选择可操作性强、目的性明确、时效性明显、且双方可以接受的认知行为疗法加以矫正,可以避免不良循环造成的进一步破坏。另外,李某受教育程度高,悟性较好,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一定的认识,能主动与咨询师配合,适用认知行为疗法。2、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义务。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责任(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权利(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义务(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责任(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权利(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义务(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3、咨询时间与收费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1小时。咨询收费:免费,接受单位指派为年轻同志提供心理帮助。心理测验收费:SDSSAS免费七、咨询过程1、咨询分为3个阶段①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的建立阶段---第1次咨询②心理帮助阶段---第2~5次咨询③结束与巩固阶段---第6次咨询2、操作原理:帮助求助者认识其内在被曲解的认知,促使其改变固有错误的认知和观念,帮助其构建新的合理认知模式;以量化行为为指标,通过新认知模式的运用——巩固——再运用——再巩固,最终达到纠正的总体目标。具体如下:(1)通过晤谈,引导求助者对其自身的问题及其错误或不合理的认知过程有一定的认识。(2)引导求助者发现行为问题背后不正确的认知观念,检验表层错误观念。(3)纠正核心错误观念,进一步改变认知。(4)巩固新观念。3、具体操作步骤:①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的建立阶段目的:(1)收集资料(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3)探寻改变的意愿(4)找出求助者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5)进行咨询分析方法:会谈法、心理测验、认知行为疗法过程:第1次咨询:(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其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有关事项与规则,强调保密原则。(2)与本人交谈收集临床资料,通过积极关注和共情让李某得到充分的渲泄,释放内心的焦虑与烦恼。(3)进行心理测验,并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李某,结合问题行为做出初步分析。(4)介绍认知行为疗法的工作原理,让李某了解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过程发生机能障碍的结果,帮助其发现自己不合理的思维模式,以及对认知的影响。(5)双方共同确定咨询目标。(6)指导李某进行放松训练,以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7)布置家庭作业:按照指导进行放松练习,重点强调面部肌肉放松;回顾成长中的挫折经历,尝试了解同事对自己的看法;提示家庭作业是咨询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咨询效果。②心理帮助阶段目的:(1)加深咨询关系(2)运用提问及自我审查技术确定问题(3)检验表层错误观念(4)纠正核心错误观念(5)进一步改变认知方法:会谈法,认知行为疗法。过程:第2次咨询(1)讨论家庭作业:李某认为放松训练法很有效,能帮助入睡。对成长中的挫折事件进行了回顾:小学三年级时代表学校组织的文艺会演迟到,造成整个舞蹈节目出现混乱,被老师和同学责备,事后母亲到学校解释是自己忘了提醒李某导致迟到;初中三年级时与班主任发生矛盾,班主任给予冷遇,是父母托关系给自己另换了一个班。因上周工作安排等方面的缘故,未能与同事进行该项交流。(2)巩固咨询关系。(3)帮助李某认识和理解人对自身痛苦的责任,鼓励其承担该责任。(4)针对工作失误事件与李某展开分析,令其发现自己在该事件中外归因的深层原因:此次严重失误会使自己被误认为能力低下,能力低下导致今后丧失发展机会。并由此帮助李某了解“自动化思维”的工作模式,引导其反省存在于自身的“自动化思维”。(5)布置家庭作业:继续完成放松训练的家庭作业;尝试了解朋友、同事等对自己的看法;对照他人眼中的自己与自己认为的自己有何不同,并对不同之处做细致的挖掘和反省,详细记录以便下次咨询时讨论。过程:第3次咨询(1)反馈家庭作业:通过交流,朋友认为李某自律严格,比较清高和以自我为中心、苛求完美;李某同意自己的自律和清高,但认为自己与人交往比较随和,主观上愿意关注他人的感受,没有想到朋友会对自己做出这样的评价。(2)通过与同事的交流发现:①同事认为工作失误事件并不如李某想象的那么严重,刚开始担任记录都有过疏漏,通过加强练习和熟悉工作程序会逐渐提高;通过半年多的了解,同事认为李某细心、工作能力较强,愿意与其配合工作;②发现自己缺乏与人交流的经验,考虑他人感受不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有限,自认为的自己与现实有一些偏差。(3)延续李某对自我剖析的作业,咨询师适时、适度地开放自己对李某的印象。鼓励李某深刻地探询造成自己身心痛苦的根本原因。(4)布置家庭作业:继续完成放松训练的家庭作业;针对同一事件发现同事与自己看法的不同之处,了解他人积极有效的解决方式;挖掘自己负性情绪的真正原因;并将以上所得翔实记录。过程:第4次咨询(1)反馈家庭作业:焦虑烦躁的症状得到缓解;通过与同事的交流发现:每个书记员刚开始担任记录工作时都有过或大或小的疏漏,通过提高记录速度和熟悉庭审程序就能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