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教学反思【精编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好范文解忧愁1/10望天门山教学反思【精编4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望天门山教学反思【精编4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望天门山教学反思【第一篇】平日教学中,我最不喜欢的就是古诗的教学。因为古诗离孩子的生活比较遥远,孩子不容易理解。上古诗时,很容易出现不是一问一答的场面,要不就出现老师包揽课堂的现象。所以备课时,我反反复复看教材及参考书,自我感觉这首诗比较难讲。怎样避免课堂上自己包揽全部的现象。于是在教学初设计这样的导入语:李白的诗我们学了很多了,通过这些诗你觉得李白是个怎样的人孩子们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他是个出名的诗人;有的说他是个想象力丰富的诗人;有的说他是个非常有才气的诗人等等,我不失时机地创设一段与李白同游天门山的情景,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然后通过课件的再现,让学生欣赏天门山独特的景色。接着让孩子们反复朗读《望天门山》这首诗,说说好范文解忧愁2/10自己学会了哪句诗怎样学会的引导学生图文结合自己学习古诗,为他们积累古诗的学习方法。在学生理解诗句大意后,我又引导学生谈谈学完这首诗后,天门山留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景色非常壮观)我紧接着发问:你是从哪儿知道的我对难点再适当点拨,进行品字品词,强化抓重点字的理解,从字,词的学习中感悟古诗的意境,感觉学生学习效果不错。看来,创设情景学习古诗,吸引孩子的学习兴趣也是一种好的古诗教学方法。望天门山教学反思【第二篇】不知道其他老师有没有像我一样的困惑,平日教学中,我最怕的就是古诗的教学。因为学生对古诗不甚感兴趣,每当上古诗时,不是一问一答,就是老师一言堂。但是当《望天门山》这首诗讲完后,却没有这种感觉,心反而里备感轻松。因为这节课我不光是在规定课时内讲完,而且在课堂上没有我反复冗长的讲解,多数是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认真回顾一下整个教学过程,有这样一个设计环节牵引着我和孩子们,让我感觉这首诗教下来很顺利。备课时,我反反复复看教材参考,自我感觉这首诗比较难讲。怎样避免课堂上的一言堂,同时又要带动学好范文解忧愁3/10生的兴趣呢?于是在教学初设计这样的导入语:李白的诗我们学了很多了,通过这些诗你觉得李白是个怎样的人?孩子们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他是个豪迈的诗人;有的说他是个浪漫的诗人;有的说他是个大气的诗人;有的说他是个非常有才气、敢大胆想象的诗人等等,并随口背诵了许多以前学过的李白的诗,我没有想到的是孩子们还能例举这么多的诗来证明。我趁势说道:“没想到你们对于李白了解得这么多,下面就请同学们跟随李白去欣赏一段美景(望天门山的课件),欣赏结束后学生发出了由衷的赞叹。接着让孩子们反复朗读《望天门山》这首诗,说说这首诗给你留下什么样的感受?孩子们结合诗人的风格,一下子就说对了这首诗的基调:壮观。我紧接着发问:你是从哪儿知道的?我对难点适当点拨,抓重点字理解这首古诗,感悟这首诗的非凡意境。让学生从“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中体会诗人敏锐的观察力,精炼的语言,更让学生从侧面感受到天门山的形态美。这个“出”字,让学生真正融进古诗中,融进意境中,感受到诗人激越的创作情绪。在我的引导下,他们既说出了天门山的险,又谈到了楚江的波涛汹涌。轻轻松松学懂了这首诗。反思这节课,我没有从以往常规的教学步骤教学这好范文解忧愁4/10首诗,而是从诗人的风格上来作为突破口,既学了诗,又加深了对诗人的进一步的了解。看来学习古诗这种教学方法也是挺好的!《望天门山》教案【第三篇】教学目的:1、借助注释理解《望天门山》的诗意,了解诗歌描写的是怎样的景象,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2、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过程:检查学生预习情况预习内容设计:1、查找有关资料或工具书,了解作者生平及作品。2、尝试自读理解古诗。(1)借助字典读准字音。(2)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试着讲讲这首诗的意思。(3)有什么学习困难记下来,以备质疑。(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和查找有关资料的能力,利用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自己能初步读懂古诗的意思及边思考边发现问题的能力。)好范文解忧愁5/10一、总结评价学生自学检查的情况(设计意图:有布置就要有检查,有检查就要有总结和评价。借以肯定学生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的进步,激励学生自能读书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一)学生质疑师生共同归纳,梳理。有的问题师生即时解决;有的则在进一步学习中解决。(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根据学生质疑的问题,教师了解学生困难所在,从而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是教学的目的性更强。)二、学习古诗1、学生自读《望天门山》,想象描绘的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还可以画一画。(设计意图:利用多种方式理解诗中描述的内容,想象使内容丰富形象化。)2、全班交流汇报自读情况。1、理解诗意。(1)突破难点:“碧水东流至此回”的“回”怎样理解?如果想象画面,或描绘时怎样表现这一内容?(2)开头两句从诗人自己奇异的感觉中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壮美的江山胜景图,末两句写了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此时他眼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好范文解忧愁6/10作者都看到了什么?(设计意图:从部分到整体理解古诗内容,弄清楚作者观察方位及顺序。)2、结合插图读诗句。(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诗配画,画配诗,诗画结合,直观教学,强化理解和记忆。)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默诵这首诗,看谁背得快。1、有感情诵读。2、还知道李白的哪些诗?尝试介绍几首,谈谈对诗的理解认识等。(设计意图: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展学生学习范围,开阔视野。)三,总结本节课学习情况。望天门山教学反思【第四篇】古诗是我国灿烂文化中一颗璀璨的宝石。学好古诗对于培养少年儿童的想象力、陶冶情操以及继承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就是我教学李白《望天门山》的精彩片段和教学反思。教学思路:谈话导入——课件欣赏——学习古诗——背诵古诗——古诗配图。好范文解忧愁7/10片段一:入情入境,欣赏古诗。师:就在我们安徽省当涂县有一处雄奇秀丽的景色,同学们想去看看吗?生:想,是什么呀?师:早在唐朝时,大诗人李白来到这里,作下了流传千古的《望天门山》一诗,现在请大家随着李白一同去游览长江吧。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的是:李白兴致勃勃乘船顺江而下欣赏天门山一处奇特景象,配乐,李白诵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欣赏结束。师:你们游览了天门山的景色,有何感叹?生A:天门山真雄伟啊!生B:长江真浩瀚啊!生C:天门山真险峻,这里的江水波涛汹涌可称奇观。生D:这里的景色真美,真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生E:李白很有才华,作了这么美的诗。师总结:大家看得仔细,说得更好,你们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了诗中内容。片段二:点拨难点,理解古诗。好范文解忧愁8/10师:想象“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画面。学生质疑:生A:东西梁山是高大的山峰,怎么能用动词“出”呢?生B:“出”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师:你们所提出的问题,正是理解的难点所在。师:把这句诗改为:“两岸青山相对立”好不好?学生个个摇头,表示不赞成。师:为什么不好,用“出”字有何绝妙之处?学生冥思苦想,却张嘴结舌。师:请大家再来欣赏课件。学生看到诗人在茫茫长江之上,孤帆顺流而下,远处天门两山扑入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这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生A:“出”比“立”好,“立”给人感觉呆板,而“出”给人感觉活跃。生B:“出”表现诗人在行舟过程中由远到近看到天门山的样子。生C:“出”给了我们动感,天门山由远到近,由渺小到高大,显现在我们眼前。师总结:是啊,李白不愧被后人称为“诗仙”。一好范文解忧愁9/10个“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更让我们融入到诗的意境中。让我们带着感情朗读这首诗。学生反复诵读,感情升华。当《望天门山》这首诗讲完,心里备感轻松。不光是按规定课时讲完,而且在课堂上没有我反复冗长的讲解,多数是我与孩子们之间的互动交流。认真回顾一下整个教学过程,有这样一个设计环节牵引着我和孩子们,让我感觉这首诗教下来很顺利。初备课时,反反复复看教材参考,自我感觉这首诗难讲。怎样避免课堂上的一言堂,同时又要带动大家的兴趣呢?于是教学初设计这样的环节:关于李白的诗我们学了很多了,通过这些诗你觉得李白是个怎样的人?孩子们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他是个豪迈的诗人;有的说他是个浪漫的诗人;有的说他是个大气的诗人;有的说他是个非常有才气、敢大胆想象的诗人等等。同时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孩子们还例举许多的诗来证明。看来孩子们对于李白了解得比较多。下面就请同学们跟随李白去欣赏一段美景,欣赏结束学生发出了由衷的赞叹。接着让孩子们反复朗读《望天门山》这首诗,说说这首诗给你留下什么样的感受?孩子们结合诗人的风格,一下子就说对了这首诗的基调:壮观。紧接着发问:你是从哪儿知道的?教师对难点适当点拨,抓重点字理解这好范文解忧愁10/10首古诗,感悟这首诗的非凡意境。让学生从“出”字中体会诗人敏锐的观察力,精炼的语言,更让学生从侧面感受到天门山的形态美。这个“出”字,让学生真正融进古诗中,融进意境中,感受到诗人激越的创作情绪。在我的引导下,他们既说出了天门山的险,又谈到了楚江的汹涌。轻轻松松学下了这首诗。反思这节课,我没有从以往常规的教学步骤教学这首诗,而是从诗人的风格上来作为突破口,即学了诗,又加深了对诗人的进一步的了解。看来学习古诗这种教学方法也是挺好的!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