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供参考!1/8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实用3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实用3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邹忌讽齐王纳谏》优秀教案1一、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欣赏邹忌的说话艺术,体会讽喻说理的妙处。3、领悟以事喻理的委婉劝说方式在今天的现实意义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领悟以事喻理的委婉劝说方式在今天的现实意义。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难道一定是这样吗?战国时期的一位谋臣告诉我们好文供参考!2/8“忠言”不一定“逆耳”,一“逆耳”的忠言更乐于让人接受,取到更好的效果。请看《邹忌讽齐王纳谏》。作者作品:关于《战国策》。《战国策》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其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240年(460~220)。《战国策》是国别体。作者不可考,西汉刘向重加整理,定名为《战国策》。《战国策》的基本内容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保存了不少纵横家的著作和言论。《战国策》的文章特点是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夸张渲染。就历史散文的明白流畅来说,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惊弓之鸟”“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等。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解题讽,婉言规劝。谏,直言规劝。“讽”与“谏”是相对的,目的相同,但方法不同。这题目不能解释成“邹忌劝告齐王听取意见”,而应该把题目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邹忌讽齐王”,一部分是“齐王纳谏”。(三)整体感知好文供参考!3/81、检查预习2、分角色朗读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①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在早晨。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以……为美,形容词用作动词。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当面,名词作状语。④闻寡人之耳者闻:使……闻。⑤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土地方圆。⑥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国君旁边的近臣。⑦邹忌讽齐王纳谏讽:委婉劝说⑧能谤讥于市朝谤讥:公开指责。⑨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蔽4、翻译下列句子。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个更美?(把握“……孰与……”的句式)②忌不自信。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把握宾语前置)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④王之蔽甚矣。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四)参照课下注释,通译课文。学生合作讨论后再对照注释翻译。好文供参考!4/8小组内再翻译全文。(五)课堂练习1、辨析下列每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的差异。①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b、孰视之②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③a、宫妇左右莫不私王b、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④a、朝服衣冠,窥镜b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2、翻译下列句子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②忌不自信。③王之蔽甚矣。④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六)课堂总结在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有知慧、善劝谏的邹忌和胸怀广、能纳谏的齐王。他们君臣一心,使齐国革除积弊,政治清明,最终“战胜于朝廷”。使周边的国家臣服于自己。希望大家能以史为鉴,取其精华,成就自己精彩的人生。(七)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二、三段。2、掌握重点的注释和翻译。好文供参考!5/8《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21、识记生字,理解重点实词的词义,语译全文。2、归纳词类活用和句式3、学习文章巧妙的讽喻手法4、体会本文讽劝统治者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才能国富民安的主题。1、识记生字,理解重点实词的词义,语译全文。2、归纳词类活用和句式学习文章巧妙的讽喻手法教师讲解,学生朗读、讨论、思考电脑多媒体一、导入二、出示本课目标和重难点。三、指导学生学习阅读提示,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四、简介《战国策》:《战国策》:又称《国策》,原为战国未期和秦汉间人怕编纂,后经西汉未年刘向编订成书,全书共33篇,反映了战国时期策士谋臣的言论和谋略,其体列为国别体,全书共12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是1篇历史散文。五、识记生字:昳(yì)丽朝(zhāo)服衣冠(guān)窥(kuī)镜期(jī)年朝(cháo)于齐间(jiàn)进好文供参考!6/8六、师生共同朗读课文。七、让学生结合书上注释,语译全文。八、分析课文内容,体会文章主题:第一段,写妻、妾、客对邹忌的赞美以及赞美的原因。他经过了冷静的思考悟出了妻、妾、客的谬赞是有其原因的,就是“私臣”、“畏臣”、“有求于臣”。这一段是下文他用暗示比喻的方法讽谏齐王的基础。第二段,写邹忌设喻进谏,由自己的不易听到直言,指出齐威王所受蒙蔽之大。邹忌以一家之事喻一国之事,向齐王进谏。通过设喻、类比,指出了齐威王所受蒙蔽之大,因而暗示出纳取直言的重要性。第三段.写齐威王受到邹忌的启发,虚心纳谏,广开言路,使国家获得大治。第四段,概述齐王纳谏的结果并点出了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深刻意义。先写齐王纳谏的效果。最后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主旨所在:“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即“不需用武力,在朝廷之中就能战胜别的诸侯国”。九、学习文章巧妙的讽喻手法:国君能不能广开言路,纳谏免受蒙蔽,修明政治,好文供参考!7/8是一件关系国家兴亡的大事。但一开口就提到应该纳谏,可能会使他抵触,不易接受。个人美不美的问题,妻、妾、客和自己对这问题的看法是生活小事,很具体,又能引起国君的兴趣。二者在“受蒙蔽”这点上,有相似之处,可供类比,把两件事巧妙的联系起来,能收到很好的说服效果。十、归纳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句式:(一)词类活用:1、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名词作状语)4、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二)古今异义1、今齐地方千里(土地方圆)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国君旁边的近臣)3、邹忌讽齐王纳谏。(委婉劝说)4、能谤讥于市朝(公开指出)(三)句式1、忌不自信(宾语前置)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后置句)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4、王之蔽甚矣(被动句)好文供参考!8/8十一、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一、二德育目标3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