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声教学设计3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听声教学设计3篇【导读】这篇文档“听声教学设计3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听声教学设计1《听声》教学设计长经开世纪小学刘萍教学设计说明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有效整合是本次教学最为显著的标志。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学生识字、阅读、理解古诗表达的意境,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提高识字能力,在自主识字和诵读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意境,是本节课设计的主要特点。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听声》是长春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中的一首古诗,这一古诗被安排在第10板块。这一板块集中安排了6首古诗,意在使学生学会在古诗中掌握识字的方法。此古诗意境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但一定要充分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2、学生情况分析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对古诗的理解比较有难度,但是他们对新鲜事物有探索的欲望。在教学中,教学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就落在的教师的肩上,但也可以让学生适当地参与信息的收集。本班学生的识字能力比较强,知识面比较广,所以课堂含量应该比较丰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琴”和“松”,能比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目标:随文识字。3、情感度价值观目标:在识字读文中感受大自然各种声音的美,使学生愿意探索自然界奇妙的声音。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激发和持久保持是重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观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信和自主识字的能力,发挥学生学习潜能。教学过程:一、走进生活,静听自然之声同学们,大自然是到处都有美好的声音,你们听,(放课件,其中有鸟声、蝉声、虫声、瀑布声等)说一说你都听到了什么声音啊?(全班交流)同学们说得可真好,有一位大诗人叫张潮,它把四季里的声音写成了一首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二、初读课文1、老师范读(播放flash课件,配有音乐的画面,范读古诗。)2、想不想像老师那样美美的读一读课文?自己自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三、学生练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2、指名读课文。3、全班读。四、深入读文随文识字。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描写了哪几种声音?1、出示第一句话: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1)指名读,这里有哪几种声音?(鸟声、蝉声、虫声、鸟声)出示蝉的图片,认识蝉这个生字。“蝉”——观察图片,了解“蝉”的习性,通过播放“蝉”声,理解“夏听蝉声”的含义。扩展“虫”字旁的汉字。(2)指导朗读:这句话里写了四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里的声音?读这句话时,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让我们一边想象着这4个季节里的美丽景色,一边读课文吧?2、出示第二句:松下听琴,月下听箫。(1)这句里,你听到了什么声音?琴声、箫声。琴和箫是什么东西?认识琴和箫“琴”——通过观察“琴”字的字理,记住字形,欣赏古琴弹奏的声音“箫”——观察“萧”这种乐器,欣赏萧弹奏的声音。(2)学习“松”字,扩展“木”字旁的字。(3)指导朗读“松下听琴,月下听箫”。3、课文里还写了哪些声音?出示第三句:涧边听瀑布,山中听松风。(1)这句里你听到了什么声音?瀑布声、松林声。(2)学习生字“瀑”“涧”“布”瀑布的瀑是三点水,你还知道哪些字也是三点水旁?还有涧字也是三点水。(理解汉字的意思并播放“瀑布声”和“松风声”的视频文件)4、课文里描写了这么多声音,你觉得听在耳朵里,心里觉得怎么样?那么多不同的、美妙的声音传进耳朵里,心里一定觉得很舒服,很美,是吧!出示最后一句:觉耳中别有不同。(齐读)5、全文出示:现在我们再来看这首诗,大家再来读一读,听一听这些美妙的声音。五、游戏巩固1)、认读生字。2)、创设听声读词的小游戏。六、课外延伸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听到了大自然如此美妙的声音,老师希望你能成为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在你的身边寻找,去发现更加动听的声音,好吗?[板书设计]蝉松琴箫涧瀑布同蝉声松树弹琴吹箫山涧瀑布花布相同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深入读文,随文识字↓游戏巩固↓课外延伸《听声》教学设计2《听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子。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跟随诗人一起感受四季之声。3、热爱美丽的大自然,愿意探索自然界奇妙的声音。教学准备:课件。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激发和持久保持是重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观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信和自主识字能力,发挥学生学习潜能是难点。教学过程:一、导课。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去看看美丽的大自然,老师这儿不光搜集到了大自然中的图像也搜集到了声音。所以你们不仅要仔细看,还要认真听。等会老师有问题要问。(播放课件)出示问题:你们听到了哪些声音?。(生回答)师:其实自然界中还有很多美妙的声音,我国清朝有位诗人,名叫张潮(板书:清张潮)。人们称他为听声大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听声》这首诗,看诗中都写到了哪些声音。二、新授。1、师配乐范读古诗。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古诗。教师提出要求:(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②找到诗中都写了哪些声音,画出来。)3、请学生在诗中圈出本课的生字。然后读一读,记一记,等会老师要考考你们。看谁记字最有方法,记住的字最多。第1页4、找生说记住了哪个字及记字方法。师:同学们的识字方法都很好,像松字、涧字我们都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来记。大家仔细观察蝉、松、琴、箫、涧、瀑这六个字。它们都是形声字。记住了字音字型,我们还要明白字义。谁能用这些字组词,说话呢?5、同学们说的真好,下面我们要把这些字放回到课文中,来进一步理解它们的意思。三、利用多媒体进一步理解字义,感受古诗意境。1、课件出示蝉的图片。师:这就是蝉。雄蝉一般在气温20℃以上开始鸣叫,在气温达到26℃以上时,雄蝉就一起叫起来,因为四季中最热的就是夏天,所以蝉声也就成了夏天特有的声音,再看看作者在其它三个季节找到的最有特点的声音又分别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古诗的前两行就知道了。(齐读前两行)2、课件出示琴。师:琴在诗中指古琴。想听听它的声音吗?好,我们就一起来体会一下松下听琴的意境。把自己想象成图片中的人物。正坐下松树下,听着悠扬的琴声。3、琴声是悠扬的、悦耳的,我们再来看看另一种乐器-箫。课件出示箫的图片。师:箫是用竹管做的直着吹的乐器,因此箫字为竹字头。我们再来听听箫的声音,感受一下月下听箫的意境。松下听琴,月下听箫多美的意境啊。那我们就美美的把这句读一遍。4、松下听琴、月下听箫感觉是那样的美,那么涧边听瀑布,山中听松风又将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下面老师就带着你们去听一下。5、课件出示瀑布图片、视频。师:谁能说说瀑布的声音是什么样的?(雄壮、宏大、有气势)那么这句我们应该怎样读呢?(读得稍重一些)6、课件出示松林的图片。师:好大一片松林啊!那当风吹过松林,我们又会听到什么样的声音呢?(课件播放)(声音很低沉、很宽广、似乎掩盖了一切)我们在读山中听松风这句时,要把松风这个词读得稍重一些。师:涧边的瀑布、山中的松风。声音是有气势的,是浑厚的。我们就用稍重一些的语句读出这两句诗。7、听这么多声音,看诗的最后一句,作者说什么?--觉耳中别第2页有不同。是说春、夏、秋、冬,四季所听声音不同,在松下、月下、涧边、山中听到的声音也不相同。那么老师要问了,在春、夏、秋、冬四个不同季节之中,你听到过大自然中的什么声音呢?师:看来,同学们都是用心之人。在以后的生活中,相信你们会听到更多、更美的大自然之声。四、巩固活动。下面我们来休息一下,做一个小游戏。(课件出示,听声读词)先听声齐读,在开火车读。五、指导学生美美的读文,在赏心悦目的画面的陪伴下,走近大自然美妙的声音之中。六、布置。刚刚同学们已经说过了春、夏、秋、冬听到的大自然的声音,那么课后请你画一画春、夏、秋、冬你看到了哪些大自然中的景物,下节课我们来交流一下。第3页第4页第5页《听雨》教学设计3《听雨》教学设计------蔡甸区小集中学周威教学构想这是1篇富有深切的人生况味和生动的诗情画意,底蕴丰厚的抒情散文。“听雨”自然要描写自然界的风雨之声,但作者不仅描写了听到的雨声,而且相关联想层出不穷,字里行间充溢着浓郁的人生况味„„从“听雨”这一题目来看,无非是描写自然界的风雨之声。本文不仅描写了所“听”到的雨之景,而且别出心裁,将人生境界、人生态度、人生追求化入文字,新意迭出,深切人理,隽永耐品。其文笔透着哲思与睿智。一是富含底蕴的文字描写。如“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二是多处用了比喻、排比修辞手法,妙语如珠,俯拾即是;将听雨写得雅致之极,显示了文字的机智,丰富了文字底蕴,一举多得,值得学习。三是诗词的巧妙引用,使文章语言更加绚烂多彩。如“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等语句引用得舒卷自如,很好地衬托出作者的精神境界。因为诗词歌赋、民间俗语等,大多是语言浓缩的精华,极富表现力。巧妙地暗嵌在恰当的语境中,会使文章饱满、厚重,增添几分韵味。这些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明晰的条理结构。文章中有一些语句,或提示主旨,或提示主要内容,把这样的语句编放在文题前能吸引读者,引导阅读。开头与结尾简洁明了,照应严谨,昭示了主旨,可谓自然天成。要启发学生灵活把握文章结构。季羡林散文《听雨》的线索就是作者在具体情境中“听雨”的情景和过程,只不过它不是很集中很完整,而是时断时续,常常为有关联想所切断。正是由于文章中的事件或情境不是很完整,其线索也就更多地表现为一些有象征意义的景或物,这些作为线索的东西是作者情思的寄托,教学中不可不格外注意。对文章人生况味这一主旨的把握,教学过程中不可苛求。古人有“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的说法,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追求的艺术风格就是“淳朴恬淡,本色天然,外表平易,秀色内涵”。因此,要善于通过关联性的牵引和阅读让学生自主体味出文字背后的底蕴。如同听雨,要有一份淡泊的心境,学习听雨,也应本色自然!从文本的教育价值来看,文本所反映的生活感怀,对当代中学生的人文修养、人生态度的架构;对激发他们对生活的关注,关爱自然、关注民生、关爱社会的情感,以及求知不止的精神、严谨治学的态度,都是大有裨益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品味情景交融的意境,欣赏独具魅力的语言。2、积累中国古典诗、词,品味文字的情感。能力目标:1、整体感知,深入理解,体会作者对民生的关注。2、根据自己的体味,联系相关文本的表达技巧,走出文本,反映生活。情感目标:激发他们对生活的关注,关爱自然、关注民生、关爱社会。[教学重点]体会意境,品味情感。[教学难点]走出文本,反映生活。[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文本:1、课前从《天籁之音·雨》导入。师:“看着这幅画面,你也听到了什么声音?(雨声)对,是很美的雨的意境。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写过一首《春夜喜雨》,大家会背前四句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师:“这首《春夜喜雨》体现了作者对国计民生的关注。”2、那么今天这节课,我和同学们共度45分钟,一起走进北大教授,著名学者、作为农民儿子的季羡林先生的散文《听雨》)(幻灯课题“听雨”)[设计理由]雨,对于学生们来说,是熟悉的、写雨的诗句更是比比皆是。所以用音乐渲染,先引导学生回顾与文本有联系的诗句,不仅为下文教学作铺垫,也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学生自由、快速地浏览课文,体会作者听雨时的心情。并要求能用笔从文中划出表达这种情感的词语。重点体验:作者的情感。[设计理由]抓住情感线索,让学生从文本中找词语或句子,利于学生有效切入文本。三、品味探究,走进文本。1、学生回答前面的的问题(如:“无量的喜悦”、“心花怒放”、“兴高采烈”、“怡悦有加”。等)(幻灯提示)2、他是如何描写听雨的这份喜悦感受?又是如何描写听到的雨声呢?(点学生朗读出文段“此时有声胜无声„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