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心得总结优秀范例一、着力于能力的发展中学地理教学长期以来主要是强调以知识传播为主,识记材料多,试图以此使学生获得终身够用的地理知识,然而事实告诉我们,这是做不到的。时代在发展,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地理知识也在不断更新。据统计,从1750年到1900年,人类的知识是150年增加一倍,此后是50年增加一倍,而到60年代以后,几乎是每10年再增加一倍。到21世纪,人们则处于“知识爆炸”时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高新技术产业、交通和通信发展等层出不穷,反映在地理教育中所要增加的内容越来越多。但是,由于教学时数和教材的限制,教学内容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因此,必须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独立汲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标准》总结了过去几十年来的经验和教训,要求学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学生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结论,在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机制中获得发展。《标准》在世界区域地理中采用了“一五五”的知识结构,即“一个大洲”、“五个地区”、“五个国家”。在介绍每一个大洲、地区和国家时,《标准》不要求将位置、地形、气候、人口、城市、交通、物产等一一列出,以至写成一个“地理八股”,而是突出区域特征。例如,亚洲突出“世界第一大洲”,西亚突出“石油经济”,西部欧洲突出“发达国家集中”,日本突出“资源小国、经济大国”,俄罗斯突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标准》要求在“一五五”的整体知识结构中,其内容必须涵盖所列各项“标准”。这种将地理要素散布于各个区域的办法,起到了授人以“渔”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标准》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学生通过收集第一手资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探究性实践活动。此外,《标准》还提出充分挖掘校外课程资源,建议师生自己动手收集地理信息,制作软件和模型,以丰富教学内容。二、突出外显行为目标教学目的具有方向性,教学目标则具有操作性,如“知道板块学说”是目的,“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是行为目标。《标准》大量使用“说出”、“例举说明”、“描述”、“在地图上指出”等措词,使地理教师能够把握好教学尺度。《标准》围绕四个方面提出了外显行为目标,即提出地理问题、获取地理信息、分析地理信息、回答地理问题。1.提出地理问题。提出问题是地理探究学习的开始,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学习问题,使地理学习注重于过程而不是结论,这是《标准》的一大变化。例如,“通过扮演政府官员、热带丛林土著居民、世界环保组织成员、开发商等角色,讨论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这种探究方式有助于学生从各个不同的维度理解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并且在交流碰撞中获得新的认识。2.获得地理信息。考虑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标准》将获取地理信息作为一项重要的技能,在“活动建议”这一栏目中,有从报刊中剪辑资料,从互联网上下载资料,调查当地的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图文材料和历史档案等活动。3.分析地理信息。分析地理信息是地理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标准》指出:“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地理特征。”如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再如,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的交通运输特点。《标准》将读图、用图作为分析地理信息的一个重要手段。4.回答地理问题。回答地理问题并不意味着地理学习的结束,因为在一个地理结论中又蕴含着新的问题和矛盾,所以《标准》没有将回答地理问题简单地概括为“说出”、“指出”,而是包括“评价”、“举例”论证,而且在“活动建议”中设计了小组讨论、专题会、编辑小报、拼图游戏、科普报告、绘制图表等一系列活动,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来呈现学生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学得更加主动。三、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标准》非常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首先是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删除了“繁、难、偏、旧”的内容,如将“气压”知识上移至高中地理,各类自然资源只保留水、土地资源作为案例。另一个方面,将一些贴近生活反映当今世界热点问题的内容引进教材,如聚落与环境、国际合作、区域文化。其次是鼓励探究,“实施建议”中列举了“‘角色扮演’及小组活动的学习方式”和“问题解决式学习”两个案例,这两个案例一改老师讲、学生听的陈旧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标准》营造了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多元化的评价目标和手段,把定性评价和定量相结合,弱化评价的甄别功能和选拔功能,以激励学生创新。评价内容包括五个方面:1.将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作为评价的重点,包括对学生提出地理问题能力的评价,对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资料过程与能力的评价。2.观察学生对地理科学方法的领悟、运用状况,评价学生的探索性活动水平。3.通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地理图像资料所反映的地理事物,用简略的图表表现区域特征,评价学生的理解水平。4.观察学生在讨论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结合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形成多样化的评价手段。《标准》提出了“基于丰富资源的学习”、“基于真实情境的学习”、“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以及“互动合作的学习”六种学习模式,注意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的协调与平衡,从而为全面提升人的素质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