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5篇2023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个人启发5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最美科技工作者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筹划部署,严密组织实施,积极稳妥做好各相关工作。各位朋友观看完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后又得到什么启发吗?下面就是网友给分享的“2023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2023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一广东举行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表彰先进大会,钟南山等十人获2023年广东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据介绍,寻找广东“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是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联合主办,经过广泛发动、基层推荐、资格审核、专家遴选等程序,产生了钟南山等10名2023年广东“最美科技工作者”。他们大部分来自新冠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其中,钟南山、成守珍、张忠德、侯金林等都曾奔赴湖北,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参加战“疫”。最美科技工作者之一、广州市预防医学会专家组组长王鸣表示,能够荣获“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感到很鼓舞,自己在疫情防控工作上,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抗疫科普,录视频、写科普文章、出漫画、做培训等等,可以说是用科普这个工具打通了科学知识从科学家到大众传播链条的最后一公里。王鸣认为,科普工作是有意义的,它对科普工作者科学素质的要求并不比具体搞科学研究低。最美科技工作者之一,广东省结核病控制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周琳则说,自己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参加了支援湖北荆州抗疫工作,为了救治患者,广大医务工作者不计成本的巨大投入、医务人员永不言放弃,人民群众也不惧任何苦难。周琳参与治愈的患者有上至百岁老人,下至出生仅30个小时的婴儿,总体治愈率达到94%以上,武汉80岁以上高龄患者救治成功率近70%,这些都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生动写照。大会还向国家科技奖获奖代表颁发了配套奖励证书。2023年,广东省牵头完成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通用项目)共有10大项目分别荣获国家级的奖励。其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1个,二等奖项目6个;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项目1个;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二等奖2个。据了解,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和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还共同发出《致全省科技工作者节日慰问信》,谨向辛勤工作在全省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上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节日问候和美好祝愿。2023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个人启发2023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二在这片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奋斗着9100万科技工作者。他们把论文写在祖国的江河湖海、山川戈壁中,写在那些夙兴夜寐、朝乾夕惕的岁月里。新华社记者近日走近一些最美科技工作者,记录他们的故事。故事1战斗,为了祖国和人民春节前夕,一通紧急来电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医内科学家仝小林退掉飞往海南休假的机票,扛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共同组长职责,登上了驶向武汉的高铁。大年初一,仝小林就直奔疫情“风暴眼”——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诊治病人。而后,他又奔波于发热门诊、ICU、社区隔离点、方舱——每一处都是最危险的地方。“中医必须直面患者,把握疫情发生现场的环境。没有望闻问切,就是纸上谈兵。”仝小林说。“特殊时期,首先是救人,阻断疾病继续发展。”“轻症和疑似病人能不能在社区治疗,从而减轻医院的压力?必须把防控重心前移至社区,从源头切断疫情。”……仝小林在关键时期作出关键判断,牵头拟出通治方“寒湿疫方”,在社区大规模发药70多万服,累计救治5万余人次;探索建立了“中医通治方+社区+互联网”为框架的“武昌模式”,大大降低了高危人群发病率,阻断轻症患者病情加重甚至转向重症,构筑起社区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救治流行性出血热,到2003年参与非典救治、2023年抗击新冠疫情;从博士生到院士,祖国和人民高于一切,是仝小林习医行医40多年始终坚守的信条。在武汉奋战了64天的仝小林,今年恰好64岁。对于这样的巧合,仝小林说:“只要国家需要我、人民需要我,无论多少天,我都会义无反顾,坚持到底。”故事2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什么他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但他却常说自己不聪明,用50多年时光,只干了玉米育种一件事。他就是84岁的玉米育种专家、河南省鹤壁市农科院名誉院长程相文。1963年,学农毕业的程相文被分配到鹤壁市浚县农业局原种场。那年,浚县遭遇五十年不遇的洪水,程相文下乡救灾,乡亲们紧紧握着他的手说,你是学农的大学生,能不能让地里多产粮食,我们窝窝头能吃饱就好啊!“我一辈子忘不了这个画面。”从此,青年程相文把农业育种的责任扛上了肩头。1964年,他带着新种子到海南育种。从郑州到三亚农村的基地,整整走了15天;早期南繁育种极艰苦,他从不抱怨;农民用他第一年从海南带回的玉米杂交种子,亩产从百余斤提高到700多斤,他乐开了花。青丝变白发,到今年,程相文已经在海南岛试验田度过了55个春节,先后选育出14个国家和省级审定的玉米新品种,其中浚单系列玉米品种已累计推广3亿多亩。他说,自己一天也离不开玉米,“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民族有饭吃、身体好了,就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故事3“蘑菇实验室”里挖掘致富力量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他和蘑菇打了大半辈子交道。作为我国食用菌领域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致力于菌物科学与食用菌产业化研究30余年,建成了位居国内前列的菌类种质资源库。他创新的优良品种及标准化栽培技术,显著提高了我国食用菌产量、品质、生产效率。而李玉不满足于在实验室工作。他说,不能帮农民致富奔小康、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还叫什么农业科技工作者?2023年起,李玉提出“南菇北移”“北耳南扩”等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探索出食用菌科技扶贫新模式。“小木耳,大产业”,说的正是李玉团队的科技扶贫成果。对口帮扶3年来,团队为陕西柞水县选育的5个木耳移栽品种都实现了大面积推广。去年,柞水县依靠木耳产业脱贫摘帽。如今,李玉团队已建立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31个,带动上万贫困户依靠食用菌稳固脱贫。故事4扎根戈壁向着蓝图奔跑记者见到陈亮的时候,他是拄着拐杖出现的。“前一阵刚从北山回来,那边夜里零下二十多摄氏度,山里没有光,踩到坑里,把脚崴了。”陈亮是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副院长,他扎根北山研究高放废物地质处置近十年,才38岁已经生出很多白发。高放废物的安全处置是关系到环保和核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我国西北部的北山预选区,一个只有风沙、荒漠和戈壁,连手机信号都很微弱的地方,却是高放废物处置研究最理想的场址。一边是法国知名大学副教授职位,一边是国内戈壁无人区,怎么选?辞职回国,到戈壁去!这是陈亮在29岁时做出的选择。为什么?他说:这是一种召唤。2009年,在法国从事相关研究的陈亮,在一次学术会议上第一次系统了解到我国高放废物处置研发的总体规划和进展,第一次知道有一支科研团队扎根戈壁数十年,为绘就这个蓝图挥洒汗水。“这就应该是我的归属,我必须回去,加入这个团队!”陈亮心中升腾出强烈共鸣。归国十年来,陈亮走过酷暑严寒,与亲人聚少离多,带领科研团队在处置库选址和处置工程技术研发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为推动国家高放废物处置北山地下实验室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采访中,陈亮不提苦与累,却把“幸运”“幸福”挂在嘴边:“人生一种幸福就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向着一个伟大的目标奔跑。”故事5拳拳之心,岁月可鉴访学踏遍青山,学成归国贡献,我国水工抗震学科的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厚群也是其中之一。1958年从莫斯科公派留学毕业后,他谢绝导师一再挽留,毅然回国。陈厚群潜心研究水工抗震学科60余载,主持了一系列国家重点攻关项目,攻克了一大批水工抗震世界级难题。从唐山大地震到汶川大地震,陈厚群的研究成果防范了震后重大次生风险,保障了国家能源、水资源和高坝大库安全。耄耋之年,他又担任了南水北调专家委员会主任、三峡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组长,数十次带领专家团队深入工程现场,提出数百条建议。今年已是88岁高龄的陈厚群依然追梦不止,上个月又前往三峡工程现场。秉持科技报国的初心,这位老科学家继续将论文书写在祖国的江河湖泊、高坝大库上。2023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三不辞呕心沥血只期花繁果硕———振堂中学教师付海燕事迹材料付海燕,女,1976年12月出生,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现在振堂中学任教。付海燕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初中班主任工作,教两个班的英语课。至2023年开始,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先后兼任政教处副主任、妇联主任并负责家长学校的工作。二十多年的工作经验让她感受到:培养未来的科技人才事关一个国家科技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是在一线教学岗位、还是中层管理岗位,始终坚持以科学的方法作指导,不断探索操作性强的业务技巧,追求高效的工作效率,并且以身作则,带动全体老师重视对学生的科技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为国家培养高科技的人才就是自己责任。付海燕同志始终坚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以学习政治理论来提升自身的素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她深刻认识到:学校是科技启蒙的地方,是宣传、普及科技文化的重要阵地。为此,她经常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科技方面的重要论述,并与学校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在学校科技教育、教学教研、师资培训、平台建设等各个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取得了优异成绩。新时代的教师要有先进的教学方法。“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多年来,她注重及时、广泛引进最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理论和先进的教改经验,加强横向联系,大胆地“拿来试试”,以不断探索适合自己、适合本地学生的教学路子。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她不仅自己不断改进、总结科学恰当的教学模式,还培养年轻的老师树立科学教学的理念,采用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在她的指导下,青年教师李蕊伟、董晓飞、吴月娥等在2023年邢台市首届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应用交流推广活动中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青年教师刘静2023年被评为“邢台市第五届教坛新秀”。作为学校一直没有离开教学一线的中层管理人员,她深刻认识到要实现在教学中渗透科技,需要教师工作理念的转变与学科相关器材的齐备。她首先与学科骨干教师一起通过学习先进经验、小范围教学实践验证、反思总结提高的方式,整理出一套学科中渗透科技的理念与教法,在全校推广,并且不间断进行听课督导。紧紧抓住物理、化学、生物这三门科学性比较强的学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思、思中做“的教学规律,引领学生去学、去思、去做,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师生共同进步。另外物理、化学、生物课的教学天然具有科技属性。她要求物理、化学、生物老师要充分利用实验室进行教学,用直观形象的实验操作引发兴趣、加深印象,实现教学转型。部分学生运用科学原理在教师和家长指导下,有了自己的小发明处女作,初尝成功喜悦并在各级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奖。除学科渗透外她还鼓励各学科教师自主开发有关科技教育内容的校本课程。现在已经开设“电脑平面设计”、“航模制作”、“摄影”、“剪纸制作”、“多彩的科学实验”等五门科技校本课程,初步形成了以科技教育特色项目为主体的学校课程体系。科技教育思想在重点学科的强化,促使学校整体工作再上新台阶。她的学生苏立鹏理综曾以116分的成绩获得中考第一名,该生同时获得全县中考总分第三名的成绩。多年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她深深地体会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我县科技教育资源贫乏,科技场所少的现实困难,她认识到成立科技活动社团是新形势下将青少年科技活动引向深入的良好途径。于是她向学校领导积极献言,在学校成立了科技活动社团,并取得了大力支持。组织有关老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组建了:航模、剪纸、电脑制作等七个活动社团,校园内形成了浓厚的科技教育的氛围。社团建立与活动遵循以下原则:1、科技社团自发化。科技社团完全是学生自愿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