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热选4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在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日常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以下是网友准备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欢迎借鉴参考。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1)教学内容:课本22页例3和做一做及练习四1、2题。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2、在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3、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重点难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学用具:挂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师:老师站在大家的正东方向上,那么你们站在老师的什么方向上呢?(西方)对,我们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2、分别指两名学生,让大家根据方向说一说他们的位置关系。(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先弄清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再根据两名学生的位置分别说一说谁站在谁的方向上,使学生初步理解位置的相对关系。)3、师: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两个物体位置的相对关系。(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对上两节课学习内容有一个大体的回顾,为本节课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出示教材第22页例3主题图。(1)让生观察地图师:北京和上海两地相距大约1000千米,说一说,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①组织学生用直尺,量角器测量出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②讨论: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30℃方向上,那么北京在上海的什么位置呢?组织学生观察上图,在小组中讨论,然后交流说一说。出示提示1.确定以谁为观测点,并建立方向标。2.用语言描述北京和上海的具体位置。讨论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在班内汇报。生汇报。可能会说出:北京在上海的西偏北60℃方向上或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的方向上。师对照图示指一指,肯定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师小结:以北京为观测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度的方向上。以上海为观测点,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度的方向上。观测点不同,物体的相对位置就会发生变化。这就是今天这节课学习的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2)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2.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习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3.感悟数学知识的现实性,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学情分析通过对任教的三年级(2)班学生进行课前调研,了解到全班59.1%的学生面对“比总数不公平”的情境,能够想到“先求出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再比较”的建议,但没有学生能够清晰地回答“为什么求出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再比较就公平了?”。退一步说,就算学生真正理解了其中的意义,那么“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是否就能直接与“每人投中个数的平均数”画上等号?细微的文字表述差异的背后,又表征着学生怎样微妙的思维差异呢?事实上,“求出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对于一个三年级学生而言,其心理活动的表征往往是“先求总和,再除以人数”。而这一心理运算对学生而言,其直观背景十分模糊。至于其最终运算后得出的结果又是如何成为这组数据的代表的,其意义的“联结点”对学生而言更是很难直接建立。由此可见,仅仅从“比较的维度”揭示平均数的意义,潜藏着学生难以跨越、且教师也很难察觉的认知障碍与思维断点。于是,教师将备课的思维焦点再次落到“数据的代表”上来。能不能从“数据的代表”的角度,重新为平均数寻找一条诞生的新途径?于是,便有了本节课的尝试。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平均数的求法。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教学过程活动1活动一、建立意义(一)体验平均数的代表性1.谈话:(1)上个星期,于老师和体育来老师比赛投篮,1分钟看谁投得多。(2)想不想知道比赛结果?我给同学们提供一些数据,请你判断一下,我们俩谁投篮的水平更高一些。(课件分别依次出示来老师和于老师三次1分钟投篮的成绩)2.提问:(1)我们俩谁投篮的水平更高一些?为什么?预设:分别计算出两位老师三次投篮的总数,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小结: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要想比较谁的水平高我们经常先把总数算出来,看总数谁多。(2)观察观察数据,还有别的办法很快地比较出我们俩谁的水平高吗?预设:直接将两位老师每次投篮的个数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提问:为什么直接比5和3?小结:如果每一次投篮的数量一样,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选一次的成绩作为我投篮水平的代表就可以了。提问:选择哪个数量来代表来老师的投篮水平呀?那于老师呢?方便不方便?设计意图:创设“1分钟投篮比赛”的情境,精心设计数据,引发学生对平均数的“代表性”的理解。(二)强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1.谈话:不过,我可不服气,就找了一个理由:你是体育老师,我是数学老师,我要求再多投一次,结果来老师还真同意了,我就又投了一次。2.提问:(1)你们说于老师再投一次的话,会不会对我目前投篮的成绩有影响?(2)想不想知道于老师最后一次投篮的结果?(课件出示于老师第四次1分钟投篮的成绩)(3)我这次1分钟投了几个?我太高兴了,我为什么高兴呀?你们认为来老师会同意我的观点吗?(4)你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比?(5)我平均每次投中了几个?a.谈话:有很多同学有自己的想法了,请你试着在图上圈一圈、画一画,或者在图下面写一写、算一算把你的想法表示出来。b.谁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方法一:移多补少预设:从第四次投的7个中拿出3个分别给前3次各1个,就得到平均每次投中4个。谈话:你这个办法可真好!这样一移实际就是把几次不相等的数匀乎匀乎,看起来每次都一样了。数学上,像这样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得每个数都一样多。这一过程有个名字就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设计意图:首先利用直观形象的象形统计图呈现“移多补少”求得平均数的过程,而不是先通过计算求平均数,强化平均数“匀乎匀乎”的产生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直观理解平均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方法二:先合后分提问:还有同学用计算的方法算出了于老师平均每次投中的个数。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预设:3+3+3+7=14(个)16÷4=4(个)于老师平均每次投中了4个。谈话:实际上就是把于老师四次投中的个数先全部合在一起再平均分成4份。(板书:先合后分)小结:无论是移多补少,还是先合后分,目的就是要把原来几个不同的数变得一样多了,数学上我们把同样多的这个数就叫做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板书:平均数)3、3、3、7的平均数是4。提问:再来看看,来老师水平高还是我水平高,这种情况下我干嘛要用到平均数来比较我们俩谁的水平高呀?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投篮次数不同的情况下,比较总数不公平。这时就需要用平均数作为几次投篮个数的代表来反映投篮的整体水平进行比较。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活动2讲授二、深化理解提问:1.那你们觉得于老师要是再投一次的话,这个平均数会不会发生变化?为什么?2.我们举个例子来看看吧,如果我第五次就投了1个,你们觉得于老师投篮的整体水平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为什么?(课件出示于老师第五次1分钟投篮的成绩)3.你可没算,为什么你一下子就告诉我下降了呢?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4.那我要想让我的投篮水平再上涨一点儿,你们觉得我得投几个?算算我投篮的水平上涨了没有?(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于老师第五次1分钟投篮的成绩)5.要想让我投篮的整体水平上升点,你觉得我这次得投几个才行?(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于老师第五次1分钟投篮的成绩)设计意图:初步认识了统计学的意义后,进一步设计活动让学生借助于具体问题、具体数据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敏感性,丰富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活动3练习三、拓展提升(一)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1.估计平均数(课件出示)提问:(1)不能算,直接看,有这样5个数据,估计一下平均数可能会是几呢?(2)为什么一下就能想到平均数是5呢?平均数可不可能是2,为什么?(3)真的是5吗?你怎么知道是5?用计算的方法会算吗?怎么算?设计意图:在估计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平均数总是介于最小数与最大数之间,强化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2.判断直条所在位置(课件出示)提问:(1)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第五个数据如果我也要画一个直条,它会在这条红线上面?还是在红线下面?请同学们用投票器进行选择。(2)来选一个代表,谁愿意告诉大家为什么在红线的下面?设计意图:变化思路,由已知平均数逆求部分数,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二)利用平均数解决问题(课件出示)1.平均身高提问:(1)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学校篮球队的队员,可是他的身高才155厘米。你觉得可能吗?(2)那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是每个人都是160厘米吗?(3)既然李强的身高是155厘米,根据这个信息猜想一下,可能有的同学身高是多少厘米呢?有可能超过160厘米吗?为什么?设计意图:学生借助平均数的意义进行推理判断,深化对平均数的理解。2.平均水深(课件出示)(1)提问:a.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冬冬身高130厘米池塘平均水深115厘米)b.冬冬心想,这也太浅了,我的身高130厘米,下水游泳一定没危险。你们觉得,冬冬的想法对吗?c.冬冬的身高不是已经超过平均水深了吗?(2)谈话:想看看这个池塘水底下真实的情形吗?(利用课件,呈现池塘水底的剖面图)(3)小结:虽然平均水深能够很好地反映这条小河水深的总体情况,但并不能反映出小河某一处的深度。看来,平均数也不是万能的,如果使用得不恰当,也会给我们带来麻烦,甚至发生危险,今后我们还会研究中位数、众数……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还要联系实际去思考,平均数只有用在恰当的地方才能发挥它的作用。设计意图:处理这一题目时,教师适时呈现小河的截面图,并标注出5个距离,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达到学生仍能借助平均数的意义理解东东下水的危险性。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会感悟到平均数在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情况时存在的局限性,适时提出今后还要学习其它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水平的统计量,做好统计知识由中年级到高年级的衔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能正确地描述。2、初步懂得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参与乘法分配律的归纳过程,培养学生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2、使学生了解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难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了自然环境被破坏而出现的沙尘暴、水土流失等一些情景的图片,有什么想说的吗?生:1、我想大声的呼吁:请不要再滥伐树木了,不然的话沙尘暴会更厉害。2、请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吧!3、要保护我们的家园,还要大量植树。师:说的太好了。要保护我们的家园就要植树造林,种植花草。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前段时间学校植树活动的情况吗?(多媒体展示植树的场景,并附文字:一共有25个小组参加植树活动,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二、探究新知1、探究乘法运算定律(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解决问题师:同学们,你都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一共有多少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问题。师:请根据这些信息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列式计算。(2)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生展示汇报:(4+2)×254×25+2×25=6×25=100+50=150(人)=150(人)师:谁和第一位同学的算式一样?请举手。谁来说一说你们解决问题的步骤?生:先用加法算出每组有几人,再乘25算出一共有多少人?师:谁和第二位同学的算式一样?请举手。谁来说一说第二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步骤?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