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沈阳市铁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2分)1.古语“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体现“礼”表现在()A.仪表端庄B.语言文明C.举止文明D.仪表整洁【分析】本题考查文明礼貌。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使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规则,是文明的体现。礼貌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解答】“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应学会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人格,对他人要有礼貌,与人交谈要文雅,不说粗话脏话,所以B正确;ACD与题意不符。故选:B。2.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这告诉我们尊重他人应()A.学会换位思考B.平等对待他人C.适当关注他人D.学会欣赏他人【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尊重他人。学生要明确教材知识,进行回答即可。【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尊重他人要学会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故A正确;尊重他人要平等对待他人,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对所有人一视同仁,故B不符合题意;尊重他人要适当关注他人,考虑他人的感受,给予他人适当的帮助,故C不符合题意;尊重他人要学会欣赏他人,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会欣赏和赞美他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3.“正能量”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传播网络正能量是做一个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的表现。下列不属于传递网络正能量的是()A.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B.积极参加网络公益活动C.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D.只要看到求助的信息就在朋友圈转发【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传递情感正能量。在沟通中,情感是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的重要因素,我们要在沟通中保持积极情绪的重要性。【解答】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积极参加网络公益行动,ABC观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而不能看到信息就在微信朋友圈转发,D观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4.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A.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城乡发展不协调之间的矛盾C.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之间的矛盾【分析】本题考查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答】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要全力做好各项重点工程、民生项目,把群众真正关心的难题解决掉,C是正确的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5.党的十九大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将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阶段安排。根据具体安排,到2035年我国将()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总体上达到小康社会C.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析】本题考查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解答】根据所学,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6.现实生活中,学会欣赏他人,要做到()A.仅仅模仿他人的一言一行B.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C.夸大他人的优点,忽略他人的缺点和不足D.对他人只说恭维话【分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欣赏与赞美,欣赏他人能使生活充满乐趣和希望。欣赏与赞美他人是一种取之不尽的人生财富。欣赏与赞美他人使心灵保持积极和愉悦。【解答】欣赏他人能使生活充满乐趣和希望,欣赏与赞美他人就是去发现、感受和吸纳别人的优点和闪光点,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并给予积极的评价;欣赏与赞美他人使心灵保持积极和愉悦,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所以选项B的观点是正确的;A错误,模仿他人不是欣赏他人的要求;C错误,“夸大他人的优点,忽略他人的缺点和不足”是不能正确认识他人的表现;D错误,“对他人只说恭维话”不是欣赏他人的正确做法。故选:B。7.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下列同学的做法体现这一主题的是()①收看奥运会赛事转播②与同学交流学习方法③到附近工厂参观学习④关注疫情防控工作的进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分析】本题考查了融入社会的途径和方法。积极融入社会,做一个社会的人的最高境界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解答】为了让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我们要关心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和公益活动,养成亲社会行为,做对社会有积极意义的事,收看奥运会赛事转播,到附近工厂参观学习,关注疫情防控工作的进展,都是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表现,①③④是正确的选项;②不符合题意。故选:C。8.下列做法符合践行诚信要求的是()①遇到他人主动问好②企业经营遵规守法,以良好的信誉赢得客户③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替他人保守秘密④真诚待人,约定守时A.②③B.①②C.②④D.①④【分析】本题考查对诚信的认识。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解答】诚信是为人之本,是与人交往的通行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青少年要言而有信,信守承诺,做一个诚信的人。分析选项可知,企业经营遵规守法,以良好的信誉赢得客户,真诚待人,约定守时,都符合践行诚信的要求,②④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③错误,不违背法律和道德要求的情况下,替他人保守秘密。故选:C。9.2021年“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网联合多家网络媒体平台,举行了“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②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③网络是汇集民智的重要渠道④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③【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媒体及其作用。新媒体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我们要积极利用新媒体去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解答】题干中的材料说明了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更加便利、有序的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故③④正确;①②排除,观点正确但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选:B。10.宅家上“网课”期间,有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有学生随意转发网络谣言。这提醒我们,参与网络生活应该()①自我约束,遵守法律法规②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谣言③以学习为重,坚决远离网络④不沉溺网络,学会“信息节食”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分析】本题考查遵守网络规则。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解答】参与网络生活,文明必须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遵守法律法规,辨析网络信息、学会“信息节食”、自觉抵制谣言,①②④符合题意;③错误,要正确使用网络,并非远离网络。故选:B。11.关于中国梦,下面理解正确的有()①是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只是青少年对未来的美好愿望③其本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④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梦的实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解答】中国梦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①③说法正确;②说法错误,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并不仅仅是青少年的愿望;④说法错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故选:A。12.某中学在全校开展“文明有礼”活动,下列关于文明有礼的认识正确的是()①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②能促进社会和谐③只是个人行为④体现国家形象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讲文明、有礼貌。讲文明,有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做人的基本品质。讲文明,有礼貌有利于人们相互尊重、有效沟通、增进友谊、提高自身吸引力。【解答】讲文明、有礼貌绝不仅仅是个人的私事,它会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还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能促进社会和谐,体现国家形象,①②④符合题意;③错误,文明有礼不只是个人行为,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故选:D。二、情境问答题(共6分)13.(6分)2021年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不得将带手机进校园。这引起了同学们的热议,下面是小德与班长的对话:小德:手机是我的,我想带就带。班长:我①不赞同(赞同/不赞同)你的观点,因为②我们要自觉遵守校纪校规,逐步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目的在于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保证我们能在和谐、有序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小德:我把手机藏进书包里,偷偷带进学校,不让人发现。班长:你这是③不遵守校纪校规的表现。小德:我家离学校远,妈妈每天放学来接我,需要与我联系。这个规定太死板了。班长:原来是这样呀,那我们可以④放老师那儿保存,放学后再取回。【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遵守校纪校规、与父母交往的艺术、网络保护。以材料题的形式呈现分析材料内容,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即可。【解答】该题考查的是遵守校纪校规。结合教材知识与自身实际回答,如:①不赞同,②理由可以从遵守校纪校规的目的回答即可。③是不遵守校纪校规的表现,④我们可以放老师那儿保存,放学后再取回等角度回答即可。故答案为:①不赞同。②我们要自觉遵守校纪校规,逐步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目的在于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保证我们能在和谐、有序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③不遵守校纪校规。④放老师那儿保存,放学后再取回。三、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2分)14.(4分)下面是小颖的暑假日记节选:日记一:7月28日,我今天带领表弟表妹去参观博物馆,虽然没有大人的陪同,我依然把他们照顾得很好,给他们讲了一些关于古代文物的小故事,他们都听得津津有味。我感到很有成就感。日记二:8月3日,今天在小区里看到了关于召开小区绿化的会议通如。作为小区的一员,我也在大会上发表了关于小区绿化的建议,看到叔叔阿姨们赞赏的眼神。我感觉到了自己的责任。(1)结合小颖的日记,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2)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途径有哪些?【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亲近社会。学生要明确教材知识,进行回答即可。【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结合教材知识,可从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等方面作答。(2)本题考查的是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途径。可从投身于社会实践,关注社会发展,热心帮助他人等角度进行回答。故答案为:(1)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每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王”。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2)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③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15.(5分)材料一:下表是一对爷孙生活方式的对比情况。年轻时的爷爷上中学的孙子购物去商场逛淘宝、天猫等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