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课程体系设计探讨l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课程体系设计探讨摘要:职业教育项目课程体系改革是建立基于工作任务的教学模式,其理论基础是职业教育课程的结构观,其课程结构是选择、组织及学习工作知识,其教学方案是项目计划、设计、检测,反馈构成的“PDCA”学习循环。其课程项目是涵盖整个职业能力的空间设计,也是对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关键词:教学项目;学习空间;体系构建;高职;课程体系引言高等职业教育功能在于最大范围的服务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求具备基础文化知识和基础能力、技能,而且要求具备适应职业岗位群的职业素养、岗位技能和流程控制能力。因此在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与企业的紧密合作,提供给学生真实的工作环境,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结构,制定评价标准,并根据市场和企业的要求及时地进行完善和升级,以适应岗位群的变化和需求。对于学习者来讲,职业教育鲜明的职业导向的培养过程和多元化的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渠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必须重新构建适应学生素质和职业要求的专业结构,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案和教学实施等方面建立符合职业成长规律的课程体系,建立基于工作任务的教学活动,建立基于职业内涵的教学内容,建立基于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践教学体系,更好的提升职业教育内涵和品牌。一、课程体系构建思想对于整合教学资源,提供良好的教学平台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根据实际的职业需求构建新的项目课程体系有利于提高电类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围绕岗位群突出岗位能力培养,提前进入职业氛围。不同的能力不仅来自不同的知识,而且来自不同的知识结构。有效地培养职业能力,就必须把职业教育课程结构与工作结构对应起来,从工作结构中获得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工作结构是一个实践体系结构。这一结构不是按照知识之间的相关性,而是按照工作任务之间的相关性组织的。不同的工作任务按照某种组合方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并把目标指向工作目标的达成,这就是工作任务,即课程结构构建思想。从课程内容整合、过程项目设计、过程教学控制、过程质量控制、项目过程教材以及项目分析与检测等各方面构建全新的项目课程体系。从整个课程体系上分析,项目课程体系构建实际上是基于工作体系的项目构建。职业教育课程中的“项目”指的应当是有结构的项目,即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客观存在的工作任务模块,在这一工作任务中,要求制作出符合特定标准的产品,即制作的产品要有一定的尺寸、包含特定的材料、能发挥特定的功能、满足规定好的质量标准、包含产品制作过程中工艺文件建立和实施等。因此,职业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是一种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也是适应职业岗位群能力的需要,这是其本质所在。二、课程体系构建关键要素1.教学要求设计。教学要求主要体现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熟悉产品的制造、装配、检测、调试流程以及相关工艺文件的建立。(1)职业素质。建立基于任务目标设定、个人时间管理、团队协作和沟通、冲突和情绪处理、作业流程控制等实际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职业素质训练。针对性的加强基于人员、设备、材料、方法、信息、安全、速度和节约的8S管理模式所需能力的培养。(2)职业能力。围绕典型岗位群的素质与能力要求,通过项目过程进行项目演练,培养制造、装配、检测、调试流程以及相关工艺文件建立的能力,充实项目经验,积累岗位核心技能。(3)学习能力。通过项目训练、学习和讨论以及学习反馈环节掌握自学的有效方法和各种虚拟学习工具(软件),提高电路统调和故障分析能力,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改良建议等信息及时反馈和处理的能力。2.教学过程设计。传统的教学模式提供给学生基本的概念和定向的思维模式,“学”中“做”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全面引入“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建立基于工作任务的教学过程,给学生提供在“做”中“学”的学习机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1)工作场景。针对企业实际工作流程和工作场景,结合开发课程项目,进行项目分析和任务分解,重现在企业中项目开发工作的任务环境。可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室和虚拟工厂建构等措施。(2)角色模拟。学生在课程和项目实训过程中,使用开发课程项目,呈现真实的企业工作流程,模拟项目岗位角色,协同完成项目和任务,体验和掌握各种角色的工作技能和工作经验。(3)团队协作。根据课程内容和讲师的安排在授课过程中,学员将被划分为几个团队,建立流水作业线程,合作完成一个任务和项目。(4)项目主导。所有知识点和技能都是通过一个或者几个项目来组织的,学生通过项目实施来逐步学习知识和技能;学员通过项目实践可具备完成一种任务的能力,也可以通过团队之间的协作形成多个项目的有机整合,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5)任务分解。将课程项目划分为多个子任务,结合岗位能力分析相关任务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建立作业指导文件。通过工作任务的形式来组织学习内容、设计学习流程。3.教学媒介设计。传统的教育媒体已不能完全满足职业教育教学要求,。电子技术的规模发展和信息反馈快,对应的岗位群及岗位能力也在不断的变化,构建职业特色的教学媒体势在必行。(1)教学氛围。职业教育的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应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在项目驱动过程教学里,提供学生讨论的空间和酝造设计经验交流的氛围,促使学生融入到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体和保障项目驱动的主体。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室布置,建立学习组,既有利于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发展,组别之间不同思维的碰撞又有利于满足不同项目的独立性。(2)学习空间。职业院校的学习空间包含物理学习空间和虚拟学习空间以及物理学习空间和虚拟学习空间之间的有机整合设计。职业教育活动要建立和设计理论、实训、网络综合的学习空间,形成理论与实验、实训,校内对实际工作的模拟与校外真实环境的锻炼,合理运用和借鉴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各种学习形式,实现理论、实训课程结合的网络学习,同时提供多层面的相关课程材料,达到“教、学、做”一体的教学环境。加强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相结合的“无缝”链接的工学结合的学习环境和管理网络。有利于加强培养学生与未来工作相关的团队意识、自主学习意识、创新创造力以及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4.教学资源设计。职业教育的改革是要实现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核心能力的培养,基点是课程和教材的改革。教材应结合岗位工作要求、突出能力本位。把知识、技能、工艺、情感与态度都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整体性地学习,有效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5.教学评价设计。考核评价的内容包括项目论证、体系安排、教学效果、学习效果、学习空间转换能力、市场评价等指标,侧重岗位能力和岗位素质,提供合理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1)考核方式。根据项目过程教学的特点,提倡以项目过程控制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双模评价机制,根据学生在项目推进过程的综合表现评定成绩,无须组织理论考试。(2)量化指标。考核的量化指标区别与传统的理论与技能考核,侧重于岗位素质与能力点,基于项目任务,可以通过项目方案设计与论证、项目电路过程实施、创新思维能力、协作精神、产品工艺包装与产品销售和项目答辩等方面形成学生综合评定成绩。6.教学反馈设计。教学反馈是检测和评价项目实施结果是否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是否满足岗位素质和岗位能力的有效手段,可以通过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以及企业评价的方式促进项目体系的完善。在整个课程体系构建中形成有效的PDCA循环。结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体系构建,必须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适应经济建设发展的要求和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高职教育的课程教学,必须围绕基于岗位能力和岗位素质的工作流程进行改革和建设,形成高等职业教育特有的课程教学体系。建立基于工作流程的项目过程教学是有效促进高职教育发展的必需条件,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参考文献:[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2]姜大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Z].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3]蒋庆兵,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4]黄春麟.基于任务导向的高职课程改革探索[EB/OL].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5]翟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论[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6]黄春麟.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理论与实践[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技术教学法初探[摘要]少数民族地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教育投资仅占内地家庭的1/8,由此更加重了学校教育的担子,而信息技术不同于别的学科,学生学到的知识在课后很难进行练习,我认为学生能在“玩一玩、看一看、用一用、评一评”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得更好,记得更牢,从而使课堂教学得到最高的效率,使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用最少的时间,学到最多的知识。[关键词]信息化技术班主任工作有效整合经调查,少数民族地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教育投资仅占内地家庭的1/8由此更加重了学校教育的担子,而信息技术不同于别的学科,学生学到的知识在课后很难进行练习,也很难进行考察,所以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就更高,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并能加以熟练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尝试“玩一玩、看一看、用一用、评一评”这四法,学生能有效的掌握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并且能熟练的进行运用。1.玩一玩。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可以说没有一个孩子不想玩的,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儿童娱乐项目较少的情况下,关键是要善于利用儿童这种特点加以正确引导,如果把玩游戏与学习电脑知识结合起来,那他们的技能、智力会在玩中得到开发,在娱乐中学得知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寓教于乐。尤其是计算机网络中各种益智游戏,应有尽有。如通过玩扫雷、纸牌,可以练习鼠标的单击、双击、拖动;通过拼图游戏开动脑筋,培养他们从小爱动脑习惯,通过“射击”游戏,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及其应变能力等。他们在玩中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他们对计算机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愁他们学不好吗?2.看一看。通过“看”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利用计算机图、文、声、像、动并茂,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创设了逼真的教学情境,渲染了活泼的教学气氛,令学生耳目一新,更具吸引力,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利用“看一看”教学呢?2.1看画面,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大多数是在学校初识电脑,对电脑知识了解不多,因而要让他们通过观赏色彩鲜艳的画面,精彩的动画,让他们赏心悦目,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计算机兴趣;但是,兴趣不是先天的东西,它是在一定的教育影响下启动、发展起来的。2.2看实物、图片等,如看计算机中的一些硬件设备、图片等,有利于形象记忆;看课本: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为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让他们通过看书自学,教师只是适时点拨的引导者、合作伙伴,从而培养他们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2.3看网络:通过网络学习,教会他们查找、收集、加工、存储一些有用的信息,从而培养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能力。3.用一用。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单靠理论讲解无异于纸上谈兵。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不高,而计算机概念比较难理解,因此只有加强学生上机操作,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这个主动探索的学习工具和自主学习的资源环境,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能力。4.评一评。即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同时和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比较、评价。这样既满足一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愿望,提高自信,又给另一部分同学提供学习他人的机会,从而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如通过网络向全班、全校同学乃至在互联网上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网页、小报制作等;参加各种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比赛,进一步提高自己运用计算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