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进校园”主题宣讲—揭开民法典的面纱——民法典是什么民法典与未成年人——民法典如何保护我们以案释法——生活中的民法典目录CONTENTS揭开民法典的面纱民法典是什么法律是什么?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法律法律的特征(1)由国家制定或认可;(2)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3)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4)明确性、稳定性。法律是什么?权利哪些可以做哪些必须做哪些禁止做(包括但不限于违法、犯罪行为)义务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法律有哪些?《民法典》《刑法》《义务教育法》《收养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什么是《民法典》?颁布时间2020年5月28日施行时间2020年1月1日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是民事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民事权利的宣言书”。7编1260条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附则民法典与未成年人民法典如何保护我们胎儿8周岁16周岁18周岁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民法典》第二十条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民法典》第十九条需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民法典》第十八条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民法典》第十七条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家庭生活中的未成年人一、抚养《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二、监护《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民法典》第二十九条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对于身患重病的父母,通过遗嘱安排好孩子的监护人,有利于孩子未来的健康成长。《民法典》第三十四条第四款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未成人被侵权的相关问题一、与安全保障义务有关的侵权问题《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民法典》第一千二百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一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第三人人身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承担补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二、对“性骚扰”进行了特别关注《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条违背他人意愿,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应当采取合理的预防、受理投诉、调查处置等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职权、从属关系等实施性骚扰。《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一条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以案释法生活中的民法典我们只能随父姓或者母姓吗?《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五条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一)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二)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三)有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少数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小学生直播打赏有效吗?民法典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因此八周岁以下“打赏”、“送礼物”的行为无论金额大小,都是无效的,监护人可以要求主播返还。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不明抛掷物、坠落物致害责任《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见义勇为免责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见义勇为者得不到鼓励,反而要承担不利后果,必然助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民法典》的见义勇为免责条款顺应社会正义期待,真正解决了大家关心的上述问题。如何避免宠物伤人或自己被宠物伤害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如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造成的,可以减轻责任。规范自身行为:1、尽到作为饲养人的义务——拴狗绳2、切莫故意挑逗,刺激动物总结一方面,“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从小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与人为善。另一方面,“勿以恶小而为之”,摒弃学习上,生活中的坏习惯。最后但是很重要的是:要对侵害自己权益的事或者人勇敢的说“不”,要明白法律是保护你们的强大武器。—“民法典进校园”主题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