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简的二年级数学小故事(精编52个)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精简的二年级数学小故事(精编52个)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以下是网友为大家准备的简短的二年级数学小故事(精选52个)一起来看看吧简短的二年级数学小故事【第一篇】找零钱一家手杖店来了一个顾客,买了30元一根的手杖.他拿出一张50元的票子,要求找钱.店里正巧没有零钱,店主到邻居处把50元的票子换成零钱,给了顾客20元的找头.顾客刚走,邻居慌慌张张地奔来,说这张50元的票子是假的.店主不得已向邻居赔偿了50元.随后出门去追那个顾客,并把他抓住说:“你这个骗子,我赔给邻居50元,又给你找头20元,你又拿走了一根手杖,你得赔偿我100元的损失.”这个顾客却说:“一根手杖的费用就是邻居给你换零钱时你留下的30元,因此我只拿了你70元.”请你计算一下,手杖店真正的损失是多少?这里要补充一下,手杖的成本是20元.如果这个顾客行骗成功,那么共骗得了多少钱?简短的二年级数学小故事【第二篇】大约1500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知道用“0”的。他们使用罗马数字。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一定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目。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而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非常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的势力非常大,罗马教皇的权利更是远远超过皇帝。教皇非常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如今谁要把它给引进来,谁就是亵渎上帝!于是,教皇就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施加了酷刑,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注,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但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后来“0”终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简短的二年级数学小故事【第三篇】星期天,爸爸同意带着小明去看体操表演,小明高兴地一蹦三尺高,不是忙这就是忙那,还险些把爸爸撞倒。爸爸向后躲,机灵地说:“别急!别急!我还有个条件,你要答对一道数学题才行!”“啊?!数学题!”小明一听傻了,平时我就不怎么行,这次……哎,为了去看体操,硬着头皮上阵了。爸爸出题了:“在看体操表演前,我们要帮妈妈做家务:洗衣服要用20分钟,拖地用5分钟,扫地要用5分钟,擦家具、桌子要用5分钟,晾衣服也要用5分钟。那么多长时间才能干完?”“这还不简单!”于是小明“唰唰”几笔,便把条件写下来,眼珠一转,有了:由于是2个人干的,那么爸爸洗衣服时,我可以扫地、拖地、擦家具,也就用15分钟,剩下5分钟可以休息,只等爸爸把衣服洗完,晾下衣服就成了。一共用时20+5=25(分)“嗯,不错,你看来还是挺聪明的!”爸爸说,“那咱们就分头干吧,抓紧时间!”简短的二年级数学小故事【第四篇】蜗牛何时爬上井?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了一只枯井里,它趴在井底上哭起来,一只癞蛤蟆过来,翁声翁气的对蜗牛说:“别哭了,小兄弟,哭也没用,这井壁又高又滑,掉到这里只能在这里生活了。我已经在这里生活了许多年了。蜗牛望着又老又丑的癞蛤蟆,心里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决不能像它那样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蜗牛对癞蛤蟆说:“癞大叔,我不能生活在这里,我一定要爬出去,请问这口井有多深?”哈哈哈,真是笑话,这井有10米深,你小小年纪。又背负着这么重的壳,怎么能爬出去呢?”“我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爬一段,总能爬出去!”第二天,蜗牛吃得饱饱的,开始顺着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爬,到了傍晚,终于爬了5米,蜗牛特别高兴,心想:“照这样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可以爬出去了。”想着想着不知不觉睡着了,早上,蜗牛被一阵呼噜声吵醒了,一看,原来是癞大叔还以睡觉,他心里一惊:“我怎么离井底这么近?”原来,蜗牛睡着以后,从井壁上滑下来4米,蜗牛叹了一口气,咬咬牙,又开始往上爬,到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晚上,蜗牛又滑下来4米,就这样,爬呀爬,滑呀滑,最后坚强的蜗牛终于爬上了井台。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猜出来蜗牛用了多少天才爬上井台的吗?简短的二年级数学小故事【第五篇】很久以前,数学王国比较混乱。0—9十个兄弟不仅在王国称霸,而且彼此吹嘘自己的本领最大。数学天使看到这种情况很生气,派﹤、﹥和﹦三个小天使到数学王国建立次序,避免混乱。三个小天使来到数学王国,0—9十个兄弟轻蔑地看着它们。9问道:“你们三个来数学王国干什么,我们不欢迎你们!”笑着说:“我们是天使派来你们王国的法官,帮你们治理好你们国家。我是‘等号’,这两位是‘大于号’和‘小于号’,它们开口朝谁,谁就大;它们尖尖朝谁,谁就小。”0—9十个兄弟听说它们是天使派来的法官,就乖乖地服从﹤、﹥和﹦的命令。从此,数学王国有了严格的次序,任何人不会违反。简短的二年级数学小故事【第六篇】泰勒斯看到人们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原来告示上写着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于是就找法老。法老问泰勒斯用什么工具来量金字塔。泰勒斯说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时候,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和金字塔底面边长的一半。把这两个长度加起来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顶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简短的二年级数学小故事【第七篇】小朋友,你们听说过维纳这个名字吗?诺伯特·维纳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如今被广泛应用的数学分支信息论、控制论都是由他奠定基础的。维纳有着非常高的天资。据说,他三岁就能读会写,七岁时就能阅读和理解著名诗人和科学家高深的著作。他大学毕业的时候才14岁,过了几年,他又获得了世界闻名的美国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在授予维纳博士学位的仪式上,来了很多客人,其中有一位嘉宾看到年轻的维纳,好奇地问他:“你今年多大啦?”维纳虽然获得了博士学位,但毕竟还是个孩子,听别人这样问他,不禁就想当众显示一下自己的才智。他说:“我今年的岁数,连续乘三次,是个四位数;连续乘四次,是个六位数;把两者加起来,他们正好是把0、1、2、3、4、5、6、7、8、9全部用上去,而且既没有重复,又没有遗漏。这意味着,全体数字都向我朝拜,预祝我将来在数学领域里干出一番大事业来!”小学生《全体数字向我朝拜》数学故事:维纳这么一说,好像给所有在座的嘉宾出了一道智力题一样,大家都在纷纷议论,维纳到底有几岁。其实,这个题目说难也不难。只要多试几次,就可以了。假定维纳的年纪是在20岁左右,那么我们可以把20上下的数字都来试一试,看看是不是符合这些条件。我们看到,22×22×22等于10648,已经是五位数,所以不符合成三次是个四位数的条件,可以排除。而17×17×17×17等于83521,又小了,不符合乘四次是个六位数的条件。这样一来,答案就在18、19、20、21之间了。20×20×20=8000,19×19×19×19=130321,21×21×21×21=194481,这几个结果里都有重复的数字,所以也不合题意,最后就剩下18了,我们来看看:18×18×18=583218×18×18×18=104976果然没有重复的数字。所以,维纳当时应该是18岁。简短的二年级数学小故事【第八篇】猴子捞帽一群猴子在井旁玩,一阵风将一只猴子的帽子吹到井里,他招呼来18个小伙伴,从井上方的松上一个接一个去捞帽子,有4只猴子没有上树,就捞着了帽子,问:是几只猴子上树下井接在一起把帽子捞上来的?简短的二年级数学小故事【第九篇】一位老猎人常教导他的三个儿子要有勇有谋。一次,老猎人在盘子上放了四个大苹果,让三个儿子用最少的箭射掉全部苹果。大儿子比划了一下:我要用三支箭。二儿子一听,急忙说:“那我只要用两只箭。”小儿子先想了一下,说:“我觉得一只箭就足够了。”老猎人听了很高兴,夸奖小儿子聪明,让大儿子和二儿子向小儿子学习,不仅要有技术,还要善于开动脑筋。大儿子与二儿子听了不服气,认为小儿子在说大话。于是小儿子一箭射出,四个至关紧要全部落地。你知道他是怎样射的吗?简短的二年级数学小故事【第十篇】咕叽开了一家美味煎饼店。这一天,店里来了三位买饼的顾客,他们急于赶火车,限定3份煎饼的制作时间不能超过16分钟。几个厨师算了算之后都说无能为力,因为要烙熟一个饼至少需要10分钟(两面各需要五分钟)。而店里的只有一口锅,一次只可以放两个饼,那么烙熟三个饼就得2O分钟。这时老板咕叽说话啦,他说:“有一种方法,烙熟3个饼只要15分钟就行了。如果谁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烙出3个饼,那么谁就将获得煎饼侠的美誉。”咕叽话音刚落,人群里站出一个小小少年,他把自己的想法一一道来最后,厨师在他的指挥下真的只花了15分钟就烙出了3个香喷喷的饼。三位赶火车的顾客兴高采烈的离开了咕叽的煎饼店。咕叽为了奖励这个小少年,不但封了他“煎饼侠”的称号,并且给予他享受每日免费煎饼一个的特权。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