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胡豫事迹(最新4篇)202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胡豫事迹6202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在9月4日上午公布,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胡豫成为入选人之一。今天网友分享的“202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胡豫事迹(最新4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202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胡豫事迹【第一篇】他出身于医学世家,是武汉协和医院的掌门人,带领百年协和稳居全国医疗机构第一方阵。他是鄂州籍教授胡豫,在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中,他牵头的项目“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获科技进步二等奖。小时候,胡豫经常半夜被敲门声惊醒,这多是有急诊任务,父亲便披星戴月出诊。几乎每天晚上,胡豫都能看到父亲点着煤油灯查找资料,工作到深夜。放暑假的一天,父亲带他一起去华容会诊。“当时求医的病人很多,看着父亲为每一位病人耐心地分析病情,推测发病的可能性,说起来滔滔不绝。我当时特别敬佩父亲,一个小城市的基层医生,第一学历并不高,怎么会有这么深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足见父亲平常的钻研与积累。”那一次经历给胡豫带来的震撼特别大。1981年,胡豫参加高考,成绩优异的他不负众望,考了一个可以自由选择学校和专业的高分。书香门第,耳濡目染,学医成为胡豫自然而然的选择。那时候的大学生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之骄子”,父亲却教导他:要做佼佼者,而不是平庸的人,不要以为读了大学就沾沾自喜,还得继续深造。父亲这样要求胡豫,也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父亲非常珍惜每一次进修机会,1981年胡豫在同济医科大学上学时,父亲也在武汉进修,每次胡豫去找父亲时,父亲都在图书馆自习。父亲骨子里那种脚踏实地、刻苦钻研的品质,是一种榜样的力量,引领着胡豫勇攀高峰。就这样,进入大学后,聪明勤奋的胡豫始终保持着年级前三名的好成绩,一路从本科读到硕士、博士,并选择了当时最为尖端的血液科作为自己一生的职业方向。血液学领域有很多没有解决的临床问题,临床诊疗难度大、要求高,而这些困难在胡豫的眼中,却正是医学的魅力所在。202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胡豫事迹【第二篇】创立“积分法”,他让DIC诊断有了中国标准“不管是临床研究还是基础研究,一定要解决机制问题或者临床诊疗问题,去做一些新的探索,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自从将血液学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后,胡豫一心想做些实事,而这种想法正好和当时他的研究生导师沈迪教授不谋而合。胡豫在读研究生时,导师沈迪教授主要研究出凝血。不少人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时间久了又自动消失了。沈迪教授发现了这种血小板聚集功能缺陷的疾病,并将其命名为“沈迪氏病”。出凝血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大,但长期以来临床上得不到重视,属于比较冷僻的研究方向。生性喜欢挑战的胡豫,把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当成了宝贝。临床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涉及多学科,各学科都制定有各自的诊断标准。一次会诊中,几个学科专家对患者是否是DIC意见不一,最终只能靠专家投票决定结果。在胡豫眼中,这个让人哭笑不得的诊断方式“反映了临床DIC诊断的困境”。DIC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病学研究所传统的优势项目,从导师沈迪教授身上,胡豫学习到学科发展的精髓。大道至简,胡豫和研究团队首先对DIC诊断标准进行了梳理、分类与简化。2023年,胡豫起草DIC指南发表在《中华血液学杂志》,经他修订的DIC诊断标准症状描述简单,指标简化,得到业界的一致认可。而最让胡豫引以为豪的,则是他创立了DIC诊断的“积分法”。简单来讲,就是对患者的各个临床指标和临床表现打分,根据积分的不同,将疾病定性,并细化为“确诊、排查、排除”,将目前DIC描述性的诊断方式量化。目前,胡豫主导的“积分法”已经在其研究所进行了两年的回顾性研究,结果证明该方法优于国际和日本的“积分法”标准。202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胡豫事迹【第三篇】抗疫战场领军陷阵,育人30载不忘初心开辟3个院区、2所方舱医院,收治5200多人次新冠肺炎患者,接诊2万多名发热患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是“战疫”前线的“航母”级医院。56岁的胡豫,作为协和医院院长,带领全院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无悔付出,成为夺取武汉保卫战胜利的中坚力量。胡豫教授同时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院长,博导。他热爱三尺讲台,课堂上处处彰显思想的光芒与人格的魅力。近30载育人路,他始终不忘初心,用点滴平凡书写师者大爱,努力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作为医者,胡豫肩负“健康所系、生命所托”的使命,在新冠疫情抗疫战场上,他凝聚医者力量,践行医者仁心,全力为民众健康护航;作为师者,他坚持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从事医教工作29载,他始终致力于推动医教研协同创新,潜心教书育人。努力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用点滴平凡书写师者大爱。202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胡豫事迹【第四篇】8000例标本,20年搜寻血栓形成的“真凶”“作为一名医学科学家,我们只有立足临床,研究中国患者的疾病谱,才能找到适合中国患者的解决方案。”良医有情,神术无声,大医治未病,胡豫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20多年前,一位在其他医院多次诊断,经两次手术后仍然复发的血栓病患者来到武汉协和医院血液科求医。胡豫和同事们给病人做了一次检测,发现其抗凝血酶指标不足正常人的四分之一,进一步的检测显示,该病人有先天性基因缺陷,需长期接受抗凝治疗。而因为前期的误诊,病人身心已经遭受了极大伤害。这不由得引起了胡豫的思考:像这样的病人一定还有不少,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减轻他们的病痛,提早确认病因呢?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过程中,胡豫发现欧洲的一项研究指出,“欧洲人形成血栓有大约30%的病例可以归结到同一个蛋白的缺陷”。那么,这项研究成果是不是也能用于中国人?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一探究竟。“对大量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没有在中国血栓患者中发现这个蛋白的缺陷,说明欧洲的这个研究并不适用于中国人。”那么中国人血栓的根源在哪里?中国人应该是有自己的遗传规律。深入思考之后,胡豫决定从基础做起。考虑到基因研究需要大量的标本,他开始和医院相关科室、全国各地的医院合作,搜集标本,建立血栓病例标本库。20多年来,他们已经搜集了8000例标本,这是亚洲最大的同类型标本库。通过研究,胡豫发现中国人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抗凝蛋白缺陷,包括蛋白C、蛋白S及抗凝血酶的基因改变。这三个凝血蛋白的基因改变,在导致中国人发生血栓的因素中占了70%以上。据此,胡豫团队建立了适合我国人群的易栓症基因诊断系统,为千余例易栓症患者实现基因诊断,明确了血栓根本病因,并协助临床医师为患者制订个体化抗凝措施,成功地预防血栓再发生。不久前,一名急腹症患者来到武汉协和医院求医,胡豫对病人的病情分析判断,并做相关检查后发现,患者体内的活性蛋白低,必须坚持长期抗凝。发现这种遗传症后,胡豫要求患者家属也到医院来检查,结果发现患者2个孩子体内的活性蛋白也低,胡豫便立即让家属坚持预防抗凝,避免血栓再发。目前,以“抗凝蛋白目的序列捕获测序技术”为核心的血栓病早期诊断体系,应用于一万多例患者,使早期诊断率提升38%。除了能够早期诊断,对疾病进行提前预防,胡豫团队另一大创新成果是靶向治疗。即以基因改变为诊断线路,以定向的分子靶点作为打击的精确目标。胡豫发现,当前针对血栓病的临床手段,无论溶栓还是抗凝,其靶向性都不强。同时,绝大多数血栓病都是一个局部事件,而药物进入人体后却是广泛分布,药量有时很难精确把握。“如果能像制导导弹一样把药物直接送到血栓形成的部位,这个问题是不是就能得到解决?”由此,胡豫团队的目光投向了血栓的靶向治疗方法。靶向治疗的第一步是找准靶点。胡豫团队成功地瞄准了“靶”———组织因子。“这个组织因子会暴露在血栓形成的部位,把药物送到组织因子形成的位置,理论上就能在局部防止血栓的形成和放大。”要想一箭命中,除了“靶”,还得有“箭”。“用什么载体来输送药物?我们选择了纳米技术。”胡豫形象地解释了靶向治疗的系统形成过程。纳米材料里面包裹的是能阻断组织因子活性的药,表面则用肽进行装饰。“将抑制组织因子表达的药物运到局部,控制组织因子的表达,控制血栓的形成。”这一以纳米材料为载体的血栓干预新策略,已获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为开发下一代抗栓药物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