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庄导游词(参考5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精编资料,供您参考避暑山庄导游词(参考5篇)【前言导读】由三一刀客最美丽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避暑山庄导游词(参考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呢!避暑山庄导游词1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我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今天,我是你们的导游,我会带你们游承德避暑山庄!现在,我们在72景中的丽正门。丽正门是山庄的正门,它是一个重台城门。他有三个长方形拱门入口,重台上建有承台三间,门前列石狮一对,左右立,下马碑各一,迎面建有30米长的红照壁,整体规格严整,风光朴素秀丽。中门上方有乾隆题额的“丽正门”三字,取《易经》“日月丽乎于天意”之意,由五种语言刻成,高大宏伟,提标丽正。此门象征着国内各民族团结,国家强盛统一。大家可以走过丽正门,感受丽正门的秀丽却不华贵,还有丽正门流露出的宏伟,壮丽气质。走过丽正门,就来看曲水荷香。一听这个名字,一定有荷花。没错,这的确有荷花,有古香古色的小桥。可是请大家仔细观察,在曲水荷香有一个最特别的东西是什么呢?对了,在小湖中心的亭子,为什么是歪的呀?下面我来为大家揭秘:亭子是凸出来的,亭子并不在同一个平面上,是眼睛骗了我们。这个亭子,还因此出了一个搞笑的名字,叫东倒西歪亭。古人利用凹凸不平的画面来告诉后人,一定要正己正身,不可以走歪门邪道啊!大家伙可以摸一摸东倒西歪亭,感受古人为了警告后人的智慧。我会给大家五分钟。摸完以后,大伙儿可以闻闻荷花香,坐在亭中休息片刻,也可以去买纪念品,十分钟后再启程。相信大家已经休息好了,我们准备去今天的最后一站——风泉清听。风泉清听是康熙看望亲生父母时建的休息处,请大家找一把长椅坐下,看着古色古香的小屋,仔细聆听。请问大伙儿听到了什么呢?没错,我们可以听到小溪的流水声,远处瀑布的“哗哗”声,现在正是出现晚霞的时候,传说云彩是从这生的。大家可以看看,天空中的晚霞,会不会感觉比平时离你更近,更美了?待会儿可以静静的一起体会感受,现在的风泉清听有多宁静,有多秀丽,我会给大家十分钟时间。相信大家一路走来,一定发现了许多处建筑被破坏,希望大家保护我们国家的世界遗产,阻止他人的破坏行为。我会带领大家到景区出口,今天承德避暑山庄的旅精编资料,供您参考程就结束了,谢谢大家的参与。避暑山庄导游词大全2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接待大家来承德避暑山庄不雅光游览。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区北部,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室园林。织梦好,好织梦避暑山庄是清代康、乾盛世的象征。作为山庄缔造者的康熙、乾隆,都曾六下江南,遍历天下景物之美。在修建避暑山庄时,博采众家之长,融合中国南边和北边园林风格为一体,使避暑山庄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总结与升华。我国园林专家们说,全般避暑山庄就是祖国锦绣河山的缩略影像。专家们为什么会这样说呢?这个问题我想还是请女士们、先生们游览了避暑山庄之后再往返答。不过,我这里先给大家提个醒,这原因与避暑山庄的地形有关。(导游员采用悬念法,以激发游客游览的乐趣)各位,避暑山庄到了,请大家下车,现在我就带领大家一睹她的风采。女士们,先生们,我们面前这座古色古香的门,就是避暑山庄的正门,叫丽正门,是清代天子进出的门。宫门面宽三间,上下两层。下层辟有三个方形的门洞,上层有城台和阙楼。你们看,中间门洞的上方有一块石匾,上面是乾隆天子用满、藏、汉、维、蒙五种文字题写的丽正门,它象征着我们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门的双方有两尊石狮,以显示天子的威严。门前有御道广场,青石铺路,广场东西各立一块石碑,上面用满、蒙、藏、汉四种文字刻着官员人等至此下马,所以我们又叫它下马碑。广场南边有一道红色照壁,使这座皇室园林与外界隔开。关于红照壁,传说里边藏有从鸡冠山飞来的金鸡,在夜深人静时,轻叩照壁,金鸡就会发出叽叽的叫声。如果哪位想考证一下的话,就请夜间到这里来听一听。好了!今天我请大家当一回天子,进去感受一下天子的生活。请各位向右看,远方的山峦上,有一巨大石柱,擎天而立,直插云端。它上粗下细,很像洗衣用的棒槌,我们承德人叫它棒槌山,康熙天子赐名磬锤峰。修建避暑山庄时,巧借此景,使山庄内外浑然一体,扩大了空间感,创造了新的意境美,这是山庄设计者运用借景这一造园艺术的成功范例。一般来承德的人,都要到山上去摸一下棒槌山,因为承德非官方的传播这样一句话:摸到棒槌山,能活一百三。如果大家有乐趣的话,不妨明天上山摸一摸,一定很有意思的。前面这片宫殿就是清代天子在承德办公居住的处精编资料,供您参考所,现在承德人把这里为避暑山庄博物馆。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这张图就是避暑山庄全图,是清代山庄鼎盛时期的全貌图。避暑山庄,又叫热河行宫、承德离宫。它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开始动工兴建,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最后落成,历时89年。清代前中期的几位天子险些每一年都来这里消夏避暑,处置惩罚政务,通常是每一年农历四、五月份来,九、十月份返回北京。避暑山庄实际上已成为清朝的第二政治中心。全般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它的面积大约是北京颐和园的两倍,北海的8倍。山庄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部分,宫殿区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构成。苑景区又分为山区、湖区、平原区三部分。以山区面积最广,约占山庄总面积的70%多。山庄集全国园林精华于一园,具有南秀北雄的特点。清代山庄内共有亭子90座,堤桥29座,碑刻摩崖25处,假山叠石70余组,殿宇、楼堂、寺庙、亭台、塔阁等各种建筑120余组,总建筑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康熙天子以四个字定名的36景和乾隆天子以三个字定名的36景最为著名,合称避暑山庄72景。康熙天子奖饰这里是自有山川开北极,天然风景胜西湖。山庄宫墙长约10公里,因为它形似长城,我们承德人亲切地称它为小长城。宫墙外是仿全国各族著名庙宇而修建的皇室寺庙群,这些寺庙呈半圆形环抱在山庄外围,形成众星拱月之势,象征着其时全国各民族紧紧围绕在清王朝统治中心的周围。随着岁月的流逝,朝代的变更,避暑山庄也历尽了沧桑。新中国成立后,山庄才得到了新生,现在是全国生存得最好、规模最大的皇室园林,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外驰名的旅游景点。这里展出的大部分是图片,这张木兰秋图是最引人注目的。木兰,是满语哨鹿的意思。哨鹿的要领是黎明前,士兵们潜入山林,身披鹿皮,头戴鹿角,口吹木哨,模仿公鹿的叫声。秋天正是鹿录求配偶分群的季节,用这种要领将母鹿引出来以便射杀。是指秋天打猎。这张图是清代兴隆阿所画,描绘的是200多年前天子打猎的场面。你们也许会感到稀罕,清朝天子为什么要率领大队人马千里迢迢来这里打猎呢?因为清帝入关以后,历史上英勇善战的八旗军队作战力开始下降,他们有的临阵脱逃,有的自创伤痕,有时一人受伤,多人护送,为的是不上前线。康熙天子认识到,提高士兵素质,巩固北部边疆已成为当务之急。在这种形势下,康熙天子亲自率领八旗将士,出喜峰口,北上巡视,配备布置了以习武绥远为目的的木兰围场。木兰围场的成立,是清朝与蒙、藏民族友善关系的产品,它密切了蒙、藏地域与中原地域的关系,加强了满、蒙、藏、汉各族人民之间精编资料,供您参考的交流,巩固了北部边防,有利于抵御沙俄俄国的侵略和扩张。一年一度的围猎每一次要进行20天左右,天子亲率当局各部官员及满、蒙八旗军队到场。为满足多量人马食宿休息、储蓄物品及天子处置惩罚政务的需要,从北京至围场要修建十余座行宫。热河处于这条北巡路线的中间地带,从北京到这里,奏章朝发夕至,而且这里气候宜人,风光秀丽,水草丰厚,所以康熙决定在这里修建一座大的行宫,这就是热河行宫。对于此,乾隆有一句话讲得十分清楚:我皇祖建此山庄于塞外,非为一己之豫游,盖贻万世之缔构也。历史表明,秋大典和避暑山庄的成立,达到了康熙天子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政治目的。现在我们再来看这张图,它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御营,二是猎场。御营是天子居住和处置惩罚朝政的处所;猎场是实际打猎的处所。打猎时都有严明的社团和纪律,伪装成鹿的士兵把鹿引出来后,军士们慢慢缩小包围圈,达到人并肩、马并耳的程度,但不能随便射杀。这时天子首先出来射第一箭,然后才是王公权臣、将士们依次射杀。图上画的是猎杀鹿的情景。请大家跟我进取走。这第二道门叫阅射门,是天子不雅看皇子皇孙射箭比赛的处所。门的上方悬有一块匾,上面写着暑山庄四个镏金大字,是康熙天子的御笔,此匾精美绝伦,分外醒目。也许你们已经发现,这避暑山庄的避字多写了一横,是康熙天子写错了,还是另有原因呢?还是这位先生(小姐)说对于了,原来在清代两个避字同时使用,不管用哪一种写法都是正确的,这是一种异体字现象。在这里康熙天子是为了追求书法美才这样写的。门前双侧这两个铜狮,威风凛凛。说起这两个铜狮,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呢!相传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侵占了承德并大肆抢劫。有一天一群日本兵发现这两个铜狮子很漂亮,是无价之宝,就想抢走,但是铜狮子太重,他们搬也搬不动,于是就分头去找工具。这一切让护院的白叟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他想铜狮子是国家的财宝,决不能让日本兵抢走。他灵机一动,立即从村里找来猪血,涂在狮子的秋水上,等日本兵找到工具回来后发现狮子的秋水红红的,都哭出了血,个个吓得目瞪口呆,畏惧搬动狮子会给他们带来厄运,便慌里慌张地逃走了,这对于国宝才得以保留至今。现在这对于铜狮成了人们心目中的麒麟。如果大家想万事如意的话,千万别忘了摸摸它。这个面阔七间,进深三重的大殿叫澹泊敬诚殿。澹泊二字来自于《易经》:不烦不扰,澹泊不失,诸葛亮在其《戒子书》中又说,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康熙天子题澹泊敬诚这四个字,含蓄地抒发了他精编资料,供您参考居安思危,崇尚节俭的思想。这个殿是避暑山庄的主殿,是清代天子在山庄居住时处置惩罚朝政和举行昌大庆典的处所。全般大殿用珍贵的绿叶乔木建造,因此又叫绿叶乔木殿。每一当阴雨连绵之时,绿叶乔木散发着缕缕清香,沁人心脾。绿叶乔木产自云贵和江浙一带的深山峡谷之中,在没有先进运输工具的清代,将这些笨重的木料从遥远的南方运到塞北,大都装船河运或利用河水结冰和在旱道上泼水结冰的冬季,将木料放在冰上,依靠人力又拉又推,运到承德,其艰巨是不问可知的。据历史资料记载,为了修建这座绿叶乔木殿,泯灭白银万两,用工19万个。大殿外不雅古朴淡雅,不饰彩绘,殿内大理石铺地,正中地坪上设有天子的宝座。宝座周围设有宝象、端、仙鹤、香亭、如意等,精雕细刻,造型十分优美。宝座的后面有一个紫檀木屏风,上面刻有16三个人物,形态逼真,栩栩如生,为田舍耕织长乐图,以表示天子临朝时刻不忘百姓。在清代这个殿的东西房山上挂着皇舆全图,就是清代的地图,是清当局派专人测绘的。殿内北墙双侧墙壁上装有绿叶乔木书格,贮放着《古今图书集成》1万卷。你们有可能会问:澹泊敬诚殿是举行昌大庆典的处所,那末当年是怎么一番盛况呢?那就要从松鹤斋南面的钟楼说起。当宣布庆祝大典或觐见开始,司钟人立即登上钟楼敲钟,钟响9下之后,山庄内各庙宇的钟声齐鸣,紧接着外八庙的钟声也相继应和。各种钟皆鸣81声。大殿前东西相对于的两个乐亭里宫廷乐师们开始奏乐,在八音和谐、箫鼓齐鸣之下,文武百官就位,天子端庄肃穆,面南巍坐,开始处置惩罚朝政了。我想,你们的脑际里也许已经呈现出这一壮不雅的场面了吧?乾隆天子还在澹泊敬诚殿接见少数民族的首领。乾隆十九年(1754年)接见过厄鲁特蒙古杜尔伯特部三策凌;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秋,接见过不远万里从伏尔加河流域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汗渥巴锡一行;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孟秋廿一日,接见了西藏政教首领六世班禅额尔德尼。说到班禅话就长了,据历史资料记载,在接见仪式上,班禅先献吉祥哈达,跪请圣安。乾隆离开宝座亲手扶起,操藏语问佛安:远程跋涉,必感辛劳。班禅答:远叨圣恩,一路安然。在过去,__见天子,只跪不拜,这次班禅则要求行跪拜礼,以表示恭敬天子,拥护王朝,乾隆对于此颇为满意。八月十三日,清廷为乾隆天子70岁寿辰举行昌大庆典时,乾隆给予班禅最高规格的待遇,二人联袂同登宝座,配合接受蒙古王公、各扈从权臣及外国使节的祝贺,侍从班禅的三大寺堪布及蒙古章嘉国师唱赞无量寿经。庆典之后,乾精编资料,供您参考隆为班禅举行四次大型野宴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