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教案【汇集8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钱塘湖春行》教案【汇集8篇】【导读】这篇文档“《钱塘湖春行》教案【汇集8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钱塘湖春行》教案【第一篇】一、欲读——进入诗境。1、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片断。2、请你说一说:春天究竟在哪里?春天在......更在白居易的诗里。让我们随白居易一起去钱塘湖游览一番。二、初读——感知诗意。1、学生自读。2、教师范读。并要求学生标注出停顿。(1)、教师讲解诗的节奏,学生找规律。(2)、结合幻灯展示的停顿齐读。(3)、以接龙的形式读诗。(4)、节奏既可以按音节划分,又可以按意义单位划分。范读。3、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4、学生介绍作者。5、同桌一人读,一人闭上眼睛想象,在脑海中勾勒图画。6、边想象画面边读。三、赏读——解其妙处。1、问题一:诗中的春景本事一些零散的片断,使人是如何把它组合成一幅幅流畅的画面的?明确:游踪。2、问题二:如果我们把这首七言诗的颔联去掉三个字,变成一句四言诗。你感觉怎么样才会不伤害这首诗歌的美?学生交流后回答:早莺争树,新燕啄泥。莺争暖树,燕啄新泥。3、问题二继续探究:早莺争树——新燕啄泥。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试读这一句,体会添加上的字词有什么表达效果。注意重音的处理。四、诵读——诗我交融。1、张开想象的翅膀,把你最喜欢的诗句所表现的画面和情感涌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2、学生描绘,教师板书总结。结合朱自清的《春》,品析颈联。男生读出醇厚,女生读出景美请柔。3、同桌之间吟咏背诵。4、制作卡片,送给同桌。要默写上这首诗。提示这些字的写法:啄,阴,初5、让学生到讲台前表演“春行”。6、春诗春歌知多少。拓展阅读赏析《春晓》、《咏柳》、《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五、读罢——咀嚼应用。“乱花渐欲迷人眼”在今天已有了新的用武之地。屏幕展示两组例句。学生齐读。布置作业:设计一个语境,恰当的用上“乱花渐欲迷人眼”。起立齐诵《钱塘湖春行》。板书设计:节奏钱塘湖春景行踪水涨云舒喜悦孤山寺莺争燕啄贾公亭花乱草浅白沙堤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钱塘湖春行教案的全部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钱塘湖春行》教案【第二篇】教学分析:一、教学目标:1.掌握朗读技巧,有感情地反复朗读直至背诵。2.品味语言,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想象联想感悟诗歌内容。3.激发学生热爱古诗的热情,培养审美和品鉴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朗读并背诵;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情感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诗歌内容。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课前准备:1.制作导学案,布置学生查找与这首诗有关的资料,思考本课的重难点问题。2.多媒体PPT课件辅助教学。教学过程设计:一、激情导入:同学们,苏东坡曾写过这样一首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是描写哪里的美景呢?对,西湖。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不仅流传着动人的爱情故事,更有一首首动人的、优美的诗篇。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美丽景色的《钱塘湖春行》,它的作者是——白居易。二、初读诗歌:(一)读准字音、节奏:师:请同学们拿出之前所预习的导学案。我们在学习一首诗之前,首先是要去读它。请一位同学来朗读全诗。生读。师:请一位同学来评价他(她)的朗读,认为他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做出示范。预设:学生可能评价字音、朗读节奏或是情感方面,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相应点评或补充。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先在书上划分出诗歌的节奏,根据学生的划分,教师引导主要可以按照二二三的节拍来划分,只是在朗读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声断气不断,音断意相连”,注意气息的运用,不要刻意停顿。生齐读。(二)读出韵律:师:找出这首诗的韵脚生:西、低、泥、蹄、堤师:介绍律诗的二四六八句的最后一个字押韵,首句可押韵也可以不押韵。方法指导:押韵是为了让整首诗听起来更朗朗上口、音韵和谐、便于记诵。我们在读律诗时,对于押韵的字要稍微拖长一点,再齐读。师:过渡:读准节拍和韵律还不够,还要读出感情,怎样读出感情呢?必须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情感美。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具体的看看这首诗的内容。三、品读诗歌:(一)解题师: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这首诗的标题生读。师:从标题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生:地点:钱塘湖;时间:春天;事情:游览。连成一句话:作者春天前往钱塘湖(西湖)游览(二)品读首联师:写文章时要紧扣标题,我们看这首诗是不是这样。先看首联是如何紧扣标题来写的?即首联中的哪些词语能够与标题中的词语对应?预设:结合书上注释,孤山寺、贾公亭是西湖特有的,紧扣“钱塘湖”结合书上注释解释,水面初平和云脚低紧扣“春”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朱自清《春》中的“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和浮云低垂,与水相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师帮助学生找怎么样紧扣题目中的“行”,从“北”和“西”,可以看出作者是边走边看,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边,明白作者出游的行踪。齐读首联(三)品读颔联和颈联师:从题目和首联看出,作者在春天来到西湖,从孤山寺出发,经过贾公亭,作者放眼望去,春水初涨,与堤岸齐平,浮云低垂,同湖面相连。那么,除了水面和云脚以外,作者还看到了哪些景物呢?继续往下读。生:从颔联和颈联找出:早莺新燕乱花浅草师:颔联中的早莺和新燕都属于——动物,颈联中的乱花和浅草都属于——植物,莺是春天的歌者,燕是春天的信使,还有五彩缤纷的花朵,新生的草,这又是作者看到的初春的一番美丽景象。颔联中的“争”采用了——拟人的修辞,“争”和“啄”通过动物的情态和动作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这两个字要重读。一起齐读颔联和颈联。师:老师我在讲课的时候呢,喜欢让我的学生动脑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用自己的双眼和真情去感受文本,不迷信权威。那这首《钱塘湖春行》呢,是千古流传的描写西湖美景的名家名篇,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颔联和颈联。但是我们今天要来做一个小小的挑战,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挑战白居易,我们把颔联和颈联七言改为五言,大家看行不行。怎么改?讨论一下,不只有一种改法。预设: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几莺争暖树,家燕啄春泥。师:强调,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要对仗,要构成对偶句,在你改完之后也要构成对偶句。预设:花欲迷人眼,草能没马蹄。乱花欲迷眼,浅草能没蹄。乱花迷人眼,浅草没马蹄。师:改了之后可不可以?请你针对某一种改法说一说不能改的理由。预设:1.颔联中的“几处”,“谁家”去掉后,可以理解为“处处”、“家家”,不能更好体现“初春”之景。同理,去掉“早”和“新”也一样。师补充:2.颈联中的“乱”字写出的是诗人边走边看,时间久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便有迷乱之感,这样写,暗切题中的“行”字;而草刚初生,故“浅”,也是早春景象,去掉后不符合诗意。3.“渐欲”是“渐渐就要”的意思,强调一个动态过程;“才能”是“刚刚能够”的意思,强调程度,这两个词也恰好描绘的西湖初春的景象,让人想到过不了多久,这里就会姹紫嫣红开遍,呈现出草长莺飞二月天的热闹景象。4.至于去掉“人”和“马”,唐朝人们有骑马游春的习俗,马在浅草上轻快地走,人的心情自然也感到舒适,加上如此的美景,不禁让人联想到真是“踏花归去马蹄香啊!况且删掉“人“和“马”,就让整首诗缺乏了画面感。师:从刚才挑战白居易的游戏中我们发现,古人对语言的锤炼极为讲究,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往往一个字,一个词就是一幅画,一个生活场景,一段历程,让人遐想,引人深思。虽然我们挑战失败,但也让我们明白:在读诗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一概而过,很难发现其中的韵味,只有仔细推敲,用心品味,让诗歌浸润心灵,才能真正体会到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才能品到“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这样的炼字,才会浮现“著一字而意境全出”的画面。师:大家闭着眼睛试背一下这两联。(四)品读尾联通过刚才的分析,前三联写的都是“初春”之景。我们经常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肯定包含有抒情,那试想你是白居易,在一个最美的季节,来到美丽的西湖,看到这些美丽的景象,你的心情会怎样?(喜悦)那作者的心情是否和你猜想的一样呢?你从哪一联知道的——尾联齐读尾联。师:尾联中有一个字说明了他的感情?——爱作者最喜爱的是不是刚才看到的景物?不是。最喜爱——白沙提。他有一个动作表明了,是“行不足”。“行不足”是因为“看不够”,诗人从孤山寺到贾公亭,再到白沙提,最流连忘返的就是“白沙堤”,写到这,作者已经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白沙提有什么好?——“绿杨阴里”,初春时候,柳条将舒未舒,除了这点,“白沙堤”到底怎样美,我们不知道,作者也不再写,留下含蓄的结尾让我们去回味和想象,这也是诗歌的精妙之处。我们再来朗诵这首诗,那现在除了准确、流利,还应该做到——有感情(喜悦),请你带着喜悦的心情自己读一读。请一位同学带着喜悦的感情给我们读一读。时间充足可以教师范读,学生小声跟读。四、悟读诗歌:过渡:“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老师的朗读不过也就是加入了自己的体会和理解。相信大家通过练习,也一样可以读得很好。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你的感受吧。优秀的写景的诗篇往往都是“诗中有画”,诗歌用最凝练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内容,现在设想你穿越时空,梦回唐朝,来的美丽的西子湖畔,利用这首诗中的景象,找出你最欣赏的句子,运用联想和想象,用优美的语言将画面描绘出来。妙笔生花:在……中,我仿佛看到了……在……中,我仿佛听到了……在……中,我仿佛感受到了……请两三名同学交流。五、拓展延伸:收集有关描绘西湖或早春景象的诗句,积累在读书笔记本上。《钱塘湖春行》教案【第三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2品味语言,体会诗词意境二、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的反复朗读,体会古诗的意境2对古诗词知识方面的知识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3背诵诗歌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2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2学情分析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刚刚进入初中,对诗词的教学还停留在小学要求背诵的阶段,而到了初中阶段古诗的赏析已是考试考查的范围了,所以在初中阶段除了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还需要教给学生赏析诗词的方法,并能够品味诗中的意境。所以在上课时除了让学生多读、美读、背诵,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完成教学任务,并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课,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中获得知识,得到美的熏陶。3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品味语言2、体会意境二、难点1、品味诗歌优美语言2、体会诗歌意境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1>导入课文苏轼有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写出了西湖美丽的神韵,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白居易笔下的西湖吧!(多媒体出示西湖照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2讲授<2>自主学习A: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听录音,注意读音、节奏、停顿等2、自学诗歌,完成下列各题(学生通过朗读、查阅资料等方式完成下列各题)3、背诵诗歌,教师抽查4、了解并介绍作者、写作背景(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查询资料等方式对作者和写作背景有一定了解)5、给下列加横线的注音啄春泥()没马蹄()白沙堤()6、文学常识填空《钱塘湖春行》选自《》,作者(),字(),晚年又叫(),()代著名诗人,著有《》。7、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意思几处早莺争暖树()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B:细读诗歌,品味鉴赏8、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是西湖早春景象?9、这首咏西湖的诗,形象地描绘了湖上蓬勃的春意。作者绕湖而行,从()到()最后到(),对沿途的景物展开描写,描写中还选择了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从而突出了环境和季节的特征。10、“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两句诗体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感?活动3练习<3>归纳总结总结《钱塘湖春行》的中心思想活动4测试<4>自我检测对这首诗歌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钱塘湖春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对钱塘湖美丽春光的喜爱

1 / 5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