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案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初中物理教案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初中物理教案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初中物理课教案参考模板【第一篇】一、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这节课是第四章第一小节内容。从知识结构来看,光的折射一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以及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之后编排的,是光的传播规律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光传播规律的进一步学习。光的直线传播及光的反射、折射是几何光学的基本规律。研究这些基本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研究控制光路的平面镜、透镜等基本元件以及它们的成像原理,就构成了光学的基本内容。这些知识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就本节内容光的折射来说,它不但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而且也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二、学情1、学生已具备的前期认知基础: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路可逆及光的反射;2、初中生学习的特点是学习兴趣很广泛,但这种兴趣还仅限于一般的直接兴趣水平,满足于被新鲜的生活、实验现象所吸引,容易忽略对现象本质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光的折射现象;②知道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折射角等名词③知道光的折射现象的初步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④能够应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过程与方法①使学生初步掌握正确观察折射现象以及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归纳的方法;②使学生体验通过实验探究折射现象、归纳出规律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在自主实验和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细心观参考资料,少熬夜!察和相互交流的学习习惯与合作精神。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初步规律。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光的初步折射规律;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一些现象。五、教法、学法本节课教学设计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和认知理论。教学中主要采用实验探索、讨论等教学法,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讨论、动手实验等,充分调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动眼,通过多种感知觉参与学习,以启发学生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为了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要求,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学法上主要采用实验、探究、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交流等方式。六、教学程序1、温故而知新简要复习光的反射现象,设问: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时除了在表面发生反射外,还可能发生什么现象呢?2、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先让学生观察几种现象:现象一:观察水中的游鱼由看到鱼时光的传播路径提出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时又会怎样呢?。现象二:水中断筷从以上现象引入,不但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学习折射现象的意义,而且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有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问:你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引出课题)给学生留下悬念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和探索,为下面的自主探索实验和教学目标的实现作好铺垫。3、新课教学(1)课本活动4、1:教师出示并介绍实验装置,然后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现象。让学生注意观察所发生的现象,并试问:谁能将所观察到的光路图大致画出来?请一同学上黑板画光路图,其余同学在下面画,然后互相交流、评价。(2)课本活动4、2: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的情况。首先由学生进行猜想,然后师生共同探究,并让学生用观察到的现象检验猜想是否真确,画出光路图。参考资料,少熬夜!同学之间可相互讨论、交流。老师用多媒体展示学生所画的光路图,先由学生评价再与教师事先画好的规范的光路图比较,同时介绍折射光线、折射角等相关概念。(3)分析论证、归纳规律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结合光路图分析归纳讨论结果。师生共同探讨分析各组的结论,不断补充整合,归纳出: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老师可作适当启发:除了发现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外,还有没有别的发现?这时候有的同学还可以归纳出: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等相关知识。(4)。知识迁移、深化理解设问:如果让光从水中或玻璃中斜射入空气,情况会怎样呢?教师引导学生猜想,画出猜想的光路图。问:怎样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请同学们实际做一做试试看。学生接着继续探究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的情况,并通过充分讨论很容易得出结论:光从玻璃或其它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也会发生折射现象,并且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师生共同归纳小结得出光折射时的特点。并介绍光的可逆性。为了加深对折射规律的理解,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作出光通过玻璃砖时的折射光路图。5、规律应用、首尾呼应——师生共同解释现象(渗透STS思想)现象一:水中断筷的现象(学生分析+多媒体动画解释说明);现象二:折射使水中物体看起来变浅的现象(安全教育);现象三:视频演示说明雨后美丽的彩虹、海市蜃楼、大气的折射等现象的原因。(书本p86生活、物理、社会)课堂练习老师用多媒体展示达标测评题并指导学生完成以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7、小结: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小结,8、布置作业。1、复习本节课文。2、练习册相关习题。3、预习第二节透镜七、板书设计参考资料,少熬夜!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方向在界面发生偏折的现象。2、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之增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光从水(玻璃)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应用:海市蜃楼,彩虹。初中物理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大气压,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存在的例子;2、理解大气压产生的原因,并能解释有关现象;3、知道大气压的值是托里拆利实验测定的,记住大气压的值。教学重难点重点:用科学眼光发现大气压强的存在的事例。难点:理解大气压强的应用及变化过程分析。教学过程一、认识大气压●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39面,请自主完成下列问题:1、大气压强确实是(选填“是”或“不是”)存在的。2、大气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简称气压,一般用p0表示。●小组讨论各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下列实验:(1)如图,将塑料挂钩的塑料吸盘紧紧贴在墙上,那么塑料吸盘能否固定在墙壁上而不脱落呢?如果再在塑料吸盘上戳个小孔,塑料吸盘还能否固定在墙壁上?(2)将一玻璃管装满水,用一硬纸片封住管口。再倒转过来,如图,玻璃管中的水会不会流下?如果将玻璃管上端弄一个小孔,玻璃管中的水还会不会流下?(3)用吸管可以吸取杯中的饮料。将饮料杯装满饮料后,再将杯口密封住,用吸管可否吸取杯中的饮料?●教师点拨1、奥托·格里克设计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2、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参考资料,少熬夜!强)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高压锅外的气压称大气压。●跟踪训练1、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C)A.水往低处流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C.用吸管吸饮料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2、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利用大气压强的是(C)A.啄木鸟用细长而坚硬的尖嘴插入树皮B.骆驼有宽大的脚掌,不会深陷入沙地C.用吸管将饮料洗到嘴里D.拦河坝被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3、如图所示,塑料瓶中灌满水,用一张纸覆盖瓶口,压紧后倒置,瓶中的水和纸都不会下落,是因为大气压作用。若此时在瓶底用针扎一小孔,观察到的现象是纸片和水下落。二、大气压测量●自主预习大气压究竟有多大?阅读第40面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托里拆利实验需要哪些器材?2、请你根据内容简单说说测量大气压强的步骤。3、假如吸盘和桌面的接触面积S为200px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80N,则吸盘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强为多少帕?●小组讨论为了较准确地测出大气压的值,我们要进行精确测量,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40面的“托里拆利实验”,完成以下题目。1、玻璃管内为什么要倒满水银?2、玻璃管内外液面高度差是多少?倾斜玻璃管又会怎样?玻璃管往下插或往上提,管中水银柱的高度会变吗?改用粗管或细管做试验,管中水银柱的高度怎么变?3、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真空,有没有气压?管中的水银柱的液面为什么不下降到与管外相平?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试着解释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4、根据液体压强和密度的有关知识,请你计算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是多大?解: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p0=ρ汞gh=×103kg/m3×/kg×760×10-3m=×105Pa.5、托里拆利首次较准确的测出大气压的值,我们参考资料,少熬夜!把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规定为1标准大气压强,1标准大气压强p0=×105Pa=76cmHg压强=760mmHg压强。●教师点拨在解释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时,注意先假设玻璃管内与管外页面相平处有一轻质物片,通过分析物片向上和向下受力情况,来得出结论。●跟踪训练1、地球的表面积约×1014m2,地球表面的大气压约×105Pa,则大气对地球表面的压力约为×1019N.2、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量的大气压强值比真实值小,其中的原因可能是(B)A.玻璃管放得不竖直B.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C.水银管内的水银太多D.玻璃管粗细不均3、下图为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多选)(AD)A.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不变B.将玻璃管稍微向上提起但没有离开液面,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大C.向槽中继续注入少量水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小D.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不变初中物理教案【第三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压强》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2)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4)了解压强的增大与减小的主要方法。2、过程与方法(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的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3)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参考资料,少熬夜!(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浮力基本知识理解的感悟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4)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重难点压强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压强的计算及单位教学工具钉板、砝码、石粉、铅笔、海棉、橡皮泥、铁钉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课文76页蝉及沙漠之舟)引入压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学中用压强来表示,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压强二。新课教学(一)压力: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方向:与接触面垂直。大小:有时等于重力(水平放置时)、有时不等于重力2、突破难点的方法:练习:利用图几种情况分析压力的作用情况来巩固所学的压力的知识。(二)压强利用探究实验进行压强的学习1、提出问题2、进行假设和猜想3、设计方案(实验)4、进行实验(学生探究)5、分析现象6、归纳总结得出规律或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P)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强的公式:如果用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压强的计算公式是符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