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员工有多棒:把“问题员工”打造成金牌员工发现不足只拿着一张通知书,他就被学校送回了家。他只读到四年级,他的老师就认定他“没有学习能力”。他无法集中注意力,不能流利地阅读,也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他的母亲别无选择,她只有自己教育她九岁的儿子。没有学校的帮助,也没有任何别的帮助,但她发誓要证明老师是错的。在他们家的小农场里有一间风车房子,她就在这儿教育她的孩子。每天她都会把孩子带到风车房子的顶上,与孩子在那里一起读书、交流、嬉戏。有时候,母亲会拿一个苹果作为学习结束后的奖赏。风车房子是个很奇妙的地方。站在房子的屋顶,就好像是飘在半空中,你的视野可延伸到几英里以外。对于一个在成年人的世界里被威吓和轻视的小男孩来说,可以在那里俯视那些对他而言高大无比的谷仓和房子。突然之间,他会发现它们被微缩成了一个很小的景象。也许就在此刻,他有了一种位于万物之巅的感觉。虽然他受到的正规学校教育还不及这个农村妇女两个季节以来的努力,但这已经足够了。这种教育开启了他的心智,激发了他的想像力,令他自信而坚定。后来,他获得了1137项专利,其中的多数成就超过了在他之前和之后的任何一个人。他使人类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是他之前和之后的任何科学家和发明家不能望其项背的。他简直就如蒙罗公园里的魔术师一样,用他的发明让整个世界震惊,从根本上改变了他所生活的时代的面貌。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一个中学辍学者,却成为了最为伟大的人物之一。他从一个失败者变成了成功者,他真的做到了反败为胜!发现不足许多赢家都曾有过糟糕的失败经历,这已成了一个不断重现的人生命题。能否成功地帮助别人实现人生的关键转变,对任何一个担任领导角色的人而言,都是个最大的挑战。这个主题是如此平常,并频繁出现,以至于人们以为它从不会被遗忘。因为在我们之前屡屡有人生转变的例证,所以有人会以为留心一个失败者,他自然而然会成功的。然而现实却是另一回事。若我们被一个家伙激怒或惹恼了,我们就不会发现他的能力和潜质——而只会发现问题,我们只会看到他的不足之处。我相信这种情况是平常和普遍存在的认知缺陷——我们的注意力总集中在消极方面。但是,管理是一个积极的游戏,它讲求的是全赢。花钱请经理就是要让他们扭转败局,实现成功。他们的中心工作不是去接受现状,而是成为改革者,去改变人和事,使他们成为本应有能力成为的样子。失败乃成功之母世上有很多讲述某人经历失败而最终成功的故事。那么是什么在困苦、失败和挫折中孕育了成功呢?由败转胜的故事肯定不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但失败确实是一种对成功的激励。要理解失败是如何激励人们实现成功的,其关键是认识到因失败而营造出来的挑战环境。没有人给失败者住房、加薪、提职,而若你渴望这些东西,你就必须从失败中站起来,去做那些能使你得到这些东西的事情。失败并不是真的会给人回报很多,事实是它仅仅有助于提供一种战胜失败的刺激。有时失败者试图证明那些把他称做失败者的人错了。就拿一位奋斗者举例来说,他有力量,是的,他有天分。然而,他欲速不达,变得气愤而恼怒。他早年干着一份辛苦的工作,住在一所破败的屋子里。他渴望、也急于实现他父亲的梦想。后来,在融为一体的世界中,他似乎与社会格格不入:他不够顺利,没有能够像常春藤名牌大学的毕业生那样一帆风顺。有时候,他黔驴技穷,极为困窘。早期工作中的艰难没什么了不起,它们可以一笔勾销。但是,当他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雄心勃勃甚至想问鼎最高级的职位时,他的抱负与周围环境发生了冲突,特别是和他的老板。老板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不喜欢自己的决定受到质疑。我以为这是不可避免的下场。失去权力是件很痛苦的事情,而且,何时开始不被器重是不可预料的,大多数人都不能把握住。他还在埋头苦干时,老板就已把他开除出局了。没有任何人,即使矮胖人译者注:矮胖人(HumptyDumpty)是童话《艾丽丝漫游奇境》中的人物。也无能为力。从亨利·福特二世解雇李·艾柯卡译者注:李·艾柯卡(LeeIacocca)曾任福特汽车公司总经理,是近代美国汽车发展史上的杰出人才。那天起,李就被认为是一个失败者。这个失败者后来成为一个传奇的标志。在伊朗人质危机和世界性经济萧条的那段时期,美国精神也衰落下来,失业和倒闭随处可见。而克莱斯勒公司的重建成为一种从失败中崛起、在灰烬中重生的精神标志。这个标志已远远超过单单一家公司的价值。若重建克莱斯勒公司是可能的,那么重塑精神和重建国家就是有希望的。人们是否应该给予艾柯卡如此多的赞誉并不重要。批评家们公允客观的分析也只能顺从民意,保持沉默。当然,并非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因克莱斯勒公司的事迹而产生,也不是所有的这一切都由那些想用成功来摆脱失败者帽子的人所推动,但是克莱斯勒公司的传奇满足了百万民众心中的渴望。这就是一个失败者成功的故事,就是一个美国故事,这就是我们的故事。李·艾柯卡在他自己的书中坦言当他被福特视做失败者时的心情。这成为一个巨大的动力,激发了他重建克莱斯勒公司的愿望,他要以此证明亨利错了。很奇怪,不是吗?亨利最伟大的决定也许正是说李是个失败者。与“失败者”的绰号斗争(更新时间:2006-1-59:12:00本章字数:1531)有时候失败者如此愚蠢,以至于并不知道自己是失败者;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已渐渐走投无路,该认输了。最终的胜利者也许曾被警告过几次,但他从不听裁判的!当然这是一个运动员的例子。他不是一个好的拳击手,也没有高尚的风格。他是个猛将,而非拳击手。他经常因脚步不稳而被击倒。他的脸也因为拳头摆得过低而被打出许多伤口。他做拳击手不该做的一切事。他的技术毫无可圈可点之处。他打这么多回合真算是个奇迹。有一次,一个记者问他在被打倒后他是如何坚持的。这个经典的回答道出了胜利者是如何在所有人都说放弃时还坚持下来的全部秘诀:“你多少次被击倒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多少次又站立了起来。”这是世界重量级拳王洛奇·马西阿诺的话。后来洛奇不屈的精神因洛奇·巴尔博亚这个虚构的小说人物而颂扬天下。电影《洛奇》轰动性的票房吸引力全源自洛奇这个艺术形象。洛奇是个失败者,除了日益坚定的决心,他别无所求。注意,有几百万人喜欢这个故事。如此的吸引力仅仅是由于机缘巧合和成功推销,还是因为洛奇的英雄传奇表现了令人感叹的人生主题?小说《洛奇Ⅱ》从洛奇与伟大冠军阿波罗·克里德的第一回合比赛结束时讲起。洛奇没有奢望能赢,但是他最大的愿望是“赛满全局”——和阿波罗打满15个回合——这是任何其他拳击手从没做到过的。希尔维斯特·史泰龙这样评价洛奇:就是这样。我将筋疲力尽了。就在这个时候,他们那些人开始用铅笔或者打字机写下“糟糕”或“好运气”或“我知道他不行”的字眼。这是我的生命中最平静的时刻。我没有听到任何喊叫声,没有听到任何鸟鸣声,也没有听到任何尖叫声。我只是往那块湿地看去,我能看见他的嘴唇贴在扇子上动,他在说:“坐下吧。”他应该不是在和我说话,因为我来这儿是为了站起来,而不是坐下去。我也知道如果我不站起来,我将会抱憾终生。事实上,这是最困扰我的事情。我不在乎那些人会说:“他一无是处。”“他不是一无是处。”“他不能坚持。”“他只是运气好。”这些评价从没困扰过我,困扰我的是我将在何时孤独一人。也许在我50岁、60岁或90岁的时候,我回头看,然后对自己说:“再三分钟,洛奇,再三分钟,为什么你不敢呢?”希尔维斯特·史泰龙:《洛奇Ⅱ》,纽约:巴伦丹出版公司(蓝登书屋公司子公司),1979年,有时候,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中输了就是真的输了。然而,人生有许多价值、有许多可能。地球在绕轴转,人在改变、在成长,环境也在改变,正所谓乾坤逆转,世事轮回。失败让你获得新的认识(更新时间:2006-1-59:12:00本章字数:2436)失败告诉你谁是你真正的朋友。任何经历过婚姻破裂、疾病缠身和爱人离世的人,都会认识到人生中有许多虚假的东西:虚伪的朋友、虚拟的价值、错误的目标。大房子和时髦车子是好,但它们并不真的重要。不论失败者是问题员工还是我们自己的家庭成员,他们都往往有过一段紧张而重要的认识过程。意识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曾经历过痛苦的人说,他们已经找寻到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尤其是重新审视了下面的人和事:1些巨大的悲剧所摧毁时,我们被迫去重新审视自己的目标,抛弃多余的包袱,而承担起最为重要的东西。2的人。我逐渐开始以一种新的方式来理解他们的价值和以一种新的方式来同他们相处。他们开始变得对我们真正重要起来。我们将不再矫情造作而变得相互之间更坦诚、更关心,关系也更深。3数人成长的故事中,都曾有为了争取更出色的表现而向更为重要的目标迈进的关键一步。也许这最终是成长的结果,但是让生活鞭策鞭策你有时是会有帮助的。在莎士比亚的剧作《皆大欢喜》中,公爵被法院判决流放。他背负骂名,离开故土,只有几个朋友守在他身边。然而年轻的君主没有白吃苦头,因为他吸取了这个失败的教训,教育和磨砺了自己:甜言蜜语就像丑陋、恶毒的蟾蜍,是敌人常用的伎俩。然而,在他的头上戴上珍贵的宝石,我们的生活,不落俗套,在树上寻语言的生机,在溪流中寻书的灵动,在石中寻道,在万物中寻美。威廉·莎士比亚:《皆大欢喜》第一幕第二部分,载WJ1908年,第241页。在失败中聚集力量让我们来看一看历史上一个说话口吃的小男孩的传奇故事。在书面记载中没有关于他口吃情况的准确记录。大概他说起话来就是断断续续、结结巴巴。不论何时,人们总是取笑他。这种讽刺带来的痛苦让他难以忍受,特别是对处于青春期的他来说。然而,令他更难以忍受的是,有些人把他的这种缺陷看作是上帝的一种惩罚或者是道德品质有问题的一种表现。为克服他胆小内向的性格,他参加运动,锻炼他支支吾吾的发音。他常常去海边,在那里,海浪如雷鸣般拍打着礁石。他纵声呐喊,要发泄出他在表达上的沮丧和痛苦。他的声音盖过了澎湃的浪涛声。男孩往自己嘴里放进小圆石。他想强迫他的舌头能在石子中发出单词。他必须集中他所有心理和身体上的力量,联结他的思想和舌头,从而发出清晰的声音。这个少年,狄摩西斯,成为了希腊最伟大的演讲家。他变弱项为强项。心理学家称这种情况为补偿效应。当我们失败时,一种健康的防御机制开始工作,让我们集中更多的精力在我们有能力做成的别的事情上,或者推动我们在失败的地方加倍努力。让我们想想下面这个例子:一个11岁的小孩有严重的哮喘病,同时还有小儿麻痹症。医生说他再也不能独立行走了。在小孩的脑际闪现过什么无从知晓,但是他下定决心,要能走路,要过正常人的生活。他按医生的要求进行锻炼,不过运动量是医嘱的四五十倍。在失败的刺激下,他超强度地进行锻炼。他开始时只能举起很轻的东西,后来一磅一磅地增加,慢慢地他又有力量了,肌肉也发达起来。在1956年,保罗·安徒生赢得了奥运会举重冠军,随后开始了他了不起的职业生涯。他的伟绩至今还有人提起,他的许多纪录至今无人能打破。弱项又成了强项。我想说什么呢?每个身体残疾的人都能获得奥运会金牌?不是的,尽管我也希望这样。我想说的是,没人敢断言有小儿麻痹症的人就一定不能获得奥运会金牌;我想说的是,一个被你看作工作中失败者的人,也有潜质成为你的上司,你上司的上司,甚至可能拥有整个公司;我想说的是,当我们认定某人已经失败时,我们也是在认定自己丧失了一个开发他们卓越能力的机会;我想说的是,当我们向那些仅仅表现出有一些不足的人关上大门的时候,我们也就不能成为他们成功的共同缔造者。我认为,这个机会或许是你这一辈子最有可能被载入史册的一个机会。你本可以成为别人的救世主。比伟人更伟大(更新时间:2006-1-59:12:00本章字数:2104)在每一个获得名声、赢得荣誉的人物的事迹中,都存在着一种过于强烈的趋势,就是要把他们描述成某种超人类的东西,某种超出普通人努力拼搏所能做到的东西。然而,有一种冷峻的分析。艾达·布尔·哈尔西是美国最伟大的英雄之一,他参加了1942年摧毁日本海军的中途岛海战,他写道:“没有什么伟人,有的只是被环境逼迫而坚强起来的普通人。”仔细考虑一下他的话吧。尽管我们中的一些人如此了不起,但我还是不禁想了解那些帮助失败者实现他们伟大成功转变的人。帮助名人穿过由败而胜之桥的是些什么人?我希望历史学者们能多研究研究他们。这儿就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