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学困生调查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语文学科学困生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通过调查,深入了解我校存在学困生的数量和形成学困生的原因,以及教师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对策。进一步推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二、调查方法这次调查我们采取课堂观察、与老师谈话、常规检查、问卷调查和抽样调查等方法。从课堂的教学,与教师的交流,“备、讲、批、辅、测”等常规工作检查,以及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抽样调查中,我们了解学校的科研研究课题情况,广大教师教研教学的观念转变和学困生转化的情况。三、调查对象1、问卷调查:一至六年级的学生2、谈话对象:语文老师,部分学困生家长;3、课堂观察:各年级语文的课堂教学;4、常规检查:各年级语文学生作业、教师备课和成绩册。四、调查结果与分析。(一)学困生调查表统计数据表明:在一至六年级,学困生占16.7%,其中男生占学困生人数的70.8%,女生占学困生人数的29.2%。随年级的升高学困生呈增长趋势。学困生中男生比例远大于女生,这与近年来男孩出生率高于女孩有一定关系,但更反映出现在男生学习能力存在普遍下降趋势。也就是平时我们常说的“男生难教”。(二)通过对学科教师及学困生谈话后发现,我校学困生普遍具有如下特点:1、缺乏人生奋斗和参与社会竞争的动力。2、不能独立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对语文学科的学习缺乏兴趣。3、课堂上很少参与教学活动,不会听课。4、对学好语文已丧失信心。5、班集体意识和班级荣誉感较差。6、家长的教育及辅导相对跟不上。7、对提高成绩、获得尊重有很高的期望值。8、自我评价学习成绩不理想、不满意。前六项反映了学困生在学习动机、学习品质、学习习惯、学习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后二项反映出他们不满于现状的情感意识和心理动机。(三)学困生形成原因分析。通过观察、谈话、调查,发现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各不相同,其成因是极其复杂和多方面的,大部分学困生是多种原因产生的。现对主要原因分析如下:1、没有养成良好习惯。(62.5%)无良好习惯主要表现在:(1)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2)学习准备不足,学习用具不齐全。(3)听课不认真,不能积极思考,老师讲到哪里都不知道。(4)作业经常不能完成,没有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抄袭现象比较普遍,错误的题目不能进行订正。2、智力欠缺。(37.5%)这部分学困生普遍认识水平低,智力水平低,没有得到智力方面的发展,大脑开发有限。思考问题表面化,反映慢,表达能力差。遇到实际问题时,不知所措,分析综合能力差,概括力和想象力不够,不能灵活运用知识。最基础性的知识也没能掌握好,知识积累少,知识结构也较为凌乱。3、缺乏学习动力。(35.4%)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这些学困生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认为读书无用,无心学习;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读书是碍于家长的要求。因此,他们缺乏没有学习的动力,上课不愿听讲,甚至违反纪律或旷课去玩,作业照抄,应付老师,从没想到提高自己。4、性格问题。(33.3%)性格问题的学困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比较懒惰,学习的毅力和耐力较差,怕吃苦,喜欢投机取巧,还特别贪玩,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另一种就是比较孤独,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处于被遗忘、被摒弃的角落,他们内心深处一般都很自卑。认为自己不行,不愿意接近教师,对教师缺乏信任或对老师怀有敬而远之、敬而怕之,很少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太多的失败使学困生常感到学习很无聊、很枯燥,情绪低落、沉闷,心理上敏感,脆弱,易形成挫折感。5、外界环境影响。(8.3%)家庭对教育不够重视,对子女的学习没有明确的要求,“读书无用论”等都在无时无刻地影响着这些学生学习。留守儿童问题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当然,应试教育问题,课程改革,社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等也是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之一。五、我校教师采取的措施及存在的'不足对于我校的学困生,我校的学科教师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1、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从基础建立学困生的学习信心。2、在注意从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3、增强学困生的主动学习的欲望,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4、注意多鼓励学生,多与学生家长沟通。5、深入了解每一位学困生真实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总的来说我校教师对学生付出了努力的工作,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体现在教师对学困生的关注末能做到持之以恒;对学困生的转化信心不足;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不够等等。六、转化建议小学学困生大部分是在小学阶段智力潜能没有得到很好开发的学生,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各种原因使心理不能健康发展而造成的。因此,只要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成长,为他们创造发挥潜能的条件,这些学困生还是可以转化的。我们作为教师要对这些学困生的转化充满信心和希望。要想完全消除学困生是不可能的,但根据不同学困生的形成原因,采取正确的方法、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缩短差距,做到成功地转化和预防是完全有可能的。1、消除学生思想障碍,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自觉性结合我们语文课堂教学实际,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让学生懂得学习的目的不在于升学,不是碍于家长的要求,而是掌握知识,“本领”才会大,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激励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2、排除学生心理障碍,树立学习信心,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学困生心理素质差,自尊心脆弱,自卑感强,经不起老师、同学、家长等方面的冷落和剌激,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给予充分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积极情感积累有助于在心理上形成良性循环,增强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和进取心。3、教师要加强学生学法指导,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正确,直接影响学习效率的高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创造机会,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使他们不但能“学会”而且能“会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思维训练、探究性活动训练,尽可能地让学困生掌握较多的学科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善于调控自己学习过程和灵活应用各种知识的能力。4、教师要落实“以人为本”新理念,积极评价,培养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正确认识学生,提高教学设计水平;教学中,注意创设问题情景,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模式,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探究模式;教学内容从易到难,降低坡度和起点,多复习回顾,重点处放慢速度,及时释疑;教法上适用学生分层、目标分层、课堂分层、练习和作业分层、测评分层、激励分层等一系列措施,充分考虑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因材施教。5、学生家长和教师要端正学生人才观、教学质量观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家长必须把握好对学困生的期望值,对他们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学困生学习信心不足或不稳定。教师和家长有意识地给予他们主动锻炼的机会,给予他们更多的赞许和信任,都将会内化为学困生的自信心,一旦成功或进步,会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就会更加自信,进入良性循环轨道。我们长期从事教育教学的实践表明,只有把好学困生的脉,才能对症下药,有效地调动学困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增强自信心,才能有助于他们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才能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每个学生在他的求知空间里得到和谐、健康、全面地发展。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