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面试ppt申论热点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四川热点剖析宏观理论——习李执政一年综述1、中国梦2、群众路线3、简政放权4、勤俭节约5、新型城镇化……热点一:中国梦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3、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4、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5、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6、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7、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8、实干才能梦想成真热点二:简政放权一、何为简政放权?简政:精简机构、精简人员、简化流程放权:放开=“法无禁止即可为”放松=从事先审批到事中事后监管放弃=取消行政审批事项放给地方、放给基层二、为何简政放权举例1:环保监管环保方面采取了不少措施,对建设项目实行了环境评价制度,但重事前审批、轻事中事后监管问题仍然严重,造成一些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和投入运营后,又因环境问题引发很多社会矛盾。简政放权,就是腾出手来抓大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则是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是释放改革红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一招。三、核心观点解读“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这是削权,是自我革命,会很痛,但这是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的愿望。”“简政放权”是自我革命的开拓者,它能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它能更好地发挥地方的作用,激发内在活力;它能推动经济转型,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内需潜力、形成新动力。“简政放权”需要“把该放的权放掉”。“简政放权”需要“把该管的事管好”。“要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对食品、环境、安全生产等领域群众高度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把该管的管住管好。”热点三:群众路线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人”:是指人民群众,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人民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和落脚点三、群众路线面临的挑战1、形式主义埋头于文山会海、迎来送往、检查评比、总结汇报,“认认真真走过场,扎扎实实做样子”。下基层调研走马观花,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只看“门面”和“窗口”,不看“后院”和“角落”。2、官僚主义。遇事推诿、怕担责任,办事拖拉、敷衍塞责,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眼里只有领导没有群众,对上曲意逢迎,对下吆五喝六,“不怕群众意见大,就怕领导印象差”。3、享乐主义为了追求“舒适”目标,不惜铤而走险,大肆索贿受贿,最终沦为人民的罪人。4、奢靡之风要求超规格接待,住豪华酒店,吃山珍海味,喝美酒佳酿。在高档场所、名山秀水流连忘返、乐不思蜀。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据中央部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于2013年6月18日正式启动,一年左右时间里,活动将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展开:主要内容:以为民务实清廉切入点: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总要求:“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方式:自上而下三个环节:一是学习教育、听取意见二是查摆问题、开展批评三是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热点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含义一是指中国未来的发展要靠科技创新驱动,而不是传统的劳动力以及资源能源驱动;二是指创新的目的是为了驱动发展,而不是为了发表高水平论文。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国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增强发展的长期动力具有战略意义。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国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现实意义。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长远意义。二、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义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举措1.抓好重点产业关键技术突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2.抓好国家高新区的战略提升,加速建设新型区域经济增长极。3.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创业,加快粮食丰产与农业现代化。4.大力发展生态环保科技,强化可持续发展科技支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最为紧迫的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习近平创新是人类活力的源泉。——李克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四、权威观点热点五:深化三农工作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一)十八大报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二)2014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三农”工作始终关系我省发展全局,要以深化农村改革为推动,进一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求,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开展整县整乡粮食作物高产示范建设,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继续抓好全省现代农业、林业和畜牧业重点县建设,实施好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万亩林亿元钱”工程,抓好粮经复合产业基地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应用推广,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装备改造,稳步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抓好农村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农村改革方面,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搞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及经营权流转收益抵押贷款试点,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支持农民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社区合作等农村合作经济;鼓励和引导工商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建设,支持农民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试点。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从多方面帮助农民提高收入水平。充分挖掘特色种养业助农增收潜力,加大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深加工支持力度,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培育增收支撑产业和区域特色品牌;巩固提升劳务转移输出数量和质量,抓好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探索推动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和转让,依法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积极筹措和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统筹推进主导产业发展、农村土地整治和公共设施建设,建成1000个幸福美丽新村,努力推进我省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逐步成为现实。热点六: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打造中国经济新引擎一、何谓新型城镇化?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新型城镇化的“新”,是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复新,是新型工业化、区域城镇化、社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生态发育过程。“型”指转型,包括产业经济、城市交通、建设用地等方面的转型,环境保护也要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生态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生态政区”五同步的生态文明建设转型。二、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1.集约、智能、绿色、低碳2.均等化待遇:让农民进城“进得来、留得下、有尊严”3.产业支撑:从“候鸟式”迁徙到家门口的“就业路”和“致富经”4.土地征收:从“被代表”到“带资进城”2013年3月17日,李克强在答两会答记者问时强调:“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三、为什么要推进新型城镇化1.城镇化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2.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3.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4.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四、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一)新型城镇化的大方向着力点一:土地流转试点着力点二:户籍或成突破口着力点三:实施“城市群”战略(二)推进城镇化的六大任务:第一,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第二,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第三,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第四,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第五,提高城镇建设水平。第六,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五、权威观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以人为核心,以质量为关键,以改革为动力,使城镇真正成为人们的安居之处、乐业之地”。——李克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农村还有相当数量的富余劳动力,城镇化蕴涵的内需潜力巨大。”——李克强热点七:文化软实力一、内涵阐释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学者约瑟夫•奈首先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在西方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2004年奈在他的着作《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中对“软实力”作出了进一步规范,他提出“软力量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己所愿的能力。它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二、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取得的成绩第一,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新亮点”。第二,文化价值观逐步得到认同。第三,“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深得人心。三、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存在的问题第一,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第二,文化逆差现象严重。第三,文化人才缺失,竞争力不强。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对策建议第一,弘扬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内在动力。第二,打造民族品牌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强大武器。第三,发展人才教育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坚实基础。第四,开展文化外交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渠道。考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政策背景(一)十八大报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二)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档案等事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倡导全民阅读。二、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看,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从提升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境界看,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从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看,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三、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思路1.国家层面紧紧围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宣传阐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引导人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事业之中。2.社会层面紧紧围绕“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宣传阐释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平等观,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培育良好社会心态,建设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现代社会。3.公民层面紧紧围绕“爱国、敬

1 / 6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